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042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042U
CN217817042U CN202221000074.1U CN202221000074U CN217817042U CN 217817042 U CN217817042 U CN 217817042U CN 202221000074 U CN202221000074 U CN 202221000074U CN 217817042 U CN217817042 U CN 217817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section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00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元
樊明敬
矫立涛
马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00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的壳体,还包括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装置,防凝露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内部充有换热介质,至少部分管段沿出风口的周向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侧壁;中间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其中,第一换热部与第一换热管道首尾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部能够引入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内的排气,或者能够与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发生热交换以吸收排气的热量;第一换热部与第二换热部之间实现热交换,以将压缩机的排气管道的热量传递给第一换热管道内的换热介质;动力组件,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用于驱动换热介质自第一换热部向第一换热管道流动。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的应用十分广泛,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空调的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立柜式空调、挂壁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等等。
空调在长时间运行时,其出风口的四周、出风扫风叶片等部位受空调器送风的影响,在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容易出现凝露、滴水现象,特别是室内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工况下,容易产生大量的凝露滴水,影响空调的送风性能,对空调的正常工作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在容易产生凝露的表面处设置保温棉,以降低凝露现象的产生。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空调外壳上的出风口附近的容易产生凝露的塑料件表面增加保温棉,只在出风温度不是太低的情况下有用,防凝露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的出风口周围的塑料件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在外壳的表面析出凝露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的壳体,还包括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装置,所述防凝露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内部充注有换热介质,至少部分管段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中间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首尾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部能够引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内的排气,或者能够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发生热交换以吸收排气的热量;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之间实现热交换,以将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道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内的换热介质;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用于驱动换热介质自所述第一换热部向所述第一换热管道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包括第二换热管道,第二换热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连通,以将排气管道内的部分排气分流至所述第二换热部并换热后回流至排气管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辅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用于加热流入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换热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包括:导热段,至少部分管段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连接段,用于连接所述导热段和所述第一换热部,以形成换热介质的闭合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动力组件以及所述辅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包括与第一换热部连通的流入段和连通所述导热段的流出段,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流入段,所述辅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流出段,以使换热介质依次流过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辅热组件后流入所述导热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输送泵,设置于所述流入段,用于将换热介质自所述第一换热部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电机,与所述输送泵的驱动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泵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缠绕设置于所述流出段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朝向室内环境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周围的壳体上,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周围的壳体的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辅热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辅热组件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保温层,沿所述出风口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所述导热段至少部分管段设置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容置槽,沿所述出风口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所述导热段至少部分管段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其中,所述保温层能够覆盖所述容置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换热介质通过在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内吸收第二换热部内流过的压缩机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流向第一换热管道,并在第一换热管道内向出风口周围的壳体放热,以实现对出风口周围的壳体的加热。这样,一方面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制冷的情况下,减少出风口的周边的壳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使出风口附近的空气不易在出风口周围的壳体上产生凝露,以预防出风口处出现凝露,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性能,提高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压缩机排气的热量,降低能耗,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压缩机和防凝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压缩机和防凝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压缩机和防凝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室内机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保温层已移除;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压缩机;110、排气管道;
200、壳体;210、出风口;
310、第一换热管道;311、导热段;312、连接段;3121、流入段;3122、流出段;320、第二换热管道;330、中间换热器;331、第一换热部;332、第二换热部;340、控制阀;
400、动力组件;410、输送泵;
500、辅热组件;
600、保温层;
700、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0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210的壳体200,还包括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装置,防凝露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道310、中间换热器330和动力组件400。第一换热管道310,内部充注有换热介质,至少部分管段沿出风口210的周向设置于壳体200的内侧侧壁;中间换热器330,包括第一换热部331和第二换热部332;其中,第一换热部331与第一换热管道310首尾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部332能够引入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内的排气,或者能够与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发生热交换以吸收排气的热量;第一换热部331与第二换热部332之间实现热交换,以将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的热量传递给第一换热管道310内的换热介质;动力组件400,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310,用于驱动换热介质自第一换热部331向第一换热管道310流动。
可选地,空调器包括串联的压缩机100、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以及连通上述各个部件的冷媒循环管路。其中压缩机以及室外换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内,室内换热器设置于空调室内机内。空调器通过冷媒的冷凝以及蒸发实现制热、制冷除湿的功能。空调器在制冷时,压缩机100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流至室外换热器也就是冷凝器内冷凝后,流经节流装置节流后再流入室内换热器也就是蒸发器进行蒸发,然后流回至压缩机100内,实现制冷循环。
可选地,壳体200上设置有出风口210,通过出风口210,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0内部的换热后的气流可通过出风口210吹向室内,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
可选地,出风口210周围的朝向内侧的壳体200与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中流出的换热后的气体相接触,因此其温度较低,在室内环境温度较大的情况下更容易结露,因此,将第一换热管道310的至少部分管段设置在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内侧侧壁上,第一换热管道310与第一换热部331相连通,第二换热部332与压缩机的排气管道110相连通。这样,换热介质可以在第一换热部331内吸收经过第二换热部332的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排气的热量,后通过第一换热管道310向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内侧侧壁放热,从而预防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发生结露。
本方案中,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可以伸入中间换热器330以作为第二换热部332,在中间换热器330内与第一换热部331换热。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地利用压缩机100排气中的热量,节省能耗,还可以实现对压缩机100的排气的固定,提高压缩机100运行的安全性。此时,在第二换热部332内换热后的压缩机100的排气向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凝器继续流动,以保证空调器的运行。
可选地,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上设置有一支路管路,该支路管路连通第二换热部332,能够使压缩机100的部分高温排气经过该支路管路被引入第二换热部332与第一换热部331进行换热。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换热部331吸收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影响空调器能效降低,另一方面能够合理利用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节省能耗。此时,在第二换热部332内换热后的压缩机100的支路的排气继续向压缩机100排气的主管道流动。
本方案中,防凝露装置包括防凝露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管道310中间换热器330和动力组件400。第一换热管道310内部充注有换热介质,能够将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传递至壳体200上以防止壳体200上出现凝露。其中,第一换热管道310、中间换热器330以及动力组件400能够构成换热介质流动的闭合的循环回路,其中,换热介质在中间换热器330的第一换热部331内吸收第二换热部332的热量。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与中间换热器330的第二换热部332连通,以使第二换热部332能够引入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内的高温排气,从而与第一换热部331换热;或者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伸入第二换热部332内,以使第一换热部331能够与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发生热交换以吸收排气的热量。
空调室内机运行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空调室内机长时间制冷的情况下,或者是空调室内机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制冷的情况下,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210处流出的气流温度较低,与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之间形成有温度差,这种情况下,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如果小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就极易产生凝露。此时,使动力组件400工作,驱动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部331内吸收流经第二换热部332的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流动至第一换热管道310,换热介质在沿第一换热管道310流动的过程中,与出风口210的周边的壳体200发生热交换,以实现对壳体200的加热,从而使出风口210附近的空气难以在出风口210周边的壳体上凝结出冷凝水。因此,一方面解决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210处周围壳体上凝露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利用了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降低了空调能耗。
可选地,动力组件400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310。这样,动力组件400能够方便地驱动吸收压缩机100高温排气的热量后的换热介质自第一换热部331向第一换热管道310的流动,为换热介质提供足够的动力流动至设置于出风口210周围的管道中,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管道310流动时与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换热后,流动回到设有第一换热部331,循环往复。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道310为导热系数高的导热材料制成,以提高第一换热管道310与壳体200的换热。可选地,第一换热管道310可以选用铜管等金属材质。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道310的直径范围为1mm~10mm。可选地,第一换热管道310为1mm、3mm、5mm、7mm、9mm或者10mm。
可选地,换热介质可以为防冻液,也可以为冷媒。
可选地,出风口210为长方形。结合图3所示,第一换热管道310包括并联的多段子第一换热管道,沿出风口210的周向、出风口210的每个侧边设置有一段子第一换热管道,多个第一换热管道在中间换热器330的第一换热部331的入口处汇总合流,进入第一换热部331吸收第二换热部332的热量后,流入动力组件400的输入端,每个子第一换热管道均与动力组件400的输出端相连接,这样,可以对换热介质提供足够的动力,还能保证对出风口210的每个侧边的周围的壳体200加热的均匀性,防止换热介质对于后流经的壳体200换热效果差。可选地,子第一换热管道为直管,或者为蛇形管道。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换热介质通过在中间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内吸收第二换热部内流过的压缩机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流向第一换热管道,并在第一换热管道内向出风口周围的壳体放热,以实现对出风口周围的壳体的加热。这样,一方面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制冷的情况下,减少出风口的周边的壳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使出风口附近的空气不易在出风口周围的壳体上产生凝露,以预防出风口处出现凝露,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性能,提高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压缩机排气的热量,降低能耗,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换热器330的第二换热部332包括第二换热管道320,第二换热管道32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连通,以将排气管道110内的部分排气分流至第二换热部并换热后回流至排气管道110内。
在本方案中,第二换热管道32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连通,以将排气管道110内的部分排气分流至第二换热部并换热后回流至排气管道110内。也就是说,第二换热管道320可以作为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的支路管路,通过第二换热管道320将压缩机100的部分高温排气引入第二换热部332。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换热部331吸收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影响空调器能效降低,另一方面能够合理利用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节省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换热器330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结构的中间换热器330可提升第一换热部331和第二换热部332之间的换热效率,从而在达到同一换热量的情况下,可减小中间换热器330的体积,从而节约成本,减少所占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辅热组件500。辅热组件500,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310,用于加热流入第一换热管道310的换热介质。这样,能够对流入第一换热管道310的换热介质进行进一步的加热,提高换热介质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温度,进而更好地预防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产生凝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道310包括导热段311和连接段312。导热段311,至少部分管段沿出风口210的周向设置于壳体200的内侧侧壁。连接段312,用于连接导热段311和第一换热部331,以形成换热介质的闭合的循环回路;其中,动力组件400以及辅热组件500设置于连接段312。
在本方案中,连接段312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部331的输出端相连通,连接段312的第二端与导热段311的输入端相连通,导热段311的输出端与第一换热部331的输入端相连通,以形成换热介质的闭合的循环回路。可选地,动力组件400设置于连接段312,能够为流入连接段312和导热段311的换热介质提供动力。可选地,辅热组件500设置于连接段312,能够对流入导热段311的换热介质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的防凝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312包括与第一换热部331连通的流入段3121和连通导热段311的流出段3122,动力组件400设置于流入段3121,辅热组件500设置于流出段3122,以使换热介质依次流过动力组件400和辅热组件500后流入导热段311。在本方案中,动力组件400和辅热组件500依次设置于流入段3121和流出段3122。这样,换热介质依次流过流入段3121和流出段3122,也即换热介质依次流过动力组件400和辅热组件500,能够减少换热介质流经连接段312的热量损失,以保证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防凝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组件400包括:输送泵410,设置于流入段3121,用于将换热介质自第一换热部331输送至第一换热管道310;电机,与输送泵410的驱动端相连接,用于驱动输送泵410运转。在本方案中,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输送泵410的运转,输送泵410为换热介质提供动力。输送泵410的输出端可以与流出段3122相连通,以连通导热段311,并将在第一换热部331内吸收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的换热介质输送至导热段311,以实现对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加热,预防该处凝露的产生;输送泵410的输出端也可以与辅热组件500组件相连通。这样,可以将在第一换热部331内吸收压缩机100的高温排气的热量后的换热介质进一步加热后输送至导热段311,以进一步提高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防凝露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热组件500包括电加热丝,电加热丝缠绕设置于流出段3122的外表面。电加热丝易于获得,加热速度快。这样,可以提高辅热组件500与流出段3122表面的接触面积,易于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辅热组件500对流经连接段312的换热介质的加热效果。可选地,电加热丝沿连接段312的流出段3122的周向依次缠绕于其外表面,以增大电加热丝与流出段3122的换热面积,提高对换热介质的加热效果。
可选地,电加热丝通过胶粘固定与流出段3122的外表面,以提高辅热组件500的稳定性。可选地,电加热丝外表面包裹有锡箔纸层,也就是说,锡箔纸胶粘于电加热丝的表面,锡箔纸层胶粘于流出段3122的表面,这样,能够避免加热组件出现漏电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辅热组件5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热组件500包括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固定设置于流出段3122的内部。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电加热管设置于流出段3122的内部,换热介质在经过连接段312向导热段311流动的过程中,流经电加热管的外表面,能够使换热介质与电加热管的换热更加均匀,提高辅热组件500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热组件500包括半导体调温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半导体调温元件制冷时,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第二端与流出段3122的表面贴合安装。
可选地,当半导体调温元件中有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热量的转移,热量就会从其中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进而形成冷端和热端。具体的,半导体调温元件可以是由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与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连结成的热电偶对,电流流经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回路时,会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当改变电流的方向时,吸热或放热现象改变。半导体调温元件制冷时,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利用热端的放热现象对流出段3122进行加热,以实现对经过流出段3122的换热介质的温度的调控,提高对换热介质的加热效果。
结合图6所示,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阀340,控制阀340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310,用于调节第一换热管道310内换热介质的流量。
可选地,控制阀340设置于第一换热管道310,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控制阀的开度,进而调节第一换热管道310内的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而可以调节导热段311的温度。可选地。控制阀340设置于流入段3121。这样,可以控制流入连接段312以及导热段311内的换热介质的流量。可选地,控制阀3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控制阀中的至少两个控制阀分别位于流入段3121和流出段3122。这样可以提高对第一换热管道310内换热介质流量的控制的精确度。具体的,控制阀340可以为电磁阀、流量阀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200朝向室内环境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用于检测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以及辅热组件500均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差值控制辅热组件500工作。
在本方案中,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器辅热组件500运行。这样能对经过连接段312的换热介质进行辅助加热,以保证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的防凝露效果。可选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辅热组件500停止工作,以节省能耗。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保温层600。保温层600,沿出风口210周向设置于壳体200的内侧侧壁,导热段至少部分管段设置于保温层600与壳体200之间。这样,通过保温层600的设置,能够防止该段导热段311在于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进行热量传递过程中出现热量流失,从而提升了热量传递的效率,防止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出现凝露。此外,保温层600能够防止该段导热段311受损,延长其使用年限,节省维修和更换成本。
可选地,保温层600为保温材料制成,该保温材料可以是保温棉或者保温泡沫。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容置槽700。容置槽700,沿出风口210周向设置于壳体200的内侧侧壁,导热段311至少部分管段容置于容置槽700内,其中,保温层600能够覆盖容置槽700。
通过将导热段311的部分管段设置于容置槽700内,可以实现对导热段311的保护作用,提高导热段311的安全性。通过将保温层600覆盖容置槽700上,也就是说,保温层600将导热段311封装于容置槽700内,一方面可以提高该段导热段311与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换热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对该段导热段311的保护作用,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安全性。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00)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210)的壳体(200),还包括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防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装置包括:
第一换热管道(310),内部充注有换热介质,至少部分管段沿所述出风口(210)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00)的内侧侧壁;
中间换热器(330),包括第一换热部(331)和第二换热部(332);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部(331)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首尾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换热部(332)能够引入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内的排气,或者能够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发生热交换以吸收排气的热量;所述第一换热部(33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332)之间实现热交换,以将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内的换热介质;
动力组件(40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用于驱动换热介质自所述第一换热部(331)向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330)的第二换热部(332)包括第二换热管道(320),第二换热管道(320)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管道(110)连通,以将排气管道(110)内的部分排气分流至所述第二换热部并换热后回流至排气管道(1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热组件(50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用于加热流入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的换热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包括:
导热段(311),至少部分管段沿所述出风口(210)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00)的内侧侧壁;
连接段(312),用于连接所述导热段(311)和所述第一换热部(331),以形成换热介质的闭合的循环回路;
其中,所述动力组件(400)以及所述辅热组件(500)设置于所述连接段(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段(312)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部(331)连通的流入段(3121)和连通所述导热段(311)的流出段(3122),所述动力组件(400)设置于所述流入段(3121),所述辅热组件(500)设置于所述流出段(3122),以使换热介质依次流过所述动力组件(400)和所述辅热组件(500)后流入所述导热段(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400)包括:
输送泵(410),设置于所述流入段(3121),用于将换热介质自所述第一换热部(331)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管道(310);
电机,与所述输送泵(410)的驱动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泵(410)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组件(500)包括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缠绕设置于所述流出段(312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200)朝向室内环境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上,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210)周围的壳体(200)的温度;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辅热组件(500)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辅热组件(500)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层(600),沿所述出风口(210)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00)的内侧侧壁,所述导热段(311)至少部分管段设置于所述保温层(600)与所述壳体(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容置槽(700),沿所述出风口(210)周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00)的内侧侧壁,所述导热段(311)至少部分管段容置于所述容置槽(700)内,其中,所述保温层(600)能够覆盖所述容置槽(700)。
CN202221000074.1U 2022-04-27 2022-04-27 空调器 Active CN217817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0074.1U CN217817042U (zh) 2022-04-27 2022-04-2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0074.1U CN217817042U (zh) 2022-04-27 2022-04-2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042U true CN217817042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0074.1U Active CN217817042U (zh) 2022-04-27 2022-04-2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4464A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3704150U (zh) 一种双系统节能的机柜散热空调
CN106568133A (zh) 一种制冷热泵型无霜空调室外机
CN106568134A (zh) 一种制冷热泵型无霜空调室外机
CN210118911U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206094374U (zh) 一种分体低温变频三联供热泵系统
CN204478355U (zh) 输配电站用热管换热机柜
CN1995855A (zh) 空气源热泵空调热水器
WO2023173847A1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CN202304077U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CN217817042U (zh) 空调器
CN201488141U (zh) 热泵型节能一体空调器
CN111121200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1097098A (zh) 一种空调余热利用装置
CN217685349U (zh) 空调器
CN114046624B (zh) 一种冷库用的库外安装型的空气冷却器
CN102305496B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KR102393637B1 (ko) 물을 열매체로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형 냉난방기
KR20060093329A (ko) 공기중의 열에너지를 이용한 열펌프식 온수기
CN104832993A (zh) 一种节能空调
CN21768535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346786U (zh) 一种抑制结霜的热水机组
CN217685703U (zh)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装置及空调器
CN220287743U (zh) 热水器
CN218955211U (zh) 光伏热泵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