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3381U - 一种新型伸缩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伸缩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3381U
CN217783381U CN202220575668.9U CN202220575668U CN217783381U CN 217783381 U CN217783381 U CN 217783381U CN 202220575668 U CN202220575668 U CN 202220575668U CN 217783381 U CN217783381 U CN 217783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fixed
rod
fixedly connected
st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56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许坡
徐建东
邱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openg Industry And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openg Industry And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openg Industry And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openg Industry And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56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3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3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3381U/zh
Priority to US18/110,89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87739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伸缩梯,包括伸缩梯本体,伸缩梯本体包括梯子本体和两个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包括底踏板和两根底梯管,底踏板包括横撑和两个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环和插块,插块的底端横向开设有滑槽,横撑的底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滑槽内设置有移动杆和限位筒,移动杆的一端穿入滑槽内并与限位筒的筒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插销,横撑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开口穿出横撑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移动结构的联动杆,两根联动杆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人员弯腰按压按钮,收合的过程更加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伸缩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伸缩梯。
背景技术
伸缩梯是一种可如渔杆一样进行拉伸和缩短的梯子,分为工程伸缩梯和竹节伸缩梯两种。其十分方便携带和存放,可放在家庭的壁橱里、书房里、床底下或汽车的后备箱里。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伸缩梯都设置有一键收合结构,在每一级踏板的下端面设置按钮,按压下一级踏板上的按钮,使其上的锁定结构松开,上一级梯管下降,上一级踏板随之一起下降并与下一级踏板接触,上一级踏板底端的按钮被按压,上上一级梯管就下降,依次类推,完成整个梯子的收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66628U的中国专利一种伸缩梯,授权公告号为CN203161060U的中国专利一种伸缩梯,授权公告号为CN201502312U的中国专利一种改进的收缩平稳的伸缩梯等等采用的都是类似的结构。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一键收合结构,在收合梯子时,需要操作人员弯腰去按压最下一级踏板底端的按钮。收合的过程不太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伸缩梯收合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伸缩梯,通过踩踏连接杆就能收合伸缩梯本体,无需操作人员弯腰按压按钮,达到收合更加方便的技术效果。
一种新型伸缩梯,包括伸缩梯本体,所述伸缩梯本体包括可伸缩的梯子本体和两个滑动套接于梯子本体底端的伸缩结构,所述梯子本体上设置有多级踏管,所述踏管下设置有按钮,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两根底梯管以及连接于两根底梯管的顶端之间的底踏板,所述底梯管套接在梯子本体底端,所述底梯管的顶端和梯子本体的底端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壁孔,所述底踏板包括管状的横撑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撑左右两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环和插块,所述固定环套设固定在底梯管的顶端,所述插块插入横撑内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插块的底端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撑的底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移动杆和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固定于滑槽内背离固定环的一侧,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滑槽内,且其一端穿入滑槽内并与限位筒的筒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另一端穿入固定环内并穿入底梯管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所述横撑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开口穿出横撑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移动结构的联动杆,两根所述联动杆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收合伸缩梯本体时,使用人员脚踩连接杆,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杆向下移动,联动杆拉动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将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弹簧被压缩形成反弹力。随着移动杆逐渐向限位筒内移动,移动杆带动插销向滑槽内移动,原本穿入固定环并穿入底梯管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的插销抽出,底梯管与梯子本体之间不再固定。梯子本体下降至伸缩结构内。按钮与底踏板的顶端接触,按钮被按动,梯子本体即可完成收合。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人员弯腰按压按钮,收合的过程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两根所述底梯管之间还固定有位于底踏板与连接杆之间的横板,所述横板上纵向开设有可供联动杆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的设置一方面提升了伸缩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升了联动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撑的底端固定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底端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底端固定于横板的顶端,所述保护管套设于联动杆的外部,所述联动杆的顶端穿出保护管且向保护管外弯折并位于保护罩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脚踩连接杆下拉联动杆后,联动杆的顶端向保护管外弯折的部分会卡在保护管的顶端,连接杆无法继续向下移动,且此时插销刚好完全抽出,一方面方便使用人员判断插销是否完全抽出,一方面能够避免踩踏的力过大导致移动结构受损。同时,保护罩和保护管的设置均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梯管的底端套设固定有脚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垫的设置提升了伸缩梯本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板的底端两侧与两根底梯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伸缩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旋钮和卡块,所述卡块套设固定于移动杆的外部,所述旋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旋钮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按压片,两个所述按压片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穿过的间隙,两个所述按压片上背离底梯管的一侧均与卡块接触,所述旋钮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且固定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与联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杆向下移动后通过第一拉环带动旋钮旋转,从而使按压片旋转,按压片按压在卡块上,卡块向限位筒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推动块和移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且与联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推动片,两个所述推动片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穿过的间隙,两个所述推动片的底端背离底梯管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移动块固定套设于移动杆的外部,且其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杆向下移动时,联动杆带动推动块向下移动,推动块带动推动片向下移动,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接触,作用在第二倾斜面上的力可以被分解为朝向限位筒内的力,移动块在该力的作用下向限位筒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筒的筒底开设有滑孔,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拉杆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横撑内部,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滑孔穿入限位筒内且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拉杆的外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通过开口穿出横撑且固定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与联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杆向下移动时,联动杆通过第二拉环拉动拉绳,拉绳带动拉杆向限位筒外移动,拉杆带动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新型伸缩梯,当需要收合伸缩梯本体时,使用人员脚踩连接杆,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杆向下移动,联动杆拉动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将移动杆向限位筒内移动,弹簧被压缩形成反弹力。随着移动杆逐渐向限位筒内移动,移动杆带动插销向滑槽内移动,原本穿入固定环并穿入底梯管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的插销抽出,底梯管与梯子本体之间不再固定。梯子本体下降至伸缩结构内。按钮与底踏板的顶端接触,按钮被按动,梯子本体即可完成收合。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人员弯腰按压按钮,收合的过程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梯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保护罩、保护管和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移动杆、限位筒、插销和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移动杆、限位筒、插销和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移动杆、限位筒、插销和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梯管;2、底踏板;3、横撑;4、固定结构;5、固定环;6、插块;7、滑槽;8、移动杆;9、限位筒;10、插销;11、联动杆;12、连接杆;13、横板;14、保护罩;15、保护管;16、脚垫;17、斜撑;18、旋钮;19、卡块;20、按压片;21、第一拉环;22、推动块;23、移动块;24、推动片;25、第一倾斜面;26、第二倾斜面;27、拉杆;28、安装座;29、定滑轮;30、拉绳;31、第二拉环;32、套管;33、踏管;34、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伸缩梯,包括伸缩梯本体,伸缩梯本体包括可伸缩的梯子本体和两个滑动套接于梯子本体底端的伸缩结构。梯子本体由两个可伸缩的单面梯的顶端转动连接而成,单面梯包括两根梯杆和若干连接于两根梯杆之间的踏管33。梯杆由多根上细下粗的套管32依次套合而成,梯子本体上设置有多级踏管33,踏管33的两端设置有锁定结构,踏管33的底端设置有按钮34。可伸缩的梯子本体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梯子本体也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161060U的中国专利一种伸缩梯,授权公告号为CN201502312U的中国专利一种改进的收缩平稳的伸缩梯中相应的结构。
伸缩结构包括两根底梯管1以及连接于两根底梯管1的顶端之间的底踏板2。底梯管1套接在梯子本体底端,底梯管1的顶端和梯子本体的底端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壁孔。
底踏板2包括管状的横撑3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撑3左右两侧的固定结构4。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环5和插块6,固定环5套设固定在底梯管1的顶端。插块6插入横撑3内且通过螺栓固定。插块6的底端横向开设有滑槽7,横撑3的底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滑槽7内设置有移动杆8和限位筒9。限位筒9固定于滑槽7内背离固定环5的一侧。移动杆8滑动连接于滑槽7内,且其一端穿入滑槽7内并与限位筒9的筒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移动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插销10,插销10的另一端穿入固定环5内并穿入底梯管1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横撑3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杆8向限位筒9内移动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包括旋钮18和卡块19,卡块19套设固定于移动杆8的外部,旋钮1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滑槽7内,旋钮18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按压片20,两个按压片20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8穿过的间隙,两个按压片20上背离底梯管1的一侧均与卡块19接触,旋钮18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固定有第一拉环21,第一拉环21上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1,两根联动杆11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
两根底梯管1之间还固定有位于底踏板2与连接杆12之间的横板13,横板13上纵向开设有可供联动杆11穿过的通孔。横板13的设置一方面提升了伸缩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升了联动杆11的稳定性。
横撑3的底端固定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的底端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保护管15,保护管15的底端固定于横板13的顶端,保护管15套设于联动杆11的外部,联动杆11的顶端穿出保护管15且向保护管15外弯折并位于保护罩14内。
额外地,底梯管1的底端套设固定有脚垫16。脚垫16的设置提升了伸缩梯本体的稳定性。
横板13的底端两侧与两根底梯管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撑17。斜撑17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伸缩结构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当需要收合伸缩梯本体时,使用人员脚踩连接杆12,连接杆12向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杆11向下移动,联动杆11向下移动后通过第一拉环21带动旋钮18旋转,从而使按压片20旋转,按压片20按压在卡块19上,卡块19向限位筒9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8向限位筒9内移动,弹簧被压缩形成反弹力。移动杆8带动插销10向滑槽7内移动。随着联动杆11不断地向下移动,联动杆11的顶端向保护管15外弯折的部分会卡在保护管15的顶端,连接杆12无法继续向下移动,且此时原本穿入固定环5并穿入底梯管1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的插销10刚好完全抽出。底梯管1与梯子本体之间不再固定。梯子本体下降至伸缩结构内。按钮34与底踏板2的顶端接触,按钮34被按动,梯子本体即可完成收合。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人员弯腰按压按钮34,收合的过程更加的方便。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联动杆11和连接杆12均采用铝合金或者钛合金等既轻又坚硬的材料,防止移动结构在联动杆11和连接杆12的重力作用下自动被带动。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移动结构不再包括旋钮18和卡块19,而是如图7所示,包括推动块22和移动块23,推动块22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与联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推动块22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推动片24,两个推动片24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8穿过的间隙,两个推动片24的底端背离底梯管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面25,移动块23固定套设于移动杆8的外部,且其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倾斜面25配合的第二倾斜面26。
当联动杆11向下移动时,联动杆11带动推动块22向下移动,推动块22带动推动片24向下移动,第一倾斜面25与第二倾斜面26接触,作用在第二倾斜面26上的力可以被分解为朝向限位筒9内的力,移动块23在该力的作用下向限位筒9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8向限位筒9内移动。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移动结构不再包括旋钮18和卡块19,而是如图8所示,包括拉杆27和安装座28,限位筒9的筒底开设有滑孔,安装座28安装于横撑3内部,安装座28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29,拉杆27的一端通过滑孔穿入限位筒9内且与移动杆8固定连接,弹簧套设于拉杆27的外部,拉杆27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绳30,拉绳30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9并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固定有第二拉环31,第二拉环31与联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
当联动杆11向下移动时,联动杆11通过第二拉环31拉动拉绳30,拉绳30带动拉杆27向限位筒9外移动,拉杆27带动移动杆8向限位筒9内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伸缩梯,包括伸缩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梯本体包括可伸缩的梯子本体和两个滑动套接于梯子本体底端的伸缩结构,所述梯子本体上设置有多级踏管(33),所述踏管(33)下设置有按钮(34),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两根底梯管(1)以及连接于两根底梯管(1)的顶端之间的底踏板(2),所述底梯管(1)套接在梯子本体底端,所述底梯管(1)的顶端和梯子本体的底端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壁孔,所述底踏板(2)包括管状的横撑(3)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撑(3)左右两侧的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环(5)和插块(6),所述固定环(5)套设固定在底梯管(1)的顶端,所述插块(6)插入横撑(3)内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插块(6)的底端横向开设有滑槽(7),所述横撑(3)的底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开口,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移动杆(8)和限位筒(9),所述限位筒(9)固定于滑槽(7)内背离固定环(5)的一侧,所述移动杆(8)滑动连接于滑槽(7)内,且其一端穿入滑槽(7)内并与限位筒(9)的筒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移动杆(8)的另一端固定有插销(10),所述插销(10)的另一端穿入固定环(5)内并穿入底梯管(1)顶端和梯子本体底端的壁孔内,所述横撑(3)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杆(8)向限位筒(9)内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移动结构的联动杆(11),两根所述联动杆(11)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底梯管(1)之间还固定有位于底踏板(2)与连接杆(12)之间的横板(13),所述横板(13)上纵向开设有可供联动杆(11)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3)的底端固定有保护罩(14),所述保护罩(14)的底端固定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保护管(15),所述保护管(15)的底端固定于横板(13)的顶端,所述保护管(15)套设于联动杆(11)的外部,所述联动杆(11)的顶端穿出保护管(15)且向保护管(15)外弯折并位于保护罩(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梯管(1)的底端套设固定有脚垫(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3)的底端两侧与两根底梯管(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撑(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旋钮(18)和卡块(19),所述卡块(19)套设固定于移动杆(8)的外部,所述旋钮(1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滑槽(7)内,所述旋钮(18)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按压片(20),两个所述按压片(20)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8)穿过的间隙,两个所述按压片(20)上背离底梯管(1)的一侧均与卡块(19)接触,所述旋钮(18)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固定有第一拉环(21),所述第一拉环(21)与联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推动块(22)和移动块(23),所述推动块(22)的底端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与联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22)的顶端固定有两个推动片(24),两个所述推动片(24)之间保留有可供移动杆(8)穿过的间隙,两个所述推动片(24)的底端背离底梯管(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倾斜面(25),所述移动块(23)固定套设于移动杆(8)的外部,且其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倾斜面(25)配合的第二倾斜面(2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伸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9)的筒底开设有滑孔,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拉杆(27)和安装座(28),所述安装座(28)安装于横撑(3)内部,所述安装座(28)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29),所述拉杆(27)的一端通过滑孔穿入限位筒(9)内且与移动杆(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拉杆(27)的外部,所述拉杆(27)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绳(30),所述拉绳(30)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9)并通过开口穿出横撑(3)且固定有第二拉环(31),所述第二拉环(31)与联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
CN202220575668.9U 2022-03-11 2022-03-16 一种新型伸缩梯 Active CN217783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668.9U CN217783381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新型伸缩梯
US18/110,898 US20230287739A1 (en) 2022-03-11 2023-02-17 Fast-folding telescopic lad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5668.9U CN217783381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新型伸缩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3381U true CN217783381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5668.9U Active CN217783381U (zh) 2022-03-11 2022-03-16 一种新型伸缩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3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8710B1 (ko) 배전선로 활선작업용 자주식 가완목 시설장비
US6585215B2 (en) Adjustable height seat support with suspension
US6202971B1 (en) Adjustable height seat support
CN210885203U (zh) 一种石油开采平台大型设备安装防坠落装置
CN217783381U (zh) 一种新型伸缩梯
CN108386064B (zh) 一种工地施工围挡抗风支架
CN210046631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固定支座
CN217712384U (zh) 一种方便收合的伸缩梯
CN217783380U (zh) 一种一键收合式伸缩梯
CN111894444A (zh) 一种带有工具箱的维修梯
CN210364209U (zh) 一种可骑行电动旅行箱
CN219638746U (zh) 一种能够快速收合的伸缩梯
CN218581544U (zh) 一种带有限位结构的一键收合伸缩梯
CN213743197U (zh) 一种扶手收合方便的梯子
CN215387331U (zh) 一种新型快速拆卸便携动感单车
CN218581553U (zh) 一种带有可抽拉式扶手的折叠梯
CN220869300U (zh) 一种鱼竿梯
CN217762782U (zh) 一种水质采样安装底座
CN218581552U (zh) 一种扶手可升降的折叠梯
CN217931744U (zh) 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故障检测装置
CN215718408U (zh) 一种双扶手四步梯
CN210598785U (zh) 一种便携式复合材料绝缘伸缩梯
CN218493527U (zh) 一种带有挡板的一键收合伸缩梯
CN213902929U (zh) 一种道路检测用芯样夹取钳
CN220156103U (zh) 一种线槽盖板用压合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