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0139U -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0139U
CN217810139U CN202221961933.3U CN202221961933U CN217810139U CN 217810139 U CN217810139 U CN 217810139U CN 202221961933 U CN202221961933 U CN 202221961933U CN 217810139 U CN217810139 U CN 217810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main body
water outle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19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玉
李达球
陈南生
李昌
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tat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19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0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0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0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具体地,手持式出水设备包括:主体,包括出水组件;储水装置,包括相互独立且与主体连接或内设于主体的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其中,第一水箱用于向出水组件供水;第二水箱通过连通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的水管向第一水箱供水。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配置有两个水箱,可以解决现有的手持式类产品由于水箱容量小需要频繁加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工作中所采用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且越发强调体验度。在现有带有水箱的手持式设备中,为了方便用户手持使用,一般将水箱设计得比较小,却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加水;若将水箱设计得比较大,则又存在整机太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手臂容易酸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和一种手持式熨烫设备,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包括:
主体,包括出水组件;
储水装置,包括相互独立且分别与所述主体连接或内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
其中,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向所述出水组件供水;所述第二水箱通过连通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的水管向所述第一水箱供水。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组件连接的手持组件;
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出水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手持组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底部,且呈扁平状。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壳体、第一水管以及两个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水箱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
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出水组件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另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内设于所述手持组件的连接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和主体盖板;所述出水组件与所述手持组件内设于所述主体外壳,所述出水组件通过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第一水箱连接;所述主体盖板设有第二进水口与供水口;
所述第一水箱壳体与所述出水组件连接一侧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均设有凸块且该凸块端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凸块的内部且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第一水箱连接的一侧在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供水口处均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单向阀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主体盖板的另一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上设有主体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接口连通。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侧面设有滑块导向槽,该滑块导向槽内设有滑块以及与滑块配合的主体弹簧,该主体弹簧的一端套入滑块的轴上,该主体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主体盖板的挡板上;所述主体外壳设有支撑所述滑块的主体凹槽;
所述凸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卡槽。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水泵和蒸汽发生器;
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主体盖板上的主体水管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接。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第二水箱壳体、第二注水口胶塞、第二水管以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二水箱壳体上设有第二注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注水口胶塞与所述第二注水口配合的一侧设有进气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箱壳体与所述手持组件连接的一侧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有圆柱形的第一配合部件,该第一配合部件外圈设有若干第一卡位件;所述主体中设于手持组件底部的主体底盖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的一侧设有圆柱形的第二配合部件,该第二配合部件内壁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卡位件配合的第二卡位件。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连接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单向阀配合的第二单向阀接口,另一侧设有连接水管接口,且该连接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接口连通。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蒸汽发生器,以及与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连接的熨烫部件;
所述主体包括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出水状态;
所述出水状态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水路导通时,所述第一水箱的水被抽进所述蒸汽发生器,由所述蒸汽发生器高温处理形成的蒸汽从所述熨烫部件喷出,同时所述第一水箱内部形成真空负压,将所述第二水箱的水吸进所述第一水箱。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式熨烫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蒸汽喷头和出水设备,所述出水设备采用上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任一实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包括主体和储水装置;具体地,储水装置配置了相互独立的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该两个水箱可以分别与主体连接或者内设于主体;其中,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通过水管连通,第一水箱可以用于向出水组件供水,第二水箱可以用于向第一水箱供水。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通过配置两个水箱,有利于解决现有的设备水箱容量小,导致需要频繁加水的问题;另外,由于两个水箱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往水箱加水,如在出水需求较大时,可以同时往两个水箱加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加水;又如在出水需求较小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水箱加水,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整机过重导致手臂容易酸痛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式熨烫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蒸汽喷头和出水设备,其中,出水设备采用上述手持式出水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手持式熨烫设备也可以实现上述手持式出水设备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f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中储水装置的拆卸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手持式出水设备在B-B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5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箱盖板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箱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手持式出水设备在C-C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8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内部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内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正视图;
图9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俯视图;
图9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左视图;
图9d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右视图;
图9e为图9b所示第二水箱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9f为图9e所示的第二水箱中与第二注水胶塞相关部分的剖视图;
图9g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爆炸图;
图9h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与第一水箱连接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体与第一水箱连接时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组件的主体底盖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组件的主体底盖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e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组件的主体底盖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熨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主体、11-出水组件、12-手持组件、13-主体外壳、14-主体盖板;
111-水泵、1111-水泵的进水口、1112-水泵的出水口、112-蒸汽发生器、1121-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113-熨烫部件、114-第三水管、115-第四水管;
121-主体底盖、1212-第二配合部件、1212a-第二卡位件、122-控制组件、122a-蒸汽按键、122b-电源按键、123-连接水管、124-连接水管接口、125-螺丝、126-手柄支架、127-第二单向阀接口;
141-第二进水口、142-供水口、143-第一凹槽、1431a-第一单向阀接口A、1431b-第一单向阀接口B、1432a-主体水管接口A、1432b-主体水管接口B、1433-滑块导向槽、1433a-滑块、1433b-主体弹簧、144-挡板;
131-主体凹槽;
2-储水装置、21-第一水箱、22-第二水箱;
211-第一水箱壳体、211a-第一水箱外壳、211b-第一水箱盖板、2111-第一出水口、2112-第一进水口、2113-第一注水口、2114-第一注水口胶塞、2115-凸块、2115a-卡槽、2116a-通孔A、2116b-通孔B、212-第一水管、213-第一水管接口;
221-第二水箱壳体、221a-第二水箱外壳、221b-第二水箱盖板、2211-第二注水口、2212-第二出水口、222-第二水管、223-第二单向阀、224-第二注水口胶塞、2241-进气阀、225-第一配合部件、225a-第一卡位件;
201-单向阀盖、202-密封胶圈、203-阀体密封圈、204-钢球、205-阀体弹簧、206-单向阀体;
3-蒸汽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主体1和储水装置2。
其中,主体1包括出水组件11;出水组件11可以将储水装置2所存储的水向外排出,如将水通过高温汽化处理形成蒸汽从出水组件11的出水口(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出水组件11的熨烫部件113)排出;又如将水通过高压设备从储水装置2压向出水组件11并将水从出水组件11的出水口排出。
其中,储水装置2包括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属于相互独立且具有储水功能的部件,且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均可以与主体1连接或内设于主体1。具体地,第一水箱21可以用于向出水组件11供水,第二水箱22则可以通过连通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之间的水管向第一水箱供水。可选地,第二水箱22也可以直接向出水组件11供水。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手持组件12,如图1所示,手持组件12可以与出水组件11连接。可选地,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将手持组件12与出水组件11在垂直方向上连接(无需限定两者之间的夹角呈90度),以使用户手持主体1中的手持组件12时,可以配合用户当前的视觉方向控制出水组件11的出水方向。
其中,第一水箱21可以沿轴向与出水组件11可拆卸连接;第二水箱22可以沿垂直方向与手持组件12可拆卸连接;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第二水箱22位于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底部,也即第二水箱22设于整机的底部。具体地,第二水箱22整体呈扁平状,当其位于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底部时,可以视为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底座,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可以直立放置,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临时放置或者闲置收纳提供了方便,同时也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临时放置设备时出水组件11的出水口直接与桌面或衣物接触,从而避免了出水组件11的出水口(如为熨烫部件113)烧焦桌面或衣物,提高了手持式出水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水箱21的拆卸方式为沿着出水组件11与第一水箱21之间的轴线插拔;第二水箱22的拆卸方式为绕着手持组件12的轴线转动。
可选地,在主体1不另设用于手持的部件时,用户可以手持出水组件11、独立于主体1的第一水箱21、或独立于主体1的第二水箱22,以通过手持的方式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有双水箱的手持式出水设备中,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与主体之间具有多种可实施的配合关系,下面结合几种示例(仅作为示例说明,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的配合结构)对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与主体1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说明。
示例1:如图1所示,第一水箱21与主体1的出水组件11连接,第二水箱22与主体1的手持组件12连接。
示例2:如图2a所示,第一水箱21内设于手持组件12中,第二水箱与手持组件12连接。
示例3:如图2b所示,第一水箱21与手持组件12连接,第二水箱22内设于手持组件12。
示例4:如图2c所示,第一水箱21内设于出水组件11,第二水箱与手持组件12连接。
示例5:如图2d所示,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均与手持组件12连接。其中,为适应用户手持主体的使用操作,同时平衡手持式出水设备整体的重量分布,可以将第一水箱21安装在手持组件21的底部侧面,而第二水箱22则与手持组件22的底部连接。
示例6:如图2e所示,第一水箱21与出水组件11连接,第二水箱22内设于手持组件12。
示例7:如图2f所示,第一水箱21内设于出水组件11,第二水箱22内设于手持组件12。
其中,示例2与示例3的区别在于,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的配置位置发生了互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属于相互独立的部件,可以将两个水箱均设计为相同部件,在该配置下,无需区分两者的安装位置,也无需用户在将水箱从主体1中拆卸后区分不同水箱的安装位置,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的便利性。
上述各个示例中,提供了多种双水箱与主体1之间的灵活配置关系,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水箱21和/或第二水箱22内设于主体1时,第一水箱21和/或第二水箱22可以采用可拆卸结构装载在主体1内;此时,第一水箱21和/或第二水箱22仍属于独立的部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水箱拆卸下来进行加水,也可以在不拆卸的状态下,直接往水箱加水,该可拆卸结构的设计有利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加水操作。另外,第一水箱21和/或第二水箱22还可以采用固定结构配置在主体1内,该固定结构的设计有利于避免因用户装载水箱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能避免因水箱与主体1之间的空隙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手持式出水设备出现内部部件晃动,导致无法均匀出水的问题,也即该固定结构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利于提高设备出水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的相关设计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类带有水箱的手持式设备,如手持式花洒、手持式熨烫机、手持式喷抽机、手持式喷雾机等。为更好地说明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具体结构,下述以手持式熨烫机为例进行说明,同时,为更好地说明手持书出水设备所包括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图1所示结果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应用设备与部件之间的具体配合关系。
下面结合图5a-5d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水箱21的相关结构进行说明。
其中,第一水箱21包括第一水箱壳体211、第一水管212、以及两个第一单向阀(未图示)。
具体地,第一水箱壳体211可以由第一水箱外壳211a与第一水箱盖板211b组成,第一水箱外壳211a与第一水箱盖板211b可以通过超声波(或高周波)熔接起来,在保证密封性与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如卡扣或者螺丝连接。其中,如图4b、图7b和图8b所示,第一水箱21通过第一水箱盖板211b与主体1的出水组件11连接,因此,第一水箱21中与出水组件11之间具有配合关系的部件可以布设在第一水箱盖板211b上。具体地,第一水箱壳体211的第一水箱盖板211b上可以设有第一出水口2111与第一进水口2112,第一出水口2111用于第一水箱21向出水组件11供水,第一进水口2112用于第二水箱22向第一水箱21供水。可选地,第一水箱壳体211上还可以开设有第一注水口2113,第一注水口2113用于将外部的水加入到第一水箱21中;其中,第一注水口2113可以适应注水需求,开设在第一水箱外壳211a或第一水箱盖板211b上;在此基础上,第一水箱21还包括与第一注水口2113配合的第一注水口胶塞2114。
具体地,第一水箱21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一出水口2111,此时该第一单向阀可以通过第一水管212与出水组件11的第二进水口141(如图6c所示)连通;其中,第一水箱盖板211b的内侧设有用于与第一水管212连接的第一水管接口213;通过该第一单向阀的配置,可以控制水流方向为从第一水箱21流动至出水组件11。
具体地,第一水箱21中的另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一进水口2112,此时该第一单向阀可以通过内设于手持组件12的连接水管123(如图8a所示)与第二水箱22连通;通过该第一单向阀的配置,可以控制水流方向为从第二水箱22流动至第一水箱21。
可选地,如图5a所示,第一单向阀可以通过阀体密封圈203、钢球204、阀体弹簧205与第一水箱盖板211b组成形成。
可选地,由于两个第一单向阀所控制的水流方向存在不同,两个第一单向阀在第一水箱21中的配置方向不同。可选地,一个第一单向阀朝壳体外侧配置,另一个第一单向阀朝壳体内侧配置。
下面结合图4a-图8b针对第一水箱21与主体1之间的配合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地,主体1可以包括主体外壳13与主体盖板14;其中,出水组件11与手持组件12可以内设于主体外壳13。可选地,主体外壳13可以为一体式的设计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的设计结构;在分体式的设计结构中,出水组件11与手持组件12具有各自独立的外壳,并通过将两者的外壳进行连接形成主体外壳13。其中,主体外壳13与主体盖板14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螺丝连接固定。
其中,出水组件11可以通过主体盖板14与第一水箱21连接;也即主体盖板14可以理解为用于配合出水组件11的盖板。可选地,第一水箱21的第一水箱外壳211a可以与主体盖板14通过弹扣连接。
具体地,如图6c所示,主体盖板14设有第二进水口141与供水口142。其中,第二进水口141用于第一水箱21向出水组件11供水;供水口142用于第二水箱22向第一水箱21供水。
其中,如图5a所示,第一水箱壳体211与出水组件11连接一侧在第一出水口2111与第一进水口2112处均设有凸块2115,且该凸块2115的端面设有通孔(分别对应于通孔A2116a与通孔B 2116b);其中,分别设于第一出水口2111与第一进水口2112的第一单向阀设于凸块2115的内部,且与通孔连通。
其中,如图6a所示,主体盖板14与第一水箱21连接的一侧在第二进水口141与供水口142处均设有与凸块2115配合的第一凹槽143。具体地,第一凹槽143设有第一单向阀接口(如图6a所示,包括第一单向阀接口A 1431a与第一单向阀接口B 1431b);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水箱21与出水组件11连接时,第一单向阀接口与第一单向阀连通。另外,如图6b所示,主体盖板14的另一侧于第一凹槽143的位置上设有主体水管接口(包括主体水管接口A1432a与主体水管接口B 1432b)。可以理解的是,主体水管接口与第一单向阀接口连通(主体水管接口A 1432a与第一单向阀接口A 1431a连通,主体水管接口B 1432b与第一单向阀接口B 1431b连通)。可选地,第一凹槽143与凸块2115随型设计,相互配合。其中,第一单向阀接口可以设为圆柱形,在第一水箱21安装在主体1上时,第一单向阀接口可以通过第一水箱盖板211b上的通孔(可以是设为圆形的圆孔)插入第一水箱21的第一单向阀而实现连通。
可选地,如图6a-图6c所示,主体盖板14的第一凹槽143的侧面设有滑块导向槽1433(两个第一凹槽143的滑块导向槽1433均设置在相对的外侧),该滑块导向槽1433内设有滑块1433a以及与滑块1433a配合的主体弹簧1433b;从配合结构来说,主体弹簧1433b的一端套入滑块1433a的轴上,另一端抵靠在主体盖板14的挡板144上。其中,如图5a和图5c所示,第一水箱壳体211的凸块2115的侧面还设有与滑块1433a配合的卡槽2115a。
可选地,如图6所示,为使得滑块1433a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顺畅,可以在主体外壳13上设支撑滑块1433a的主体凹槽131。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箱21与主体1之间的配合结构,下面针对两者的装卸原理进行说明。
在安装第一水箱21时,第一水箱21的凸块2115插入主体1的第一凹槽143的过程中,卡槽2115a的内端面首先与滑块1433a接触,随着第一水箱21的推入,滑块1433a往滑块导向槽1433内缩,此时,滑块1433a的另一端顶着主体弹簧1433b,待第一水箱21推入安装位置的尽头时,卡槽2115a的内端面与滑块1433a不再接触,滑块1433a被主体弹簧1433b顶出复位而插入第一水箱盖板211b的卡槽2115a内,进而锁住第一水箱21,实现第一水箱21与主体1中出水组件11的连接。
在拔出第一水箱21时,第一水箱21的凸块2115抽出第一凹槽143的过程中,卡槽2115a的内端面先与滑块1433a接触,随着第一水箱21的拔出,滑块1433a往滑块导向槽1433内缩,滑块1433a的另一端顶着主体弹簧1433b,待第一水箱21完全拔出后,卡槽2115a的内端面与滑块1433a不再接触,滑块1433a被主体弹簧1433b顶出复位,进而实现第一水箱21的拆卸。
下面结合图8a和图8b对出水组件1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地,出水组件11包括水泵111和蒸汽发生器112。
其中,水泵的进水口1111可以通过第三水管114与主体盖板14上的主体水管接口A1432a连接。水泵的出水口1112可以通过第四水管115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1121连接。
可选地,如图4b所示,出水组件11还包括熨烫部件113,该熨烫部件113与蒸汽发生器112连通。
其中,由于主体水管接口A 1432a与第一单向阀接口A 1431a连通,第一单向阀接口A 1431a经过通孔A 2116a与第一水箱21的第一单向阀连通;在第一水箱21的通孔A2116a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水管接口213,通过第一水管接口213可以与第一水箱21中的第一水管212连接。因此,可以实现水泵的进水口1111与第一水箱21之间的连接。
下面结合图9a-图9h对第二水箱2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地,第二水箱22包括第二水箱壳体221、第二注水口胶塞224、第二水管222以及第二单向阀223。
其中,第二水箱壳体221可以包括第二水箱外壳221a与第二水箱盖板221b。可选地,第二水箱外壳221a与第二水箱盖板221b可以通过超声波(或高周波)熔接起来;在保证密封性与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如卡扣或者螺丝连接。
其中,第二水箱壳体221上设有第二注水口2211和第二出水口2212。具体地,第二注水口2211与第二注水口胶塞224配合,第二出水口2212与第二单向阀223配合,第二水管222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单向阀223连接。
其中,第二注水口胶塞224与第二注水口2211配合的一侧设有进气阀2241。如图9f所示,进气阀2241形状如鸭嘴,可以理解为一种V型的单向进气阀部件,在将第二注水口胶塞224塞入第二注水口2211时,进气阀2241可以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当第二注水口胶塞224扣入第二水箱22后,第二注水口胶塞224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进气阀2241用作单向阀可以起到换气的作用,避免第二水箱22内由于水泵111的吸水而形成真空,导致水泵111吸不上水;同时,该进气阀2241在用作单向阀时可以起到只允许空气进入第二水箱22而阻止第二水箱22内的水流到第二水箱22之外的作用。
可选地,第二单向阀223可以包括单向阀盖201、密封胶圈202、阀体密封圈203、钢球204、阀体弹簧205和单向阀体206。其中,单向阀体206与单向阀盖201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进而将密封胶圈202、阀体密封圈203、钢球204和阀体弹簧205压合在两者之间。在第二水箱22从主体1拆卸下来时,阀体弹簧205顶住钢球204,钢球204堵住阀体密封圈203中的通孔,即可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密封胶圈202的作用是将第二单向阀223与第二水箱外壳211a之间密封起来。
下面结合图9a-图10e对第二水箱22与主体1之间的配合结构进行说明。
其中,第二水箱壳体221与主体1的手持组件12连接的一侧在第二出水口2212处设有圆柱形的第一配合部件225,该第一配合部件225外圈设有若干第一卡位件225a。
其中,主体1还包括主体底盖121,该主体底盖121可以设于手持组件12的底部。具体地,主体底盖121与第二水箱22连接的一侧设有圆柱形的第二配合部件1212,该第二配合部件1212的内壁设有若干与第一卡位件225a配合的第二卡位件1212a。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位件225a与第二卡位件1212a的数量一致。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水箱22与主体1之间的配合结构,下面针对两者的装卸原理进行说明。
具体地,在将第二水箱22的第一配合部件225插入主体底盖121的第二配合部件1212后,旋转第二水箱22或主体1,使得第二水箱22上的第一卡位件225a与主体底盖121上的第二卡位件1212a的端面啮合,实现第二水箱22与主体1的紧固连接。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件225可以是一种凸起部件(如图9a所示),也可以是一种下凹部件;相应地,第二配合部件1212可以是一种凸起,也可以是一种第二凹槽(如图10d所示)。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件225包括的若干第一卡位件225a可以是凸点(如图9a所示),第二配合部件1212包括的第二卡位件1212a可以是与凸点配合的缺口(如图10d所示);其中,凸点与缺口的布设位置可以互换,如第一卡位件225a为缺口,第二卡位件1212a为凸点。
下面结合图4a-图4b、图8a-图8b和图10a-图10e对主体1中与手持组件12相关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手持组件12可以包括手柄支架126,主体底盖121可以通过若干螺丝125固定于手柄支架126上。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手持组件12可以包括控制组件122,该控制组件122可以由蒸汽按键122a与电源按键122b组成。其中,电源按键122b用于控制电源的导通状态;蒸汽按键122a用于控制蒸汽的输出状态。可选地,在主体1不设手持组件12时,控制组件122可以设于主体1的其他位置,如配置在出水组件11上。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主体底盖121的第二配合部件1212中,与第一配合部件225连接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单向阀223配合的第二单向阀接口127,另一侧设有连接水管接口124,且该连接水管接口124与第二单向阀接口127连通。其中,连接水管接口124与手持组件12内部的连接水管123连接,连接水管123与主体盖板14的主体水管接口B 1432b连接,主体水管接口B 1432b与第一单向阀接口B 1431b连接,第一单向阀接口B 1431b可以通过通孔B2116b与第一水箱21的第一单向阀连接;基于上述连接结构,可以实现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第一水箱21可以配置有两条第一水管,其中一条第一水管212与出水组件11的水泵111连通,实现第一水箱21向出水组件11供水;另一条第一水管(未图示)与第二水箱22连通,实现第二水箱22向第一水箱21供水。其中,通孔B 1431b对应的另一端设有水管接口(未图示),通过该水管接口可以与第一水箱21中的另一条第一水管(未图示)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具体结构,下面针对该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组件122控制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出水状态。在一种可行示例的出水状态中,用户按下电源按键122b,手持式出水设备则通电开始工作,此时蒸汽发生器112可以开始预热(该预热过程并非必要的操作过程);当预热完成,用户按下蒸汽按键122a,水泵111将开始抽水,第一水箱21中的水将被水泵111抽进蒸汽发生器112,在蒸汽发生器112中水被高温汽化形成蒸汽并从蒸汽孔(设于熨烫部件113上)喷出。在该过程中,第一水箱21中的水被水泵111吸走的瞬间,第一水箱21内部瞬间形成真空负压,且由于第二水箱22的第二注水口胶塞224上设有进气阀2241(用作单向阀),该进气阀2241可以作为整个水路系统唯一与大气相通的通道,此时第二水箱22的水被大气压的压力反逼,通过连接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之间的水管进入到第一水箱21内,使得第一水箱21中的水被不断补充,因此第一水箱21中的水几乎保持满水状态,直至第二水箱22中的水被完全抽干;第二水箱22的水被抽干后,第一水箱21的第一进水口2112将与大气相通,此时第一水箱21中的水将被水泵111吸走,直至第一水箱21中的水被完全抽干。
可以理解的是,当手持式出水设备中配置的两个水箱均装有水时,设备优先使用第二水箱22中的水,在第二水箱22中的水用尽后,再使用第一水箱21中的水。可选地,用户也可以不往第二水箱22装水,直接在第一水箱21中装水使用。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可以解决手持式设备水箱容量小所带来的技术问题,用户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时,可以根据熨烫衣物的数量来选择给一个水箱加水或给两个水箱加水,以减轻整机的重量,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出水设备的主体1中还可以设有智能控制装置,该智能控制装置由芯片和传输模块组成;相应地,控制组件122还可以包括操控面板,用户可以通过该操控面板输入使用需求,或通过与智能控制装置连接(数据可以通过传输模块进行传输)的客户端输入使用需求,进而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控制设备的出水状态(如设备的水路是否导通,设备的出水量,设备的出水时间、设备的出水频率等)。
举例说明:由于用户在使用手持式出水设备进行衣物熨烫时,无法实时观察水箱中剩余的用水量,如果水箱中的水已用尽而用户不知情时,无法及时关闭设备,导致蒸汽发生器112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手持式出水设备容易发生损坏,更甚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安全。为避免该问题的发生,用户可以在使用设备之前,向设备输入所需熨烫衣物的种类、数量等使用信息,由智能控制装置根据使用信息预估出所需的用水量,并将预估的用水量与当前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的总储水量进行比对,若预估的用水量大于当前的总储水量可以在设备的水路导通之前向用户发出第一告警消息,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测总储水量的变化情况,若监测发现当前的总储水量已少于预设的第一水量阈值,则向用户发出第一告警消息。可选地,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的总储水量可以通过在水箱装设的传感器获取相应的数据进行确定。可选地,若预估的用水量小于当前的总储水量,且总储水量与预估的用水量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水量阈值,则可以在设备的水路导通之前向用户发出第二告警消息。
其中,第一告警消息用于提醒用户当前水箱的总储水量不足以完成所有衣物的熨烫,需在使用前再往水箱中加水,或需在使用过程中实时留意总储水量的变化。第二告警消息用于提醒用户当前水箱的总储水量过大,可以减少水箱(如第二水箱22)的储水量,以减轻整机的重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持式熨烫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蒸汽喷头3和出水设备;其中,出水设备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在此不再针对出水设备的具体实例进行赘述。
其中,蒸汽喷头3上设有若干蒸汽喷出的通孔,整体呈面板状,以更好地接触熨烫对象(如衣物等),提高熨烫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包括出水组件;
储水装置,包括相互独立且分别与所述主体连接或内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
其中,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向所述出水组件供水;所述第二水箱通过连通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的水管向所述第一水箱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组件连接的手持组件;
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出水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手持组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底部,且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壳体、第一水管以及两个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水箱壳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
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出水组件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另一个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内设于所述手持组件的连接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和主体盖板;所述出水组件与所述手持组件内设于所述主体外壳,所述出水组件通过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第一水箱连接;所述主体盖板设有第二进水口与供水口;
所述第一水箱壳体与所述出水组件连接一侧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均设有凸块且该凸块端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凸块的内部且与所述通孔连通;
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第一水箱连接的一侧在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供水口处均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单向阀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主体盖板的另一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上设有主体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侧面设有滑块导向槽,该滑块导向槽内设有滑块以及与滑块配合的主体弹簧,该主体弹簧的一端套入滑块的轴上,该主体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所述主体盖板的挡板上;所述主体外壳设有支撑所述滑块的主体凹槽;
所述凸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水泵和蒸汽发生器;
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主体盖板上的主体水管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第二水箱壳体、第二注水口胶塞、第二水管以及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二水箱壳体上设有第二注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注水口胶塞与所述第二注水口配合的一侧设有进气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壳体与所述手持组件连接的一侧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有圆柱形的第一配合部件,该第一配合部件外圈设有若干第一卡位件;所述主体中设于手持组件底部的主体底盖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的一侧设有圆柱形的第二配合部件,该第二配合部件内壁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卡位件配合的第二卡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连接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单向阀配合的第二单向阀接口,另一侧设有连接水管接口,且该连接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蒸汽发生器,以及与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连接的熨烫部件;
所述主体包括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出水状态;
所述出水状态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手持式出水设备的水路导通时,所述第一水箱的水被抽进所述蒸汽发生器,由所述蒸汽发生器高温处理形成的蒸汽从所述熨烫部件喷出,同时所述第一水箱内部形成真空负压,将所述第二水箱的水吸进所述第一水箱。
11.一种手持式熨烫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蒸汽喷头和出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出水设备。
CN202221961933.3U 2022-07-27 2022-07-27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Active CN217810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933.3U CN21781013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933.3U CN21781013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0139U true CN217810139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1933.3U Active CN21781013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0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7354B1 (en) Cleaning system including operator-wearable components
US10562052B2 (en) Battery operated backpack sprayer
US7207500B2 (en) Battery-powered pump for liquid sprayer
TW201347864A (zh) 高壓清洗裝置
KR102167305B1 (ko) 고무액 보충 탱크 구조
CN111685664A (zh) 清洁机器人
CN217810139U (zh)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US8166679B2 (en) Electric iron
CN115110286A (zh) 手持式出水设备和手持式熨烫设备
US20200238316A1 (en) Spray gun and a clean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0685896A (zh) 高压清洗设备
CN211174542U (zh) 防滴漏微型水泵
CN214168505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4655878U (zh) 挂烫机
CN213061448U (zh) 熨烫设备
CN114214821A (zh) 一种具备蒸汽爆炸功能的蒸汽熨烫设备
CN211370697U (zh) 高压清洗设备
CN210304202U (zh) 手持式高压清洗机
CN214168504U (zh) 家用电器
CN114687193B (zh) 家用电器
CN217510905U (zh) 单泵双阀电动吸奶器
CN218325124U (zh) 抽水器
CN211370709U (zh) 高压清洗设备
CN214005201U (zh) 一种防虹吸的蒸汽发生器烫斗
CN218076795U (zh) 净化装置及液体储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