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3251U -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3251U
CN217823251U CN202221696117.4U CN202221696117U CN217823251U CN 217823251 U CN217823251 U CN 217823251U CN 202221696117 U CN202221696117 U CN 202221696117U CN 217823251 U CN217823251 U CN 217823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pacitor
section
matching circuit
met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61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61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3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3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3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天线组件包括金属框和结构件,所述金属框设有缝隙,所述金属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第一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形成第二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另一侧;所述结构件与所述金属框间隔布置并邻近所述缝隙设置,所述结构件可增强所述缝隙处的所述金属框的强度,且所述结构件上设有馈电点以使所述结构件形成第三天线。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组件既保证了金属框天线缝隙处的结构强度,也实现了天线数量的增设,满足了更多频段的通信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一种应用上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的不断发展,现有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所需要的通信频段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品牌旗舰手机产品,几乎需要覆盖2G、3G、4G、5G的全部频段,为了满足上述使用要求,电子设备上需要设置较多的天线,但是相关技术中,受制于摄像头尺寸、窄边框、曲面屏等的设计要求,电子设备上天线数量的增设受到限制,不利于无线通讯的优化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既保证了金属框天线缝隙处的结构强度,也实现了天线数量的增设,满足了更多频段的通信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包括:
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设有缝隙,所述金属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第一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形成第二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另一侧;
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与所述金属框间隔布置并邻近所述缝隙设置,所述结构件上设有馈电点以使所述结构件形成第三天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既保证了金属框天线缝隙处的结构强度,也实现了天线数量的增设,满足了更多频段的通信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包括环形部,所述缝隙、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环形部,所述结构件设于所述环形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件包括辐射段和馈电段,所述馈电段凸出于所述辐射段设置,用于与导电弹片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结构件连接的部分为铜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包括弹性件,用于弹性撑顶在所述结构件和主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馈电段垂直于所述辐射段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段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塑胶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馈电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辐射段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所述导电弹片设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形成的夹角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件为T型或L型或Π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
第一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一天线通过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二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三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三天线通过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
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相连;
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包括:
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结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匹配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三个天线的波形曲线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三个天线的隔离度曲线图。
附图标记:
天线组件100;
金属框1;缝隙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环形部14;
结构件2;辐射段21;凸起211;馈电段22;第一段221;第二段222;
塑胶件3;
导电弹片4;铜箔41;弹性件42;
主板200;
第一匹配电路300;第一天线301;第一电容302;第一电感303;第二电容304;第三电容305;第四电容306;
第二匹配电路400;第二天线401;第五电容402;第二电感403;第六电容404;
第三匹配电路500;第三天线501;第七电容502;第八电容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100包括金属框1和结构件2。
金属框1设有缝隙11,金属框1包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3,第一部分12形成第一天线301且位于缝隙11的一侧,第二部分13形成第二天线401且位于缝隙11的另一侧。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12可以位于缝隙11的左侧,第二部分13可以位于缝隙11的右侧。
结构件2与金属框1间隔布置并邻近缝隙11设置,结构件2可增强缝隙11处的金属框1的强度,且结构件2上设有馈电点以使结构件2形成第三天线501。结构件2的材质可以为金属,结构件2可以固定在金属框1的缝隙11附近,由此,结构件2可以起到类似加强筋的效果,并可以起到增强金属框1的缝隙11处的结构强度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结构件2上均设置有馈电点,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和结构件2分别形成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和第三天线5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组件100,结构件2的设置起到了增强金属框1天线缝隙11处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其次,结构件2还可以起到天线的作用,相对于原有的单缝双天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缝三天线的设计,增设了天线的数量,满足了更多频段的通信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框1包括环形部14,缝隙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设于环形部14,结构件2设于环形部14内。如图2所示,环形部14为金属框1的一部分,且环形部14可以为方框状。环形部14内可以用于装配主板200等零部件,结构件2可以设在环形部14所围成的区域内。由此,借助金属框1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构件2包括辐射段21和馈电段22,辐射段21与馈电段22相连,馈电段22凸出于辐射段21设置,且馈电段22用于与导电弹片4电连接。如图3所示,馈电段22可以为结构件2上主要用于馈电连接的部分,导电弹片4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可以实现电连接,导电弹片4的一部分可以与馈电段22贴合接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弹片4可以与馈电段22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弹片4与结构件连接的部分为铜箔41,铜箔41可以视为导电弹片4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铜箔41可以包覆在馈电段22的外周侧,铜箔41可以增强导电效果,从而保证结构件2馈电连接的稳定性。另外,铜箔41具有低表面氧性的特点,容易附着,且铜箔41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充分满足了导电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弹片4包括弹性件42,弹性件42与铜箔41电性相连,弹性件42可弹性撑顶在结构件2和主板200之间以实现结构件2的电连接。
如图3所示,弹性件42可以为弹簧,使用时,弹性件42夹在铜箔41和主板200之间,且弹性件42的一端与铜箔41抵接,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主板200抵接,借助弹性件42可以实现结构件2和主板200之间的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2可以位于主板200的下方,安装时可以利用压弹的方式实现对弹性件42的固定,且弹性件42可以与铜箔41固定相连,避免了安装和拆卸时弹性件42容易崩出的情况,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馈电段22大体可以与辐射段21垂直布置,例如,馈电段22的一部分大体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辐射段21大体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由此,有利于结构件的结构对称性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段21设有凸起211,凸起211适于嵌入塑胶内以固定结构件2。
如图3所示,辐射段21可以为平板状,辐射段21可以固定在馈电段22的上方,辐射段21的下方可以设有两个凸起211,安装结构件2时,结构件2的一部分可以注塑在塑胶件3内,塑胶件3可以为手机的塑料壳等,辐射段21上的凸起211则可以插入塑胶件3内,从而可以增强结构件2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馈电段22包括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第一段221的一端与辐射段21的中部相连,第一段22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222相连,第一段22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段222的延伸方向呈夹角,导电弹片4设于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所形成的夹角处。
如图3所示,结构件2的一部分可以为T型,例如,辐射段21大体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馈电段22的第一段221大体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段221的顶端可以与辐射段21的中部位置相连,即辐射段21和第一段221形成T型结构。第一段221的底端可以与第二段222相连,第二段222大体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即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大体垂直布置,导电弹片4可以设置在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所形成的直角内,导电弹片4的铜箔41大体可以为L型,即一部分铜箔41可以贴附于第一段221,另一部分铜箔41可以贴附于第二段222。弹性件42可以与第二段222的铜箔4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构件2为T型或L型或Π型。例如,馈电段22的一端可以与辐射段21的中部相连,且辐射段21和馈电段22可以大体垂直,此时,结构件2即大体呈现为T形结构。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段21的一端也可以与馈电段22的一端相连,且辐射段21和馈电段22大体垂直,此时,结构件2大体为L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馈电段22可以设有两个,两个馈电段22均与辐射段21相连,且两个馈电段22可以沿着辐射段2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此时,结构件大体为Π型。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应形状的结构件,从而满足了不同场景的使用要求。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组件100,天线组件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天线组件100。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需要使用天线组件100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组件100既保证了金属框1天线缝隙11处的结构强度,也实现了天线数量的增设,满足了更多频段的通信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主板200、第一匹配电路300、第二匹配电路400和第三匹配电路500,其中,天线组件100之中的第一天线301可以通过第一匹配电路300与主板200相连,天线组件100之中的第二天线401可以通过第二匹配电路400与主板200相连,天线组件100之中的第三天线501可以通过第三匹配电路500与主板200相连。由此,实现了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第三天线501的电性连接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匹配电路300包括第一电容302,第一电感303,第二电容304,第三电容305和第四电容306。第一电容302的第一端与第一天线301相连,第一电感303的第一端与第一天线301相连,第二电容304的第一端与第一天线301相连,且第二电容304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305的第一端接地,第三电容305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302和第一电感303的第二端相连,第四电容306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305的第二端相连,且第四电容306的第二端与主板200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匹配电路400包括第五电容402,第二电感403和第六电容404,第五电容402的第一端与主板200相连,第五电容40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感403的第一端与主板200相连,第二电感403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容404的第一端与主板200相连,第六电容404的第二端与第二天线401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匹配电路500包括第七电容502和第八电容503,第七电容502的第一端与第三天线501相连,第七电容502的第二端与主板200相连;第八电容503的第一端与主板200相连,第八电容503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上述设计的第一匹配电路300、第二匹配电路400、第三匹配电路500,如图6所示,可以使得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第三天线501分别在不同的谐振频率振动,即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第三天线501在非工作频段内的波形曲线大体处于平直状态,满足了多频段的使用要求。
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设计的第一匹配电路300、第二匹配电路400、第三匹配电路500也可以使得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第三天线501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即第一天线301、第二天线401、第三天线501的隔离度均在-10dB以下,满足了使用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框,所述金属框设有缝隙,所述金属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第一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形成第二天线且位于所述缝隙的另一侧;
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与所述金属框间隔布置并邻近所述缝隙设置,所述结构件上设有馈电点以使所述结构件形成第三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包括环形部,所述缝隙、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环形部,所述结构件设于所述环形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包括辐射段和馈电段,所述馈电段凸出于所述辐射段设置,用于与导电弹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结构件连接的部分为铜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包括弹性件,用于弹性撑顶在所述结构件和主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段垂直于所述辐射段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段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塑胶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辐射段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所述导电弹片设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所形成的夹角处。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T型或L型或Π型。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
第一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一天线通过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二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三匹配电路,其中,所述天线组件之中的第三天线通过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
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天线相连,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相连;
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包括:
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天线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包括:
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天线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板相连;
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板相连,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CN202221696117.4U 2022-06-30 2022-06-30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823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117.4U CN21782325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117.4U CN21782325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3251U true CN21782325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6117.4U Active CN21782325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3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021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7226293B2 (en) Built-in type antenna assembl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7564413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9048538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mploying same
US20100052997A1 (en) Antenna modul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the same
JP5093230B2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US9337549B2 (en) Antenna module
US6697023B1 (en) Built-in multi-band mobile phone antenna with meandering conductive portions
US20120146817A1 (en) Keyboard device with antenna function
US8519904B2 (en) Keyboard structure with antenna function
US7598912B2 (en) Planar antenna structure
US9024820B2 (en) Miniature antenna
CN217823251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08082088A1 (en) A multi-layered internal antenna
US20080094303A1 (en) Planer inverted-F antenna device
CN109037908B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18182468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5771563U (zh) 一种基于耦合馈电的超宽带天线和电子设备
US20070109199A1 (en) Multi-band antenna with low-profile
US20100045532A1 (en) Antenna u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710963B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0245895A (ja) 携帯端末
CN212571369U (zh) 终端天线及终端
CN212162070U (zh) Sub-6G多频段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EP4027453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