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7586U -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7586U
CN217787586U CN202221997495.6U CN202221997495U CN217787586U CN 217787586 U CN217787586 U CN 217787586U CN 202221997495 U CN202221997495 U CN 202221997495U CN 217787586 U CN217787586 U CN 217787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subassembly
plat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74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锦
朱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utian Hua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utian Hu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8394374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7787586(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utian Hua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utian Hu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74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7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7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7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涉及投影光机技术领域,包括前端安装了镜头的成像部腔体、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底部用于安装成像器件组件的屏框组件、倾斜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内部与成像器件组件及镜头配合的反射镜组件,所述反射镜组件后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扇,所述内循环风扇的进风口位于反射镜组件侧,内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向下且垂直于成像器件组件,出风口与屏框组件之间设置有设置有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还包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密闭散热,不会产生灰尘;弧形导流风道的设置避免了循环气流拐弯造成的动能损失过大。

Description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光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投影光机是投影机的核心部件。能否良好散热,决定了光机的功率大小和噪音大小,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投影机整机的体验感。传统的液晶屏投影机光机,采用开放式光路,用外界的冷空气对液晶屏散热,效果好,但是清理灰尘很麻烦,且会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现有的密封光机,其基础逻辑均是采用内循环密封结构,通过热交换器,或者金属外壳,将热量散失掉,从而保持密封性能和散热性能。但是这类光机的特点是结构设计不完整,对内循环气流的散热处理方式不完全,从而导致散热不充分,整机功率受限制。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缺陷如下:
(1)、散热风扇的出风口设置不合理,循环气流拐弯或者风道变化过大,动能损失过大,导致风扇功率提高才能获得足够的风量和风压用于散热,副作用是功耗增加和噪音增加。
(2)、高温部件和低温部件设置不合理,导致高温部件加热低温部件,副作用是高温部件在散热时由于温差低,散热功率降低。
(3)、结构设计不紧凑,占用太多空间,导致整机体积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将投影光机的液晶屏产生的热量尽快的分散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包括前端安装了镜头的成像部腔体、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底部用于安装成像器件组件的屏框组件、倾斜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内部与成像器件组件及镜头配合的反射镜组件,所述反射镜组件后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扇,所述内循环风扇的进风口位于反射镜组件侧,内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向下且垂直于成像器件组件,出风口与屏框组件之间设置有设置有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还包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包括外循环散热风扇和异型换热器,所述异型换热器包括吸热端、散热端、隔离吸热端和散热端的连接件,连接件呈倾斜设置,所述吸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内侧,且处于屏框组件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外侧与外循环散热风扇连接;
所述吸热端包括从下而下等间距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多块水平吸热板,每块水平吸热板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允许风穿过的条形过风孔;
所述散热端包括与连接件外侧底部连接的延伸板,连接件和延伸板外侧均等间距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散热板,每块散热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散热孔;
所述连接件的倾斜角度为30~50°。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TEC半导体制冷器主体、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外侧的热沉、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内侧的内循环风扇进风口的制冷段鳍片、设置在成像部腔体外侧的TEC热端散热鳍片,所述制冷段鳍片设置于内循环气流风道上,所述热沉通过热管连接到TEC热端散热鳍片上;
所述制冷段鳍片整体呈三角形状,所述制冷段鳍片包括顶部长板、底部短板、连接顶部长板和底部短板的连接板,顶部长板、底部短板和连接板构成横截面为“工字型”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块水平散热鳍片,多块水平散热鳍片的面积从上到小依次递减。
工作时,内循环风扇吹出的气流,依次经过导流风道、屏框组件、异型换热器、成像部腔体、制冷段鳍片和热沉,回到内循环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包括三个光滑曲面风道,三个光滑曲面风道将内循环风扇出风口的散热气流分为了从外到内的三股气流,均流向屏框组件内部,最外层气流占总气流的20%~30%;中间层气流占总气流的40%~60%;最内层气流占总气流的10%~40%;
三股气流的比例和三个光滑曲面风道的截面积是等比例的关系;
三个光滑曲面为并列设置的三条单侧双曲线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密闭散热,不会带入灰尘;内循环风扇的出风口风向与成像器件组件呈垂直布置,中间通过导流风道连接,这种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循环气流拐弯造成的动能损失过大。
2、制冷段鳍片的设计具有充分利用腔体内的异形空间,导热快,热交换面积大的特点,能将全部内循环气流制冷后,通过内循环风扇给成像器件组件,降低温度的效果很好。
3、工作时,成像部腔体产生的内循环内循环气流在内循环风扇的推动下,依次经过弧形导流风道,成像器件组件、外循环换热器内侧,成像部腔体,和TEC半导体制冷组件的制冷段鳍片,再回到内循环风扇,依次完成了三次散热过程,能将内循环气流温度降低到所需要的温度。其中异型换热器和外循环风扇第一次对温度最高的内循环气流进行第一次降温,然后成像部腔体第二次对内循环气流散热,然后内循环气流再次经过制冷段鳍片进行第三次降温,从而达到高效降温的目的。
4冷段鳍片冷却内循环气流后,经过风扇加速用于成像器件组件的降温,这个过程设置于弧形导流风道内。导流风道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制作,从而外界的温度不易影响到低温的内循环气流,从而在成像器件组件区域的换热效果很好。
5.弧形的导流风道,动能损失小;
6.异型换热器的连接件的倾斜角度为30~50°,由于有角度,所以内循环气流从屏框组件吹出来时,在这个换热器内的动能损失也小,采用型材工艺,好加工,成本低;
7.制冷段鳍片,采用特殊的设计,能在这个异形的空间里,采用型材工艺,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保证了鳍片的热交换面积足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外部轮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2的立体图;
图5是异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一个向视图;
图8是冷段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一个向视图;
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镜头,2-成像部腔体,3-热沉,4-冷段鳍片,4-1-底部短板,4-2-水平散热板A,4-3-顶部长板,4-4-连接板,5-内循环风扇,6-反射镜组件,7-导流风道,8-热管,9-TEC热端散热鳍片,10-屏框,11-成像器件组件,12-异型换热器,12-1-条形过风孔,12-2-水平吸热板,12-3-连接件,12-4-延伸板,12-5-散热板,12-6-条形散热孔,13-外循环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到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包括前端安装了镜头1的成像部腔体2、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底部用于安装成像器件组件11的屏框组件10、倾斜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内部与成像器件组件11及镜头1配合的反射镜组件6,所述反射镜组件6后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扇5,所述内循环风扇5的进风口位于反射镜组件6侧,内循环风扇5的出风口向下且垂直于成像器件组件11,出风口与屏框组件10之间设置有设置有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7,还包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
所述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包括外循环散热风扇13和异型换热器12,所述异型换热器12包括吸热端、散热端、隔离吸热端和散热端的连接件12-3,连接件12-3呈倾斜设置,所述吸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内侧,且处于屏框组件10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2外侧与外循环散热风扇13连接;
所述吸热端包括从下而下等间距设置在连接件12-3上的多块水平吸热板12-2,每块水平吸热板12-2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允许风穿过的条形过风孔12-1;
所述散热端包括与连接件12-3外侧底部连接的延伸板12-4,连接件12-3和延伸板12-4外侧均等间距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散热板12-5,每块散热板12-5上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散热孔12-6;
所述连接件12-3的倾斜角度为30~50°。
所述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TEC半导体制冷器主体、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外侧的热沉3、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内侧的内循环风扇5进风口的制冷段鳍片4、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外侧的TEC热端散热鳍片9,所述制冷段鳍片4设置于内循环气流风道上,所述热沉3通过热管8连接到TEC热端散热鳍片9上;
所述制冷段鳍片4整体呈三角形状,所述制冷段鳍片4包括顶部长板4-3、底部短板4-1、连接顶部长板4-3和底部短板4-1的连接板4-4,顶部长板4-3、底部短板4-1和连接板4-4构成横截面为“工字型”机构,所述连接板4-4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块水平散热鳍片,多块水平散热鳍片的面积从上到小依次递减。
工作时,内循环风扇5吹出的气流,依次经过导流风道7、屏框组件10、异型换热器12、成像部腔体2、制冷段鳍片4和热沉3,回到内循环风扇5。
成像部腔体产生的内循环内循环气流在内循环风扇的推动下,依次经过导流风道,成像器件组件、外循环换热器内侧,成像部腔体,和TEC半导体制冷组件的制冷段鳍片,再回到内循环风扇,依次通过了三次散热过程,能将内循环气流温度降低到所需要的温度。其中异型换热器和外循环风扇第一次对温度最高的内循环气流进行第一次降温,然后成像部腔体第二次对内循环气流散热,然后内循环气流再次经过制冷段鳍片进行第三次降温,从而达到高效降温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所述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7包括三个光滑曲面风道,三个光滑曲面风道将内循环风扇5出风口的散热气流分为了从外到内的三股气流,均流向屏框组件10内部,最外层气流占总气流的20%~30%;中间层气流占总气流的40%~60%;最内层气流占总气流的10%~40%;
三股气流的比例和三个光滑曲面风道的截面积是等比例的关系;
三个光滑曲面为并列设置的三条单侧双曲线曲面。

Claims (4)

1.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包括前端安装了镜头(1)的成像部腔体(2)、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底部用于安装成像器件组件(11)的屏框组件(10)、倾斜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内部与成像器件组件(11)及镜头(1)配合的反射镜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件(6)后侧设置有内循环风扇(5),所述内循环风扇(5)的进风口位于反射镜组件(6)侧,内循环风扇(5)的出风口向下且垂直于成像器件组件(11),出风口与屏框组件(10)之间设置有设置有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7),还包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和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异型散热器组件包括外循环散热风扇(13)和异型换热器(12),所述异型换热器(12)包括吸热端、散热端、隔离吸热端和散热端的连接件(12-3),连接件(12-3)呈倾斜设置,所述吸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内侧,且处于屏框组件(10)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端设置于成像部腔体(2)外侧与外循环散热风扇(13)连接;
所述吸热端包括从下而下等间距设置在连接件(12-3)上的多块水平吸热板(12-2),每块水平吸热板(12-2)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允许风穿过的条形过风孔(12-1);
所述散热端包括与连接件(12-3)外侧底部连接的延伸板(12-4),连接件(12-3)和延伸板(12-4)外侧均等间距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散热板(12-5),每块散热板(12-5)上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散热孔(12-6);
所述连接件(12-3)的倾斜角度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TEC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TEC半导体制冷器主体、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外侧的热沉(3)、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内侧的内循环风扇(5)进风口的制冷段鳍片(4)、设置在成像部腔体(2)外侧的TEC热端散热鳍片(9),所述制冷段鳍片(4)设置于内循环气流风道上,所述热沉(3)通过热管(8)连接到TEC热端散热鳍片(9)上;
所述制冷段鳍片(4)整体呈三角形状,所述制冷段鳍片(4)包括顶部长板(4-3)、底部短板(4-1)、连接顶部长板(4-3)和底部短板(4-1)的连接板(4-4),顶部长板(4-3)、底部短板(4-1)和连接板(4-4)构成横截面为“工字型”机构,所述连接板(4-4)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块水平散热鳍片,多块水平散热鳍片的面积从上到小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条减小风阻的导流风道(7)包括三个光滑曲面风道,三个光滑曲面风道将内循环风扇(5)出风口的散热气流分为了从外到内的三股气流,均流向屏框组件(10)内部,最外层气流占总气流的20%~30%;中间层气流占总气流的40%~60%;最内层气流占总气流的10%~40%;
三股气流的比例和三个光滑曲面风道的截面积是等比例的关系;
三个光滑曲面为并列设置的三条单侧双曲线曲面。
CN202221997495.6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Active CN217787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7495.6U CN21778758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7495.6U CN21778758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7586U true CN217787586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4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7495.6U Active CN21778758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7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87586U (zh)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CN219331903U (zh) 脱毛仪用的散热模块
CN216351743U (zh) 一种光机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216052580U (zh) 一种多媒体散热箱和包含其的多媒体投影仪
CN115013287A (zh) 一种压缩机散热结构
CN212628953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16670484U (zh) 一种密闭投影光机
CN218413182U (zh) 一种密闭投影光机
CN218848557U (zh) 投影光源散热装置以及投影设备
CN220752501U (zh) 一种主动制冷式双驱内循环散热lcd投影仪
CN220798377U (zh) 一种全封闭单通道直投单片式lcd投影光机
CN220108125U (zh) 一种侧装散热的交换机
CN21681999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单向隔离光闸
CN21930286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型lcd投影机
CN215833751U (zh) 散热箱及包含它的多媒体投影仪
CN218068552U (zh) 一种lcd投影机的散热装置
CN219456717U (zh) 一种低噪音的lcd封闭式光机
CN220064596U (zh)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CN218122452U (zh) 一种具备热超导材料散热的投影机
CN219842622U (zh) 一种投影仪风扇结构
US20240085769A1 (en) Projector with thermal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 for heat dissipation
CN213185791U (zh) 一种电机用冷却装置
CN218413183U (zh) 一种静音的lcd封闭式光机
CN217509334U (zh) 一种高散热型5g通讯模组
CN219552811U (zh) 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