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132U -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5132U
CN217825132U CN202222158275.0U CN202222158275U CN217825132U CN 217825132 U CN217825132 U CN 217825132U CN 202222158275 U CN202222158275 U CN 202222158275U CN 217825132 U CN217825132 U CN 217825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ing portion
plate
sensor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82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咨木
黄庆跃
韦程鹏
崔桥军
杨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82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5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5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5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其中,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底座板、弹簧板以及传感器承载板;弹簧板包括外圈部、内圈部以及连接外圈部和内圈部的簧丝组,外圈部固接于底座板,传感器承载板固接于内圈部,簧丝组用以在内圈部和传感器承载板发生位移后迫使内圈部和传感器承载板恢复原位,传感器承载板和外圈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记忆合金线,记忆合金线通电收缩以拉动传感器承载板以及内圈部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从而使传感器承载板所承载的图像传感器发生位移来补偿抖动,最终达到防抖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造价也相对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镜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在摄影过程中,由于人呼吸与心跳等各种因素,人的身体总会不自觉地发生微小抖动,再加上自然因素的干扰,如风吹,地面振动等,拍摄设备会进行抖动,导致拍摄画面的不稳定,致使成像模糊。因此防抖技术就对于拍摄设备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主流的防抖技术有电子防抖技术与光学防抖技术,其中电子防抖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复原,其防抖效果一般。而光学防抖技术一般采用通电后的线圈磁石结构来驱使图像传感器位移,从而补偿抖动。虽然现有的光学防抖技术的防抖效果良好,但是结构复杂,造价昂贵。
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造价相对较低的防抖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其具有结构简单以及造价相对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底座板、弹簧板以及传感器承载板;弹簧板包括外圈部、内圈部以及连接外圈部和内圈部的簧丝组,外圈部固接于底座板,传感器承载板固接于内圈部,簧丝组用以在内圈部和传感器承载板发生位移后迫使内圈部和传感器承载板恢复原位,传感器承载板和外圈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一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记忆合金线,记忆合金线通电收缩以拉动传感器承载板以及内圈部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
在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还包括设在传感器承载板边缘的第一悬臂以及设在外圈部的第二悬臂,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分别连接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悬臂包括由第一悬臂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一夹头,第二悬臂包括由第二悬臂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夹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分别夹持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位于同一垂直于镜头光轴的平面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悬臂包括自外圈部背向底座板延伸的连接部;第二夹头邻接连接部的末端,并且与底座板间隔。
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座板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第二夹头和底座板之间,用以支撑第二夹头。
在一实施方式中,限位凸台通过胶粘方式连接于底座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座板设有形状适配于外圈部的环状凸起件;外圈部设于环状凸起件顶面,内圈部与底座板顶面间隔。
在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驱动组件围绕传感器承载板的周向依次排布;相邻驱动组件的记忆合金线相互垂直。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上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采用记忆合金线通电收缩拉动传感器承载板以及内圈部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从而使传感器承载板所承载的图像传感器发生位移来补偿抖动,最终达到防抖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造价也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底座板;11、环状凸起件;
20、传感器承载板;
30、弹簧板;31、外圈部;32、内圈部;33、簧丝组;
41、记忆合金线;42、第一悬臂;421、第一夹头;43、第二悬臂;431、第二夹头;432、连接部;
50、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镜头模组(图中未显示),镜头模组可用于手机、相机、无人机等拍摄设备。本实施例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
请结合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底座板10、弹簧板30以及传感器承载板20。其中,底座板10、弹簧板30以及传感器承载板20三者相互平行。弹簧板30包括外圈部31、内圈部32以及连接外圈部31和内圈部32的簧丝组33。外圈部31围绕内圈部32设置。
外圈部31可以采用胶粘方式或紧固件固接焊接等方式固接于底座板10,外圈部31为方环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圈部31可以为圆环状或椭圆环状或三角环状或正多边形环状或其他不规则环状。内圈部32为方板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圈部32可以为圆板状或椭圆板状或三角板状或正多边形板状或其他不规则板状。传感器承载板20固接于内圈部32,这样可以由内圈部32带动传感器承载板20移动。传感器承载板20用以承载图像传感器(图中未显示)。传感器承载板20大致呈方板状,在其他实施例,传感器承载板20还可以是圆板状或椭圆板状或三角板状或正多边形板状或其他不规则板状。
簧丝组33用以在内圈部32和传感器承载板20发生位移后迫使内圈部32和传感器承载板20恢复原位。簧丝组33一般由多根直线弹簧组成,内圈部32的边缘通过簧丝组33连接于外圈部31的内边缘。在其他实施例中,簧丝组3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状,只要其能够使内圈部32和传感器承载板20在位移后恢复原位即可。
传感器承载板20和外圈部31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记忆合金线41,记忆合金线41通电收缩以拉动传感器承载板20以及内圈部32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其中,镜头光轴与图1中的F方向平行。其中,记忆合金线41由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材料制成,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以为镍钛合金材料。
本实施例采用记忆合金线41通电收缩拉动传感器承载板20以及内圈部32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从而使传感器承载板20所承载的图像传感器发生位移来补偿抖动,最终达到防抖目的。与采用线圈磁石结构驱使图像传感器位移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造价也相对较低,安装过程也较为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板10设有形状适配于外圈部31的环状凸起件11;外圈部31粘接于环状凸起件11顶面,在环状凸起件11的限位下,弹簧板10中间部位与底座板10顶面间隔,也即内圈部32与底座板10的顶面间隔,这样内圈部32在位移时不会与底座板10顶面抵接,避免底座板10顶面干涉内圈部32的移动过程。此外,当内圈部32承载图像传感器时,内圈部32因承重而下沉,由于内圈部32与底座板10顶面间隔,因而内圈部32可获得足够的下沉空间,使内圈部32即使下沉也不会抵接底座板10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驱动组件围绕传感器承载板20的周向依次排布;相邻驱动组件的记忆合金线41相互垂直。具体的,四个驱动组件的记忆合金线41分别平行于传感器承载板20的四个侧边,每一记忆合金线41均与相应的传感器承载板20的侧边间隔。相对的两条记忆合金线41分别用以拉动传感器承载板20往两个相反的方向位移。这样在四条记忆合金线41的协助下,本实施例的传感器承载板20即可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发生往复位移,传感器承载板20所承载的图像传感器也可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进行往复位移来补偿抖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驱动组件,每一驱动组件用以驱使传感器承载板20往一特定方向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设在传感器承载板20边缘的第一悬臂42以及设在外圈部31的第二悬臂43,第一悬臂42和第二悬臂43分别连接记忆合金线41的两端。具体的,第一悬臂42和传感器承载板20一体成型,第二悬臂43和外圈部31一体成型。第一悬臂42在底座板10顶面形成的正投影平行于第二悬臂43在底座板10顶面形成的正投影。记忆合金线4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悬臂42的末端和第二悬臂43的末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42包括由第一悬臂42末端往后弯折形成的第一夹头421,第二悬臂43包括由第二悬臂43末端往后弯折形成的第二夹头431。其中,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具有形变弹性力,因而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具备夹持能力。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分别夹持记忆合金线41的两端,这样无需增设其他额外的连接件即可将记忆合金线41的两端分别限定在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上,这样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造价。
当记忆合金线41通电收缩时,记忆合金线41的两端拉扯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由于第二悬臂43的位置相对于底座板10为固定的,因而记忆合金线41只能通过拉动第一夹头421来使第一悬臂42以及传感器承载板20发生位移,传感器承载板20带动内圈部32发生位移,最终使内圈部32相对于外圈部31发生位移。
进一步的,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可以分别设置焊接点(图中未显示),焊接点用以与记忆合金线41导电连接以及用以与外界的供电线路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悬臂43包括自外圈部31边缘背向底座板10延伸的连接部432。第二夹头431邻接连接部432的末端,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第二夹头431相较于外圈部31更加远离底座板10顶面,从而使第二夹头431与底座板10间隔设置,并且使第二夹头431与第一夹头421位于同一垂直于镜头光轴的平面上。当记忆合金线41连接在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后,记忆合金线41也大致位于该平面,这样记忆合金线41可以通过第一夹头421拉动传感器承载板20大致沿该平面移动,使传感器承载板20载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幅度较小,有利于提高拍摄设备的成像效果。
进一步的,底座板10设有四个限位凸台50;每一限位凸台50对应于一个第二夹头431。具体的,限位凸台50位于第二夹头431和底座板10之间。限位凸台50用以支撑第二夹头431,防止第二夹头431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下垂,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夹头421和第二夹头431能够位于同一垂直于镜头光轴的平面上。
进一步的,限位凸台50通过胶粘方式连接于底座板10,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并且造价成本低。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台50可以焊接在底座板10上或者与底座板10一体成型。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底座板、弹簧板以及传感器承载板;所述弹簧板包括外圈部、内圈部以及用以连接所述外圈部和所述内圈部的簧丝组;所述外圈部固接于所述底座板,所述传感器承载板固接于所述内圈部,所述簧丝组用以在所述内圈部和所述传感器承载板发生位移后迫使所述内圈部和所述传感器承载板恢复原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承载板和所述外圈部之间连接有至少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记忆合金线,所述记忆合金线通电收缩以拉动所述传感器承载板以及所述内圈部沿垂直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传感器承载板边缘的第一悬臂以及设在所述外圈部的第二悬臂;所述记忆合金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包括由所述第一悬臂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一夹头,所述第二悬臂包括由所述第二悬臂末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分别夹持所述记忆合金线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位于同一垂直于所述镜头光轴的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包括自所述外圈部边缘背向所述底座板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夹头邻接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并且与所述底座板间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夹头和所述底座板之间,用以支撑所述第二夹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通过胶粘方式连接于所述底座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设有形状适配于所述外圈部的环状凸起件;所述外圈部设于所述环状凸起件顶面,所述内圈部与所述底座板顶面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驱动组件围绕所述传感器承载板的周向依次排布;相邻所述驱动组件的记忆合金线相互垂直。
10.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
CN202222158275.0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Active CN217825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8275.0U CN21782513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8275.0U CN21782513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5132U true CN217825132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8275.0U Active CN21782513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5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2577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US10684532B2 (en) Lens-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US20180120532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7277338B (zh) 一种具有抖动补正结构的自动对焦装置
US20190049691A1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camera
CN102798959B (zh) 一种可实现镜头可控倾斜的音圈马达结构
CN106687847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搭载有摄像机的便携终端
EP2099029A1 (en) Plate spring an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7111208A (zh) 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6233197A (zh) 致动器、摄像机模块、以及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CN107111098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TW201631348A (zh) 鏡頭驅動裝置、照相機模組以及照相機搭載裝置
CN112799206B (zh) 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52005B (zh) 一种用于移动图像传感器视线变焦功能的驱动装置
US10156733B2 (en) Lens device
TW201319612A (zh) 光學影像防震裝置之彈性支撐結構及具有該彈性支撐結構之光學影像防震裝置
WO2019037162A1 (zh) 一种弹簧系统及采用该弹簧系统的镜头防抖装置
CN217825132U (zh) 一种镜头传感器承载装置以及镜头模组
KR20170076123A (ko) 광학용 일체형 액추에이터
CN112702534A (zh) 一种微型摄像头三轴shift防抖云台
CN110501855A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26006B (zh) 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3783458U (zh) 一种微型摄像头三轴shift防抖云台
CN112817112A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706503A (zh) 一种用于驱动镜头组件的马达组件及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