CN217846956U -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6956U
CN217846956U CN202221712973.4U CN202221712973U CN217846956U CN 217846956 U CN217846956 U CN 217846956U CN 202221712973 U CN202221712973 U CN 202221712973U CN 217846956 U CN217846956 U CN 21784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pipeline
buffer tank
liquid
brushles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29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浩洲
吴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Qil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Qil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Qil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Qil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29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6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包括外循环管路系统和内循环管路系统;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外循环管道、温度缓冲罐和即热模组;所述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和对应于所述内循环管道设置的制冷模组,所述制冷模组降温内循环管道中的液体介质,所述内循环管道的进、出端口连通于温度缓冲罐并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无刷电机电子泵二,本新型能够对温度进行调节,且同时无刷电机电子泵替代传统循环管路中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能够提升循环管路介质流动速度变化,减小安装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水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背景技术
在合格性或性能测试过程中,为保证被测件的工作状态稳定,一般通过水冷系统或加热系统对被测件进行温度调控,使得工作环境处于某一恒定温度。被测件上包含有用于通入液体介质的液体通道,用于与液冷系统进行对接,但由于液体介质在制冷后的温度是动态变化的,使得被测件的实际环境温度也是动态的。另外,目前的液冷循环管路中基本都是通过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作为循环泵的驱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驱动的循环泵不仅使得循环管路中不能小流量的控制循环、转速变化慢而使得介质流动速度调节慢、体积大占用冷水机壳体内腔中较多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能够对温度进行调节,且同时提升循环管路介质流动速度变化,减小安装空间占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包括对接于被测试设备的外循环管路系统和对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中液体介质进行温度调控的内循环管路系统;
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外循环管道、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温度缓冲罐和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无刷电机电子泵一,所述温度缓冲罐内设置有加热模组;
所述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和对应于所述内循环管道设置的制冷模组,所述制冷模组降温内循环管道中的液体介质,所述内循环管道的进、出端口连通于温度缓冲罐的内腔并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无刷电机电子泵二。
进一步的,所述外循环管道包括连接被测试设备出液口的回液管和连接被测试设备进液口的输液管,所述回液管上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一,所述温度缓冲罐的出液口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二。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流量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内循环管道的进液端、输液管的进液端并联连接于温度缓冲罐的出液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膨胀罐,所述膨胀罐连通于温度缓冲罐的内腔且收集液体介质中溢出的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缓冲罐内包含底部的有液腔和上部的空气腔,所述温度缓冲罐呈高低倾斜设置,所述温度缓冲罐的出液口开设在低端侧,所述膨胀罐连通于温度缓冲罐的高端侧。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模组为热交换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循环管路对液体介质进行循环,且通过内循环管路和加热模组对多循环后的液体进行温度调节,且通过无刷电机电子泵一和无刷电机电子泵二替代传统循环管路中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能够提升循环管路介质流动速度变化,减小安装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缓冲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包括对接于被测试设备10的外循环管路系统和对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中液体介质进行温度调控的内循环管路系统;
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外循环管道2、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温度缓冲罐3和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无刷电机电子泵一4,所述温度缓冲罐内设置有加热模组7,加热模组用于对温度缓冲罐内液体进行加热;
所述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5和对应于所述内循环管道5设置的制冷模组6,所述制冷模组6降温内循环管道5中的液体介质,所述内循环管道5的进、出端口连通于温度缓冲罐3的内腔并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内循环管道5上设置有无刷电机电子泵二9。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循环管路对液体介质进行循环,且通过内循环管路和加热模组对多循环后的液体进行温度调节,液体介质在温度缓冲罐3中进行温度调节,冷、热液体进行充分混合。并且,通过无刷电机电子泵一和无刷电机电子泵二替代传统循环管路中的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能够提升循环管路介质流动速度变化,减小安装空间占用。
无刷电机电子泵的转速控制由驱动器的PWM决定,异步电动机转速由电源频率决定,因此无刷电机电子泵转速控制流量控制更加精准,不受电网频率影响。外循环管路系统中的无刷电机电子泵一4为需要调节转速从而调节输出流量的泵。在控温控流设备中,流量控制更加稳定,在新能源液冷系统测试环境,能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由于无刷电机内部的无刷构造,使得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效率提高,由于泵驱动的导热介质循环系统属于密闭式循环系统,根据能量守恒,电机的能耗几乎全部转化为循环介质与管道之间的摩擦,还有泵本身的摩擦损耗。此处根据控制变量法,循环介质与管道之间的摩擦无可避免,而这些摩擦生成的热大部分都会被循环介质吸收,循环介质就会产生温升。作为精确控制温度的设备,此处温升即PID调节中的扰动量,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中的泵体更换为无刷电机之后,有效减少电能到热能的损耗,从而减少了温度调节时的扰动量,使得温度控制更加精准,更加节能。
无刷电机高转速的特点,使得驱动液体的流速更加高,在弯曲复杂的管路系统中,对空气的冲击更加剧烈,更加容易排出空气。在精确控制温度时,空气泡聚集流经温度传感器时,则会造成温度波动、偏差。在精确控制流量时,空气泡聚集流经流量传感器时,则会造成流量波动、偏差。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中的泵体更换为无刷电机之后,在设备运行初期,无刷电机电子泵的高转速,高流速,可以更加有效、快速的完成排出空气的任务。
控制新能源动力电池时,由于电池包充放电工况的变化放热量也会急剧变化,而温度控制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设备有更加宽的流量控制范围比。外循环管路中的泵体更换为无刷电机之后,无刷电机电子泵由于PWM的驱动,相对于电源频率调整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有更加宽的转速调节范围,尤其在低速情况下无需考虑电机散热问题,所以低流量控制可以更低,性能尤其优异。
无刷电机电子泵本身的构造,散热性能上,能量转化效率上,相较于异步电动机驱动的泵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由于无刷电机电子泵结构体积小,在尺寸上都有很大的安装空间节省。
无刷电子泵在汽车行业的驱动下,产业链完善,成本低廉。也对设备制作成本有很大的降低。
所述外循环管道2包括连接被测试设备出液口的回液管11和连接被测试设备进液口的输液管12,所述回液管11上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13和温度检测传感器一14,所述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二17,用于检测管路中的压力和液体温度。压力传感器13包括位于回液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一13a和位于输液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二13b。
所述内循环管道5的进液端、输液管12的进液端通过三通阀20并联连接于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所述温度传感器二17共用于输液管12和内循环管路。
所述输液管12上设置有流量检测传感器15,用于准确的检测输液管管路上的流量。
还包括膨胀罐8,所述膨胀罐8连通于温度缓冲罐3的内腔且收集液体介质中溢出的气体。所述温度缓冲罐3内包含底部的有液腔和上部的空气腔,所述温度缓冲罐3呈高低倾斜设置,所述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开设在低端侧,所述膨胀罐8连通于温度缓冲罐的高端侧,膨胀罐8的集气端高于内、外循环管路对应于温度缓冲罐的流入端。
如附图2所示,所述内循环管5对应于温度缓冲罐3的内循环进液口5a的高度低于回液管11的回液出液端11a,所述内循环进液口5a、回液出液端11a均位于空气腔内,所述内循环进液口5a、回液出液端11a位于高端侧的侧壁上,且所述内循环进液口5a的出液路径与回液出液端11a的出液路径相交,所述内循环进液口5a流出的冷介质液体冲击回液管的流出的热介质上,该冲击作用使得热介质被冲散,更加充分的与冷介质进行混合和热传导,从而快速的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制冷模组6为热交换器,内循环管5相对于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端连通于热交换器的热介质接入端,内循环管5相对于温度缓冲罐3的进液端连通于热交换器的热介质输出端,通过制冷模组6对内循环管路中的液体介质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于被测试设备(10)的外循环管路系统和对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中液体介质进行温度调控的内循环管路系统;
所述外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外循环管道(2)、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温度缓冲罐(3)和串联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上的无刷电机电子泵一(4),所述温度缓冲罐内设置有加热模组(7);
所述内循环管路系统包括内循环管道(5)和对应于所述内循环管道(5)设置的制冷模组(6),所述制冷模组(6)降温内循环管道(5)中的液体介质,所述内循环管道(5)的进、出端口连通于温度缓冲罐(3)的内腔并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内循环管道(5)上设置有无刷电机电子泵二(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管道(2)包括连接被测试设备出液口的回液管(11)和连接被测试设备进液口的输液管(12),所述回液管(11)上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13)和温度检测传感器一(14),所述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二(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2)上设置有流量检测传感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道(5)的进液端、输液管(12)的进液端并联连接于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罐(8),所述膨胀罐(8)连通于温度缓冲罐(3)的内腔且收集液体介质中溢出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缓冲罐(3)内包含底部的有液腔和上部的空气腔,所述温度缓冲罐(3)呈高低倾斜设置,所述温度缓冲罐(3)的出液口开设在低端侧,所述膨胀罐(8)连通于温度缓冲罐的高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组(6)为热交换器。
CN202221712973.4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Active CN21784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2973.4U CN217846956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2973.4U CN217846956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6956U true CN217846956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2973.4U Active CN217846956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6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0972B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控制装置
CN104279306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单元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9361034A (zh) 电池组温度均衡系统及主动控制方法
CN1158502C (zh) 制冷剂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201891484U (zh) 工程机械冷却风扇及液压、变矩器油液流量控制装置
KR20090051431A (ko) 변유량 차온제어 장치가 형성된 태양열 장치 및 이에 따른 제어방법
CN116632404A (zh) 一种浸没式储能冷却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7742762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468000U (zh) 一种工程机械冷却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4956083U (zh) 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7846956U (zh) 一种使用无刷电机电子泵的控温控流循环器
CN202073626U (zh) 内燃机废气动力辅助散热装置
CN210799114U (zh) 船用柴油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10299577B (zh) 动力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和调节方法
CN211476848U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节能控制装置
CN102361234B (zh) 一种电控箱及矿山机械
CN113914987A (zh) 水车式智能散热装置
CN2926530Y (zh) 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100443703C (zh) 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111682701A (zh)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
CN220325452U (zh) 变频空压机组混合冷却系统
CN216008670U (zh) 水车式智能散热装置
CN220062650U (zh) 冷却塔及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18816919U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系统
CN215633290U (zh) 一种柴发电站智能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