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5262U -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5262U
CN217815262U CN202221671574.8U CN202221671574U CN217815262U CN 217815262 U CN217815262 U CN 217815262U CN 202221671574 U CN202221671574 U CN 202221671574U CN 217815262 U CN217815262 U CN 217815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nnel
hole
shell
is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15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兵
桂林肖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xi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ngxi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ngxi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ngxi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15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5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5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5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阀岛,包括阀外壳和阀座;所述阀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道,且阀外壳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阀座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设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进入阀岛的液压油分流,并利用单独的电磁阀实现分流后的液压油的导通,从而实现成倍控制液压油流量,并提高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多通道阀岛的阀岛系统,以及具有该阀岛系统的减振器。

Description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减振器运用中,大多数车型采用被动式减振器,其阻尼不可调节,因而在不同路况中,车辆无法在不同路况,满足与路况对应的舒适性和操纵性。
目前CDC减振器已经成设计主流趋势,通过采用开关阀或比例阀等液压阀调节液压油的流量从而满足减振器的阻尼调节。因比例阀的加工精度及成本较高,产品流量一致性较差,所以开关阀应用相对较多,但开关阀流量调节范围有限如何实现高效大范围流量调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阀岛,能够将进入阀岛的液压油分流,并利用单独的电磁阀实现分流后的液压油的导通,从而实现成倍控制液压油流量,并提高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多通道阀岛的阀岛系统,以及具有该阀岛系统的减振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多通道阀岛,包括:
阀外壳,所述阀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道,且阀外壳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以及
阀座,所述阀座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
其中,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设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
多个第二通道能够实现液压油在阀岛内的分流,并通过与第二通道对应设置的电磁阀,实现该第二通道的开关,在该过程中,每个电磁阀都可以被单独控制,从而使用户能够对液压油流量实现成倍调节,实现高速响应,以实现快捷且高效的阻尼力调节。
优选的,在阀外壳的径向投影面上,第二通道均匀的分布在第一通道的外侧。
在阀岛体积一定的基础上,应合理利用其体积,以避免增大原有阀岛体积,同时也避免增加额外部件。
优选的,任意一个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孔;
任意一个电磁阀包括:
阀固定端,所述阀固定端与第一孔固定连接;以及
阀活动端,所述阀活动端与第一孔滑动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
其中,在第二通道关闭的状态,所述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之间具有间隙。
当电磁阀在关闭状态时,阀活动端远离阀固定端的一端位于第一孔的底部,使其与阀固定端之间具有间隙,从而由阀活动端堵塞第二通道,因而液压油仅能位于第一通道内,当电磁阀打开后,阀活动端朝向阀固定端运动,阀活动端打开第二通道,此时,液压油即可通过第二通道。
优选的,所述阀固定端包括:
线圈外壳,所述线圈外壳与第一孔连接;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线圈外壳的内部,用于驱动阀活动端相对于第二孔滑动;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线圈外壳连接,另一端与阀活动端连接。
当线圈本体通电后,会对阀活动端产生吸引,从而使阀活动端打开第二通道;当线圈本体断电后,其失去对阀活动端的吸引力,此时,阀活动端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以关闭第二通道。
优选的,所述线圈外壳靠近阀活动端的一端设有安装盲孔;
所述弹性件在安装盲孔内与线圈外壳连接。
当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安装盲孔内时,可以为弹性件提供形变导向,并且在减少固定件的基础上,可节约弹性件的设置空间。
优选的,所述阀活动端包括:
阀芯,所述阀芯与第一孔滑动连接;以及
衔铁,所述衔铁与阀芯靠近阀固定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远离线圈外壳的一端与衔铁连接。
当线圈本体通电后,所述衔铁受吸引,从而携带阀芯运动,以打开第二通道;当线圈本体断电后,所述衔铁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关闭第二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孔的大径端远离第二孔设置;
所述衔铁呈锥形结构,且所述衔铁设置于第一孔的大径端。
所述线圈本体可设置多个,以提高对衔铁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增大衔铁的接触面积,使衔铁所受作用力更加合理,以确保能够带动阀芯运动。
优选的,任意一个线圈本体通过灌封胶固定在线圈外壳的内部。
所述灌封胶能够很好的稳定线圈本体的位置,从而在线圈本体通电后,为衔铁提供合适的吸引力。
阀岛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多通道阀岛;
控制设备;以及
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分别与控制设备,以及任意一个第二通道所对应的电磁阀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每个电磁阀的单独控制,以针对不同的路况实现液压油流量调节。
减振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阀岛系统;以及
中央控制缸,所述中央控制缸包括中间腔和贮油腔;
其中,所述阀座远离阀外壳的一端与中间腔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贮油腔连通。
所述中央控制缸通过阀岛系统隔断中间腔和贮油腔,以满足液压油的流量调节,从而使减振器的阻尼力得到有效调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通道阀岛的电磁阀控制调节液压油,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和成倍数的流量调节功能,从而使减振器的阻尼力得到调节;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安装体积不大,且合理,避免了增设部件、装配不易等缺陷;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未大量提高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通道阀岛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通道阀岛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外壳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阀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岛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的示意图。
图中:1-阀外壳;101-第一通道;102-第一孔;103-第二孔;2-阀座;3-电磁阀;301-一字刀口;302-线圈外壳;303-线圈本体;304-弹性件;305-安装盲孔;306-阀芯;307-衔铁;308-紧固螺钉;309-灌封胶;4-中间腔;5-贮油腔;6-工作腔;7-阀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通道阀岛,包括阀外壳1和阀座2;所述阀外壳1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道101,且阀外壳1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阀座2的一端与第一通道101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101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设有电磁阀3,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具有四个,即同时就有四个电磁阀3,以分别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通道也可以是三个,或五个、六个等。
液压油通过阀座2的第一通道101进入阀外壳1的内部,然后即可分流至不同的第二通道中,在该过程中,每个第二通道所对应的电磁阀3可实现单独控制,以得到选择性开启或关闭,从而满足对液压油流量的不同需求。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在阀外壳1的径向投影面上,第二通道均匀的分布在第一通道101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在阀外壳1的径向投影面上,四个第二通道围绕第一通道101设置。同时,在阀外壳1的径向投影面上,所述第一通道101位于阀外壳1的中部,由此,第二通道的设置合理利用了阀外壳1的径长。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任意一个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孔102和第二孔103;所述第一孔102和第二孔103连通;所述第二孔103的直径大于第一孔102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101连通于第二孔103;任意一个电磁阀3包括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所述阀固定端与第一孔102固定连接;所述阀活动端与第一孔102滑动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在第二通道关闭的状态,所述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固定端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孔102保持不动,两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阀外壳1远离阀活动端的端面设置有一字刀口301,以方便阀固定端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103位于第一孔102的中部,且第一孔102远离阀固定端的一端直径略大于第一孔102靠近阀固定端的一端直径。由此为阀活动端提供抵触条件,通过阀活动端的抵触,即可实现第二通道的封闭;可以理解的是,在阀活动端未抵触时,则为第二通道的导通状态,即液压油从阀座2流出后,可经第一通道101、第二孔103流入第一孔102。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阀固定端包括线圈外壳302、线圈本体303和弹性件304;所述线圈外壳302与第一孔102连接;所述线圈本体303设置于线圈外壳302的内部,用于驱动阀活动端相对于第二孔103滑动;所述弹性件304的一端与线圈外壳302连接,另一端与阀活动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本体303具有至少两个,以在线圈本体303通电时,为阀活动端提供均匀的受力,确保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能够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电磁阀3中的线圈本体303之间电性连接。
若电磁阀3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则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阀3断电后,阀活动端可通过其重力而实现位置恢复,但是,此时电磁阀3截断通道的效果不佳,因此也应当设置弹性件304,以确保阀活动端能够与第一孔102较大直径的一端抵触。
在此基础上,无论电磁阀3设置的位置如何,均可很好的实现电磁阀3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04为圆柱弹簧。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线圈外壳302靠近阀活动端的一端设有安装盲孔305;所述弹性件304在安装盲孔305内与线圈外壳302连接。
所述安装盲孔305设置于线圈外壳302的中部位置,由此合理利用阀固定端的体积。当电磁阀3关闭时,所述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之间具有间隙;在不同的电磁引力的作用下,当电磁阀3打开时,所述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相对于上述间隙更小的间隙。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阀活动端包括阀芯306和衔铁307;所述阀芯306与第一孔102滑动连接;所述衔铁307与阀芯306靠近阀固定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件304远离线圈外壳302的一端与衔铁30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本体303通电后,其吸引对象为衔铁307;由于所述衔铁307与阀芯306可拆卸连接,因此,当衔铁307受吸引运动后,能够携带阀芯306同时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阀活动端与第一孔102较大直径的一端抵触的部件即为阀芯306。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阀活动端可相对于第一孔102实现运动,因此,为了避免液压油对阀芯306和/或阀固定端产生影响,保证电磁阀3对第二通道的密封性,使阀活动端的外圆壁与第一孔102的内孔壁接触。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306和第一孔102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避免液压油进入第二通道后,朝向阀固定端的方向流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307和阀芯306通过紧固螺钉308连接。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孔102为阶梯孔,所述第一孔102的大径端远离第二孔103设置;所述衔铁307呈锥形结构,且所述衔铁307设置于第一孔102的大径端。
由于衔铁307呈锥形结构,因此能够在保证线圈本体303吸引力的基础上,增大衔铁307的受力面积,以更好的带动阀芯306运动。
在此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阀芯306如何相对于第一孔102运动,上述密封圈均不会脱离第一孔102的小径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并未单独设置第二孔103,由此依然可实现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的导通,但是此时液压油的流动效果不佳,还会在阀岛内形成更大的压力,不利于电磁阀3使用。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任意一个线圈本体303通过灌封胶309固定在线圈外壳302的内部。
所述灌封胶309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能够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因此可以有利于线圈本体303的使用。
如图6所示,在上述多通道阀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阀岛系统,其还包括控制设备和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分别与控制设备,以及任意一个第二通道所对应的电磁阀3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能够控制供电设置的通、断电,从而使电磁阀3得电或失电,由此实现第二通道的导通或断开。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供电设备具有多个电源,每个电源对应于一个电磁阀3,由此,通过控制设备对每个电源的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应电磁阀3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为计算机。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阀岛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缸;所述中央控制缸包括中间腔4和贮油腔5;所述阀座2远离阀外壳1的一端与中间腔4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贮油腔5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还包括阀套7;所述阀套7套设在阀座2的外侧,其与阀外壳1连接,由此,在阀套7的内部形成与第二通道连通的通道,此时,通过该通道即可连通于贮油腔5。
由此,在使用本实施例时,当液压油从中央控制缸的工作腔6进入中间腔4后,液压油通过阀座2进入阀岛内,然后进入第一通道101,在电磁阀3打开第二通道的情况下,液压油可进入第二通道,然后即可再通过阀套7流动至贮油腔5。在该过程中,第二通道的数量可以选择性打开,由此使用户针对不同的路况,选择性调节液压油流量,从而使车辆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外壳,所述阀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道,且阀外壳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两端的第二通道;以及
阀座,所述阀座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
其中,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设有电磁阀,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在阀外壳的径向投影面上,第二通道均匀的分布在第一通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连通;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孔;
任意一个电磁阀包括:
阀固定端,所述阀固定端与第一孔固定连接;以及
阀活动端,所述阀活动端与第一孔滑动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第二通道;
其中,在第二通道关闭的状态,所述阀固定端和阀活动端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固定端包括:
线圈外壳,所述线圈外壳与第一孔连接;
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设置于线圈外壳的内部,用于驱动阀活动端相对于第一孔滑动;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线圈外壳连接,另一端与阀活动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外壳靠近阀活动端的一端设有安装盲孔;
所述弹性件在安装盲孔内与线圈外壳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活动端包括:
阀芯,所述阀芯与第一孔滑动连接;以及
衔铁,所述衔铁与阀芯靠近阀固定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远离线圈外壳的一端与衔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孔的大径端远离第二孔设置;
所述衔铁呈锥形结构,且所述衔铁设置于第一孔的大径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阀岛,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线圈本体通过灌封胶固定在线圈外壳的内部。
9.阀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阀岛;
控制设备;以及
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分别与控制设备,以及任意一个第二通道所对应的电磁阀电性连接。
10.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岛系统;以及
中央控制缸,所述中央控制缸包括中间腔和贮油腔;
其中,所述阀座远离阀外壳的一端与中间腔连通,任意一个第二通道与贮油腔连通。
CN202221671574.8U 2022-06-29 2022-06-29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Active CN217815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1574.8U CN217815262U (zh) 2022-06-29 2022-06-29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1574.8U CN217815262U (zh) 2022-06-29 2022-06-29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5262U true CN217815262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1574.8U Active CN217815262U (zh) 2022-06-29 2022-06-29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5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3106214B4 (de) Kolbenschieberventil
CN107429778B (zh) 缓冲器及缓冲器的装配方法
US20160230832A1 (en) Damping valve
EP0638150A1 (de) Vorgesteuertes ventil für fahrwerksregelungssysteme.
CN112253669A (zh) 一种半主动减振器
CN217815262U (zh) 多通道阀岛、阀岛系统及减振器
JP2006529018A (ja) モジュール式バルブ装置
US7392734B2 (en) Actuator using fluid cylind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ctuator, and choke valve devices
CN113027977A (zh) 一种电磁阀控制阻尼线性调节阻尼装置以及阻尼设备
CN109538565B (zh) 一种组合阀
JP4693403B2 (ja) 遮断弁、遮断弁を有するキット、及び膨張弁
CN109372812B (zh) 一种阻尼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EP2813728B1 (de) Kolbenschieberventil
CN214578002U (zh) 一种插装式二通比例调速阀
CN113669462B (zh) 一种低功耗的双稳态电磁阀
CN116181837A (zh) 一种减振器阻尼可调电磁阀
CN113027978B (zh) 多环路非对称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2213245B (zh) 螺纹插装式电控双向压力补偿流量阀
CN113586648A (zh) 双向独立阀磁流变阻尼器
CN220646597U (zh) 复合阀以及减振器
JPH0597187A (ja) 圧力制限バルブ
CN111271330A (zh) 直动式电控单向阀
CN220540419U (zh) 电磁阀、减振器和车辆
CN221033981U (zh) 一种内平衡直动式电磁阀
CN218818240U (zh) 开闭可调式电磁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