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426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44268U CN217844268U CN202222315527.6U CN202222315527U CN217844268U CN 217844268 U CN217844268 U CN 217844268U CN 202222315527 U CN202222315527 U CN 202222315527U CN 217844268 U CN217844268 U CN 2178442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conditioner
- port
- outdoor heat
- indoor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选择性地相连通。由此,通过将储液器设置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并且将储液器根据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选择性地相连通,这样可以使储液器根据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的情况选择性地使室内换热器或者室外换热器储存制冷剂,从而使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最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能效空调产品一般通过增大室内和室外换热器的方法实现整机的能效比的提升,对于固定的空调系统来说,制冷剂的灌注量也是固定的,对于一个高效空调系统来说,室内外换热器的内容积一般都是不对等的,在侧重制冷能效时一般是室外换热器内容积增大,在侧重制热能效时一般是室内换热器的内容积增大。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在制冷或制热运行时,室内外换热器所需要的最佳制冷剂充注量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固定的制冷剂充注量只能满足制冷或制热运行时室外或室内的其中一个换热器处于最优的换热效率状态,并不能同时满足室内外换热器的最优换热效率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的换热效率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的一端、所述第三阀口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阀口的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进口相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选择性地相连通。
由此,通过将储液器设置于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并且将储液器根据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选择性地相连通,这样可以使储液器根据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的情况选择性地使室内换热器或者室外换热器储存制冷剂,从而使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最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磁截止阀,所述电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储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磁截止阀和所述储液器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储液器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节流器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上方,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储液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所述节流器相连通,所述的出液管的顶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出液管的底部均邻近所述储液器的底部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和所述出液管的顶部相互平齐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0、压缩机;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
20、四通阀;21、第一阀口;22、第二阀口;23、第三阀口;24、第四阀口;
30、室外换热器;40、室内换热器;
50、储液器;51、电磁截止阀;52、第一支路;53、节流器;54、第二进口;55、第二出口;56、进液管;57、出液管;
60、单向阀;61、第二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结合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主要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20、室外换热器30、室内换热器40和储液器50,其中,空调器100中设置有制冷剂流通,压缩机10具有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2,压缩机10是空调器100制冷和制热系统的主要功能元件,经过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的制冷剂可以从压缩机10第一进口11进入压缩机10,经过压缩机10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第一出口12排出,可以为制冷剂在空调器100内流动提供动力和热量,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100对室内进行制冷和制热作用,可以使空调器100具有将室内温度调节到用户指定的温度的能力,可以保证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缩机10为变频制冷压缩机10,其驱动方式为直流或交流驱动。
进一步地,四通阀20具有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和第四阀口24,第一阀口21与第一出口12相连接,第二阀口22的一端、第三阀口23的一端和第四阀口24的一端选择性地与第一阀口2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三阀口23的另一端和第一进口11相连通。具体地,四通阀20为具有四个油口的控制阀,是空调器100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可以通过给四通阀20通电或者断电,改变四通阀20中阀口的流通情况,从而可以改变不同工况运行下,制冷剂在空调器100中的流通方向,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100对室内的制冷或制热作用。
另外,第一阀口21的一端与第一出口12相连通,第二阀口22的一端、第三阀口23的一端和第四阀口24的一端选择性地与第一阀口2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三阀口23的另一端和第一进口11相连通,可以使从压缩机10第一出口12流出的制冷剂从四通阀20流向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后,再通过四通阀20从压缩机10第一进口11流入压缩机10,可以保证压缩机10工作时气体在空调器100内的循环,从而可以使压缩机10维持正常运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室外换热器30的一端与第二阀口22的另一端相连通。具体地,室外换热器为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可以将流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是空调器100中实现制冷和制热的关键部件,在空调器100制冷过程中,从压缩机10流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第一阀口21流向第二阀口22,并且从第二阀口22流向室外换热器30,并且在室外换热器30中放热冷凝,转变成中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空调器100制热过程中,从室内换热器40流出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流经室外换热器30时在室外换热器30中的吸热气化,转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
所以,将室外换热器30与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24相连接设置,并且将第四阀口24流向第三阀口23,在从第三阀口23流向压缩机10,不仅可以保证制冷剂在空调器100中的流通性,而且还可以使空调器100在运行不同功能时,保证四通阀20对制冷剂在空调器100中起到换向作用,可以提升空调器100工作的正常运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结合图1所示,储液器5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0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40的另一端之间,储液器50与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选择性地相连通。具体地,将储液器5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并且将储液器50选择性地与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相连通,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下,室外换热器30相对室内换热器40的制冷剂充量大,室外换热器30完全依赖自身内容积进行制冷剂储存量的调节来实现最优的换热效率,此时无需储液器50进行辅助储液的作用,因此此时储液器50无需与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相连通。
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40相对室外换热器30的制冷剂充量大,室内换热器40需要储液器50的辅助储液来分担自身的储液压力,因此,此时需要储液器50连通在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空调器100在制冷或制热的工况下室内换热器40或室外换热器30的制冷剂充量选择性地使储液器50与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储液器50的可靠性,可以使储液器50与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之间的配合效果更佳,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空调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由此,通过将储液器5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0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40的另一端之间,并且将储液器50根据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与室外换热器30和室内换热器40选择性地相连通,这样可以使储液器50根据空调器100制冷或者制热的情况选择性地使室内换热器40或者室外换热器30储存制冷剂,从而使空调器100的制冷或者制热效率最优。
结合图1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电磁截止阀51,电磁截止阀51设置于储液器5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以选择性地开闭储液器50。具体地,将电磁截止阀51设置于储液器5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在电磁截止阀51打开时,储液器50和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相连通,储液器50可以辅助室内换热器40或室外换热器30储液,在电磁截止阀51关闭时,储液器50将不会与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相连通,这样可以使储液器50选择性地连通在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之间的切换更加快速直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空调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支路52,第一支路52连通在室外换热器30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40的另一端之间,电磁截止阀51和储液器50串联设置于第一支路52。具体地,将第一支路52设置于室外换热器30的另一端和室内换热器40的另一端之间,并且将电磁截止阀51和储液器50串联设置于第一支路52上,如此设置,在电磁截止阀51打开或者关闭时,可以更加简单直接地使制冷剂不经过储液器50,从而可以使储液器50不进行辅助储液,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优化空调器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1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支路61,第二支路61与第一支路52并联设置。具体地,将第二支路61与第一支路52并联设置,在电磁截止阀51关闭时,第一支路52关闭,制冷剂无法在第一支路52上流动,制冷剂可以流向与第一支路52并联设置的第二支路61,这样可以在储液器50选择性地连通在室内换热器40和室外换热器30之间稳定可靠的前提下,保证制冷剂流动的顺畅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单向阀60,单向阀60设置于第二支路61。具体地,将单向阀60设置于第二支路61,单向阀60只能允许制冷剂从室外换热器30流向室内换热器40,如此设置,在空调器100制冷,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40流向第一支路52,并且从第一支路52流向室外换热器30时,单向阀60不允许制冷器通过第二支路61从室内换热器40的方向流向室外换热器30,这样可以提升储液器50辅助储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主要包括节流器53,节流器53设置于储液器5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储液器50包括第二进口54和第二出口55,第二进口54和第二出口55上下间隔设置,节流器53与第二进口54相连通,室外换热器30与第二出口55相连通。具体地,将节流器53设置于储液器50和室内换热器40之间,这样可以使制冷剂经过室内换热器40后,流向节流器53,使制冷剂经过节流器53的节流作用后,再选择性地流向储液器50中。
进一步地,制冷剂从节流器53流出,并且经过第二进口54进入储液器50中后,由于第二进口54和第二出口55上下间隔设置,储液器50中的制冷剂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进入第二出口55,并且从第二出口55流出,如此设置,制冷剂无需将储液器50中填满后,才能从第二出口55流出,可以提升制冷剂的流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节流器53设置于第二进口54上方,室外换热器30设置于第二出口55下方。具体地,将节流器53设置于第二进口54上方,节流器53中制冷剂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进口54,储液器50中的制冷剂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出口55流向室外换热器30,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制冷剂流动的顺畅性与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空调器100还可以主要包括节流器53,节流器53设置于储液器50和室外换热器30之间,储液器50设置有进液管56和出液管57,进液管56的顶部与节流器53相连通,出液管57的顶部与室内换热器40相连通,进液管56的底部与出液管57的底部均邻近储液器50的底部设置。具体地,在储液器50中设置进液管56和出液管57,将进液管56的顶部与节流器53相连通,将出液管57的顶部与室内换热器40相连通,并且将进液管56的底部与出液管57的底部均邻近储液器50的底部设置,如此设置,从进液管56底部流出的制冷剂将直接从出液管57底部流向出液管57顶部,无需限定节流器53和室内换热器40的设置位置,这样可以方便空调器100的布置。
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进液管56的顶部和出液管57的顶部相互平齐设置。具体地,将进液管56的顶部和出液管57相互平齐设置,如此设置,在制冷剂通过进液管56顶部的进液口进入储液器50中,并且从出液管57的顶部流出时更加稳定,不仅可以防止制冷剂从出液管57顶部流出时过慢,而且还可以防止制冷剂从出液管57顶部流出时的流速更加均匀,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储液器50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储液器50、进液管56和出液管57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提升储液器50、进液管56和出液管57连接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储液器50、进液管56和出液管57生产制造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100制冷运行时,压缩机10运行,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10的第一出口12排出,经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21流向第二阀口22,并且由第二阀口22进入室外换热器30中进行热交换,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该液态制冷剂流入节流器53进行节流降压,此时电磁截止阀51处于断电截止状态,第一支路52关闭,经过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均通过单向阀60流入室内换热器40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低温气体进入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24,并且从第四阀口24进入第三阀口23后,从压缩机10的第一进口11流入压缩机10再重新进行压缩,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在制冷运行时,由于制冷剂不经过储液器50,所以储液器50基本不存留液态制冷剂,储液器50就不参与制冷剂的辅助储液的作用,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多余的部分积存在室外换热器30的底部,然后再流动经过节流器53节流直接流入室内换热器40,室外换热器30完全依赖自身内容积进行制冷剂储存量的调节来实现最优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制冷运行,并且不设置电磁截止阀51时,由于制冷剂经过节流降压成为两相态,在经过储液器50时由于节流器53的出液口在储液器50的入口的上方,并且冷媒流速快,基本不停留在储液器50中就直接流到室内换热器40上进行换热,所以此时储液器50不起辅助储液功能,室外换热器30完全依赖自身内容积进行制冷剂储存量的调节来实现最优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100制热运行时,压缩机10运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10的第一出口12排出,经过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21进入第四阀口24,并且进入室内换热器40中进行热交换,形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此时电磁截止阀51处于通电打开的状态,由于单向阀60的存在,第二支路61不通,从室内换热器40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仅能流入储液器50后再经过节流器53进行节流降压,经过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30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制冷剂低温气体通过四通阀20的第二阀口22进入第三阀口23,并且通过第三阀口23从第一进口11流入压缩机10再重新进行压缩,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制热循环。在制热运行时,在室内换热器40中换热后的液态制冷剂直接流入了储液器50中,所以储液器50存留有部分的液态制冷剂,此时储液器50就起到辅助储液的作用,在室外换热器30换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部分储存在室外换热器30的底部,另外一部分储存在储液器50中,此时储液器50分担了室内换热器40的部分储液功能,减少了室内换热器40底部积存的制冷剂液体,从而自动调节了室内换热器40的制冷剂储存量的来实现室外换热器30的最优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的一端、所述第三阀口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阀口的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进口相连通;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阀口的另一端相连通;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选择性地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截止阀,所述电磁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储液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电磁截止阀和所述储液器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储液器包括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节流器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上方,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储液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所述节流器相连通,所述的出液管的顶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出液管的底部均邻近所述储液器的底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和所述出液管的顶部相互平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5527.6U CN217844268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5527.6U CN217844268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44268U true CN217844268U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1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15527.6U Active CN217844268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44268U (zh)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22315527.6U patent/CN2178442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98518B (zh) | 多功能蓄冰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1237928B (zh) | 一种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 | |
CN106225280A (zh) | 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 | |
CN214536910U (zh) | 一种低温热回收系统 | |
CN108759157B (zh) | 一次节流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 |
CN217844268U (zh) | 空调器 | |
CN101266074A (zh) | 高效节能环保型热泵空调热水器 | |
CN216203942U (zh) | 热泵系统 | |
CN215930175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215930176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206113445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1753994U (zh) | 集成式热交换系统 | |
CN213119316U (zh) | 采用节流阀的空调机组 | |
CN114111104A (zh) | 一种多联机系统 | |
CN114704974A (zh) | 一种具有膨胀储液装置的三联供热泵机组 | |
CN206563103U (zh) | 三孔单向阀及具有三孔单向阀的无霜热泵系统 | |
CN101280978A (zh) | 高效环保节能型热泵空调热水器 | |
CN206113386U (zh) | 一种制冷或热泵系统以及一种压缩冷凝机组 | |
CN219735439U (zh) | 热水采暖系统 | |
CN215552430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CN221611613U (zh) | 一种具有过冷管路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20981582U (zh) | 热泵热水系统 | |
CN220083361U (zh) | 空调系统 | |
CN219955525U (zh) | 一种污水源磁悬浮离心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13619351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