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8976U -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8976U
CN212408976U CN202021007025.1U CN202021007025U CN212408976U CN 212408976 U CN212408976 U CN 212408976U CN 202021007025 U CN202021007025 U CN 202021007025U CN 212408976 U CN212408976 U CN 212408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fresh air
outlet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70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070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8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8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89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新风机柜,所述新风机柜内设置有新风处理装置;入风口;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前侧面的下部;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下部;风阀;所述新风处理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入风口连通,以使得通过所述入风口吸入的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风阀被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风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同时给两个房间供新风,而且还具有施工工程量少、安装位置灵活、风口风量分配可控、工作噪音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各种新风系统逐步涌现,新风机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PM2.5等多次除尘处理,达到洁净要求后引入到室内;鉴于新风机的工作原理,室外空气通过过滤装置的阻力比较大,提高新风流量需要大幅度提高引风机的功率,引风机的功率大会带来较大的工作噪音,进而降低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多数只有一个出风口,而且出风口一般设置在新风机的上部或房间的上部,不利于在室内形成层流状的气流组织,使得室内空气置换率比较低;受新风机进风量的限制,当多个房间需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时,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技术方案是给每个房间设置单独的新风系统,该技术方案的经济成本和工程量非常高。
现有技术中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风管系统,利用风管系统将新风机出风口的新风引入不同的房间,该技术方案需要设置复杂的风管系统,通过设置多条管道沿着房间顶部延伸到不同房间,风管系统不仅布置麻烦、占用过多室内空间,尤其是对已经装修过的房间,改造、安装工程量大,对外观的破坏巨大,而且风管系统在每个房间的出风口多设置在房间的顶部,使得房间内新旧空气更替效率低,特别是冬天,经过处理后的新鲜空气的温度较高,进入到房间后,会先在房间顶部积聚,用户体验度明显下降,如果降低吸入的新鲜空气的温度,又会拉低室温,此时需要配合空调等其他电器,反而使得房间内新旧空气的更替效率降低,设置向下的出风管路将出风口引到房间下部时,需要进一步占用室内空间,影响外观;该技术方案还存在统一风管系统不同出风口的风量控制与匹配比较复杂,无法准确控制每个房间的空气质量,常常出现某些房间的空气更换周期短而其他的房间的空气更换周期长的现象,为此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需要设置复杂的风口流量控制装置,不仅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投资成本高。
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对新风机设置的位置有限制,尤其是相邻两个房间的新风系统,无法匹配房间内的装饰,灵活选择安装位置。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用户的体验感较差。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的新风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针对其中一类具体场景开发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有克服的技术问题是怎样利用一套新风机同时给两个房间供新风,而且还具有施工工程量少、无外露出风管路、安装位置灵活、风口风量分配可控、室内新旧空气的更替效率高、工作噪音小的优点。
本案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当新风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由位于室内底部的出风口吹入时,利用气流的贴壁效应特点,新风将会在靠近地面的区域向外扩展,在房间内形成一层靠近地面的新风层,随着新风不断吹入室内,以及底层的新风层向外扩散的驱动下,底层新风逐步向上挤压室内原有的旧空气,形成室内混合空气的低层新风和上层旧空气的分层分布状态;同时随着新风的吹入,室内总空气量逐步增加,使得室内的空气压强微大于室外空气的压强,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会逐步由房间的缝隙被挤到室外,进而形成微正压的由旧空气到新空气逐渐过渡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这样就形成了室内旧空气由下至上,由内至外地不断被新风挤出的空气循环,这种的空气循环会使得室内空气的置换效率非常高。
本案发明人还发现当新风吹入室内的速度和角度不恰当时,会使得吹入的新风发生紊流,室内旧空气与新风发生混合搅拌,会降低室内空气的层流分布状态,在微正压的作用下新风也可能会被提前挤出,降低了室内空气置换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包括:
新风机柜,所述新风机柜内设置有新风处理装置;
入风口;
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前侧面的下部;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下部;
所述新风处理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入风口连通,以使得通过所述入风口吸入的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本申请中所述新风机柜的所述后侧面是指所述新风机柜靠近墙面的一面;所述新风机柜的所述前侧面是指正对所述后侧面的面。
所述前侧面的下部是指所述前侧面靠近地面的区域,所述前侧面的下部区域不大于所述前侧面的一半面积;所述前侧面的上部是指所述前侧面远离地面的区域,所述前侧面的上部区域不大于所述前侧面的一半面积。
所述后侧面的下部是指所述后侧面靠近地面的区域,所述后侧面的下部区域不大于所述后侧面的一半面积;所述后侧面的上部是指所述后侧面远离地面的区域,所述后侧面的上部区域不大于所述后侧面的一半面积。
所述新风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入风口吸入室外空气,并且根据需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入室内。
本申请中所述室内是指房间的内部空间,所述室外是指整个房屋的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被配置为能够给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提供新风,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新风机柜设置于所述隔墙位于所述第一房间的墙壁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一个房间提供所述新风,所述第二出风口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第二个房间提供所述新风。
本申请中所述室外空气指室外的新鲜空气;所述新风指由所述新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入室内的空气;所述室内空气是指室内原有的旧空气,室内的空气是指所述新风与所述室内空气的总和。
本技术方案采用下出风的风口设置方案,有利于所述新风在室内由下至上逐层替换旧空气,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所述室内空气置换率;采用所述前侧面出风和所述后侧面出风的风口设置方案,设置在所述前侧面的出风口可以将所述新风吹入的所述第一个房间,设置在所述后侧面的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隐蔽的管路给所述第二个房间提供新风;本技术方案利用所述新风机柜遮挡位于所述后侧面的出风口及其管路,使得改造工程量小,无管道外露;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柜安装位置灵活,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位置相近,风阻基本相同,有利于出风流量的均匀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中心标高之差小于等于20厘米。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心标高是指所述第一出风口径向截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中心标高是指所述第二出风口径向截面的几何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边沿距离其所在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边沿距离其所在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通过控制出风口和地面的距离,有利于在室内进行气流组织控制,通过本案发明人的研究,当室内新风出口上边沿距离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时,有利于进行室内气流的组织,配合控制出风的风速和风量,可以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所述室内空气置换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形状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需求灵活设置,与室内墙壁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形状可以根据安装需求灵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引风道,
所述引风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密封连接,以及
所述引风道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隔墙,设置于所述第二个房间。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风道设置在所述隔墙内,将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新风导入到所述第二个房间,实现了一套新风系统能够给两个房间供应新风,而且出风管道路由短,工程量少,风阻损耗小;所述新风机柜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所述隔墙的实际形状及位置灵活设置,安装方便;所述引风道可以提前预埋在所述隔墙内,也可以后期直接在所述隔墙上开孔,施工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的中心标高相等。
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端口的中心标高是指所述第一端口的几何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二端口的中心标高是指所述第二端口的几何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道被设置为水平状态。
所述引风道水平设置,有利于减少出风阻力,所述引风道未采用软管或软管连接方式,避免软管的褶皱增大出风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包括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
本申请中所述引风道的横截面是指与所述引风道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
所述引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有利于在所述隔墙上开孔,现有技术在墙体上钻孔非常方便,而且成本低;所述引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或菱形时,需要提前预埋在所述隔墙里或通过钻大孔后采用水泥等将所述引风道固定,采用上述形状的所述引风道有利于固定所述引风道,增大所述引风道圆周方向的转动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端口上边沿距离其所在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圆形时,有利于与所述第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为矩形时,有利于控制所述引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周向位置的定位与固定,有利于与室内环境匹配。
当所述第二端口上边沿距离所述第二个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时,有利于进行室内气流的组织,配合控制出风的风速和风量,可以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所述室内空气置换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入风口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入风口为圆形时,有利于与入风管路密封连接;所述入风口为矩形时,有利于入风管路与室内墙壁贴合,减少入风管路与室内墙壁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入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上部。
所述入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上部有利于减少入风管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量调整装置,所述风量调整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调整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量,以及能够调整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量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内部。
所述风量调整装置的配置,可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对两个房间中任意一个房间提供新风或同时给两个房间提供新风;有利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量调整装置为风阀,所述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所述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有利于缩短所述风阀分别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减少风阻,有利于简化所述风阀的结构,提高所述风阀的功能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阀包括转轴、阀门,所述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阀门被配置为能够绕着所述转轴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阀门设置于中间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新风流量相同;当所述阀门绕着所述转轴转动靠近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内壁时,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当所述阀门绕着所述转轴转动靠近所述新风机柜前侧面的内壁时,所述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通过控制所述阀门转动的角位移,实现对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新风流量的控制,有利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阀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转轴下部,所述导向板被配置为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转轴下部区域不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为板状构件,所述阀门与所述导向板配合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所述新风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板表面设置有第一吸音材料,所述第一吸音材料被配置为能够减少所述新风机的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新风机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吸音材料,所述第二吸音材料被配置为能够密封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新风机内部之间的缝隙且减低所述导向板摆动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的外侧。
所述多孔板能够遮挡出风口内部的结构,防止异物进入所述新风机内,保护所述新风机;所述多孔板能够将流经出风口的新风气流打散,对吹出的所述新风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吹出的所述新风的气流速度均匀,在引风机的噪声传递路径上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进而减低室内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截面积之和占所述多孔板面积的比值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96%。
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所述多个通孔的截面积之和占所述多孔板面积的比值小于70%或大于96%,所述多个通孔对新风气流打散以及对吹出的所述新风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吹出的所述新风的气流速度均匀的综合效果显著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通孔中的每一个的截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长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本申请中所述长圆形是指由两条等长平行边以及两个等径的半圆构成,平行边两边分别与两个半圆相切。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通孔中的每一个的截面形状可以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通孔在所述多孔板上的布置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长方形、圆形、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通孔的孔为圆孔时,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等于10毫米。
本技术方案有利于将流出出风口的新风的气流打散,对吹出新风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吹出的新风的气流速度均匀,有利于在引风机的噪声传递路径进行降噪处理,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可以调整通过所述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风向调节装置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导流板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导流板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的径向截面上。
所述导流板的设置可以调整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的方向,有利于将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引向所需要的房间区域,以便更有指向性的对房间空气组成进行调整;经过所述导流板对新风的阻挡和反射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被配置为能够围绕所述导流板的中轴线转动。
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方向是可以调整的,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的方向,提高所述新风机的风向调节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板形、水滴形、鱼尾形、椭圆形、波浪形、翼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的所述中轴线被设置为水平,所述导流板的出风侧低于所述导流板的进风侧。
本技术方案中,水平设置的所述中轴线使得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为上下方向导流,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使得所述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在上下方向的调整,提高所述新风机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
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所述导流板的出风侧低于所述导流板的进风侧且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时,通过所述导流板的导流作用,有利于将所述新风机吹出的新风引向靠近地面,以便与地面形成更好的贴壁效应,有利于提高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进而提高所述室内空气的替换效率,提高房间内的空气质量;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降低室内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的所述中轴线被设置为竖直。
本技术方案中,竖直设置的所述中轴线使得所述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为左右方向导流,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使得所述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在左右方向的调整,将所述新风机吹出的新风引向所需要的房间区域,提高所述新风机的风向调节能力,提高所述新风机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5°。
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所述导流板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5°时,有利于对房间空气气流组成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板被设置在所述多孔板的内侧或外侧。
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多孔板的内侧,有利于保护所述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多孔板的外侧,有利于对所述导流板进行拆装和清洁,有利于简化所述导流板的结构,提高所述导流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被设置于所述导流板上。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音材料的配置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机柜外形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柱体、直菱柱体、椭圆柱体。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椭圆柱体是指水平截面为椭圆形的柱体。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通过前后面设置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能够同时给相邻的两个房间提供新风,通过在所述隔墙内设置所述引风道,管路短,工程量少,风阻损耗小,所述引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能够被隐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可以在所述隔墙区域内灵活设置,提高了所述新风机的设置灵活性,提高了所述新风机的应用范围,市场巨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采用低位出风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新风在室内由下至上逐层替换旧空气,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室内空气置换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采用圆形的所述引风道,有利于在所述隔墙上开孔,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设置有风阀,可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对任意一个房间提供新风或同时给两个房间提供新风;有利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风机,设置有多孔板和导流板,有利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新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新风机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多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的水平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水平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新风机柜,2-入风口,3-第二出风口,4-第一出风口,5-风阀,51-阀门,52-转轴,53-导向板,6-新风处理装置,7-引风道,71-第一端口,72-第二端口,8-隔墙,9-多孔板,91-通孔,10-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应该明晰,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上游”、“下游”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所描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即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方便描述或简化描述,而非指示或暗示其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包括:
新风机柜1、入风口2、第一出风口4、第二出风口3、引风道7、隔墙8,新风机柜1设置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其中一个房间,新风机柜1的后侧面靠近相邻两个房间之间的隔墙8,入风口2设置在新风机柜1后侧面的上部;第一出风口4设置在新风机柜1前侧面的下部;第二出风口3设置在新风机柜1后侧面的下部;引风道7包括第一端口71、第二端口72,第一端口71与第二出风口3密封连接,第二端口72穿过隔墙8,设置于另一个房间,新风机柜1内设置有新风处理装置6,新风处理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将第一出风口4和/或第二出风口3与入风口2连通。
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管路与入风口2密封连通,新风处理装置6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入风口2吸入室外新鲜空气,并对室外空气进行调整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4吹入其中一个房间,通过第二出风口3和引风道7吹入另一个房间。
本实施例采用上进风,下出风的风口设置方案,有利于新风在室内由下至上逐层替换旧空气,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室内空气置换率;采用前侧面出风和后侧面出风的风口设置方案,设置在前侧面的出风口可以直接吹入新风机柜1所在的第一房间,设置在后侧面的出风口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隐蔽的管路给其他的第二房间提供新风,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后侧面的出风口根据需要采用隐蔽的管路给第一房间其他的位置出风,利用新风机柜1遮挡后侧面的出风口及其管路,使得改造工程量小,新风机柜1安装位置灵活,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设置位置相近,风阻基本相同,有利于出风流量的均匀控制。
本实施例中,隔墙8为相邻两个房间之间共有的墙壁,新风机柜1设置在其中一个房间,引风道7设置在隔墙8内,将第二出风口3流出的新风导入到另一个房间,实现一套新风系统能够给两个房间供应新风,而且出风管道路由短,工程量少,风阻损耗小;新风机柜1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等的要求,在隔墙8区域内灵活设置,更好地匹配隔墙8的形状;引风道7可以提前预埋在隔墙8内,也可以后期直接在隔墙8上开孔,施工简单且方便。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口71与第二端口72的中心标高相等,引风道7被设置为水平状态,引风道7水平设置,有利于减少出风阻力,缩短引风道7长度,减少施工量。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端口72可以根据另一个房间的布置情况,或者另一个房间地面的标高不同适当调整设置的位置,第一端口71与第二端口72的中心标高可以不同,因为中心标高不同可以通过增大引风道7的通径,以抵消出风阻力。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的外轮廓为圆形,第一出风口4的形状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需求,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的外轮廓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长方形、星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3的外轮廓为圆形,有利于与第一端口71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3的外轮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利于控制引风道7与第二出风口3周向位置的定位与固定,有利于与墙壁匹配,缩小安装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3的外轮廓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星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入风口2的外轮廓为圆形,有利于与入风管路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风口2的外轮廓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有利于入风管路与室内环境匹配,有利于入风管路的固定和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风道7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截面有利于在隔墙8上开孔,现有技术在墙体上开设圆孔非常方便,而且成本低,可以在现有的房间内根据新风机设置的位置,在隔墙8上钻圆孔,后将引风道7穿过隔墙8上的圆孔,即使后期需要发生变化了,调整新风机设置的位置,可以很方便地在新位置开孔,同时将原有位置的空洞堵上,改造方便,工程量小;引风道7端部采用圆形的接口形状有利于与第二出风口3密封连接,使得连接方便,密封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风道7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采用上述形状的引风道7有利于固定引风道7,使得引风道7很难在周向方向转动,采用上述形状的引风道7需要提前预埋在隔墙8里或通过钻大孔后采用水泥等将引风道7固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引风道7的第一端口7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引风道7中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引风道7的第二端口7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星形中的一种,第二端口7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口71可以很方便地与第二出风口3密封连接,第一端口71中部可以很好地固定于隔墙8上,第二端口72的形状可以根据美观需要灵活设置。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中心标高之差小于等于20厘米,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中心标高相等,有利于缩小通过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风阻差异。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上边沿距离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第二出风口3上边沿距离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第二端口72上边沿距离另一个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通过控制出风口和地面的距离,有利于在室内进行气流组织控制,通过本案发明人的研究,当室内新风出口上边沿距离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时,有利于进行室内气流的组织,配合控制出风的风速和风量,可以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微正压的高效气流组织效应,获得高效率的室内空气置换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新风机柜1内部结构示意图,新风机柜1内部设置有:新风处理装置6、风阀5,风阀5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风阀5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流出风量,新风处理装置6包括空气过滤网、蒸发器等,新风处理装置6可以对通过入风口2进入的新风进行过滤和温度调节。
新风通过入风口2进入后,依次通过新风处理装置6后得到可以吹入室内的新风,通过风阀5,使得新风的流出量在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调配。风阀5的设置,可实现根据需要选择对任意一个房间提供新风或同时给两个房间提供新风;有利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风阀5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有利于缩短风阀5分别到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的距离,减少风阻,有利于简化风阀5的结构,提高风阀5的控制稳定性。
风阀5包括转轴52、阀门51、导向板53,转轴52固定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阀门51被配置为能够绕着转轴52转动,本实施例中阀门51为板状构件,当阀门51设置于中间位置时,通过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新风流量相同;当阀门51绕着转轴52转动靠近新风机柜1后侧面的内壁时,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第一出风口4吹出;当阀门51绕着转轴52转动靠近新风机柜1前侧面的内壁时,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第二出风口3吹出,通过控制阀门51转动的角位移,实现通过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的新风流量的控制,有利于相邻两个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相邻两个房间内的空气质量。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风阀5下部设置有与风阀5配合的导向板53,导向板53使得转轴52以下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不连通,当阀门51绕着转轴52转动靠近新风机柜1后侧面的内壁时,导向板与阀门51将第二出风口3封闭,使得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第一出风口4吹出;当阀门51绕着转轴52转动靠近新风机柜1前侧面的内壁时,导向板与阀门51将第一出风口4封闭,使得新风机系统的新风均从第二出风口3吹出。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风阀5还包括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能够感测阀门51转动的角位移,本实施例可以在新风的流出量在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3之间连续调整。
如图3所示,新风机还包括多孔板9,多孔板9被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和/或引风道7的第二端。
多孔板9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将出风口内部的结构暴露在视野内,外观美观,防止异物进入新风机内,保护新风机;另一方面,将流出出风口的新风的气流打散,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吹出的新风的气流速度均匀,有利于在引风机的噪声传递路径进行降噪处理,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
多孔板9上设置有若干通孔91,若干通孔91的截面积之和占多孔板9面积比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96%。
通孔91的截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长圆形、椭圆形、星形、正多边形、长方形、不等边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通孔91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如图3所示。
通孔91在多孔板9上的布置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长方形、圆形、正多边形。
多孔板9的外观设置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需要,使得多孔板9以及出风口的外观美观。
本实施例中通孔91在多孔板9上的布置形状优选为矩形,多孔板9中最上一行的通孔91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等于40厘米。
本实施例中通孔91的直径优选为小于等于10毫米。
本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将流出出风口的新风的气流打散,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吹出的新风的气流速度均匀,有利于在引风机的噪声传递路径进行降噪处理,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新风机还包括若干导流板10,导流板10设置于第一出风口4和/或第二端口72。
导流板10的设置有利于将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的方向进行调整,有利于将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引向所需要的房间区域,以便更有指向性的对房间空气气流组成进行调整;经过导流板10对新风的阻挡和反射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0被配置为能够围绕其中轴线转动。
导流板10的导流方向是可以调整的,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的方向,提高新风机的适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0的中轴线被设置为水平,如图4或图6所示,新风机柜1的下部设置在地面上,水平设置的中轴线使得导流板10的导流方向为上下方向导流,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使得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在上下方向的调整,提高新风机的适应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导流板10的出风侧低于导流板10的进风侧,导流板10与水平面的夹角β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
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导流板10的出风侧低于导流板10的进风侧且导流板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时,通过导流板10的导流作用,有利于将新风机吹出的新风引向靠近地面,以便与地面形成更好的贴壁效应,有利于提高室内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房间内的空气质量;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0的中轴线被设置为竖直,如图5或图7所示,竖直设置的中轴线使得导流板10的导流方向为左右方向导流,有利于根据需求的变化,使得新风机吹出的新风气流在左右方向的调整,将新风机吹出的新风引向所需要的房间区域,提高新风机的适应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导流板10与竖直面的夹角β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5°。
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导流板10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5°时,有利于对房间空气气流组成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0被设置在多孔板9的内侧。如图6或图7所示,导流板10设置在多孔板9的内侧,有利于使得出风口美观且有利于保护导流板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10被设置在多孔板9的外侧。如图4或图5所示,导流板10设置在多孔板9的外侧,有利于对导流板10进行拆装和清洁,有利于简化导流板10的结构,提高导流板1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机柜1还包括吸音材料,吸音材料被设置于导流板10上。吸音材料的配置有利于降低工作噪音向室内传递的能量,起到降噪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机柜1为长方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机柜1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新风机柜1的形状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需要,提高美观程度,增加新风机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能够同时给两个房间供新风,而且还具有施工工程量少、无外露出风管路、外观美观、安装位置灵活、风口风量分配可控、室内新旧空气的更替效率高、工作噪音小的优点,在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新风机领域,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机柜,所述新风机柜内设置有新风处理装置;
入风口,所述入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上部;
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前侧面的下部;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后侧面的下部;
风量调整装置,所述风量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新风机柜内部;
所述新风处理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入风口连通,以使得通过所述入风口吸入的室外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到室内;
所述风量调整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调整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风量,以及能够调整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整装置为风阀,所述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风阀包括转轴、阀门,所述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阀门被配置为能够绕着所述转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转轴下部,所述导向板被配置为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转轴下部区域不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中心标高之差小于等于20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边沿距离其所在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圆形或矩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被配置为能够给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提供新风,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之间设置有隔墙,所述新风机柜设置于所述隔墙位于所述第一房间的墙壁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引风道,
所述引风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密封连接,以及
所述引风道的第二端口穿过所述隔墙,设置于所述第二个房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被设置为水平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包括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菱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上边沿距离其所在房间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40厘米。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的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截面积之和占所述多孔板面积的比值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等于96%。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中的每一个的截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长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中的圆孔的直径小于等于10毫米。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风向调节装置,所述风向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可以调整通过所述风向调节装置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节装置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端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被配置为能够围绕所述导流板的中轴线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板形、水滴形、鱼尾形、椭圆形、波浪形、翼形。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被设置于所述导流板上。
CN202021007025.1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08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7025.1U CN212408976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7025.1U CN212408976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8976U true CN21240897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702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08976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8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66A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8413499A (zh) 一种竖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759052A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072798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864880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16014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209744532U (zh) 扰流导风板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505332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609505A (zh) 一种新风机
CN212408976U (zh) 一种具有前后出风口的新风机
CN105674465A (zh) 一种可调节诱导式新风系统的出风装置
WO202324654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8765087U (zh) 空调器
CN208398212U (zh) 一种旋转调节式风向可调散流器
CN109489230A (zh) 一种交错壁旋的散流器
CN106288275B (zh) 空调器
CN212179040U (zh) 天花机
CN21261873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362679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108571771A (zh) 一种结合风机盘管的贴附射流送风装置
CN207438738U (zh) 天花机
CN210641640U (zh) 植物培养室循环风室
CN207569998U (zh) 室内分风器及空调器
CN209263301U (zh) 一种调向式出风口装置
CN208108320U (zh) 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