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4102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44102U CN217844102U CN202222049808.1U CN202222049808U CN217844102U CN 217844102 U CN217844102 U CN 217844102U CN 202222049808 U CN202222049808 U CN 202222049808U CN 217844102 U CN217844102 U CN 2178441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shell
- heat exchang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隔板、风机组件和换热组件。隔板设置在外壳内将外壳的内腔分为出风腔和回风腔,风机组件包括风轮和出风壳体,出风壳体设于出风腔内,风轮转动设于出风壳体内,而换热组件设于回风腔内。在外壳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且第一出风口能够通过第一挡板打开或者关闭,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打开合适的第一出风口,例如打开多个第一出风口,通过外接管道的方式将第一出风口的风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因此空调室内机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外壳、风机和换热器,壳体设有出风口,风机和换热器安装在外壳内且两者通常是水平设置,也就是换热器位于出风口和风机之间,风机吹出的风经过换热器后从出风口吹出。采用这种方式,由于风机吹出的风需要经过换热器后再从出风口吹出,因此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固定,出风形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方向出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第一挡板,多个所述第一挡板一一对应覆盖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且可拆卸连接;
隔板,设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出风腔和位于所述出风腔下方的回风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口,所述回风腔通过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风机组件,包括风轮和出风壳体,所述风轮转动设于所述出风壳体内,所述出风壳体与所述隔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出风腔内,所述出风壳体的内腔和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出风壳体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出风腔连通;
换热组件,设于所述回风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外壳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可拆卸的第一挡板,拆卸第一挡板后能打开第一出风口。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打开合适的第一出风口。例如打开多个第一出风口,通过外接管道的方式将多个第一出风口的风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因此空调室内机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隔板设置在外壳内部,隔板将外壳分隔为上下设置的出风腔和回风腔,出风腔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连通,保证空调室内机能顺利出风。风机组件的出风壳体和隔板连接且位于出风腔内,出风壳体的内腔和回风腔连通,出风壳体的第二出风口通过出风腔和第一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的风轮转动设于出风壳体内,能将回风腔内的空气抽到出风腔内,再从第一出风口中吹出,出风温度均匀。换热组件设于回风腔内,换热组件和外壳连接。由于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是上下设置,因此换热组件的分布空间比水平设置时更大,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壳体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打开或关闭对应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出风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挡板构成敲落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的周沿设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连接,且分别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另一个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换热组件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接水盘设有两个回风口,两个所述换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风轮和对应的所述回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外壳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可拆卸的第一挡板,拆卸第一挡板后能打开第一出风口。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打开合适的第一出风口。例如打开多个第一出风口,通过外接管道的方式将多个第一出风口的风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因此空调室内机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隔板设置在外壳内部,隔板将外壳分隔为上下设置的出风腔和回风腔,出风腔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连通,保证空调室内机能顺利出风。风机组件的出风壳体和隔板连接且位于出风腔内,出风壳体的内腔和回风腔连通,出风壳体的第二出风口通过出风腔和第一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的风轮转动设于出风壳体内,能将回风腔内的空气抽到出风腔内,再从第一出风口中吹出,出风温度均匀。换热组件设于回风腔内,换热组件和外壳连接。由于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是上下设置,因此换热组件的分布空间比水平设置时更大,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壳隐藏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隐藏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隔板和出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隔板和出风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挡板打开其中一个第二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挡板打开另一个第二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外壳100;出风腔101;回风腔102;第一出风口110;第一挡板120;支架130;
隔板200;连通口210;导流斜面220;
风机组件300;风轮310;出风壳体330;第二出风口332;第二挡板333;
接水盘400;回风口410;导流板420;排水接头430;
换热组件500;第一换热器510;第二换热器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用于制冷或者制热,以制冷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外壳100、隔板200、风机组件300和换热组件500。外壳100是内部中空的方形壳体,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柱形、三棱柱等,下面以方形壳体为例。外壳100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110,例如外壳100的四个侧壁各设有一个第一出风口110,空调室内机1000内部产生的冷气从第一出风口110中吹出。外壳100还设有多个第一挡板120,第一挡板120的数量和第一出风口110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挡板120对应覆盖多个第一出风口110,且第一挡板120可拆卸连接于外壳100。因此,通过拆卸第一挡板120的方式打开第一出风口110,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出风方向。
参照图4所示,隔板200设置在外壳100的内部且和外壳100连接。隔板200将外壳100的内腔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风腔101和回风腔102,出风腔101位于回风腔102的上方。隔板200设有连通口210,回风腔102通过连通口210连通出风腔101。其中,出风腔101能够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10连通,例如出风腔101和一个第一出风口110连通,或者和所有的第一出风口110连通,满足用户对不同出风方向的需求。
参照图5和图6所示,风机组件300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风轮310和出风壳体330,出风壳体330和隔板200连接且位于出风腔101内。出风壳体330的内腔和回风腔102连通,出风壳体330还设有第二出风口332,因此出风壳体330的内腔还通过第二出风口332和出风腔101连通。电机和隔板200或者出风壳体330固定连接,风轮310设置在出风壳体330的内腔,电机的输出端和风轮310连接,以驱动风轮310转动。换热组件500设于回风腔102内。换热组件500制冷时,高压的液态冷媒在换热组件500的低压环境中蒸发,由于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因此换热器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因此风轮310能在电机的带动下将回风腔102内的冷气抽送至出风壳体330的内腔内,并依次经过第二出风口332、出风腔101和第一出风口110,最后吹向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外壳100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110和多个可拆卸的第一挡板120,拆卸第一挡板120后能打开第一出风口110,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打开合适的第一出风口110。例如打开多个第一出风口110,通过外接管道的方式将多个第一出风口110的风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因此空调室内机1000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隔板200设置在外壳100内部,隔板200将外壳100分隔为上下设置的出风腔101和回风腔102,出风腔101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10连通,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能顺利出风。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壳体330和隔板200连接且位于出风腔101内,出风壳体330的内腔通过隔板200的连通口210和回风腔102连通,出风壳体330的第二出风口332通过出风腔101和第一出风口110连通,风机组件300的风轮310转动设于出风壳体330的内腔,能将回风腔102内的空气抽到出风腔101内,再从第一出风口110中吹出,因此出风温度均匀。换热组件500设于回风腔102内,换热组件500和外壳100连接。由于换热组件500和风机组件300是上下设置,因此换热组件500的分布空间比水平设置时更大,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一挡板120形成敲落孔结构。因此在空调室内机1000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敲落相应的第一挡板120。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敲落孔的方案,打开第一出风口110时简单方便,且制造难度低,因此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20也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和外壳100连接,或者通过卡接的形式连接,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风壳体330包括第二挡板333,第二出风口332和第二挡板333均设有多个,例如第二出风口332和第二挡板333均有两个。两个第二出风口332沿出风壳体330的周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挡板333对应覆盖在两个第二出风口332上,第二挡板333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出风口332,且其中一个第二出风口332打开时,另一个出风口关闭,以保证出风量。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二出风口332,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的第二出风口332出风。例如打开其中一个第一出风口110,则可以打开靠近相应的第一出风口110的第二出风口332,关闭另一个第二出风口332,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出风口332还可以是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等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继续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挡板333能够沿着出风壳体330的外周壁滑动,从而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出风口332,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壳体330具有圆柱壳状的结构,第二挡板333呈弧形,能够适配出风壳体330的形状,更好的封闭第二出风口332。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环绕设有支架130,支架130包括多个限位板,例如设有四个限位板,隔板200和四个限位板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接、焊接等等。采用限位板的方案,限位板起到定位的作用,能够快速确定隔板200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支架130还可以是外壳100的内壁凸出形成凸台(图中未示出),凸台环绕外壳100的内壁设置。隔板200和凸台连接,从而固定隔板200的位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130设置方式,能够安装隔板200的结构均可。
参照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隔板200的周沿设有导流斜面220,导流斜面220位于隔板200靠近回风腔102的一侧且朝向外壳100的底壁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斜面220具有导流作用,便于将回风腔102内的空气导流至隔板200的连通口210,提升进风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隔板200的连通口210处设有导风圈(图中未示出),导风圈能够将风引导至出风壳体330的内腔,提升进风效率。
参照图3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接水盘400,接水盘400设置在换热组件500的下方且和壳体连接,接水盘400用于接收换热组件500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400设置有排水接头430,排水接头430从外壳100中凸出,方便外接排水管道。排水接头430用于排出接水盘400中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在接水盘400中溢出。接水盘400设有回风口410,风能从回风口410进入到回风腔102内。当换热组件500位于风轮310和回风口410之间时,风从回风口410进入并经过换热组件500,最后风轮310将换热组件500产生的冷气从第一出风口110中吹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回风口410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侧壁上,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参照图3、图4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换热组件500包括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第一换热器510的一侧和第二换热器520的一侧连接,第一换热器510远离第二换热器520的一侧朝向外壳100的一个侧壁倾斜;第二换热器520远离第一换热器510的一侧朝向外壳100的另一个侧壁倾斜。其中,这两个外壳100的侧壁相对设置。因此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的横截面呈V形,可以增大换热组件500的换热面积,提升制冷的效率。而接水盘400设有一个回风口410,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位于风轮310和回风口410之间,从回风口410进入的风能够经过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便于将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产生的冷气送至出风腔101。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换热组件500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换热组件500的第一换热器510和另一个换热组件500的第二换热器520连接。因此两个换热组件500的横截面呈W形,能够有效利用回风腔102内的空间,布局合理,增加换热组件500的换热面积,提升制冷效率。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换热组件500整体的横截面呈W形时,接水盘400设有两个回风口410。其中,两个换热组件500之间的连接处位于两个回风口410之间,且两个换热组件500分别位于风轮310和两个回风口410之间。风轮310工作时将风分别从两个回风口410中抽入,风经过换热组件500并将其产生的冷气送至出风腔101内。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换热组件500分别位于风轮310和两个回风口410之间,便于将换热组件500产生的冷气输送至出风腔101内,最终送到室内,从而提升制冷效率。
参照图4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接水盘400设有多块导流板420,多块导流板420分别环绕两个回风口410设置,导流板420可以阻挡冷凝水从回风口410滴落。位于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之间的两块相对设置的导流板420分别朝向另一块导流板420倾斜设置,方便安装第一换热器510和第二换热器520,提高接水盘400设计的合理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采用冷媒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在外壳100设置多个第一出风口110和多个可拆卸的第一挡板120,拆卸第一挡板120后能打开第一出风口110。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打开合适的第一出风口110,例如打开多个第一出风口110,通过外接管道的方式将多个第一出风口110的风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因此空调室内机1000能够具有多种不同的出风方向,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隔板200设置在外壳100内部,隔板200将外壳100分隔为上下设置的出风腔101和回风腔102,出风腔101和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110连通,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能顺利出风。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壳体330和隔板200连接且位于出风腔101内,出风壳体330的内腔和回风腔102连通,出风壳体330的第二出风口332通过出风腔101和第一出风口110连通,风机组件300的风轮310转动设于出风壳体330内,能将回风腔102内的空气抽到出风腔101内,再从第一出风口110中吹出,出风温度均匀。换热组件500设于回风腔102内,换热组件500和外壳100连接。由于换热组件500和风机组件300是上下设置,因此换热组件500的分布空间比水平设置时更大,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
由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和多个第一挡板,多个所述第一挡板一一对应覆盖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且可拆卸连接;
隔板,设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出风腔和位于所述出风腔下方的回风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口,所述回风腔通过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风机组件,包括风轮和出风壳体,所述风轮转动设于所述出风壳体内,所述出风壳体与所述隔板连接且位于所述出风腔内,所述出风壳体的内腔和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出风壳体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出风腔连通;
换热组件,设于所述回风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壳体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打开或关闭对应的所述第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出风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挡板构成敲落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周沿设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连接,且分别相对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另一个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换热组件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接水盘设有两个回风口,两个所述换热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风轮和对应的所述回风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架,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10.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49808.1U CN217844102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49808.1U CN217844102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44102U true CN217844102U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1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49808.1U Active CN217844102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44102U (zh) |
-
2022
- 2022-08-04 CN CN202222049808.1U patent/CN2178441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72681U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110740615B (zh) | 一种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84410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522067U (zh) | 空调器 | |
CN207094817U (zh) | 空调器 | |
CN216644347U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212618756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212746706U (zh) | 空调器 | |
CN210373810U (zh) | 移动空调 | |
CN115899845A (zh) | 空调 | |
CN218781368U (zh) | 空调器 | |
CN217876176U (zh) | 一种空调设备 | |
CN21384112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685411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620017U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219160480U (zh) | 一种厨卫冷暖空调的防油烟结构 | |
CN21837961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15448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801928U (zh) | 空调器 | |
CN21763590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71638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644348U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221839791U (zh) | 空调器 | |
CN218565580U (zh) | 户外空调 | |
CN217274798U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