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0024U -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0024U
CN217830024U CN202222059072.6U CN202222059072U CN217830024U CN 217830024 U CN217830024 U CN 217830024U CN 202222059072 U CN202222059072 U CN 202222059072U CN 217830024 U CN217830024 U CN 217830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ump
tank
vacuum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90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美静
张岚
卢琛
杨利德
孙恬
崔曜
张凯
褚小东
王文标
黎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yi New Material Co ltd
Shanghai Hon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yi New Material Co ltd
Shanghai Hon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yi New Material Co ltd, Shanghai Hon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y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90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0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0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0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包括原水计量槽、真空抽滤桶、真空接收罐、反应釜、冷凝器、污凝水罐、气液分离罐、输送泵、真空泵、卸料泵、排污泵和控制柜;原水计量槽,用于吸附除杂预处理及计量废水容积;所述原水计量槽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真空抽滤桶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原水计量槽中的废水送入所述真空抽滤桶中;所述真空抽滤桶用于过滤吸附除杂物料,储存脱色废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控制,投资低、运行成本低,扩大了设备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尤其是从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中得到回用水及副产品,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收益。

Description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丁酯废水生产尾水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丙烯酸及其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独特的优异性能特点逐渐被所认识,其工业衍生品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丙烯酸丁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盐度、高色度、高有机浓度的生产尾水,如果把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当做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处理难度极大,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很多企业都难以承受高额的废水环保治理投资及运维成本。
目前,丙烯酸及其酯生产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直接焚烧炉焚烧法、湿式空气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法等或者采用物化预处理-生物氧化-深度处理组合方法等,存在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缺点,不适合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的治理。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操作相对简单、投资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的处理工艺及装置对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进行资源化处理。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包括原水计量槽、真空抽滤桶、真空接收罐、反应釜、冷凝器、污凝水罐、气液分离罐、输送泵、真空泵、卸料泵、排污泵和控制柜;
原水计量槽,用于吸附除杂预处理及计量废水容积;
所述原水计量槽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真空抽滤桶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原水计量槽中的废水送入所述真空抽滤桶中;
所述真空抽滤桶用于过滤吸附除杂物料,储存脱色废水;
所述反应釜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真空接收罐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所述反应釜与所述真空抽滤桶连通,用于接收与储存所述真空抽滤后的脱色废水;所述反应釜用于蒸发预浓缩、聚合反应和产品蒸发浓缩,将脱色废水减压蒸发预浓缩至符合聚合反应的条件,而后于常压下进行加热聚合反应,再将反应后的粗产品减压蒸发浓缩制成符合标准的聚丙烯酸钠产品;
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所述反应釜与所述污凝水罐连通;将所述反应釜在蒸发预浓缩及产品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混合蒸汽中的可凝成分冷凝成凝结污水;
所述污凝水罐用于接收与储存所述冷凝器形成的凝结污水;
所述气液分离罐用于分离所述反应釜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混合气体及污凝水罐顶部混合气体中的不凝气组分和可凝组分;
所述真空泵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所述真空接收罐与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控制阀门开关,将所述脱色废水送入所述真空接收罐,并将脱色废水挥发的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气液分离罐;所述真空泵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每个所述反应釜与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控制阀门开关,将所述脱色废水送入所述反应釜,亦可将所述反应釜在蒸发预浓缩及产品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混合热蒸汽送入所述冷凝器,将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气液分离罐;所述真空泵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所述污凝水罐与所述气液分离罐,将所述污凝水罐顶部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气液分离罐;
每个所述反应釜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连通所述卸料泵;所述卸料泵用于输送丙烯酸钠产品;
所述排污泵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所述真空抽滤桶、所述真空接收罐、所述反应釜、所述气液分离罐、所述污凝水罐、所述冷凝器、所述真空泵与系统排污管道,用于输送整套装置产生的污水;
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反应釜、所述输送泵、所述真空泵、所述卸料泵和所述排污泵运行。
优选的,所述原水计量槽包括第一刻度液位计、第一搅拌机、第一进料阀和第一放空阀,所述搅拌机通过压缩空气管和阀门连接压缩空气管线。
优选的,所述真空抽滤桶包括第一进料口、过滤槽、蓄水槽、第一出料阀和第二放空阀。
优选的,所述真空接收罐包括第二进料口、第二刻度液位计、第一顶部排气口、第一压力控制阀和第三放空阀。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包括第二搅拌机、助剂投加计量槽、助剂投加进口、第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顶部排气口、温度计、换热介质出料口、换热介质进料口、第二进料阀、第二出料阀、第一顶部排气阀、第二压力控制阀、安全阀;其中,所述助剂投加计量槽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放空口、换热列管、换热壳、换热物料进口、换热物料出口、冷却水进水阀、冷却水出水阀和冷却水放空阀。
优选的,所述污凝水罐包括第三刻度液位计、第四进料口、第三顶部排气口、放空口、第三压力控制阀、第三进料阀、第二顶部排气阀和第四放空阀。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罐包括第五进料口、第四顶部排气口、排水口和泵循环放空口和泵循环放空阀。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为水循环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第六进料口、第二出料口、进水阀和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卸料泵和所述排污泵均为离心泵;所述卸料泵包括第四进料阀、第三出料阀和采样阀;所述排污泵包括第五进料阀和第四出料阀。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为DCS控制柜或PLC控制柜,根据需要设定防爆等级;
优选的,所述输送泵包括两个油桶泵,一用一备。
优选的,每个所述反应釜,包括的助剂投加计量槽数量为两个,用于分别投加不同助剂。
优选的,所述卸料泵数量为两个,互为备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备一体化形式处理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结构紧凑,工艺流程简单,便于建造与安装,易于操作控制;
2、通过序批交替处理,扩大了设备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
3、设备投资费用低、运行成本低;
4、可采用温度为60-90℃的蒸汽冷凝水作为热源,由于水具有高比热容的特点,反应过程温度可控程度高,提高了设备运行效果的稳定性;
5、可采用温度为60-90℃的蒸汽冷凝水作为热源,可高效利用蒸汽冷凝水的热能,使原本难以有效利用的蒸汽冷凝水得到废物利用,极大程度降低能耗成本,具备资源高效节约的优点;
6、在运行过程中,仅在常压和负压状态下运行,且无需使用高压蒸汽,消除了业主对使用压力容器反应釜的顾虑,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7、在解决丙烯酸丁酯生产尾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可利用废水成分制得回用水及符合行业标准的聚丙烯酸钠副产品,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控制,投资低、运行成本低,扩大了设备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率,尤其是从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中得到回用水及副产品,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原水计量槽和真空抽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接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污凝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气液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备用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计量槽;2.真空抽滤桶;3.真空接收罐;4反应釜;5.冷凝器;6.污凝水罐;7.气液分离罐;P1.油桶泵组;P2.真空泵;P3卸料泵;P4.排污泵;
C101第一刻度液位计;C102第一搅拌机;V101.第一进料阀;V102.第一放空阀;
C201.第一进料口;C202.过滤槽;C203.蓄水槽;V201.第一出料阀;V202.第二放空阀;
C301.第二进料口;C302.第二刻度液位计;C303.第一顶部排气口;V301.第一压力控制阀;V302.第三放空阀;
C401.第二搅拌机;C402.助剂投加计量槽;C403.助剂投加进口;C404.第三进料口;C405.出料口;C406.第二顶部排气口;C407.温度计;C408.换热介质出料口;C409.换热介质进料口;V401.第二进料阀;V402.第二出料阀;V403.第一顶部排气阀;V404.第二压力控制阀;V405.安全阀;
C501.冷却水进口;C502.冷却水出口;C503.冷却水放空口;C504.换热列管;C505.换热壳;C506.换热物料进口;C507.换热物料出口;V501.冷却水进水阀;V502.冷却水出水阀;V503.冷却水放空阀;
C601.第三刻度液位计;C602.第四进料口;C603.第三顶部排气口;C604.放空口;V601.第三压力控制阀;V602.第三进料阀;V603.第二顶部排气阀;V604.第四放空阀;
C701.第五进料口;C702.第四顶部排气口;C703.排水口;C704.泵循环放空口;V701.泵循环放空阀;
CP201进水口;CP202.出水口;CP203.进料口;CP204.出料口;VP201.进水阀;VP202.出水阀;
VP301第四进料阀;VP302第三出料阀;VP303采样阀;VP304.备用阀;
VP401.第五进料阀;VP402.第四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包括原水计量槽1、真空抽滤桶2、真空接收罐3、反应釜4、冷凝器5、污凝水罐6、气液分离罐7、输送泵P1、真空泵P2、卸料泵P3、排污泵P4和控制柜。
原水计量槽1通过至少一个输送泵P1与真空抽滤桶2连通,输送泵P1用于将原水计量槽1中的废水送入真空抽滤桶2中。
反应釜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真空接收罐3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反应釜4与真空抽滤桶2连通。
冷凝器5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反应釜4与污凝水罐6连通;
真空泵P1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真空接收罐3与气液分离罐7、两个反应釜4与气液分离罐7以及污凝水罐6与气液分离罐7连通。
每个反应釜4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连通有卸料泵P3。
排污泵P4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与真空抽滤桶2、真空接收罐3、每个反应釜4、冷凝器5、污凝水罐6、气液分离罐7以及真空泵P2连通。
控制柜用于控制反应釜4、输送泵P1、真空泵P2、卸料泵P3和排污泵P4运行。
具体的,原水计量槽1包括第一刻度液位计C101、第一搅拌机C102、第一进料阀V101和第一放空阀V102,搅拌机C102通过压缩空气管和阀门连接压缩空气管线;原水计量槽1材质为PP材质。
具体的,真空抽滤桶2包括第一进料口C201、过滤槽C202、蓄水槽C203、第一出料阀V201和第二放空阀V202;真空抽滤桶2材质为PP材质。
具体的,真空接收罐3包括第二进料口C301、第二刻度液位计C302、第一顶部排气口C303、第一压力控制阀V301和第三放空阀V302;真空抽滤罐3材质为316L不锈钢。
具体的,反应釜4为夹套反应釜,包括第二搅拌机C401、助剂投加计量槽C402、助剂投加进口C403、第三进料口C404、第一出料口C405、第二顶部排气口C406、温度计C407、换热介质出料口C408、换热介质进料口C409、第二进料阀V401、第二出料阀V402、第一顶部排气阀V403、第二压力控制阀V404、安全阀V405;其中,助剂投加计量槽C402数量为两个,用于分别投加不同助剂,蒸汽冷凝水进水管线设置保温棉,反应釜4材质为碳钢衬搪瓷。
具体的,冷凝器5包括冷却水进口C501、冷却水出口C502、冷却水放空口C503、换热列管C504、换热壳C505、换热物料进口C506、换热物料出口C507、冷却水进水阀V501、冷却水出水阀V502和冷却水放空阀V503;冷凝器5材质为碳钢。
具体的,污凝水罐6包括第三刻度液位计C601、第四进料口C602、第三顶部排气口C603、放空口C604、第三压力控制阀V601、第三进料阀V602、第二顶部排气阀V603和第四放空阀V604;污凝水罐6材质为316L不锈钢。
具体的,气液分离罐7包括第五进料口C701、第四顶部排气口C702、排水口C703和泵循环放空口C704和泵循环放空阀V701;气液分离罐7材质为碳钢内防腐。
具体的,真空泵P2为水循环真空泵;真空泵P2包括进水口CP201、出水口CP202、第六进料口CP203、第二出料口CP204、进水阀VP201和出水阀VP202;真空泵P2叶轮材质为304不锈钢。
具体的,卸料泵P3和排污泵P4均为离心泵;卸料泵P3包括第四进料阀VP301、第三出料阀VP302和采样阀VP303;排污泵P4包括第五进料阀VP401和第四出料阀VP402;其中,卸料泵P3和排污泵P4的叶轮材质均为碳钢衬氟。
具体的,输送泵P1和卸料泵P3分别设置两个互为备用。
原水计量槽1中的废水经输送泵P1通过软管输送至真空抽滤桶2的第一进料口C201,真空抽滤桶2的第一出料阀V201与真空接收罐3的第二进料口C301通过管道相连接;真空接收罐3与两个反应釜4的第二进料阀V401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接,两个反应釜4的第一顶部排气阀V403与冷凝器5换热物料进口C506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接,相对应的反应釜4的第二出料阀V402与卸料泵P3的第四进料阀VP301通过管道相连接;反应釜4的换热介质进料口C409、与蒸汽冷凝水进水管线、冷却水进水管线均通过管道和相关阀门相连接;冷凝器5换热物料出口C507与污凝水罐6进料口C602通过管道相连接,污凝水罐6的第二顶部排气阀V603与气液分离罐7的第五进料口C701通过真空泵P2的第二出料口CP204和管道相连接;气液分离罐7的第四顶部排气口C702与不凝气管线通过管道相连接,真空泵P2的进水阀VP201与气液分离罐7的泵循环放空阀V701、自来水管线通过管道相连接;真空泵P2的第六进料口CP203与真空接收罐3的第一顶部排气口C303、每个反应釜4的第一顶部排气阀V403、污凝水罐6的第二顶部排气阀V603通过管道相连接;两个卸料泵P3通过备用阀VP304和管道相连接;排污泵P4的第五进料阀VP401与原水计量槽1的第一放空阀V102、真空抽滤桶2的第二放空阀V202、真空接收罐3的第三放空阀V302、每个反应釜4的换热介质出料口C408、冷凝器5的冷却水放空阀V503、污凝水罐6的第四放空阀V604、气液分离罐7的排水口C703、真空泵P2的出水阀VP202通过管道相连接;排污泵P4的第四出料阀VP402与排污管线通过管道相连接。控制柜控制反应釜4搅拌机C401、输送泵P1、真空泵P2、卸料泵P3和排污泵P4的运行。其中,控制柜为DCS控制柜或PLC控制柜,根据需要设定防爆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废水经过第一进料阀V101进入原水计量槽1,当废水到达刻度液位计C101指定液位时,停止加入废水,打开第一搅拌机C102,反应直至废水色度达到工艺要求,在搅拌下将物料通过输送泵P1输送至真空抽滤桶2,开启真空接收罐3上的第一压力控制阀V301,在负压下进行抽滤操作,直至抽干为止,关闭第一压力控制阀V301并打开第二放空阀V202放空真空抽滤桶2。此时,滤液即脱色废水已储存在真空接收罐3内,取出真空抽滤桶2内的滤饼袋,倒出滤饼,用固废袋包装后,集中送焚烧车间处理。以上步骤成为设备的废水脱色预处理步骤。
首先,打开其中一个反应釜4的第二压力控制阀V404,关闭另一个反应釜4的第二压力控制阀V404,只将真空接收罐3内的脱色废水抽入其中一个打开第二压力控制阀V404的反应釜4内,再通过阀组将该反应釜4由真空抽料状态切换为真空蒸发状态,打开冷凝器5的冷却水进水阀V501和冷却水出水阀V502,再打开该反应釜4的换热介质出料口C408、换热介质进料口C409和蒸汽冷凝水管线相关阀门,关闭冷却水管道相关阀门,使反应釜换热介质只通入蒸汽冷凝水,控制气相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进行蒸发预浓缩,蒸出的蒸汽经冷凝器5冷凝成水后,进入污凝水罐6计量,达到工艺要求后,停止蒸发,关闭蒸汽冷凝水管线相关阀门,打开冷却水进水管线相关阀门,使反应釜换热介质只通入冷却水,将该反应釜4内物料冷却至室温,并将此预浓缩液留置在该反应釜4内。根据留置在该反应釜4内预浓缩液的数量和含固量,按配方计算助剂投加计量槽C402内两种不同助剂的投加用量,并分别配置成水溶液;开动该反应釜4的第二搅拌机C401,先通过该反应釜4的助剂投加进口C403一次性加入助剂A溶液,然后再缓慢滴加助剂B溶液,开始时,需要用循环冷却水取走聚合热,助剂投加结束、聚合反应开始时,打开该反应釜4的换热介质出料口C408、换热介质进料口C409和蒸汽冷凝水管线相关阀门,关闭冷却水管道相关阀门,使反应釜换热介质只通入蒸汽冷凝水,在工艺要求下进行反应,直至聚合产物达到工艺要求,并将此聚合产物留置在该反应釜4内。对留置在该反应釜4的缩合产物进行产品蒸发浓缩时,打开冷却水进水阀V501和冷却水出水阀V502,将该反应釜4的阀组转为真空蒸发状态,控制加热蒸汽压力和气相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进行产品蒸发浓缩,蒸出的蒸汽经冷凝器5冷凝成水后,进入污凝水罐7计量,至产品达到工艺要求,将该反应釜4中的物料冷却至常温,经相应的卸料泵P3排出,包装入桶。以上步骤成为设备的废水处理与产品制成步骤。
在上述过程中,当真空接收罐3内脱色废水排净后,即可重复上述废水脱色预处理步骤。当废水脱色预处理步骤结束后,打开另一个反应釜4的压力控制阀V404,视其中反应釜4的操作状态决定是否需要关闭该反应釜4的压力控制阀V404,保证只将真空接收罐3内的脱色废水抽入另一个反应釜4内,并通过对另一个反应釜4和相应卸料泵P3的相关组件进行同样操作,在另一个反应釜4中进行废水处理与产品制成步骤。
当其中一个反应釜4的废水处理与产品制成步骤结束后,即可重复废水脱色预处理步骤与改反应釜4的废水处理与产品支撑步骤。如此循环序批交替,过程不再赘述,实现设备对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处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计量槽(1)、真空抽滤桶(2)、真空接收罐(3)、反应釜(4)、冷凝器(5)、污凝水罐(6)、气液分离罐(7)、输送泵(P1)、真空泵(P2)、卸料泵(P3)、排污泵(P4)和控制柜;
所述原水计量槽(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输送泵(P1)与所述真空抽滤桶(2)连通,所述输送泵(P1)用于将所述原水计量槽(1)中的废水送入所述真空抽滤桶(2)中;
所述反应釜(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真空接收罐(3)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真空抽滤桶(2)连通;
所述冷凝器(5)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两个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污凝水罐(6)连通;
所述真空泵(P2)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将真空接收罐(3)与气液分离罐(7)、两个所述反应釜(4)与所述气液分离罐(7)以及所述污凝水罐(6)与气液分离罐(7)连通;
每个所述反应釜(4)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连通有所述卸料泵(P3);
所述排污泵(P4)分别通过阀门与管道,分别与所述真空抽滤桶(2)、所述真空接收罐(3)、每个所述反应釜(4)、所述冷凝器(5)、所述污凝水罐(6)、所述气液分离罐(7)以及所述真空泵(P2)连通;
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反应釜(4)、所述输送泵(P1)、所述真空泵(P2)、所述卸料泵(P3)和所述排污泵(P4)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计量槽(1)包括第一刻度液位计(C101)、第一搅拌机(C102)、第一进料阀(V101)和第一放空阀(V102),所述搅拌机(C102)通过压缩空气管和阀门连接压缩空气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滤桶(2)包括第一进料口(C201)、过滤槽(C202)、蓄水槽(C203)、第一出料阀(V201)和第二放空阀(V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接收罐(3)包括第二进料口(C301)、第二刻度液位计(C302)、第一顶部排气口(C303)、第一压力控制阀(V301)和第三放空阀(V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4)包括第二搅拌机(C401)、助剂投加计量槽(C402)、助剂投加进口(C403)、第三进料口(C404)、第一出料口(C405)、第二顶部排气口(C406)、温度计(C407)、换热介质出料口(C408)、换热介质进料口(C409)、第二进料阀(V401)、第二出料阀(V402)、第一顶部排气阀(V403)、第二压力控制阀(V404)、安全阀(V405);其中,所述助剂投加计量槽(C402)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包括冷却水进口(C501)、冷却水出口(C502)、冷却水放空口(C503)、换热列管(C504)、换热壳(C505)、换热物料进口(C506)、换热物料出口(C507)、冷却水进水阀(V501)、冷却水出水阀(V502)和冷却水放空阀(V5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凝水罐(6)包括第三刻度液位计(C601)、第四进料口(C602)、第三顶部排气口(C603)、放空口(C604)、第三压力控制阀(V601)、第三进料阀(V602)、第二顶部排气阀(V603)和第四放空阀(V6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7)包括第五进料口(C701)、第四顶部排气口(C702)、排水口(C703)和泵循环放空口(C704)和泵循环放空阀(V7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P2)为水循环真空泵;所述真空泵(P2)包括进水口(CP201)、出水口(CP202)、第六进料口(CP203)、第二出料口(CP204)、进水阀(VP201)和出水阀(VP2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泵(P3)和所述排污泵(P4)均为离心泵;所述卸料泵(P3)包括第四进料阀(VP301)、第三出料阀(VP302)和采样阀(VP303);所述排污泵(P4)包括第五进料阀(VP401)和第四出料阀(VP402)。
CN202222059072.6U 2022-08-05 2022-08-05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Active CN217830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9072.6U CN2178300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9072.6U CN2178300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0024U true CN217830024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9072.6U Active CN21783002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0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8157U (zh) 城市污泥连续式水热-闪蒸装置
CN102642877B (zh) 一种多用途超(亚)临界水热处理设备
CN101570316A (zh) 盐酸酸洗废液中提炼回收盐酸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03144B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亚临界水热设备
CN211419644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脱盐装置
CN101070143B (zh) 多效浓缩利用低浓度废硫酸的设备系统
CN103288232B (zh) 一种钢材盐酸酸洗废液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7830024U (zh)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序批交替式水热反应装置
CN106219850A (zh) 一种水合肼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和回收处理方法
CN204174031U (zh) 垃圾渗透液反渗透浓液的处理装置
CN210751394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生产线的脱色装置
CN217830025U (zh) 制备聚丙烯酸钠水处理剂的蒸汽源或水热源反应装置
CN102443122B (zh) 一种聚醚醚酮精制的生产方法
CN218743910U (zh) 氟化氢制取用尾渣处理装置
CN112813443A (zh) 酸洗液除铁再生设备和方法
CN107651793A (zh) 一种盐酸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CN216039097U (zh) 一种巯基乙酸异辛酯浓缩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03523763B (zh) 一种快速浓缩稀磷酸的节能装置和方法
CN205442935U (zh) 废碱液浓缩处理系统
CN20184819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和盐再生装置
CN208038217U (zh) 一种荧光废水处理系统
CN110563240B (zh) 基于水合物法利用工业余热蒸汽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820645A (zh) 一种五氯化锑废液处置系统
CN210825817U (zh) 基于水合物法利用工业余热蒸汽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5874123U (zh) 一种水合肼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