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058U - 热回收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热回收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058U
CN217817058U CN202221013705.3U CN202221013705U CN217817058U CN 217817058 U CN217817058 U CN 217817058U CN 202221013705 U CN202221013705 U CN 202221013705U CN 217817058 U CN217817058 U CN 217817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deflector
groove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37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朋
赵西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37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道出口处空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新风管道以及设置新风管道出口处的风口,风口上开设有若干透风孔,透风孔的大小与其距风口中心处的距离呈正比,风口呈锥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周边处设置横截面积更大的透气孔,使得风量更加朝四周运动,使得四周得到更多的风量,通过设置静风腔,进一步减小空气进入室内的速度,通过设置导风板并且使得导风板的夹角逐渐变化,使得新风管道的出口处气流相互交汇,形成紊流,从而减小新鲜空气的流速,通过将室内空气循环,增加热量回收,更加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热回收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处理机组是一种集中式空气处理系统,它起源于设备集中设置,通过风管分配加热空气的强制式热风采暖和通风系统。基本的集中式系统是一种全空气单区域系统,一般包括风机、加热器、冷却器以及过滤器各组件。基本工作过程是,将室外来的新风与室内的一部分回风混合后,经过滤器滤掉空气中的粉尘、烟尘、黑烟和有机粒子等有害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般的空调机组将管道中的空气传播至室内时,风口均采用均匀分布的孔径,由于管道内在完成空气传递的过程中,空气与管道的内壁产生摩擦,致使出现管道的中间风量较大,而四周的风速较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管道出口处空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通过设置风口以及导风板的两次风量的分配,使得风量更加均匀,同时使得风量在挡风板的外侧形成紊流,使得气流的流动速度更慢,从而增加空调机组的舒适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包括新风管道以及设置新风管道出口处的风口,所述风口上开设有若干透风孔,所述透风孔的大小与其距风口中心处的距离呈正比,所述风口呈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口,并且使得风口完成新风管道出风时风量的分配,通过将透风孔的大小与其距风口中心处的距离呈正比,使得靠近两侧的透风口更大,从而使得风量更加简单的从风口的外侧流出,通过将风口设置为锥形,使得吹在锥形的风口上的风量沿着锥形的外侧壁运动,从而使得新风尽量朝向四周运动,使得新风覆盖更大的面积,从而提升更换气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口的进口处设置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风口之间形成静风腔,所述静风腔的横截面积大于风口的面积,所述挡风板上阵列分布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静风腔,使得进入静风腔内的风速进一步降低,通过均匀设置的通孔,使得气流经过风口的分配后,朝向四周运动,再次经过挡风板的静压作用,使得风速进一步减小,从而使得气流更加平缓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风腔的外侧包覆有静风箱,所述静风箱呈空心锥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流动时在无外力的影响下逐渐外扩,通过将静风箱设置为空心锥台状,使得静风箱适应风口中的气流,起到减缓流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将其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导风板,一组所述导风板与挡风板的夹角与其距挡风板中心的距离呈正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导风板,使得一组导风板与挡风板的夹角与其距挡风板中心的距离呈正比,从而通过导风板使得气流通过挡风板时受到导向,使得风量均匀分布在挡风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风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正对通槽的一侧侧壁敞开,一组所述导风板一侧设置有导风杆,所述导风杆上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导风板靠近导风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导风杆靠近挡风板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转块,所述凹槽正对通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圆形转块滑动连接在活动槽内,当导风杆处于凹槽内时,所述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挡风板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加工导风板安装在静风箱上,通过的导风板的角度,此时导风板的转动,使得导风板的一端拉动导向杆朝向挡风板的上方转动,从而使得导风杆凸起向上运动,由于若干导风板上的圆形凸起转动的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侧的滑槽内,从而使得凸起推动若干导风板转动,从而完成导风板角度的调节,相邻凸起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挡风板中心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凸起推动导向杆转动的角度沿朝向挡风板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导分板的角度逐渐变大,使得气流在流出导风板时,气流相互靠拢,使得气流形成紊流,从而减小气流的流动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风板与挡风板的夹角与静风箱的底角大小成正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风板与挡风板的夹角与静风箱的底角大小成正比,使得气流运动时,使得气流运动更多的面积,使得挡风板运动至更多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靠近挡板外周壁的一侧敞开,所述导风板边线至其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挡风板外侧壁至导风板转动轴线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使得最边缘的导风板直接抵触在静风箱的内壁上,从而使得最外侧的导风板的角度完成调节,方便导风板的角度调节,同时使得挡风板适应不同类型的静风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风口上的透气孔的大小,使得管道内的空气出来时风量的分配更加均匀,使得进入静风箱内的空气更加均匀,静风箱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进入静风箱的气流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空气的流速降低,通过设置导风板,使得导风板再次对空气进行分配,使得空气的分配更加均匀,同时导风板的角度沿远离导风板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气流流出导风板时形成紊流,使得气流的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提升空调机组的舒适性能,通过设置导风板在挡风板上的位置,使得挡风板在安装时,最外侧的导风板直接与静风箱的内壁抵触,从而完成导风板角度的调节,增加挡风板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三;
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新风管道;2、风口;3、透风孔;4、挡风板;5、静风腔;6、静风箱;7、通槽;8、导风板;9、凹槽;10、导风杆;11、滑槽;12、圆形凸起;13、圆形转块;1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如图1-6所示,包括新风管道1、风口2、挡风板4、静风箱以及导风板8,静风箱6呈锥台状,静风箱6的顶面以及底面敞开,风口2设置在静风箱6的顶面,挡风板4设置在静风箱6的底面,风口2与新风管道1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导风板8转动连接在防风板上。
如图所示,风口2上开设有若干透风孔3,透风孔3的大小与其距风口2 中心处的距离成正比,新风管道1内的空气在运动时,由于其与新风管道1 的呢比产生摩擦,容易使得离管道内壁近的空气运动速度更慢,从而使得新风管道1中间的流速更快,通过设置风口2上透气孔的横截面积,使得风口 2边缘处对空气的阻力更小,风口2周边的速度慢,但是横街面积更大,而中间位置的风速更快,横街面积更小,从而使得经过风口2后的风量分配更加均匀,风口2的形状设置为锥形,风口2的外侧壁正对新风管道1设置,使得风口2的外侧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新风管道1内空气吹在风口2的侧壁上,使得新风管道1内的空气更加集中吹入透气孔内。
如图所示,风口2以及挡风板4之间形成静风腔5,静风腔5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风口2吹入静风腔5内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风量经过风口2的分配后,使得气流的横截面积更小,在气流吹入静风腔5时,与静风腔5的横截面积差距更大,从而使得气流吹入时受到的风阻更大,使得静风腔5完成风速的降低,同时由于静风箱6内壁的导向,使得气流更加均匀的完成气流的分配。
如图所示,挡风板4设置在静风腔5的出口处,导风板8使得出口处的空气流速进一步减缓的同时,再次完成空气流量的分配,挡风板4上设置有两组蝶形的通槽7,通槽7正对挡风板4外侧壁的一侧侧壁敞开,通槽7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导风板8,最外侧的导风板8的最大半径大于挡风板4至最外侧挡风板4转动轴心的距离,一组挡风板4形成直角三角形,导风板8的长度逐渐减小,由于风口2一般设置为正方形,为了是风量更加均匀,使得挡风板4设置为正方形,通过使得导风板8的长度逐渐减小,使得导风板8适应挡风板4的形状,一组挡风板4的同一侧设置有一根导向杆,导风板8靠近导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凸起12,导向杆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圆形凸起12滑动连接在滑槽11内,导风板8处于相互堆叠状态时,圆形凸起12之间的距离与其距挡风板4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挡风板4的顶面开设有与通槽7连通的凹槽9,导向杆设置在凹槽9内,凹槽9正对通槽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4,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转块13,运动转块滑动连接在活动槽14内,安装时,将挡风板4安装在静风箱6上时,由于最外侧的导风板8的最大半径大于挡风板4至最外侧挡风板4转动轴心的距离,使得导风板8与静风箱6的内壁抵触,导风板8发生转动,从而拉动导向杆发生转动,此时,导向杆在最外侧导风板8的拉动下,使得导向杆朝向外侧运动,使得内侧导风板8的圆形凸起12在滑槽11内滑动,此时由于导向杆斜向作用,使得内侧的导风板8也发生偏转,由于各个导向板上圆形凸起12之间的距离与其距挡风板4中心的距离成正比,使得导向杆转动时带动的导向板转动的角度与其距挡风板4中心的距离成正比,从而使得导向板与挡风板4的教教与静风箱6的底角大小正正比,根据不同角度静风箱6的内壁,完成挡风板4上导风板8的角度的调节,同时由于导风板8的角度沿远离挡风板4反向逐渐增大,使得出现气流经过导风板8时,导风板8使得气流吹在一处,使得各个方向的气流形成紊流,从而气流的速度进一步降低,提升更换空气的舒适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回收空调机组,包括新风管道(1)以及设置新风管道(1)出口处的风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2)上开设有若干透风孔(3),所述透风孔(3)的大小与其距风口(2)中心处的距离呈正比,所述风口(2)呈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2)的进口处设置有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与风口(2)之间形成静风腔(5),所述静风腔(5)的横截面积大于风口(2)的面积,所述挡风板(4)上阵列分布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风腔(5)的外侧包覆有静风箱(6),所述静风箱(6)呈空心锥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上设置有将其贯穿的通槽(7),所述通槽(7)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导风板(8),一组所述导风板(8)与挡风板(4)的夹角与其距挡风板(4)中心的距离呈正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正对通槽(7)的一侧侧壁敞开,一组所述导风板(8)一侧设置有导风杆(10),所述导风杆(10)上开设有若干滑槽(11),所述导风板(8)靠近导风杆(10)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凸起(12),所述圆形凸起(12)滑动连接在滑槽(11)内,所述导风杆(10)靠近挡风板(4)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转块(13),所述凹槽(9)正对通槽(7)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4),所述圆形转块(13)滑动连接在活动槽(14)内,当导风杆(10)处于凹槽(9)内时,所述圆形凸起(12)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挡风板(4)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与挡风板(4)的夹角与静风箱(6)的底角大小成正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7)靠近挡板外周壁的一侧敞开,所述导风板(8)边线至其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挡风板(4)外侧壁至导风板(8)转动轴线的距离。
CN202221013705.3U 2022-04-27 2022-04-27 热回收空调机组 Active CN217817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705.3U CN217817058U (zh) 2022-04-27 2022-04-27 热回收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705.3U CN217817058U (zh) 2022-04-27 2022-04-27 热回收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058U true CN21781705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3705.3U Active CN217817058U (zh) 2022-04-27 2022-04-27 热回收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23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07U (zh) 空调器
CN114060934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6037245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106403040A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8475464U (zh)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106225070B (zh) 风管机
CN207113012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107120733A (zh) 空调器
CN108644905A (zh)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108709250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206846919U (zh) 空调器
CN217817058U (zh) 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988293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028309A (zh) 一种进出风口可调的空调
WO202324654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6222455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CN111609505A (zh) 一种新风机
CN108592215B (zh) 风道结构、出风装置和空调
JP3451621B2 (ja) 床下吹出形直近空調ユニット
CN20938642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019179U (zh) 天井式空调器
CN212408976U (zh)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CN206540242U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