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6093U -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96093U CN217796093U CN202221130616.7U CN202221130616U CN217796093U CN 217796093 U CN217796093 U CN 217796093U CN 202221130616 U CN202221130616 U CN 202221130616U CN 217796093 U CN217796093 U CN 217796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conduction
- heat
- auxiliary roller
- reation kettle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杆、加热管和隔热罩,加热管设置在反应釜本体表面,隔热罩固定连接在加热管的外侧,反应釜本体内壁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导热杆的外侧贯穿至隔热罩的内部,导热杆的外侧开设有导热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热槽和辅助辊配合导热杆和导热片对隔热罩内部热量进行导向利用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通过对罐体进行加热,达到对内部物料加热的目的,由于加热时反应釜表面有较多热量不能被使用,加热效率较慢,加热不均匀,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和,增加了能源浪费的问题,具备了导热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加热方式有:蒸汽、电加热、导热油,以满足耐酸、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不同工作环境的工艺需要,通过加热配合搅拌器对物料进行搅拌加热工作,但现有的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通过对罐体进行加热,达到对内部物料加热的目的,由于加热时反应釜表面有较多热量不能被使用,加热效率较慢,加热不均匀,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和,增加了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具备了导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通过对罐体进行加热,达到对内部物料加热的目的,由于加热时反应釜表面有较多热量不能被使用,加热效率较慢,加热不均匀,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和,增加了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杆、加热管和隔热罩,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反应釜本体表面,所述隔热罩固定连接在加热管的外侧,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外侧贯穿至隔热罩的内部,所述导热杆的外侧开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助辊呈等距离分布,所述辅助辊与导热槽相连通,所述辅助辊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热片成环形等距离分布,所述导热片与辅助辊呈一体式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导热杆的表面开设有位于辅助辊内侧的排热孔,所述排热孔设置有若干,且若干个排热孔呈环形等距离分布,所述排热孔配合辅助辊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辅助辊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成环形设置,所述连接片的内侧与导热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辊通过连接片与导热杆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热片内部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侧与导热片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环配合连接片与辅助辊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横切面呈C型设置,所述导热杆的内侧与固定环的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导热杆的内侧与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配合导热杆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热槽和辅助辊配合导热杆和导热片对隔热罩内部热量进行导向利用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通过对罐体进行加热,达到对内部物料加热的目的,由于加热时反应釜表面有较多热量不能被使用,加热效率较慢,加热不均匀,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和,增加了能源浪费的问题,具备了导热效果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热孔,能够有效的在热气进入导热槽后使热气进入导热片内部,避免热气无法进入导热片内部的情况,提高了导热杆的导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口和连接片,连接口为连接片通过链接空间,连接片配合连接口使导热片与排热孔连通,避免排热孔工作时出现热气沿导热杆散开的情况,提高了排热孔的排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本体;2、搅拌杆;3、加热管;4、隔热罩;5、导热杆;6、导热槽;7、辅助辊;8、导热片;9、排热孔;10、连接口;11、连接片;12、定位环;13、固定环;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杆2、加热管3和隔热罩4,加热管3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表面,隔热罩4固定连接在加热管3的外侧,反应釜本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5,导热杆5的外侧贯穿至隔热罩4的内部,导热杆5的外侧开设有导热槽6,导热杆5 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辊7,辅助辊7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助辊7呈等距离分布,辅助辊7与导热槽6相连通,辅助辊7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片8,导热片8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热片8成环形等距离分布,导热片8与辅助辊7呈一体式设置。
参考图2和图3,导热杆5的表面开设有位于辅助辊7内侧的排热孔9,排热孔9设置有若干,且若干个排热孔9呈环形等距离分布,排热孔9配合辅助辊7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排热孔9,能够有效的在热气进入导热槽6后使热气进入导热片8内部,避免热气无法进入导热片8内部的情况,提高了导热杆5的导热效果。
参考图2和图3,辅助辊7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口10,连接口10 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片11,连接片11成环形设置,连接片 11的内侧与导热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辅助辊7通过连接片11与导热杆5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口10和连接片11,连接口10为连接片11通过链接空间,连接片11配合连接口10使导热片8与排热孔9连通,避免排热孔9工作时出现热气沿导热杆5散开的情况,提高了排热孔9的排热效果。
参考图2和图3,连接片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热片8内部的定位环12,定位环12的内侧与导热片8的内壁接触,定位环12 配合连接片11与辅助辊7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环12,能够有效的在连接片11配合排热孔9与导热片8工作过程中对导热片 8进行活动定位工作,避免导热片8工作过程中出现与连接片11错位,甚至分离的情况,提高了连接片11与导热片8的连接效果。
参考图2和图3,搅拌杆2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3,固定环13的横切面呈C型设置,导热杆5的内侧与固定环13 的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环13,能够有效的在轴承14配合导热杆5工作过程中为轴承14提供固定点和活动空间,避免轴承14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有效对导热杆5进行辅助的情况,提高了轴承14的辅助效果。
参考图2和图3,固定环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4,导热杆 5的内侧与轴承14的表面固定连接,轴承14配合导热杆5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轴承14,能够有效的在导热杆5工作过程中配合固定环13对其进行活动支撑工作,避免导热杆5工作过程中出现外侧晃动的情况,提高了导热杆5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导热杆5配合导热槽6对隔热罩4内部多余的热量进行导向工作热气会向低温处散发,同时导热片8受搅拌杆2搅拌的液体影响在导热杆5表面转动,由于导热片8内部是空腔在转动会产生一定的吸力,此时热气通过排热孔 9配合连接片11进入导热片8内部,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导热工作,同时定位环12对连接片11与导热片8进行活动定位工作,在搅拌杆2工作过程中轴承14配合固定环13对导热杆5进行活动稳定工作,同时不影响搅拌杆2正常工作,以此实现外部热量利用减少能源浪费的功能,提高了反应釜本体1的加热效率和,降低了能源浪费。
综上所述:该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通过设置导热槽6和辅助辊 7配合导热杆5和导热片8对隔热罩4内部热量进行导向利用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大多通过对罐体进行加热,达到对内部物料加热的目的,由于加热时反应釜表面有较多热量不能被使用,加热效率较慢,加热不均匀,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和,增加了能源浪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杆(2)、加热管(3)和隔热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表面,所述隔热罩(4)固定连接在加热管(3)的外侧,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杆(5),所述导热杆(5)的外侧贯穿至隔热罩(4)的内部,所述导热杆(5)的外侧开设有导热槽(6),所述导热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辊(7),所述辅助辊(7)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助辊(7)呈等距离分布,所述辅助辊(7)与导热槽(6)相连通,所述辅助辊(7)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片(8),所述导热片(8)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热片(8)成环形等距离分布,所述导热片(8)与辅助辊(7)呈一体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5)的表面开设有位于辅助辊(7)内侧的排热孔(9),所述排热孔(9)设置有若干,且若干个排热孔(9)呈环形等距离分布,所述排热孔(9)配合辅助辊(7)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辊(7)的内侧开设有连接口(10),所述连接口(10)内壁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成环形设置,所述连接片(11)的内侧与导热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辊(7)通过连接片(11)与导热杆(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热片(8)内部的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的内侧与导热片(8)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环(12)配合连接片(11)与辅助辊(7)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横切面呈C型设置,所述导热杆(5)的内侧与固定环(13)的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4),所述导热杆(5)的内侧与轴承(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4)配合导热杆(5)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30616.7U CN217796093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30616.7U CN217796093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96093U true CN217796093U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98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30616.7U Active CN217796093U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96093U (zh) |
-
2022
- 2022-05-11 CN CN202221130616.7U patent/CN2177960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796093U (zh) | 节能均匀加热反应釜 | |
CN212058370U (zh) | 蒸汽换热器 | |
CN209131447U (zh) | 一种高效耐用的换热器 | |
CN201677531U (zh) | 电加热压纹辊 | |
CN206556054U (zh) |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热回收进料装置 | |
CN109055750A (zh) | 一种冶炼装置 | |
CN212538886U (zh) | 一种制热用高温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1373294U (zh) | 病死畜禽及屠宰副产品无害化处理化制罐的中轴换热结构 | |
CN220583158U (zh) | 一种油脂工业废水热能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209917883U (zh) | 一种氧化釜 | |
CN210346274U (zh) | 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8306244U (zh) | 利用副产物邻氯苯甲酸生产邻氯苯甲酰胺的脱水装置 | |
CN212214657U (zh) | 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 | |
CN221882261U (zh) | 一种空调机组热回收节能装置 | |
CN216111437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热水泵 | |
CN212864673U (zh) | 一种粉煤热解间接加热式回转炉 | |
CN215822783U (zh) | 一种多功能催化反应装置 | |
CN216522720U (zh) | 一种铝板带清洗烘干箱 | |
CN210242462U (zh) | 一种热处理车间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5317016U (zh) | 一种通风降噪冷却塔 | |
CN214747454U (zh) | 一种厨余处理机的新型热交换装置 | |
CN211476794U (zh) | 一种制备氟化氢时加热回转炉后的余热换热器 | |
CN216799797U (zh) | 一种用于生产环保型消泡剂的化工反应釜 | |
CN204786467U (zh) | 一种高效冷渣机 | |
CN216010794U (zh) | 基于胶合板生产过程的低品位余热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