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8804U -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68804U CN217768804U CN202222052556.8U CN202222052556U CN217768804U CN 217768804 U CN217768804 U CN 217768804U CN 202222052556 U CN202222052556 U CN 202222052556U CN 217768804 U CN217768804 U CN 2177688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wire
- casing
- holes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包括安装盒、绝缘液体、柔性袋和刺破杆,所述安装盒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盒包括对称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安装盒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柔性袋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绝缘液体填充设置在柔性袋内部;刺破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过孔内部,刺破杆在壳体内的的一端和柔性袋抵接,另外一端伸出过孔外部并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绝缘液体的体积足够在安装盒内包裹导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导线使其绝缘的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使用绝缘液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背景技术
导线(电线电缆)为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在实际应用中,导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置。因此经常需要对多组导线进行连接,目前常用的方式就是把对应的两根导线拧接在一起,然后再用绝缘胶布缠绕,把没有绝缘层包裹的部分完全包裹。大部分连接是三组以上的导线连接(六根以上的导线两两相连),绝缘胶带缠绕一组导线连接位置时,绝缘胶带需要穿过两组导线之间的间隙,避免把相邻组导线包裹在一起,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导线使其绝缘的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包括安装盒、绝缘液体、柔性袋和刺破杆,所述安装盒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盒包括对称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安装盒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孔,且进线孔和出线孔所在的侧面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组成;所述柔性袋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绝缘液体填充设置在柔性袋内部;所述刺破杆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和刺破杆尺寸适配的若干过孔,刺破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过孔内部,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另外一端伸出过孔外部并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绝缘液体的体积足够覆盖进线孔和出线孔所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把两根导线的连接头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合拢后的空腔后,刺破杆使柔性带内部的绝缘液体漏出,然后绝缘液体包裹在导线外部,从而完成绝缘隔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互相接触的安装面、进线孔和出线孔孔壁上设置有柔性密封材料。
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支撑杆和若干定位环,所述支撑杆为直杆结构,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所述定位环为半圆环结构,定位环对应进线孔和出线孔在安装盒内部延伸面的上下沿设置,定位环和支撑杆远离其固定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的定位环之间设置有间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用两个以上的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连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而成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放油孔上设置有堵塞。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板状结构,固定座活动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远离安装面的一侧,所述刺破杆并列设置,刺破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和固定座靠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覆盖过孔靠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安装槽和固定座适配;所述固定座和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使用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刺破杆配置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套设在刺破杆上并处在固定座和安装槽的接触面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需要使用绝缘胶带,取消了缠绕的步骤,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合拢后只需要把刺破杆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内部插入,绝缘液体即可包裹导线的裸露部分,因此提高了导线之间连接的工作效率;当两束导线分别包含数量较多的端头时,使用绝缘胶带连接时就需要分别缠绕每一组,缠绕时需要使胶带穿过和其他组件导线之间的间隙,避免把不同的连接组混合在一起,此步骤较花费时间。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取消了缠绕步骤后,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明显。
2、定位环使导线在安装盒内保持固定,和相邻导线之间有间隔且有绝缘液体隔绝,避免出现电弧短路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保护盒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线口或出线口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柔性密封材料;4、支撑杆;5、定位环;6、刺破杆;7、绝缘液体;9、进线孔;10、出线孔;11、第一螺钉安装孔;12、第一螺纹孔;13、固定座;14、密封圈;15、第二螺钉安装孔;16、第二螺纹孔;17、放油孔;18、堵塞;1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包括安装盒、绝缘液体7、柔性袋(未画出)和刺破杆6,所述安装盒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本实例中,安装盒为矩形体,安装盒内部的空间也为矩形空间;绝缘液体7为绝缘液。所述安装盒包括对称拼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安装盒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进线孔9和出线孔10,且进线孔9和出线孔10所在的侧面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共同组成,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各设置有和导线适配的半圆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使用两个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上设置第一螺钉安装孔11,在第二壳体2上设置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钉安装孔11和第一螺纹孔12适配,两个螺栓可以使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相对位置更好的固定。所述柔性袋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所述绝缘液体7填充设置在柔性袋内部,柔性袋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之间使用胶水粘连固定。本实例中柔性袋为塑料薄膜制成,具有易破的特性。所述刺破杆6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和刺破杆6尺寸适配的若干过孔,刺破杆6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过孔内部,刺破杆6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另外一端伸出过孔外部并和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密封连接,刺破杆6靠近柔性袋的一端为尖锐端。所述绝缘液体7的体积足够在安装盒内包裹导线,即使安装盒晃动时,安装盒内部的绝缘液体7也足够包裹导线的连接点。
在使用被本实用新型时,若干组连接的导线依次并列设置,导线的相应连接点也在安装盒内部依次并列设置,导线连接点的位置和进线孔9、出线孔10相对应。
如图1、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互相接触的安装面、进线孔9和出线孔10孔壁上设置有柔性密封材料3,避免安装盒内的绝缘液溢出。本实例中柔性密封材料3采用橡胶。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支撑杆4和若干定位环5,所述支撑杆4为直杆结构,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空间远离安装面的一面,所述定位环5为半圆环结构,定位环5的内径和导线的直径适配。定位环5对应进线孔9 和出线孔10在安装盒内部延伸面的上下沿设置,定位环5和支撑杆4固定连接。柔性袋上设置有与支撑杆4适配的过孔,使支撑杆4穿过柔性袋内部而绝缘液体7不会溢出。为使导线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的位置更稳定,故设置定位环5。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放油孔17,所述放油孔17连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拼接而成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放油孔17上设置有堵塞18。当需要拆开本实用新型时,先取下堵塞18使内部的绝缘液体7放空后再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座13活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远离安装面的一侧,所述刺破杆6并列设置,刺破杆6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和固定座13靠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侧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覆盖过孔靠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外侧的一端,所述安装槽19和固定座13适配。所述固定座 13分别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使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3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安装孔15,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6。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互固定连接后,将固定座13向安装槽19移动时,可同时推动安装在固定座13上的刺破杆6同步刺破柔性袋,且固定座13便可封闭过孔。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刺破杆6配置有橡胶密封圈14,橡胶密封圈14套设在刺破杆6上并处在固定座和安装槽19的接触面之间。固定座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后,挤压橡胶密封圈14,使过孔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被更好的密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绝缘液体(7)、柔性袋和刺破杆(6),所述安装盒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盒包括对称拼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安装盒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进线孔(9)和出线孔(10),且进线孔(9)和出线孔(10)所在的侧面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共同组成;所述柔性袋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所述绝缘液体(7)填充设置在柔性袋内部;所述刺破杆(6)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和刺破杆(6)尺寸适配的若干过孔,刺破杆(6)贯穿过孔并与过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绝缘液体(7)的体积足够覆盖进线孔(9)和出线孔(10)所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互相接触的安装面、进线孔(9)和出线孔(10)孔壁上设置有柔性密封材料(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支撑杆(4)和若干定位环(5),所述支撑杆(4)为直杆结构,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所述定位环(5)为半圆环结构,定位环(5)对应进线孔(9)和出线孔(10)在安装盒内部延伸面的上下沿对称设置,定位环(5)和支撑杆(4)远离其固定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内的定位环(5)之间设置有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使用两个以上的螺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放油孔(17),所述放油孔(17)连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拼接而成的壳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放油孔(17)上设置有堵塞(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为板状结构,固定座(13)活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远离安装面的一侧,所述刺破杆(6)并列设置,刺破杆(6)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和固定座(13)靠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侧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覆盖过孔靠近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一端,所述安装槽(19)和固定座(13)适配;所述固定座(13)和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使用螺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杆(6)配置有橡胶密封圈(14),橡胶密封圈(14)套设在刺破杆(6)上并处在固定座(13)和安装槽(19)的接触面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2556.8U CN217768804U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2556.8U CN217768804U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68804U true CN217768804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79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52556.8U Active CN217768804U (zh) | 2022-08-02 | 2022-08-02 |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68804U (zh) |
-
2022
- 2022-08-02 CN CN202222052556.8U patent/CN2177688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44403B1 (en) | Waterproof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 method for wire connecting part | |
US4466843A (en) | Protection of cable splice | |
US2906810A (en) | Insulated electric conductor splice | |
CN102484406B (zh) | 具有导电外侧和电绝缘内侧的带结构 | |
CA2186663A1 (en) | Two-piece lead seal pothead connector | |
TW201510539A (zh) | 封閉件 | |
US4935582A (en) | Splice enclosure for electrical wires | |
IT202000011653A1 (it) | Apparato e metodo per testare un sistema di cavo sottomarino ad alta tensione | |
JP4680159B2 (ja) | ゴム又はプラスチック絶縁電力ケーブル | |
CN217768804U (zh) | 一种导线接头保护盒 | |
US4019801A (en) | Electrical splice | |
JP2010068664A (ja) | 3心一括型接続箱、試験対象ケーブルの耐電圧試験方法、及び3心一括型接続箱の組立方法 | |
CN215498231U (zh) | 冷缩中间接头和可监测温度的多芯电缆中间接头 | |
US4283592A (en) | Filled electrical splice case | |
US4314092A (en) |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rehabilitating outside telephone plant | |
CN212648527U (zh) | 一种电缆接线装置 | |
KR101252008B1 (ko) | 전선연결장치 | |
IL34502A (en) | Wire-spli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4320252A (en) |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closure | |
CN209963293U (zh) | 一种绝缘分支线夹及其分支线连接器 | |
JP2014146506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EP3767768B1 (en) |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power cable and conductor lead-out rod, and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ng power cable and conductor lead-out rod | |
CN215868828U (zh) | 一种电缆热缩套管 | |
CA1302063C (en) | Method for preventing water from tracking into a cable splice area | |
CA1188378A (en) | Pressurizable telephone load coil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