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0035U -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0035U
CN217790035U CN202221251269.3U CN202221251269U CN217790035U CN 217790035 U CN217790035 U CN 217790035U CN 202221251269 U CN202221251269 U CN 202221251269U CN 217790035 U CN217790035 U CN 217790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dy
holes
row
power input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12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12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0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0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0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的容纳槽内设有若干组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组和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每组内的电压输出接线柱的顶部均穿出外壳本体上表面、且穿出的顶部之间形成有隔板,电压输出接线柱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形成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一安装腔和容纳电压输出端的第一定位腔,电源输入接线柱的顶部均穿出外壳本体上表面,电源输入接线柱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形成有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二安装腔和容纳电源输入端的第二定位腔,外壳本体上表面上还设有十六孔插排、六孔插排和十孔插排,十六孔插排、六孔插排和十孔插排与外壳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非常实用,且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变电压控制器未设置一保护壳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液体、粉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利用于变电压控制器的长时间使用,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非常实用,且能够避免灰尘和水汽侵蚀控制器上的元器件,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的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下表面上设有敞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若干组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组,每组内的电压输出接线柱的顶部均穿出所述外壳本体上表面、且穿出的顶部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电压输出接线柱的顶部形成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电压输出接线柱的底部形成用于容纳电压输出端的第一定位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定位腔相连通,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的顶部均穿出所述外壳本体上表面,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的底部形成用于容纳电源输入端的第二定位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定位腔相连通,所述外壳本体上表面上还设有十六孔插排、六孔插排和十孔插排,所述十六孔插排、所述六孔插排和所述十孔插排与所述外壳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本产品的敞口容纳槽能够将变电压控制器电压输出端和电源输入端罩住,因此避免了灰尘和水汽侵蚀控制器上的元器件,且电压输出接线柱和电源输入接线柱的顶部均穿出外壳本体上表面,此结构,使得两者的高度会高于外壳本体上表面,使得灰尘更加不易进入,隔板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电压输出接线柱在接线时,电压的输出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接的情况,且外壳本体安装后,可采用相应的铜柱与电压输出端和电源输入端连接通电方式,使得产品的导电效果和功率更高,第一定位腔和第二定位腔的形成,使得电压输出端和电源输入端和铜柱接触更稳定,十六孔插排、六孔插排和十孔插排采用一体式的结构,提高产品使用便捷性,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非常实用,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本体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十六孔插排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六孔插排和所述十孔插排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且所述十六孔插排、所述六孔插排和所述十孔插排的外壁上均设有卡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形成,减少了外壳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避免了接插件受力使插排断裂现象的发生,卡扣的设置,提高了接插件与插排配合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负载接线柱,所述负载接线柱的顶部穿出所述外壳本体上表面、且形成有第三安装腔,所述负载接线柱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安装腔相连通的插孔,所述第三安装腔内一体安装有负载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适用范围更广,当需要连接负载时,可通过负载接线柱上的负载连接件实现与变电压控制器的组装连接,也避免了灰尘自插孔处进入容纳槽内,结构更合理,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腔的侧壁上和底壁根部处分别设有防脱环和限位块,所述负载接线柱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脱环相配合的防脱槽、以及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负载连接件的安装更稳定,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周向转动现象的发生,连接线不会发生扭转破裂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壁面上还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由若干纵筋和若干横筋交错设置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交错设置纵筋和横筋,提高外壳本体的强度,注塑成型后不易收缩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本体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还设有围绕所述容纳槽的密封凸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外壳本体与变动压控制器之间采用螺钉配合,固定拆卸方便,密封凸筋的形成有效防止水汽自外壳本体与变动压控制器之间的安装间隙侵入,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本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本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载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本体、2-容纳槽、3-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组、4-电压输出接线柱、5-隔板、6-第一安装腔、7-第一定位腔、8-电源输入接线柱、9-第二安装腔、10-第二定位腔、11-十六孔插排、12-六孔插排、13-十孔插排、14-第一凹陷部、15-第二凹陷部、16-卡扣、17-负载接线柱、18-第三安装腔、19-插孔、20-负载连接件、21-防脱环、22-限位块、23-防脱槽、24-限位缺口、25-纵筋、26-横筋、27-安装孔、28-密封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外壳本体1下表面上设有敞口的容纳槽2,敞口的容纳槽2可将变电压控制器上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源输入端罩住,从而达到避免灰尘和水汽侵蚀控制器上的元器件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内设有若干组呈横向间隔设置的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组3,每组内的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均穿出外壳本体1上表面,因此,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位于外壳本体1外侧,此结构,使得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高度会高于外壳本体1上表面,使得灰尘更加不易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组内的电压输出接线柱4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之间还形成有隔板5,隔板5能够避免电压输出接线柱4在接线时,电压输出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接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形成第一安装腔6,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底部还形成第一定位腔7,且第一安装腔6与第一定位腔7相连通,第一安装腔6用于容纳安装铜柱,也就是说,外壳本体1安装后,采用铜柱与电压输出端连接通电方式,这样的话,产品的导电效果更佳,产品功率也更高,第一定位腔7用于容纳安装电压输出端,第一定位腔7的形成,使得电压输出端和铜柱接触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内还设有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8,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8分别位于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3的上下两侧,因此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8之间距离较远,无需设置隔板,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顶部均穿出外壳本体1上表面,也就是说,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顶部高度会高于外壳本体1上表面,使得灰尘更加不易进入,在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安装腔9,在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定位腔10,第二安装腔9与第二定位腔10相连通,第二安装腔9也用于容纳安装铜柱,也就是说,外壳本体1安装后,可采用铜柱与电源输入端连接通电方式,这样的话,使得产品的导电效果和功率更佳,第二定位腔10用于容纳安装电源输入端,第二定位腔10的形成,使得电源输入端和铜柱接触更稳定,因此,结构设计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本体1上表面上还设有十六孔插排11、六孔插排12和十孔插排13,十六孔插排11、六孔插排12和十孔插排13与外壳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传统的产品插排与外壳本体1都是分体式结构,造成连接牢固性差,产品稳定性差,使用不便,现采用一体式结构,提高产品使用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本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凹陷部14和第二凹陷部15,所述十六孔插排11位于第一凹陷部14内,六孔插排12和十孔插排13位于第二凹陷部15内,第一凹陷部14和第二凹陷部15的形成,减少了外壳本体1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避免了接插件受力使插排断裂现象的发生,且在十六孔插排11、六孔插排12和十孔插排13的外壁上均设有卡扣16,卡扣16的设置,提高了接插件与插排配合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内还设有负载接线柱17,负载接线柱17的顶部穿出外壳本体1上表面,也就是说,负载接线柱17的顶部高度会高于外壳本体1上表面,使得灰尘更加不易进入,在负载接线柱17上形成有第三安装腔18,在负载接线柱17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安装腔18相连通的插孔19,在第三安装腔18内一体安装有负载连接件20,负载连接件20上设置一螺纹孔,外部负载可通过与负载连接件20的螺纹连接实现与变电压控制器的组装连接,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在不需要连接负载时,负载连接件20还可挡住插孔19,避免了灰尘自插孔18处进入容纳槽2内,结构更合理,使用更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腔18的侧壁上和底壁根部处分别设有防脱环21和限位块22,负载接线柱17的壁面上设有与防脱环21相配合的防脱槽23、以及与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缺口24,更具体的说,采用防脱环21与防脱槽23的配合,实现负载连接件20的稳定安装,同时,第三安装腔18和负载接线柱17均为圆形的形状,因此,通过限位块22与限位缺口24的配合,避免了负载接线柱17周向转动现象的发生,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线不会发生扭转破裂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的壁面上还设有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结构由若干纵筋24和若干横筋25交错设置构成,通过交错设置纵筋24和横筋25,提高外壳本体1的强度,注塑成型后不易收缩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本体1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安装孔26,安装孔26内设置螺钉,也就是说,外壳本体1与变动压控制器之间采用螺钉配合,此方式的,外壳本体1固定拆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6的内侧还设有围绕容纳槽2的密封凸筋27,外壳本体1安装后,密封凸筋27卡装于变电压控制器上相应的密封卡槽内,因此,密封凸筋27的形成有效防止水汽自外壳本体1与变动压控制器之间的安装间隙侵入,使用更安全。
综上所述,本产品的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非常实用,且能够避免灰尘和水汽侵蚀控制器上的元器件,能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下表面上设有敞口的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内设有若干组三相电压输出接线柱组(3),每组内的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均穿出所述外壳本体(1)上表面、且穿出的顶部之间形成有隔板(5),所述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顶部形成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一安装腔(6),所述电压输出接线柱(4)的底部形成用于容纳电压输出端的第一定位腔(7),所述第一安装腔(6)与所述第一定位腔(7)相连通,所述容纳槽(2)内还设有两个电源输入接线柱(8),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顶部均穿出所述外壳本体(1)上表面,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纳铜柱的第二安装腔(9),所述电源输入接线柱(8)的底部形成用于容纳电源输入端的第二定位腔(10),所述第二安装腔(9)与所述第二定位腔(10)相连通,所述外壳本体(1)上表面上还设有十六孔插排(11)、六孔插排(12)和十孔插排(13),所述十六孔插排(11)、所述六孔插排(12)和所述十孔插排(13)与所述外壳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凹陷部(14)和第二凹陷部(15),所述十六孔插排(11)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4)内,所述六孔插排(12)和所述十孔插排(13)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15)内,且所述十六孔插排(11)、所述六孔插排(12)和所述十孔插排(13)的外壁上均设有卡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内还设有负载接线柱(17),所述负载接线柱(17)的顶部穿出所述外壳本体(1)上表面、且形成有第三安装腔(18),所述负载接线柱(17)的底部设有与第三安装腔(18)相连通的插孔(19),所述第三安装腔(18)内一体安装有负载连接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腔(18)的侧壁上和底壁根部处分别设有防脱环(21)和限位块(22),所述负载接线柱(17)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脱环(21)相配合的防脱槽(23)、以及与所述限位块(22)相配合的限位缺口(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的壁面上还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由若干纵筋(25)和若干横筋(26)交错设置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的边缘处还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的内侧还设有围绕所述容纳槽(2)的密封凸筋(28)。
CN202221251269.3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Active CN217790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269.3U CN2177900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269.3U CN2177900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0035U true CN217790035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1269.3U Active CN2177900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0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9718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8666462A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17790035U (zh) 一种变电压控制器外壳
CN112768960A (zh) 模组输出极结构
CN219046334U (zh) 快速连接导线的矩形连接器
CN217983766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
CN201332158Y (zh) 电力连接器
CN212011317U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件
CN201230024Y (zh) 多功能电连接器插座及其插头
CN218940078U (zh) 一种新型16pin的电连接器
CN218275217U (zh) 一种180度贴板型usb连接器
CN217848465U (zh) 用于电池包的引出端绝缘防护支座、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CN218123918U (zh) Lan转接器
CN219203608U (zh) 一种绝缘防腐的接线装置
CN218632545U (zh) 一种弹扣插座
CN221176793U (zh) 带有斜边槽的稳固型连接器
CN220291250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接插件
CN204946967U (zh) 用于连接多个电池芯的支架和支架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233558U (zh) 带面板的连接器
CN218300489U (zh) 一种固定连接插头的电机接线板及车用电机
CN216872424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排插
CN218867405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
CN216929074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CN217406489U (zh) 光伏接线盒组件
CN216673556U (zh) 一种综合电源外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variable voltage controller hous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Yueqing Branch

Pledgor: YUEQING SPARK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509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