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4006U -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4006U
CN217784006U CN202220450848.4U CN202220450848U CN217784006U CN 217784006 U CN217784006 U CN 217784006U CN 202220450848 U CN202220450848 U CN 202220450848U CN 217784006 U CN217784006 U CN 217784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guide
groove
jacking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508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君
姚尚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508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4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4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4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其中旋转枢纽包括:枢纽架;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平行设置且被枢纽架可旋转地支承;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齿轮结构联动,第二轴上具有螺旋槽;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座和导向杆,导向杆设置于顶升座内的导向槽内,导向杆在导向槽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导向杆延伸至顶升座外的的端部设置有套筒,并套设于第二轴外,且套筒内设置有与螺旋槽相对应的导向块。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枢纽中的顶升座可作为电子设备的可升降脚垫,并使其在电子设备的打开时下降凸出电子设备的底面,避免上盖便于与桌面相抵,防止对上盖的打开流畅性造成影响,并防止对上盖造成磨损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旋转枢纽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旋转枢纽也称为阻尼铰链或阻尼轴芯,是一种能够提供相互转动功能的连接元件,主要应用于转动的部件和基体之间,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和电子设备中,比如笔记本电脑,利用旋转枢纽的相互转动功能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基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开合功能,以调整笔记本电脑相对人体所需的角度。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旋转枢纽通常装配在基体与上盖的边缘位置,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薄型化和全面屏化发展,一些笔记本电脑的基体较薄,也即笔记本置于桌面上时上盖与桌面的距离较近,上盖在打开一定角度后其边缘可能会与桌面相抵,影响其打开流畅性,且可能造成上盖的磨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基体较薄时,上盖在打开一定角度后其边缘可能会与桌面相抵,影响其打开流畅性,且可能造成上盖的磨损伤害的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枢纽,包括:枢纽架;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平行设置且被枢纽架可旋转地支承;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齿轮结构联动,第二轴上具有螺旋槽;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座和导向杆,顶升座内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杆设置于导向槽内并可在导向槽内滑动,且导向杆在导向槽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导向杆延伸至顶升座外的端部设置有套筒,并套设于第二轴外,且套筒内设置有与螺旋槽相对应的导向块。
进一步地,导向槽包括靠近顶升座底面的第一端和远离顶升座底面的第二端;导向槽的第一端为倾斜部,导向槽的第二端为水平部,导向杆在倾斜部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水平部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的轴向相同。
进一步地,导向杆和导向槽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顶升机构还包括一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导向杆远离第二轴的端部,以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
进一步地,顶升座上设置有与固定件相对应的第一避位槽。
进一步地,第一轴和第二轴异向转动,齿轮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轴上的第一齿轮和设置于第二轴上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地,枢纽架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相对应的第二避位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第一轴和第二轴均穿设于连接件内且可在连接件内转动。
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旋转枢纽;上盖,与旋转枢纽中的第一轴相连接;基体,与旋转枢纽中的枢纽架相连接;且基体上设置有与顶升座相对应的顶升槽,顶升座的底面通过顶升槽凸出于基体的底面;上盖与基体闭合时顶升座凸出基体底面第一高度,上盖开启时顶升座凸出基体底面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第二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枢纽,通过设置第一轴和第二轴联动,使第一轴转动时,第二被经由齿轮结构传动也随之转动;再通过设置第二轴上具有螺旋槽,并设置端部具有套筒且套筒内具有与螺旋槽对应的导向块的导向杆,使第二轴的转动经由螺旋槽和导向块转为导向杆(沿着第二轴的轴向)的移动;再通过设置一顶升座内具有导向槽,而导向杆可在导向槽内滑动,且导向杆在导向槽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从而使导向杆沿着第二轴的轴向的移动经由导向槽的轨迹引起顶升座 (垂直于第二轴的轴向)的移动;也即使装备有该旋转枢纽的电子设备在上盖开阖过程中,旋转枢纽中的顶升座上下运动,从而使该顶升座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可升降脚垫,并使其在电子设备的打开时下降凸出电子设备的底面,避免上盖便于与桌面相抵,防止对上盖的打开流畅性造成影响,并防止对上盖造成磨损伤害;同时,该顶升座在电子设备闭合时上升,其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底面的凸出量减小,因而不会对电子设备的轻薄性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闭合时其中的旋转枢纽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旋转枢纽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开启时其中的旋转枢纽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枢纽中顶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枢纽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基体;
3-旋转枢纽;
31-枢纽架;311-第二避位槽;
32-第一轴;
33-第二轴;331-螺旋槽;
34-齿轮结构;341-第一齿轮;342-第二齿轮;
35-顶升机构;
351-顶升座;3511-导向槽;3511a-倾斜部;3511b-水平部;3512-第一避位槽;
352-导向杆;3521-套筒;3522-导向块;
353-固定件;
36-连接件;
37-扭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7,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两个旋转枢纽 3,基体2和上盖1,上盖1可通过两个旋转枢纽3相对于基体2旋转。两个旋转枢纽3对称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两侧,但二者的结构相同,因此,下述均仅对一个旋转枢纽3进行描述。
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7,上述旋转枢纽3包括:枢纽架31、第一轴 32、第二轴33、齿轮结构34和顶升机构35。其中,电子设备中的上盖1 与第一轴32相连接,基体2与枢纽架31相连接,而基于下述内容,顶升座351具有上升或者下降的活动状态,且其功能主要是作为电子设备的脚垫,因此电子设备的基体2上具有与顶升座351相对应的顶升槽,顶升座 351的底面通过顶升槽凸出于基体2的底面;上盖1与基体2闭合时顶升座 351凸出基体2底面第一高度,而上盖1开启时顶升座351凸出基体2底面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第二高度。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彼此平行设置且被枢纽架31可旋转地支承,且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通过齿轮结构34联动。具体地,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可以通过齿轮结构34异向转动,也即,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通过偶数个齿轮联动,如图3-图5中,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即是通过两个齿轮联动;当然,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也可以通过齿轮结构34同向转动,此时,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通过奇数个齿轮联动。此外,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非同步转动(第二轴 33相对于第一轴32加速或者减速转动),如图3-图5中,即是以第二轴33相对于第一轴32减速转动为例进行示出,如图3-图5所示,齿轮结构 34包括设置于第一轴32上的第一齿轮341和设置于第二轴33上的第二齿轮342,且第二齿轮342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341的齿数。
请参考图3和图4,第二轴33上还具有螺旋槽331,具体地,螺旋槽 331的数量与下述导向杆352的数量对应设置,当导向杆352为图3-图5 所示中的两个时,螺旋槽331也对应的为两个。
请参考图3-图7,顶升机构35包括顶升座351和导向杆352,其中,顶升座351上设置有导向槽3511,导向杆352设置于导向槽3511内并可在导向槽3511内滑动,且导向杆352在导向槽3511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 33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导向杆352延伸至顶升座351外的端部设置有套筒3521,并套设于第二轴33外,且套筒3521内设置有与螺旋槽331 对应的导向块3522。
本申请中,为了提高第一轴32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整个旋转枢纽3的稳定性,特别是顶升座351的下降高度的稳定性,也即提高电子设备中的上盖1打开至最大角度时顶升座351作为脚垫的支撑稳定性,如图4-图6所示,若将导向槽3511靠近顶升座351底面的一端作为第一端,而将其远离顶升座351底面的一端作为第二端,则可以设置导向槽3511的第一端为倾斜部3511a,第二端为水平部3511b,导向杆352在倾斜部3511a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33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水平部3511b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33的轴向相同,从而使当第一轴32转动至最大角度时,导向杆 352滑至导向槽3511的水平部3511b达到稳定状态(如图5所示)。
本申请中,当导向杆352为图3-图5中所示的两个时(此时,导向槽3511以及螺旋槽331均对应为两个),可以在导向杆352远离第二轴33的端部设置一固定件353,以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杆352,同时,为了防止固定件353的设置对整个旋转枢纽3的高度产生影响,如图4和图6所示,还可以在顶升座351上设置于固定件353相对应的第一避位槽3512。类似地,当设置于第二轴33上的第二齿轮342较大时,可以在枢纽架31上设置于第二齿轮342对应的第二避位槽311。
本申请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旋转枢纽3的稳定性,除了枢纽架31 支承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之外,还可以在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件36,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均穿设于连接件36内且可在连接件36内转动。
本申请中,为了使与第一轴32连接的上盖1能够在转动时自由停滞,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上设置扭力单元37。
本申请中的旋转枢纽3,通过设置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联动,使第一轴32转动时,第二被经由齿轮结构34也转动;再通过设置第二轴33上具有螺旋槽331,设置端部具有套筒3521且套筒3521内具有与螺旋槽331对应的导向块3522的导向杆352,使第二轴33的转动经由螺旋槽331和导向块3522转为导向杆352(沿着第二轴33的轴向)的移动;再通过设置一顶升座351内具有导向槽3511,而导向杆352可在导向槽3511内滑动,且导向杆352在导向槽3511内的滑动方向与第二轴33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从而使导向杆352沿着第二轴33的轴向的移动经由导向槽3511的轨迹引起顶升座351(垂直于第二轴33的轴向)的移动;也即使装备有该旋转枢纽3的电子设备在上盖1开阖过程中,旋转枢纽3中的顶升座351上下运动,从而使该顶升座351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可升降脚垫,并使其在电子设备的打开时下降凸出电子设备的底面,避免上盖1便于与桌面相抵,防止对上盖1的打开流畅性造成影响,并防止对上盖1造成磨损伤害;同时,该顶升座351在电子设备闭合时上升,其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底面的凸出量减小,因而不会对电子设备的轻薄性造成影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包括:
枢纽架(31);
第一轴(32)和第二轴(33),彼此平行设置且被所述枢纽架(31)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轴(32)和所述第二轴(33)通过齿轮结构(34)联动,所述第二轴(33)上具有螺旋槽(331);
顶升机构(35),包括顶升座(351)和导向杆(352),所述顶升座(351)内设置有导向槽(3511),所述导向杆(352)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511)内并可在所述导向槽(3511)内滑动,且所述导向杆(352)在所述导向槽(3511)内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轴(33)的轴向之间具有锐角夹角;所述导向杆(352)延伸至所述顶升座(351)外的端部设置有套筒(3521),并套设于所述第二轴(33)外,且所述套筒(3521)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槽(331)相对应的导向块(35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511)包括靠近所述顶升座(351)底面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顶升座(351)底面的第二端;所述导向槽(3511)的第一端为倾斜部(3511a),所述导向槽(3511)的第二端为水平部(3511b),所述导向杆(352)在所述倾斜部(3511a)内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轴(33)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水平部(3511b)内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轴(33)的轴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52)和所述导向槽(3511)均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5) 还包括一固定件(353),所述固定件(353)设置于所述导向杆(352)远离所述第二轴(33)的端部,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3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座(35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353)相对应的第一避位槽(35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32)和所述第二轴(33)异向转动,所述齿轮结构(3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轴(32)上的第一齿轮(34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轴(33)上的第二齿轮(342),且所述第二齿轮(342)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341)的齿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架(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42)相对应的第二避位槽(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枢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36),所述第一轴(32)和所述第二轴(33)均穿设于所述连接件(36)内且可在所述连接件(36)内转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枢纽(3);
上盖(1),与所述旋转枢纽(3)中的所述第一轴(32)相连接;
基体(2),与所述旋转枢纽(3)中的所述枢纽架(31)相连接;且所述基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顶升座(351)相对应的顶升槽,所述顶升座(351)的底面通过所述顶升槽凸出于所述基体(2)的底面;所述上盖(1)与所述基体(2)闭合时所述顶升座(351)凸出所述基体(2)底面第一高度,所述上盖(1)开启时所述顶升座(351)凸出所述基体(2)底面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第二高度。
CN202220450848.4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784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0848.4U CN217784006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0848.4U CN217784006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4006U true CN217784006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50848.4U Active CN217784006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4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980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004524B (zh) 电子设备
TWI599302B (zh) 雙軌道導引鉸鏈
US98464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amage prevention features
CN110958337B (zh) 用于折叠屏的转轴机构、折叠屏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US6829140B2 (en) Portable computer usable in laptop and tablet configurations
US20030112590A1 (en) Portable computer usable in a laptop and tablet configurations
CN114338859A (zh)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13270695U (zh) 一种应用于内折柔性屏终端的运动机构
CN103970207A (zh) 用于信息装置的倾斜机构
CN101334684A (zh) 电子设备
US20130081229A1 (en) Hinge device
CN217784006U (zh)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CN113703521B (zh) 笔记型计算机
CN113990189B (zh) 电子设备
CN114623149A (zh) 一种旋转枢纽和电子设备
CN110971725B (zh) 用于折叠屏的滑轨机构、折叠屏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KR100693641B1 (ko) 본체와 슬라이드 커버가 수평하게 펼쳐지는 슬라이드형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115234572B (zh) 铰链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CN217558762U (zh) 一种抬升转轴和电子设备
CN114738371A (zh) 一种抬升转轴和电子设备
CN21552159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转轴结构
CN213346407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床椅机器人导航装置
CN219712031U (zh) 一种用于折叠手机的联动铰链结构
CN215521602U (zh)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