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715U - 无损车灯 - Google Patents

无损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3715U
CN217843715U CN202221091001.8U CN202221091001U CN217843715U CN 217843715 U CN217843715 U CN 217843715U CN 202221091001 U CN202221091001 U CN 202221091001U CN 217843715 U CN217843715 U CN 217843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aser
led
contro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1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家声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1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3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3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3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损车灯,包括:车灯装置以及与所述车灯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车灯装置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激光模组和LED模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LED模组电连接的LED控制模块,与激光模组电连接的激光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汽车碰撞强度信号的碰撞感应模块,以及与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及碰撞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无损车灯将激光模组与LED模组结合,从而提高车灯的照度。另外,通过设置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分别控制LED模组和激光模组,使车灯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需求,且通过碰撞感应模块感应车辆碰撞强度信号,避免激光泄露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无损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损车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灯大多为纯LED光源,而LED光源存在照度不够高,照射距离不够远的缺点,特别地,当在夜间行车或者是复杂路况条件下行车时,仅使用LED光源难以保障行车安全。半导体激光光源为近年来的新兴光源,其具有体积小、亮度高、照射距离远,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然而,激光光源目前难以大规模普及,一方面在于其具有装配难度高、工艺不稳定的缺点,另一方面则存在激光泄露的安全隐患,特别地,当汽车行车过程中发生碰撞类交通事故时,车灯容易受损,易发生激光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无损车灯,用于解决目前车灯照度不够高、装配难度大、存在激光泄露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损车灯,包括:车灯装置以及与所述车灯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车灯装置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激光模组和LED模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LED模组电连接的LED控制模块,与激光模组电连接的激光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汽车碰撞强度信号的碰撞感应模块,以及与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及碰撞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测速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速模块为测速器或GPRS智能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集成于一体,或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控制单元集成于一体;和/或所述测速模块与所述碰撞感应模块设置于车身,和/或所述碰撞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车灯装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碰撞感应模块为碰撞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连接的稳压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分别包括第一恒流芯片、第二恒流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导线为柔性导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上还设有热敏元件或温敏元件,所述热敏元件或温敏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射组件包括透镜座,设于透镜座的一端且用于出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的第一透镜;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位于第一透镜与激光器组件之间,所述光纤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波长转换装置及激光器组件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座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本体,以及设于激光器本体的出光方向上且用于收拢和/或聚焦激光光线至光纤导线的第一聚焦元件;和/或所述LED模组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LED模组的安装槽或用于露出发光单元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的无损车灯将激光模组与LED模组结合,从而提高车灯的照度,保障行车安全,并通过设置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分别控制LED模组和激光模组的启闭和/或功率,使车灯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需求,且通过碰撞感应模块感应车辆碰撞强度信号,从而当车辆因碰撞发生事故时,碰撞感应模块将检测到的碰撞强度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向激光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关闭激光模组,避免因车辆发生事故损坏车灯,进而防止激光模组未关闭时所发生的激光泄露事故,避免激光泄露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车灯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损车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损车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电路图。
附图标记:100、车灯装置;10、激光模组;12、激光器组件;121、激光器本体;122、第一聚焦透镜;13、出射组件;131、透镜座;132、波长转换装置;133、第一透镜;134、第二透镜;14、光纤导线;20、LED模组;21、基板;22、发光单元;30、基体;31、第一基体;32、第二基体;301、散热鳍片;40、橡胶圈;50、卡座;70、热敏元件;80散热风扇;200、控制装置;210、LED控制模块;220、激光控制模块;230、碰撞感应模块;240、控制单元;241、单片机;242、稳压芯片;250、测速模块;260、驱动控制板;270、车辆 OB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无损车灯,包括:车灯装置100以及与所述车灯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200;所述车灯装置包括基体30、设置于基体30上的激光模组10和LED模组20;所述激光模组10包括设于基体30第一端的激光器组件12,设于基体30第二端的出射组件13,以及用于将所述激光器组件12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出射组件13的光纤导线14;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与LED模组20电连接的LED控制模块210,与激光模组10电连接的激光控制模块220,用于检测汽车碰撞强度信号的碰撞感应模块230,以及与所述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及碰撞感应模块230电连接的控制单元240。
本实施方式的无损车灯将激光模组10与LED模组20结合,利用激光光源较高的照度,通过出射组件13输出辅助远光,与LED模组20输出的主照明光共同形成车灯的照明光,从而提高车灯的照度,帮助驾驶员开阔视野,保障行车安全。同时本实施方式采用光纤导线14 作为传输激光光线的光传导件,无需使用多个透镜以及反射棱镜等对光线进行控制和引导,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小了装配误差,保证了装配的稳定性,且光线利用率高,从而保证了光线的传输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分别控制 LED模组20和激光模组10的启闭和/或功率,使车灯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需求,且通过碰撞感应模块230感应车辆碰撞强度信号,从而当车辆碰撞发生事故时,碰撞感应模块230将检测到的碰撞强度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240,可以设定一个碰撞强度信号临界值,当碰撞强度信号超过该临界值时,控制单元240向激光控制模块220发送控制指令,关闭激光模组10,避免因车辆发生事故损坏车灯,进而防止激光模组10未关闭时所发生的激光泄露事故,避免激光泄露安全隐患。
本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2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的测速模块250。激光控制模块220可以配置为具有多个档位的供电电流,即给激光控制模块220配置为具有多个档位的功率,当测速模块250检测到车速较快时,例如当车速大于100km/h时,使激光模组10的功率为100%;当车速一般时,例如车速为60-100km/h时,使激光模组10的功率为90%;当车速小于60km/h时,激光模组10的功率为80%,如此可以使激光模组10的亮度可随车速的不同而调节,适应不同的车辆行驶情况,并可以更好的保护激光模组10的使用寿命,反之,如果激光一直全功率开启,散热可能不及时,激光模组10寿命将会缩短。
本实施方式所述测速模块250为测速器或GPRS智能芯片。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控制单元240 集成于一体,共同作为驱动控制板260,便于安装和维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所述 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控制单元240分别设置在不同位置,或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集成于一体。另外,所述测速模块250与所述碰撞感应模块230 可设置于车身任意位置,也可将测速模块250、碰撞感应模块230集成于车辆OBD中。或者所述碰撞感应模块230可直接使用安全气囊的碰撞感应装置。或者,所述碰撞感应模块230 可直接安装于车灯装置100上,更具体地,可安装与车灯装置100的基体30上。
本实施方式所述碰撞感应模块230为碰撞传感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无损车灯的详细电路图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单元240包括单片机241和与单片机241连接的稳压芯片242;所述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块220 分别包括第一恒流芯片、第二恒流芯片。将所述碰撞感应模块230、测速模块250设于车辆 OBD270中,控制单元240中的单片机241与车辆OBD270连接,稳压芯片242用于降压,控制单元240与LED控制模块210、激光控制模块220电连接,LED控制模块210包括第一恒流芯片,第一恒流芯片一方面对发光单元供电,一方面起到通断开光的作用控制发光单元通断电,激光控制模块220包括第二恒流芯片,同样的,第二恒流芯片一方面对激光器供电,一方面起到通断开光的作用控制激光器通断电。其中,HV指代LED光源模组,JV指代激光光源模组。本实施方式所述光纤导线14为柔性导线,可根据车灯结构灵活设置光纤导线14 的弯曲角度、传导路径等,更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对装配空间要求较低,使车灯结构紧凑,合理利用车灯壳体背部空间,缩小车灯整体结构,且光纤传导光线的光线利用率高,光线亮度高。
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体30上还设有热敏元件70或温敏元件,所述热敏元件70或温敏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热敏元件70或温敏元件可以检测、感知基体30的温度,便于控制单元240检测、判断、控制基板21的热量,从而可以适当调节激光模组10和/或LED 模组20的功率,兼顾车灯照度和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以热敏元件70为例,所述热敏元件70 可以为热敏电阻,具体的可以为NTC、PTC、CTC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热电偶等。
本实施方式所述激光器组件12包括激光器本体121,以及设于激光器本体121的出光方向上且用于收拢和/或聚焦激光光线至光纤导线14的第一聚焦元件。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聚焦元件为非球面透镜、柱面透镜或光纤棒。本实施例以第一聚焦元件为非球面透镜为例,所述第一聚焦元件为第一聚焦透镜122,所述第一聚焦透镜122设于激光器本体121与光纤导线14之间。
所述第一聚焦透镜122与所述激光器本体121可设为组合件,即激光器自带收拢激光光线的功能;也可设为分体件即在激光器本体121外额外设置用于收拢激光光线至光纤导线的第一聚焦透镜12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组件12包括激光器本体121和用于封装激光器本体121的封装结构,所述光纤导线14的一端封装于封装结构内且与激光器本体121 连接。所述封装结构可以为封装玻璃。
本实施例所述激光器本体可以为引脚式封装的激光器,也可以为芯片式封装的激光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器本体可优先为芯片式封装的激光器。本实施方式所述激光器组件12与所述出射组件13同轴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器组件12也可以偏置于所述出射组件13的轴线一侧。
本实施方式所述出射组件13包括透镜座131,设于透镜座131的一端且用于出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的第一透镜133,以及波长转换装置132;所述波长转换装置132位于第一透镜 133与激光器组件12之间,所述光纤导线14的两端分别与波长转换装置132及激光器组件 12对应。激光器组件12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纤导线14的传输后入射到波长转换装置132进行波长转换,部分激光被转换为受激光,未被转换的激光和受激光混合形成的混合光为能够提供照明效果的照明光,再经由第一透镜133出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132设于基体21容腔内靠近透镜座131的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132也可以设于透镜座131容腔内靠近基体21的一端,或通过一固定件与基体21或透镜座131连接。
本实施方式所述透镜座131与所述基体30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进行光路升级时或维修时,可拆下透镜座131进行更替或维修,方便快捷,且节省光路升级或维修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座131与基体30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为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
本实施方式所述出射组件13还包括设于透镜座131的容腔内,且用于对波长转换装置 132发出的光线进行收光的第二透镜134,所述第二透镜134位于第一透镜133与波长转换装置132之间。激光器组件12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纤导线14传输后入射到波长转换装置132进行波长转换,未被转换的激光和受激光混合形成的混合光再经由第二透镜134收光或准直后,最终由第一透镜133出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
优选地,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镜133、第二透镜134以及波长转换装置132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波长转换装置132位于第一透镜133与第二透镜134的组合焦点上,从而光线最终会以平行光或近平行光出射,实现很小出光角度的远光照明。
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体内设有用于穿设光纤导线的光纤通道,所述光纤导线粘接于基体上。光纤导线穿过光纤通道将激光光线从激光器本体121传输至波长转换装置132,结构比较紧凑整洁,且光纤导线没有裸露,不容易受损害。本实施例所述光纤导线粘接于基体上是使用点胶的方式固定光纤导线,由于光纤导线比较细,点胶的方式更适用于工艺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基体30上设有用于穿设或安置光纤导线14的光纤孔或光纤槽用于实现对光纤导线的穿插和定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LED模组20上也可设有用于穿设或安置光纤导线14的光纤孔或光纤槽,即光纤导线14可穿过或镶嵌于LED模组20的基板21设置。
本实施方式所述LED模组20包括基板21和设于所述基板21上的发光单元22,所述基体30上设有用于安装LED模组20的安装槽或用于露出发光单元的开口。更具体地,所述基体30包括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所述LED模组20位于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 之间,所述第一基体31、LED模组的基板21、第二基体32紧密连接,如此设计可以便于 LED模组散热。更具体地,所述基板21的双面均设有发光单元22,所述发光单元22为LED 芯片,第一基体31上设有用于露出发光单元22的第一开口311,第二基体32上设有用于露出发光单元22的第二开口321。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荧光粉片。
进一步地,所述车灯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基体30上的橡胶圈40和卡座50。当将所述车灯装载到汽车前照灯上时,通过卡座50可以使车灯与汽车前照灯的反光杯杯体适配,所述橡胶圈40可以使车灯装配更紧密,起到紧固装配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第一端设有若干散热鳍片301,若干所述散热鳍片301形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腔体内设有散热风扇80或靠近散热鳍片的位置设有散热风扇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本体,以及设于激光器本体的出光方向上且用于收拢和/或聚焦激光光线至光纤导线的第一聚焦元件;和/或所述LED模组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基体上设有用于安装LED模组的安装槽或用于露出发光单元的开口。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灯装置以及与所述车灯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车灯装置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的激光模组和LED模组;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LED模组电连接的LED控制模块,与激光模组电连接的激光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汽车碰撞强度信号的碰撞感应模块,以及与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及碰撞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元;
所述激光模组包括设于所述基体第一端的激光器组件,以及设于基体第二端的出射组件,所述出射组件包括波长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测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模块为测速器或GPRS智能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集成于一体,或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控制单元集成于一体;和/或所述测速模块与所述碰撞感应模块设置于车身,和/或所述碰撞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车灯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感应模块为碰撞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连接的稳压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分别包括第一恒流芯片、第二恒流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设有热敏元件或温敏元件,所述热敏元件或温敏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激光器组件发出的光线传输至出射组件的光纤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损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组件还包括透镜座,以及设于透镜座的一端且用于出射平行光或近平行光的第一透镜;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位于第一透镜与激光器组件之间,所述光纤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波长转换装置及激光器组件对应。
CN202221091001.8U 2022-05-06 2022-05-06 无损车灯 Active CN217843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1001.8U CN217843715U (zh) 2022-05-06 2022-05-06 无损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1001.8U CN217843715U (zh) 2022-05-06 2022-05-06 无损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3715U true CN21784371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1001.8U Active CN217843715U (zh) 2022-05-06 2022-05-06 无损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3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0427B2 (en) Optimal light coupling for rear view devices
US20180375001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6520669B1 (en) Flexible substrate mounted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for exterior vehicular lighting
JP4251941B2 (ja) ヘッドランプ
US7294968B2 (en) Signal transmisson system and vehicular lamp
US9534756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floodlight, and vehicle headlight
KR100905510B1 (ko) 방사선 방사 장치 및 열소산 패키지
CA2406766A1 (en) Automotive lighting device
EP1582405A2 (en) Vehicle indicator using side-emitting light-emitting diode
US11193648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3277056A1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CN217843715U (zh) 无损车灯
CN116989289B (zh) 一种高效率led远近光一体化汽车灯模组
US11465551B2 (en) Automotive lighting apparatus and relative control method
CN216769299U (zh) 车灯
US20150003098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US10279727B2 (e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CN213712961U (zh) 一种汽车大灯灯泡
CN216619661U (zh) 车灯
US20080094820A1 (en) LED Vehicle Light Having A Current Consuming Device
CN219584057U (zh) 外后视镜和车辆
CN213712962U (zh) 一种汽车车灯灯泡
WO2021134845A1 (zh) 照明探测模组
WO2021134847A1 (zh) 辅助驾驶系统
KR0135484Y1 (ko) 자동차의 보조 브레이크 램프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