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5158U -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5158U
CN217805158U CN202221710852.6U CN202221710852U CN217805158U CN 217805158 U CN217805158 U CN 217805158U CN 202221710852 U CN202221710852 U CN 202221710852U CN 217805158 U CN217805158 U CN 217805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late
rotary
plate
boarding
fixe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0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效聪
高胜利
张卫伟
曹沈华
于成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0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5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5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5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和海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易晃动被腐蚀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伸缩舷梯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还包括:回转立柱、回转结构和定位装置,回转立柱底部转动连接回转结构,回转立柱包括支撑框架、连接框架和立柱主体,回转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回转齿轮和回转驱动,定位装置设在立柱主体侧面,定位装置包括侧承板、驱动件和活动轴,固定基座外还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定位装置对回转结构进行限位,减少风浪晃动,密封结构减少腐蚀损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和海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新方向,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风能资源的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20%~40%,还具有不占地、风速高、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定以及粉尘零排放等优势,同时能够减少机组的磨损,延长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适合大规模开发。
但是由于海上风电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及其危险性,对风电场的运维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海上风电场维护的需求比陆上风电更大,人员及物资转运速度和效率极为重要。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通达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运维人员通过对接沿海风机爬梯登上风机基础平台的快速登靠方式,换乘安全风险高;②对接风机平台的舷梯登靠方式,多采用多自由度波浪运动补偿的舷梯系统,可以实现人员和少量货物的运输;③采用大型货物转运的起重设备,主要侧重于货物的运输;④通过直升机将运维人员绳降至风机平台,效率较高,但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安全风险和成本均较高。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海上运维作业任务日益繁重,现有海上登乘装置工作环境困难,伸缩舷梯登录后回转机构缺少限位装置,可能随海上风浪晃动,影响对接效果;回转机构内部结构也易受海水影响,处于高盐雾、高湿度的工作环境,产生腐蚀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易晃动被腐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所述伸缩舷梯设置在登乘平台的一侧,所述登乘平台和伸缩舷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舷梯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还包括:
回转立柱,所述回转立柱设置在登乘平台底部,所述回转立柱与登乘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立柱底部设有回转结构,所述回转立柱与回转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立柱包括支撑框架、连接框架和立柱主体,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立柱主体顶部且与登乘平台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立柱主体侧壁且与俯仰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柱主体底部与回转结构转动连接;
回转结构,所述回转结构包括固定基座、回转齿轮和回转驱动,所述回转齿轮设置在固定基座上方,所述回转驱动驱动回转齿轮转动,所述回转齿轮包括外齿圈、多个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所述外齿圈固定在立柱主体内壁,所述外齿圈与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均定位转动在固定基座上,所述输入齿轮圆周阵列设置在中心齿轮四周且与中心齿轮啮合,所述外齿圈与中心齿轮同轴设置;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立柱主体侧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侧承板、驱动件和活动轴,所述驱动件固定在侧承板上且驱动活动轴运动,所述固定基座上对应活动轴设置有活动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登乘装置在运维人员、物资转移过程中,可对船舶横摇和纵摇进行实时补偿,提高通达率和登乘效率,为海上风电运维船与海上风机平台及海洋工程船舶、与海上固定平台间作业人员换乘提供安全保障;回转结构控制回转立柱横摇,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定位装置对回转结构进行限位,从而减少因风浪产生的晃动,同时定位装置仅依靠摩擦和重力进行定位,在因风浪对船舶进行实时补偿时,不影响回转结构转动,其结构简单没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对应输入齿轮设置有多个,所述回转驱动外侧还连接有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底部固定在固定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回转驱动驱动输入齿轮,控制外齿圈输出,实现立柱主体运动,设置的驱动支架不影响输入齿轮和中心齿轮运动,同时能够固定回转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三角加强板和多条牵拉绳,所述三角加强板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立柱主体顶部且侧边分别连接登乘平台底部和立柱主体侧面,所述牵拉绳呈交叉状设置在两块不同三角加强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三角加强板增加立柱主体与登乘平台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因风浪过大而受损,三角加强板之间的牵拉绳将多个三角加强板构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联动性,也能够在风浪过大时通过牵拉绳缓解部分冲击力,实现支撑减震功能,保证了支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包括连接板、多块横向板、多块纵向板和连接座,所述连接板呈弧形且贴合立柱主体侧面设置,所述连接板和连接座之间通过两块上下平行的横向板连接,所述横向板之间通过多个阵列平行设置的纵向板连接且纵向板的两端还与连接板和连接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多块横向板、多块纵向板和连接座构成结构稳定且承载力强的连接框架,使立柱主体和俯仰装置之间固定更加稳定牢固,提升抗冲击能力,能够避免海上风浪冲击造成结构断裂,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框架的两侧,所述驱动件驱动活动轴做竖直运动,所述活动轴包括轴体、轴头和卡接块,所述轴体呈圆柱状,所述轴头呈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的圆台状且固定在轴体上远离驱动件的一端,所述卡接块固定在轴头远离轴体的一端,所述卡接块呈半球体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驱动件驱动活动轴竖直下移,控制轴头伸入活动卡槽中,卡接块与卡接环抵接,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间相对转动的情况,实现回转后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上对应活动轴设置有环状的活动卡槽,所述活动卡槽的纵截面为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活动卡槽内底部还设有与卡接块配合的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卡槽与轴头相匹配,保证回转结构在转至任意角度时,定位装置均能固定,减少风浪对回转角度的影响,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外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纵截面呈L型的第一密封板和纵截面呈L型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环绕立柱主体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下方,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两端分别连接立柱主体侧壁和固定基座上端面,所述第二密封板一端插入立柱主体侧壁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在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之间构成密封腔,有效避免海浪中高盐度高湿度水汽对回转结构内部零部件的腐蚀破坏,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相较于整体维护,密封结构的维护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上还开设有承积槽,所述承积槽顶部长度大于底部长度,所述承积槽设置在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板远离第二密封板一侧还延伸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远离第一密封板一侧延伸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减少外部水汽浸入,渗入的水汽均汇聚到承积槽中,避免进一步侵入回转结构内部,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防腐蚀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回转结构控制回转立柱横摇,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定位装置对回转结构进行限位,从而减少因风浪产生的晃动,同时定位装置仅依靠摩擦和重力进行定位,在因风浪对船舶进行实时补偿时,不影响回转结构转动,其结构简单没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在回转结构转动到位后,驱动件驱动活动轴竖直下移,控制轴头伸入活动卡槽中,卡接块与卡接环抵接,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间相对转动的情况,实现回转后的定位。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在立柱主体与固定基座之间构成密封腔,有效避免海浪中高盐度高湿度水汽对回转结构内部零部件的腐蚀破坏,固定基座上还开设有承积槽,渗入的水汽均汇聚到承积槽中,避免水汽进一步侵入回转结构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登乘平台;2、伸缩舷梯;3、俯仰装置;4、回转立柱;41、支撑框架;411、三角加强板;412、牵拉绳;42、连接框架;421、连接板;422、横向板;423、纵向板;424、连接座;43、立柱主体;5、回转结构;51、固定基座;511、活动卡槽;5111、卡接环;512、密封结构;5121、第一密封板;51211、第一固定板;5122、第二密封板;51221、第二固定板;5123、固定螺栓;513、承积槽;52、回转齿轮;521、外齿圈;522、输入齿轮;523、中心齿轮;53、回转驱动;531、驱动支架;6、定位装置;61、侧承板;62、驱动件;63、活动轴;631、轴体;632、轴头;633、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登乘平台1、伸缩舷梯2、俯仰装置3、回转立柱4、回转结构5和定位装置6,伸缩舷梯2转动设置在登乘平台1的右侧,登乘平台1下方固定连接有回转立柱4,回转立柱4下方设有回转结构5,回转立柱4与回转结构5转动连接,伸缩舷梯2两端分别与伸缩舷梯2底部和回转立柱4侧面连接,回转立柱4包括支撑框架41、连接框架42和立柱主体43,支撑框架41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与登乘平台1底部连接固定,连接框架42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壁且与俯仰装置3的一端铰接,定位装置6共有两个且关于伸缩舷梯2对称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面,回转结构5控制回转立柱4横摇,在回转结构5转动到位后,定位装置6对回转结构5进行限位,从而减少因风浪产生的晃动,同时定位装置6仅依靠摩擦和重力进行定位,在因风浪对船舶进行实时补偿时,不影响回转结构5转动,其结构简单没操作方便,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框架41包括多个三角加强板411和多条牵拉绳412,三角加强板411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两个侧边分别连接登乘平台1底部和立柱主体43侧面,牵拉绳412呈交叉状设置在两块不同三角加强板411之间,设置三角加强板411增加立柱主体43与登乘平台1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因风浪过大而受损,三角加强板411之间的牵拉绳412将多个三角加强板411构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联动性,也能够在风浪过大时通过牵拉绳412缓解部分冲击力,实现支撑减震功能,保证了支撑框架41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接框架包括连接板421、两块横向板422、三块纵向板423和连接座424,连接板421呈弧形且贴合立柱主体43侧面设置,连接板421和连接座424之间通过两块上下平行的横向板422连接,横向板422之间通过多个阵列平行设置的纵向板423连接且纵向板423的两端还与连接板421和连接座424连接,横向板422与纵向板423相互垂直,通过连接板421、多块横向板422、多块纵向板423和连接座424构成结构稳定且承载力强的连接框架42,使立柱主体43和俯仰装置3之间固定更加稳定牢固,提升抗冲击能力,能够避免海上风浪冲击造成结构断裂,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装置6包括侧承板61、驱动件62和活动轴63,驱动件62固定在侧承板61上且驱动活动轴63运动,固定基座51上对应活动轴63的运动轨迹开设有活动卡槽511,活动卡槽511呈环状且活动卡槽511的纵截面为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的等腰梯形,驱动件62驱动活动轴63做竖直运动,所述活动轴6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轴体631、轴头632和卡接块633,轴体631呈圆柱状,轴头632呈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的圆台状,卡接块633呈半球体状,活动卡槽511内底部还设有与卡接块633配合的卡接环5111,卡接块633和卡接环5111采用摩擦系数大的软质材料制成,从而在驱动件62驱动活动轴63下移后,卡接块633与卡接环5111抵接,在风浪来袭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使立柱主体43不易产生晃动,实现限位功能。
如图2和图4所示,回转结构5包括固定基座51、回转齿轮52和回转驱动53,回转齿轮52设置在固定基座51上方,回转驱动53驱动回转齿轮52转动,所述回转齿轮52包括外齿圈521、三个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外齿圈521固定在立柱主体43内侧壁且外齿圈521与输入齿轮522啮合,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均定位转动在固定基座51上方,输入齿轮522圆周阵列设置在中心齿轮523四周且与中心齿轮523啮合,外齿圈521与中心齿轮523同轴设置,回转驱动53对应输入齿轮522设置有多个,回转驱动53外侧还连接有驱动支架531,驱动支架531底部固定在固定基座51上,多个回转驱动53驱动输入齿轮522,控制外齿圈521输出,实现立柱主体43运动,设置的驱动支架531不影响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运动,同时能够固定回转驱动53。
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基座51外还设有密封结构512,密封结构512包括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均呈环状且纵剖面对L型,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环绕立柱主体43设置,第二密封板5122设置在第一密封板5121下方,第一密封板5121的内侧与立柱主体43贴合且底部与固定基座51的上端面贴合,第二密封板5122的内侧插入立柱主体43内且底部与固定基座51的上端面贴合,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之间构成密封腔,固定基座51对于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之间构成的密封腔底部开设有弧状承积槽513,承积槽513能够有效汇聚渗入水汽,避免水汽进一步侵入回转结构5内部,第一密封板5121向外侧延伸有第一固定板51211,第二密封板5122想内侧延伸有第二固定板51221,第一固定板51211和第二固定板51221均通过固定螺栓5123将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固定在固定基座51上,实现密封结构512的连接稳定。
本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登乘装置的横摇和纵摇,在回转结构5转动适宜角度后,驱动件62驱动活动轴63下移并使轴头632和卡接块633伸入活动卡槽511中,使卡接块633与卡接环5111抵接,增加两者的摩擦面积和摩擦力度,从而在风浪冲击时,实现回转立柱4的定位,减少晃动;在回转立柱4底部还设有密封结构512,通过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减少水汽侵入回转结构5内部,承积槽513用来汇聚侵入水汽,进一步保护回转结构5内部不受海水腐蚀损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包括:登乘平台(1)和伸缩舷梯(2),所述伸缩舷梯(2)设置在登乘平台(1)的一侧,所述登乘平台(1)和伸缩舷梯(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舷梯(2)下方还铰接有俯仰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转立柱(4),所述回转立柱(4)设置在登乘平台(1)底部,所述回转立柱(4)与登乘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立柱(4)底部设有回转结构(5),所述回转立柱(4)与回转结构(5)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立柱(4)包括支撑框架(41)、连接框架(42)和立柱主体(43),所述支撑框架(41)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与登乘平台(1)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框架(42)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壁且与俯仰装置(3)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柱主体(43)底部与回转结构(5)转动连接;
回转结构(5),所述回转结构(5)包括固定基座(51)、回转齿轮(52)和回转驱动(53),所述回转齿轮(52)设置在固定基座(51)上方,所述回转驱动(53)驱动回转齿轮(52)转动,所述回转齿轮(52)包括外齿圈(521)、多个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所述外齿圈(521)固定在立柱主体(43)内壁,所述外齿圈(521)与输入齿轮(522)啮合,所述输入齿轮(522)和中心齿轮(523)均定位转动在固定基座(51)上,所述输入齿轮(522)圆周阵列设置在中心齿轮(523)四周且与中心齿轮(523)啮合,所述外齿圈(521)与中心齿轮(523)同轴设置;
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立柱主体(43)侧面,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侧承板(61)、驱动件(62)和活动轴(63),所述驱动件(62)固定在侧承板(61)上且驱动活动轴(63)运动,所述固定基座(51)上对应活动轴(63)设置有活动卡槽(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动(53)对应输入齿轮(522)设置有多个,所述回转驱动(53)外侧还连接有驱动支架(531),所述驱动支架(531)底部固定在固定基座(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1)包括多个三角加强板(411)和多条牵拉绳(412),所述三角加强板(411)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立柱主体(43)顶部且侧边分别连接登乘平台(1)底部和立柱主体(43)侧面,所述牵拉绳(412)呈交叉状设置在两块不同三角加强板(4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42)包括连接板(421)、多块横向板(422)、多块纵向板(423)和连接座(424),所述连接板(421)呈弧形且贴合立柱主体(43)侧面设置,所述连接板(421)和连接座(424)之间通过两块上下平行的横向板(422)连接,所述横向板(422)之间通过多个阵列平行设置的纵向板(423)连接且纵向板(423)的两端还与连接板(421)和连接座(4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框架(42)的两侧,所述驱动件(62)驱动活动轴(63)做竖直运动,所述活动轴(63)包括轴体(631)、轴头(632)和卡接块(633),所述轴体(631)呈圆柱状,所述轴头(632)呈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的圆台状且固定在轴体(631)上远离驱动件(62)的一端,所述卡接块(633)固定在轴头(632)远离轴体(631)的一端,所述卡接块(633)呈半球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51)上对应活动轴(63)设置有环状的活动卡槽(511),所述活动卡槽(511)的纵截面为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活动卡槽(511)内底部还设有与卡接块(633)配合的卡接环(5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51)外还设有密封结构(512),所述密封结构(512)包括纵截面呈L型的第一密封板(5121)和纵截面呈L型的第二密封板(5122),所述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均环绕立柱主体(43)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板(5122)设置在第一密封板(5121)下方,所述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两端分别连接立柱主体(43)侧壁和固定基座(51)上端面,所述第二密封板(5122)一端插入立柱主体(43)侧壁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51)上还开设有承积槽(513),所述承积槽(513)顶部长度大于底部长度,所述承积槽(513)设置在第一密封板(5121)和第二密封板(5122)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板(5121)远离第二密封板(5122)一侧还延伸有第一固定板(51211),所述第二密封板(5122)远离第一密封板(5121)一侧延伸有第二固定板(51221),所述第一固定板(51211)和第二固定板(51221)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5123)。
CN202221710852.6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Active CN217805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0852.6U CN217805158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0852.6U CN217805158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5158U true CN21780515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0852.6U Active CN217805158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5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1458B (zh) 半潜式浮动风机基础和浮动风机
CN103818523B (zh)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海上风力发电机及施工方法
US8471399B2 (en) Floating wind power apparatus
JP5918503B2 (ja) 浮体式流体力利用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風力推進船
WO2022052369A1 (zh) 一种带月池圆筒型浮式风机平台
CN102765466B (zh)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WO2003072428A1 (fr) Structure de base de type flottant pour la generation d'energie eolienne sur l'ocean
KR102003049B1 (ko) 동요 감쇠형 접안장치
JP2001509565A (ja) 風力タービンを備えた人工アイランド
US10716296B2 (en)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tegrated with steel fish farming cage
CN209080129U (zh) 一种用于水下设施圆管结构的清洗和检测机器人
CN108715215A (zh) 一种双浮体四立柱半潜式风机基础
JP2020507516A (ja) 浮体式設備のため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CN112648149A (zh) 海上漂浮式风机基础及海上风机
CN211874639U (zh) 一种可被动偏航的双风轮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109868847B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潮差区腐蚀在线检测设备
CN109868848B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浪溅区腐蚀在线检测设备
CN113339200A (zh)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超大型半潜漂浮式风力机基础
US20220213871A1 (en) Ducted wind turbine and support platform
CN217805158U (zh) 一种海上登乘装置的回转机构
JP6266685B2 (ja) 浮体式流体力利用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風力推進船
CN111712629A (zh) 一种提高低流速的动力装置
CN114208739A (zh) 一种万向连接的浮式深水网箱和施工方法
US20230141340A1 (en) Floating wind turbine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3106292A (ja) 洋上風力発電機の浮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