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099U -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3099U
CN217843099U CN202222243667.7U CN202222243667U CN217843099U CN 217843099 U CN217843099 U CN 217843099U CN 202222243667 U CN202222243667 U CN 202222243667U CN 217843099 U CN217843099 U CN 21784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alve
instrument
pressure
autoc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36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怀达
李瑞基
王世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uan Group Nickel Cob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36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包括总管,所述总管与加压釜上开设的孔连通,所述总管上连接多功能管,所述多功能管上设置有数个支管,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仪表,所述仪表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通/阻隔总管到仪表之间的通路。目的在于通过在该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支管,分别连接所需仪表,通过一个开孔即可连接多个仪表进行监测,减少了加压釜开孔多的制造难度和多孔的密封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压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背景技术
镍湿法冶金,按照反应温度和压力分为常压湿法冶金和加压湿法冶金。加压湿法冶金由于压力、温度高于常压液体沸点,因此,对金属浸出更为有利。随着装备水平提高,加压釜安全附件及自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加压釜运行时温度、压力、液位的准确测量及安全阀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
加压釜的结构设计中,经常将压力接口、温度接口、安全阀接口分别设计,通过在加压釜的釜体上开设多个孔从而连接所需仪表,但在加压釜上开设多个孔,会使得加压釜的结构复杂,增加了加工制造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增加,且在加压釜上开设多个孔,对于加压釜在提高压力时,开孔处的密封具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排查仪表故障时,必须采取降温减压并停车置换吹扫,降低了加压釜开车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加压釜上开设多个开孔会造成加压釜加工困难以及密封困难,并且当需要对仪表进行排查故障时需要整体停机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该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支管,分别连接所需仪表,通过一个开孔即可连接多个仪表进行监测,减少了加压釜开孔多的制造难度和多孔的密封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包括总管,所述总管与加压釜上开设的孔连通,所述总管上连接多功能管,所述多功能管上设置有数个支管,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仪表,所述仪表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通/阻隔总管到仪表之间的通路。
优选的,所述总管上设置有总阀门,所述总阀门连通/阻隔加压釜到多功能管之间的通路。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管通过法兰与阀门连接,所述阀门通过法兰与仪表连接,所述阀门与仪表之间连通耐压可视管,所述耐压可视管内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重力小于阀门到仪表之间气体的压力;气体从所述阀门流通到耐压可视管时,所述浮球位于耐压可视管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耐压可视管的两端上均设置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孔径小于浮球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支管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管上分别连接仪表包括隔膜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和温度监测仪。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阀门为不锈钢旋塞阀,所述总管、多功能管以及支管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多个支管集成在一个总管上,并在每个支管上连接一个需用仪表,能够仅在加压釜上开设一个开孔的情况下,完成多项性能的监测,减少加压釜的制造难度;同时每个仪表均通过一个阀门控制,在对仪表进行更换时,无需整体停机,仅通过关闭阀门即可完成仪表的检修更换;本实用新型在仪表与阀门之间还设置了耐压可视管,通过观察耐压可视管中浮球的动作,即可判断出是仪表还是阀门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定点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耐压可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压釜;2-多功能管装置;3-隔膜压力表;4-压力变送器;5-安全阀;6-温度监测仪;7-第一阀门;8-多功能管;9-总管;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总阀门;13-耐压可视管;14-浮球;15-挡块;16-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包括总管9,所述总管9与加压釜上开设的孔连通,所述总管9上连接多功能管8,所述多功能管2上设置有数个支管,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仪表,所述仪表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通/阻隔总管9到仪表之间的通路。也即每个支管上的阀门都可以单独打开或者关闭,当某一个支管上的阀门打开时,此时加压釜1与该支管上的仪表连通,可以测得加压釜1内的相关数据;当某一支管上的阀门关闭时,此时阻隔了加压釜1内的气体通过,即可对该支管上的仪表进行检修或更换。
所述总管9上设置有总阀门12,所述总阀门12连通/阻隔加压釜1到多功能管8之间的通路,当总阀门12关闭时,加压釜1内无气体通入到多功能管8中。多功能管装置2包括了多功能管8以及其上连接的各支管以及阀门。所述阀门为不锈钢旋塞阀,可手动开启和关闭。
每个所述支管通过法兰与阀门连接,所述阀门通过法兰与仪表连接,所述阀门与仪表之间连通耐压可视管13,耐压可视管13可选择耐压的透明材质,从而保证使用者可以从外部观察其内部的情况,所述耐压可视管13内设置有浮球14,所述浮球14的重力小于阀门到仪表之间气体的压力,当有气体从阀门处流动到仪表处时,可轻轻推动浮球14朝向仪表的方向移动,但由于浮球14具有一定质量,当浮球14收到气压影响而朝向仪表的方向运动时,会漂浮在耐压可视管13的中部,而不会向上堵死流经到仪表的气体通路。
如图3所示,以其中一条支管为例,其他支管均相同设置,所述耐压可视管13的两端上均设置挡块15,所述挡块15上设置连通孔16,所述连通孔16的孔径小于浮球14的直径,从而将浮球14限制在耐压可视管13中,浮球14的直径小于耐压可视管13的内径,且大于连通孔16的孔径,气体可以经由浮球14穿过连通孔16进入到仪表中。当使用时,打开相应阀门而发现对应仪表不动作时,此时即可观察浮球14是否漂浮起来,如果浮球14没有动作,则说明阀门故障,如果浮球14有动作而仪表无动作时,则说明相应阀门处于正常状态而仪表故障,即可针对性的排查故障点,快速的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管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管上分别连接仪表包括隔膜压力表3、压力变送器4和温度监测仪6。
所述多功能管8上设置有安全阀5;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管装置2采用不锈钢材质,也即所述总管9、多功能管8以、法兰及支管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
具体工作方式:打开总阀门12,加压釜1与多功能管装置2连通;分别打开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10和第三阀门11,加压釜1与隔膜压力表3、压力变送器4、安全阀5、温度监测仪6连通,加压釜1气相温度、压力通过传感器上传至DCS系统(控制系统),同时可就地显示,生产现场和控制台均可观测到相关运行数据。
如加压釜1运行过程中,气相压力超过控制上限,达到安全阀5起跳压力,安全阀自动起跳,超压气体通过管道排出;如隔膜压力表3、压力变送器4、温度监测仪6等任一监测仪表需故障排查或检修更换,可关闭对应的阀门,进行排查或检修操作,不会影响到其它仪表的正常使用,加压釜1也无需停车或采取降温减压措施,检修完毕后打开相应阀门,即可将仪表投入运行。在此期间,加压釜1连续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管(9),所述总管(9)与加压釜上开设的孔连通,所述总管(9)上连接多功能管(8),所述多功能管(8)上设置有数个支管,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仪表,所述仪表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每个所述支管上可拆卸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通/阻隔总管(9)到仪表之间的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9)上设置有总阀门(12),所述总阀门连通/阻隔加压釜(1)到多功能管(8)之间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管通过法兰与阀门连接,所述阀门通过法兰与仪表连接,所述阀门与仪表之间连通耐压可视管(13),所述耐压可视管(13)内设置有浮球(14),所述浮球(14)的重力小于阀门到仪表之间气体的压力;气体从所述阀门流通到耐压可视管(13)时,所述浮球(14)位于耐压可视管(13)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可视管(13)的两端上均设置挡块(15),所述挡块(15)上设置连通孔(16),所述连通孔(16)的孔径小于浮球(1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管上分别连接仪表包括隔膜压力表(3)、压力变送器(4)和温度监测仪(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管(8)上设置有安全阀(5);所述阀门为不锈钢旋塞阀,所述总管(9)、多功能管(8)以及支管均为316L不锈钢材质。
CN202222243667.7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Active CN21784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3667.7U CN217843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3667.7U CN217843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3099U true CN217843099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3667.7U Active CN217843099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5125U (zh) 压力隔离歧管和压力测量系统
CN217843099U (zh) 一种加压釜多功能接管装置
CN103677023A (zh) 浆态床双氧水装置氧化塔安全联锁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15427B (zh) 制氧预冷系统的空冷塔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90939U (zh) 一种天然气球阀
CN112337591A (zh) 砂磨机用研磨球在线添加装置及研磨球在线添加方法
CN105675288A (zh) 一种进排气阀性能测试装置
CN217018615U (zh) 一种微正压载气排蜡装置
CN101366998B (zh) 一种罐体横置的泡沫灭火装置
CN207795224U (zh) 井口取样装置
CN112128439B (zh) 安全阀背压装置
CN211545937U (zh) 一种具有压力保护的蒸馏水加注装置
CN113776620B (zh) 一种自动滤油管式油位计
CN212502104U (zh) 纯水罐
CN213669221U (zh) 一种两相体系可自动分离的反应装置
CN219008762U (zh) 一种液位开关检测装置
CN206823338U (zh) 一种双报警压差指示器
CN206679511U (zh) 一种节料可称重的蜂蜜储存装置
CN219640040U (zh) 气液分离装置及装车撬
CN211059813U (zh) 一种安全可控的粗氯乙烯排水装置
CN216202494U (zh) 具有液氢探测传感功能的充液自限系统
CN216952648U (zh) 一种进站阀组撬
CN218468821U (zh) Lng低温潜液泵试验平台
CN214715697U (zh) 一种新型惰性气体加氢脱氧提纯的加氢装置
CN219865663U (zh) 液压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737100 No. 2 Lanzhou Road, Beijing Road Street, Jinchuan District,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chuan Group Nickel Cobal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37100 Beijing Road, Jinchuan District,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CHUA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