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4596U -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4596U
CN220064596U CN202321551262.8U CN202321551262U CN220064596U CN 220064596 U CN220064596 U CN 220064596U CN 202321551262 U CN202321551262 U CN 202321551262U CN 220064596 U CN220064596 U CN 22006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turbofa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12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文露
郑德键
孔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12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包括壳体、LCD液晶屏、前菲镜、镜头和光斗模组,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前菲镜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镜头和所述光斗模组设置在壳体的两侧,还包括有冷热交换器、内涡轮风扇和外涡轮风扇,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装设腔、一风扇腔和一散热腔,所述LCD液晶屏设置在装设腔内,镜头光轴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所述内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冷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散热腔,所述外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大偏轴直投式光轮,提高光效率,并通过双涡轮结构在提高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利用光机堆叠空间,缩减光机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行业中,全密闭单片式LCD投影光机内部光路结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直投式光路结构,其光路为LED灯板+光斗+菲镜+LCD液晶屏+镜头,此种光路设计光效率高,但因为光路较长容易造成光机体积大;另一种是反射式光路结构,其光路为LED灯板+光斗+菲镜+LCD液晶屏+全反射镜+镜头,反射式光路结构通过全反射式反射镜实现光路90度折反,此种光路结构可实现体积较小,然而因为采用全反射光路方式,光效率相比直投式光路低了7%左右,光轴稳定性更差,且增加了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增加3%。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大偏轴直投式光轮,提高光效率,并通过双涡轮结构在提高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利用光机堆叠空间,缩减光机体积的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包括壳体、LCD液晶屏、前菲镜、镜头和光斗模组,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前菲镜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镜头和所述光斗模组设置在壳体的两侧,还包括有冷热交换器、内涡轮风扇和外涡轮风扇,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装设腔、一风扇腔和一散热腔,所述风扇腔和所述散热腔分别设置在装设腔的左右两端,所述风扇腔、装设腔和所述散热腔互相连通,所述装设腔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靠所述风扇腔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靠所述散热腔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插槽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插槽相对设置围成安装槽,所述LCD液晶屏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前菲镜与所述LCD液晶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镜头设置在靠近前菲镜的一侧,且镜头光轴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所述内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冷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吸热部和一个放热部,所述吸热部位于所述散热腔,所述放热部位于所述散热腔外,所述外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且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放热部。
进一步地,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前菲镜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朝所述内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延伸,使所述第一风道延伸至内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另一端朝所述散热腔一侧延伸形成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散热腔分隔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冷热交换器和所述分隔板围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散热腔的内壁和所述分隔板围成所述第三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LCE液晶屏和所述光斗模组之间形成有第四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光斗模组和所述镜头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设腔的前后两侧,所述风扇腔朝向所述镜头一侧延伸,所述散热腔朝向所述光斗模组一侧延伸,使所述风扇腔、装设腔和所述散热腔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冷热交换器和所述光斗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有热管和散热部,所述热管一端连接所述光斗模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部具有多个水平布置且平行间隔的吸热翅片,所述放热部具有多个竖直布置且平行间隔的放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光轴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所述偏移距离为11.5mm。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过镜头光轴与LCD液晶屏光轴的偏轴设置,使投影光机可以在相同的投射距离下投射出更大的画面,即可在保证画面的情况下减短光路,从而缩减光机的体积,同时采用双涡轮风扇的散热结构,内涡轮风扇负责投影光机的内循环散热,外涡轮风扇负责外部散热,通过风扇腔和散热腔的布置结构,最大程度地利用光机地堆叠空间,在保证光路光效率的同事,提高散热效果并缩减光机体积。
第二、通过装设腔、风扇腔和散热腔形成的Z字形结构,保证投影光机的散热及风路的顺畅,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减小投影光机的体积。
第三、使用热管散热器对光斗模组进行散热,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部设置在外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又因为外涡轮风扇的吸风口朝向冷热交换器,使外涡轮风扇在投影光机外形成散热风道,可以同时对冷热交换器及热管散热器进行散热。
第四、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将各个风道隔开,使各个风道之间互相连通又相互独立,确保风在各个风道内流动时不会到处乱窜互相影响,保证风稳定顺畅且集中地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中:10.壳体、100.装设腔,101.风扇腔,102.散热腔,103.第一安装板,104.第二安装板,105.分隔板,11.LCD液晶屏,12.前菲镜,13.镜头,14.光斗模组,15.冷热交换器,150.吸热部,151.放热部,16.内涡轮风扇,17.外涡轮风扇,18.热管散热器,180.热管,181.散热部,19.第一风道,20.第二风道,21.第三风道,22.第四风道。
a.镜头光轴,b.LCD液晶屏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包括壳体10、LCD液晶屏11、前菲镜12、镜头13、光斗模组14、冷热交换器15、内涡轮风扇16、外涡轮风扇17和热管散热器18,所述LCD液晶屏11和所述前菲镜12设置在壳体10内,所述镜头13和所述光斗模组14设置在壳体10的两侧,所述冷热交换器15设置在壳体10上,所述内涡轮风扇16设置在壳体10内,且所述内涡轮风扇16位于所述镜头13一侧,所述外涡轮风扇17设置在壳体10下方,且所述外涡轮风扇17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冷热交换器15,所述热管散热器18一端连接所述光斗模组14,另一端位于所述外涡轮风扇17的出风口处。
所述壳体10内具有一装设腔100、一风扇腔101和一散热腔102,所述风扇腔101和所述散热腔102分别设置在装设腔100的左右两端,所述风扇腔101、装设腔100和所述散热腔102互相连通,所述装设腔100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03和第二安装板104,所述第一安装板103设置在靠近所述风扇腔101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104设置在靠所述散热腔102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103和第二安装板104上开设有插槽且第一安装板103和第二安装板104的插槽相对设置围成安装槽,所述LCD液晶屏11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前菲镜12设置在装设腔100内且所述前菲镜12与所述LCD液晶屏11平行间隔布置,所述镜头13设置在靠近前菲镜12的一侧,且镜头光轴a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b,偏移距离为11.5mm,所述内涡轮风扇16设置在所述风扇腔101内,所述冷热交换器15具有一个吸热部150和一个放热部151,所述吸热部150位于所述散热腔102,所述放热部151位于所述散热腔102外,所述外涡轮风扇17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下方,且所述外涡轮风扇17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放热部151。所述吸热部150具有多个水平布置且平行间隔的吸热翅片,所述放热部151具有多个竖直布置且平行间隔的放热翅片。所述装设腔100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圆弧形的过渡部。
所述光斗模组14和所述镜头13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设腔100的前后两侧,所述风扇腔101朝向所述镜头13一侧延伸,所述散热腔102朝向所述光斗模组14一侧延伸,使所述风扇腔101、装设腔100和所述散热腔102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外涡轮风扇17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冷热交换器15和所述光斗组件14。所述散热腔102靠近光斗模组14的一侧形成有倾斜的贴合面,所述倾斜的贴合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光斗模组14的外壁的倾斜角度相等,在确保散热腔102大小的情况下,使散热腔102更贴合光斗模组14,增加空间的利用率,缩减投影光机的体积。
所述LCD液晶屏11和所述前菲镜12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19,所述第一安装板103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103的另一侧朝所述内涡轮风扇16的出风口处延伸,使所述第一风道19延伸至内涡轮风扇16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安装板104另一端朝所述散热腔102一侧延伸形成有分隔板105,所述分隔板105的形状与所述散热腔102的贴合面的形状相同,述分隔板105将所述散热腔102分隔形成第二风道20和第三风道21,所述冷热交换器15和所述分隔板105围成所述第二风道20,所述散热腔102的内壁和所述分隔板105围成所述第三风道21;所述LCE液晶屏11和所述光斗模组14之间形成有第四风道22。
所述热管散热器18包括有热管180和散热部181,所述热管180一端连接所述光斗模组14,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部181,所述散热部181设置在所述外涡轮风扇17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部181具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内涡轮风扇16吹出的风经过圆弧形结构的第一安装板103的引导进入第一风道19,风由内涡轮风扇16吹出时为冷风,冷风通过第一风道19带走LCD液晶屏11上的热量变为热风;流过第一风道19的风被过渡部引导流向第二风道20,热风流过第二风道20上的冷热交换器15的吸热部150,热量被吸热部150吸收后变为冷风;冷风流过第二风道20并通过第三风道21后流入第四风道22,风流过第四风道22后再一次带走LCD液晶屏11上的热量,并通过第四风道22与过渡部重新流回内涡轮风扇16;重新流回内涡轮风扇16的风被吹流过第一风道19,带走LCD液晶屏11上的热量后流过第二风道20上的吸热部150,热量被吸热部150吸收重新变为冷风,并如此往复循环。
吸收了热量的冷热交换器15的吸热部150与放热部151的温度差大,热量由吸热部150向放热部151传递,并最终被外涡轮风扇17吸收,热管散热器18对光斗模组14进行散热,通过热管180吸收光斗模组14的热量并传递至散热部181,散热部181设置在外涡轮风扇17的出风口,当外涡轮风扇17吸收冷热交换器15的热风并进行吹风时,可以顺势吹走热管散热器18散热部181的热量。
风扇腔101、装设腔100和散热腔102呈Z字形结构,使装设腔100位于中央位置,风扇腔101位于镜头13一侧,散热腔102位于光斗模组14一侧,将空间最大化利用,缩减投影光机的宽度,且将内涡轮风扇16和冷热交换器15设置在了镜头13和光斗模组14的侧边位置,使底部位置只设置有外涡轮风扇17和热管散热器18的散热部181,保证投影光机的高度不会太高,进一步缩减投影光机的体积。采用内涡轮风扇16和外涡轮风扇17的双涡轮散热结构,一外一内对投影光机进行散热,在确保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减小投影光机的体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包括壳体、LCD液晶屏、前菲镜、镜头和光斗模组,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前菲镜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镜头和所述光斗模组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冷热交换器、内涡轮风扇和外涡轮风扇,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装设腔、一风扇腔和一散热腔,所述风扇腔和所述散热腔分别设置在装设腔的左右两端,所述风扇腔、装设腔和所述散热腔互相连通,所述装设腔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靠所述风扇腔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靠所述散热腔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插槽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插槽相对设置围成安装槽,所述LCD液晶屏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前菲镜与所述LCD液晶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镜头设置在靠近前菲镜的一侧,且镜头光轴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所述内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冷热交换器具有一个吸热部和一个放热部,所述吸热部位于所述散热腔,所述放热部位于所述散热腔外,所述外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且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放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前菲镜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朝所述内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延伸,使所述第一风道延伸至内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另一端朝所述散热腔一侧延伸形成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散热腔分隔形成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冷热交换器和所述分隔板围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散热腔的内壁和所述分隔板围成所述第三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液晶屏和所述光斗模组之间形成有第四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斗模组和所述镜头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设腔的前后两侧,所述风扇腔朝向所述镜头一侧延伸,所述散热腔朝向所述光斗模组一侧延伸,使所述风扇腔、装设腔和所述散热腔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吸风口朝向所述冷热交换器和所述光斗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散热器包括有热管和散热部,所述热管一端连接所述光斗模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外涡轮风扇的出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具有多个水平布置且平行间隔的吸热翅片,所述放热部具有多个竖直布置且平行间隔的放热翅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光轴竖直向上偏移于LCD液晶屏光轴,所述偏移距离为11.5mm。
CN202321551262.8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Active CN22006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262.8U CN220064596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262.8U CN220064596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4596U true CN22006459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1262.8U Active CN220064596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4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45026U (zh)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装置及投影仪
CN206178327U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其冷却散热系统
CN114384746A (zh) 制冷式液冷散热的密闭lcd投影光机
CN220064596U (zh) 一种双涡轮散热的大偏轴直投式投影光机
CN201177724Y (zh) 一种投影机散热结构
CN216351743U (zh) 一种光机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216561377U (zh) 一种新型投影仪
CN112782916A (zh) 一种带有垂直式散热的全封闭光机及其投影机
CN216411849U (zh)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211207054U (zh) 一种投影仪内外循环防尘散热系统
CN110471513A (zh) 一种散热器组件、风冷散热器以及空调设备
CN216901303U (zh) 单片液晶投影机
CN112050093A (zh) 一种led灯芯结构
US11879627B1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sealed optical machines
CN220040947U (zh) 一种双铝片全密封单片式lcd投影光机
CN217443724U (zh) 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CN217787586U (zh) 一种tec上置的密闭投影光机
CN22030561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封闭式光机
CN205504673U (zh) 一种led隧道灯散热模块
CN219695607U (zh) 具有双风机结构的散热器及投影仪
CN219370193U (zh) 一种风冷式全密封高亮度高均匀度单片式lcd投影光机
CN219799963U (zh) 投影仪光机及投影仪
CN219799972U (zh) 具有双风机结构的散热器及投影仪
CN219536650U (zh) 一种高散热led显示屏
CN22030561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封闭式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