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8475U -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8475U
CN217768475U CN202221690486.2U CN202221690486U CN217768475U CN 217768475 U CN217768475 U CN 217768475U CN 202221690486 U CN202221690486 U CN 202221690486U CN 217768475 U CN217768475 U CN 217768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on
mechanisms
pole piece
pressing
st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0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0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8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8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8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属于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叠片装置包括:输送线,相对间隔设置有两条;叠台机构,设置于输送线上,每条输送线上沿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叠台机构,两条输送线上的叠台机构相互对应设置;储料机构,设置于两条输送线之间,并且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机构,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上料机构与若干个储料机构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在输送线上设置若干个叠台机构,在输送线输送过程中驱动叠台机构流转,并且在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使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上料机构在叠台机构上进行叠片,因此在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实现在若干个叠台机构上同时叠片,提高叠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背景技术
叠片技术是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叠片技术的快慢和精度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生产线的产能与电芯制造成本。电芯制备过程中需要正负极片交替叠放,同时正负极片间需有隔膜隔离极片,现有的叠片装置大都采用一个叠片台配套一套正、负极纠偏结构,正、负极纠偏结构分布于叠片台两侧,通过上方的机械手直线往复运动将极片从正、负极片制片物流转运到正、负极片纠偏结构纠偏,最后再转运至叠片台上进行叠片,叠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叠片装置叠片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包括:输送线,相对间隔设置有两条;叠台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上,每条所述输送线上沿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叠台机构,两条所述输送线上的所述叠台机构相互对应设置;储料机构,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线之间,并且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机构,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料机构与若干个所述储料机构对应设置,在所述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与所述上料机构相对应的所述叠台机构上形成叠片位置。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取料结构,所述上料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叠台机构的上方,所述取料结构所在平面与所述叠台机构所在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取料结构能够在所述叠台机构和所述储料机构之间转换。
可选地,每个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两个储料匣,两个所述储料匣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取料结构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取料结构在相邻所述叠台机构和所述储料匣之间转换。
可选地,所述储料匣包括匣体、托板和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匣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匣体的内部且靠近所述匣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升降驱动结构适于驱动所述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叠台机构包括叠片台和压刀组件,所述压刀组件可移动设置,所述压刀组件具有按压位置和释放位置。
可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在所述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位于所述输送线尾端的所述叠台机构处形成下料位置,所述下料机构可移动设置。
可选地,所述压刀组件包括两个压刀体,两个所述压刀体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压刀体的第一端形成两个按压部,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开合驱动结构,所述开合驱动结构与两个所述压刀体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合驱动结构固定设置,并且所述开合驱动结构对应所述叠片位置和所述下料位置设置,两个所述压刀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输送线包括线体和流转驱动部,所述线体在竖直面内沿周向闭合设置,所述叠台机构设置于所述线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流转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线体沿周向循环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机,包括上述的叠片装置。
可选地,所述叠片机还包括复合单元制片装置。
可选地,所述储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复合单元制片装置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复合单元制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制片机构、隔膜放卷机构、热复合机构和复合料带裁切机构,所述隔膜放卷机构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
可选地,所述极片制片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放卷结构、制极耳结构和极片裁切结构。
可选地,所述极片制片机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极片制片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隔膜放卷机构之间,另一个所述极片制片机构设置于所述隔膜放卷机构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在输送线上设置若干个叠台机构,在输送线输送过程中驱动叠台机构流转,并且在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使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上料机构在叠台机构上进行连续叠片,因此在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实现在若干个叠台机构上同时叠片,提高叠片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上料机构旋转上料,上料机构行程短,提高上料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以将取料结构设置为四个为例,在其中两个取料结构分别与两个储料匣对应取料时,另外两个取料结构分别与两个叠台机构对应设置进行叠片,上料机构一次旋转过程即可同时实现取料与叠片,上料机构无空行程,提高上料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在从匣体内每次取料之后,升降驱动结构驱动托板上移预定距离,以便于取料结构每次在同一高度取料,减少取料结构位移和节拍。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装置,在叠台机构流转的过程中使用压刀组件对电芯进行按压,保证流转过程中电芯的稳定性,在叠片位置和下料位置处,使用开合驱动结构将压刀体打开,便于叠片和下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台机构、上料机构和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储料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叠台机构和开合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单元制片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复合单元制片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输送线;11、线体;20、叠台机构;21、叠片台;22、压刀组件;221、压刀体;222、复位弹性件;30、储料机构;31、储料匣;311、匣体;312、托板;313、升降驱动结构;40、上料机构;41、取料结构;50、下料机构;60、开合驱动结构;100、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10、极片制片机构;111、极片放卷结构;112、制极耳结构;113、极片裁切结构;120、隔膜放卷机构;130、热复合机构;140、复合料带裁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叠片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输送线10、叠台机构20、储料机构30和上料机构40。输送线10相对间隔设置有两条,叠台机构20设置于输送线10上,并且每条输送线10上沿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叠台机构20,两条输送线10上的叠台机构20相互对应设置。储料机构30设置于两条输送线10之间,并且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料机构40也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上料机构40与若干个储料机构30对应设置。在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与上料机构40相对应的叠台机构20上形成叠片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上料机构40间隔设置有三个,因此,在叠台机构20流转的过程中,每条输送线10上与三个上料机构40相对应的三个叠台机构20上形成叠片位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料机构40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电芯所需的叠片数量具体设置。
在输送线10上设置若干个叠台机构20,在输送线10输送过程中驱动叠台机构20流转,并且在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使用依次设置的若干个上料机构40在叠台机构20上进行连续叠片,因此在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实现在若干个叠台机构20上同时叠片,提高叠片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料机构40包括取料结构41,上料机构40可转动地设置于叠台机构20的上方,取料结构41所在平面与叠台机构20所在平面平行设置,取料结构41能够在叠台机构20和储料机构30之间转换。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储料机构30包括两个储料匣31,两个储料匣31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取料结构41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每个取料结构41在相邻叠台机构20和储料匣31之间转换。
上料机构40旋转上料,上料机构40行程短,提高上料效率,并且,以将取料结构41设置为四个为例,在其中两个取料结构41分别与两个储料匣31对应取料时,另外两个取料结构41分别与两个叠台机构20对应设置进行叠片,上料机构40一次旋转过程即可同时实现取料与叠片,上料机构40无空行程,提高上料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上料机构40绕竖直方向转动,上述的竖直方向即为图2中垂直于图面的方向。该竖直方向与上料机构40的交点即为四个取料结构41的旋转中心。
当然,取料结构41可以只设置有一个,取料结构41在储料匣31取料后,转动至其中一个叠台机构20处进行叠片,再转动至储料匣31处再次取料,再转动至另一个叠台机构20处进行叠片;取料结构41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取料结构41分别在两个储料匣31取料后,转动至分别与两个叠台机构20对应进行叠片,然后再次转动至分别与两个储料匣31处取料,以当后续叠台机构20流转到位时再次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储料匣31之间的连线与相互对应的两个叠台机构20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因此,上料机构40每次转动的角度为90°。
当然,两个储料匣31之间的连线与相互对应的两个叠台机构20之间的连线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只需改变取料结构41的数量和转动角度,以与储料匣31和叠台机构20相配合完成取料和叠片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四个取料结构41的旋转中心与两个储料匣31的连线和两个叠台机构20的连线的交叉点相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料机构40相对应的一个叠台机构20上形成有一个叠片位置,每个储料匣31上设置有一个取料位置,每个取料结构41每次从一个取料位置吸取一个复合单元转运至一个叠片位置处。
当然,与上料机构40相对应的一个叠台机构20上可以形成有若干个叠片位置,每个储料匣31上设置有若干个取料位置,每个取料结构41每次从若干个取料位置吸取若干个复合单元转运至若干个叠片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40还包括升降结构,升降结构与四个取料结构41传动连接,以驱动四个取料结构41沿竖向同步移动。通过设置升降结构,使四个取料结构41在竖向上高于储料机构30和叠台机构20后,再进行转动,避免取料结构41与储料机构30和叠台机构20产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40为机械手,取料结构41为设置于机械手上的吸附结构。
如图3所示,储料匣31包括匣体311、托板312和升降驱动结构313,匣体311的上端开口设置,匣体311内适于容纳复合单元,托板312设置于匣体311的内部且靠近底部设置,升降驱动结构313能够驱动托板312沿竖直方向移动。因此,在从匣体311内每次取料之后,升降驱动结构313驱动托板312上移预定距离,以便于取料结构41每次在同一高度取料,减少取料结构41的位移和节拍。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结构313为电机和丝杆组合。
当然,升降驱动结构313也可以为其他直线驱动结构,例如直线电机、气缸等。
如图4所示,叠台机构20包括叠片台21和压刀组件22,压刀组件22可移动设置,压刀组件22具有按压位置和释放位置。在叠台机构20流转的过程中使用压刀组件22将电芯按压于叠片台21上,保证流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叠片时和下料时,压刀组件22取消对电芯的按压,便于叠片和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50,在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位于输送线10尾端的叠台机构20处形成下料位置,下料机构50可移动设置。当一个叠台机构20从输送线10的首端流转至尾端时,在叠台机构20上完成了叠片,使用下料机构50将叠片完成的电芯进行下料转移。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料机构50包括两个下料机械手,两个下料机械手分别对应两条输送线10的尾端设置。
如图4所示,压刀组件22包括两个压刀体221,两个压刀体221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形成两个按压部,叠片装置还包括开合驱动结构60,开合驱动结构60与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4,两个压刀体221形成近似剪刀的结构,压刀体221的第一端即为图4中压刀体221的上端,压刀体221的第二端即为图4中压刀体221的下端,压刀体221的上端延伸至与叠片台21相对应以形成按压部,压刀体221的下端位于输送线10的下方。
当然,压刀组件22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对电芯进行按压的结构,只需使压刀组件22能够在按压位置和释放位置进行转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开合驱动结构60固定设置,并且开合驱动结构60对应叠片位置和下料位置设置,也即,开合驱动结构60不随叠台机构20一同流转。在叠台机构20流转至叠片位置或下料位置时,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刚好与开合驱动结构60相对应,此时,开合驱动结构60驱动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相互远离,即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张开,使压刀组件22由按压位置转换至释放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压刀体22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222。利用复位弹性件222的弹力驱动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相互靠近,以使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相互靠近,使压刀组件22由释放位置转换至按压位置,以对电芯进行按压。
当然,开合驱动结构60也可以与叠台机构20连接,以与叠台机构20一同流转,每个叠台机构20需对应设置一个开合驱动结构60。当压刀组件22由按压位置转换至释放位置,开合驱动结构60驱动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相互远离,即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张开;当压刀组件22由释放位置转换至按压位置,开合驱动结构60驱动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二端相互靠近,以使两个压刀体221的第一端相互靠近,以对电芯进行按压。
如图1所示,输送线10包括线体11和流转驱动部,线体11在竖直面内沿周向闭合设置,叠台机构20设置于线体11的外表面上。流转驱动部适于驱动线体11沿周向循环转动,以带动叠台机构20在线体11上循环流转。
值得说明的是,当叠台机构20位于线体11的上表面时进行流转叠片,并当叠台机构20流转至尾端下料完成后,经过输送线10的端部流转至线体11的下表面上,再从线体11的下表面流转至线体11的上表面,依次循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线体11可以由面板线拼接形成,使叠台机构20能够在输送线10的两个端部处顺利流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叠片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1的叠片装置,使用实施例1的叠片装置对复合单元进行叠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叠片机还包括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制片机构110、隔膜放卷机构120、热复合机构130和复合料带裁切机构140,隔膜放卷机构120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以在极片的两侧均设置一层隔膜。
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5和图6,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的下游设置有储料机构30,以使裁切形成的复合单元盛放于储料机构30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极片制片机构110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放卷结构111、制极耳结构112和极片裁切结构113。利用极片制片机构110将极片料带加工形成极片,再将极片应用于热复合机构130。
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5,图5所示为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仅包括一个极片制片机构110,使用极片制片机构110将负极片料带加工形成负极片,再与双侧隔膜进行热复合形成负极复合料带,将负极复合料带裁切形成负极复合单元。然后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该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包括两个极片制片机构110,其中一个极片制片机构110设置于两个隔膜放卷机构120之间,用于将负极片料带加工形成负极片,另一个极片制片机构110设置于隔膜放卷机构120的外侧,用于将正极片料带加工形成正极片,在热复合时,负极片位于双侧隔膜之间,正极片位于一侧隔膜的外侧,因此,热复合形成的复合料带可裁切形成双极片复合单元。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叠片制造电芯的过程中,需要使叠片的第一片和最后一片均为负极片,因此,请参阅图1,沿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在最后一个储料机构30内设置上述的负极复合单元,在最后一个之前的若干个储料机构30内均设置上述的双极片复合单元(使正极片位于上方)。也即,以储料机构30设置有n个为例,沿输送方向上,在第一个至第n-1个储料机构30内均设置双极片复合单元,在第n个储料机构30内设置负极复合单元。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叠片装置对双极片复合单元和负极复合单元进行叠片时,当两条输送线10上对应的两个叠台机构20流转至第一个叠片位置,压刀组件22转换至释放位置,与两个储料匣31对应的两个取料结构41吸取双极片复合单元,上料机构40旋转90°,使取料结构41将双极片复合单元叠片至叠片台21上,压刀组件22转换至按压位置,输送线10将叠台机构20向后工序流转。叠台机构20经过每一个叠片位置时叠放一个双极片复合单元,直至流转至最后一个叠片位置处,上料机构40叠放一片负极片复合单元,完成该电芯的叠片。叠台机构20带动叠片完成的电芯继续流转至下料位置,压刀组件22转换至释放位置,下料机械手将电芯取下并向后工序流转。
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正极片单元和负极复合单元(双层隔膜中间设置一层负极片单元)进行叠片,将负极复合单元和正极片单元交替设置于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储料机构30内,因此,第一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第二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正极片单元,第三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直至最后一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完成该电芯的叠片。
当然,在另外一个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正极复合单元(正极片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隔膜)和负极复合单元(负极片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隔膜)进行叠片,将负极复合单元和正极复合单元交替设置于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储料机构30内,因此,第一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第二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正极复合单元,第三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直至最后一个上料机构40向叠台机构20上叠放负极复合单元,并且在位于最上层的负极复合单元的上层单独叠放一层隔膜片,完成该电芯的叠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正极复合单元(正极片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隔膜)和负极复合单元(负极片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隔膜)可以使用复合单元制片装置进行制备,该复合单元制片装置相对于图5所示的复合单元制片装置的区别在于,该复合单元制片装置只需在一侧设置一个隔膜放卷机构即可。
根据上述描述,本专利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双流水线回转叠台机构,在叠台机构流转过程中完成叠片;
2.采用旋转设置的上料机构对双流水线上的两个叠台机构同时叠片,叠片效率高;
3.采用裁切形成的复合单元进行叠片,叠片效率高,并且叠片对齐度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10),相对间隔设置有两条;
叠台机构(20),设置于所述输送线(10)上,每条所述输送线(10)上沿输送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叠台机构(20),两条所述输送线(10)上的所述叠台机构(20)相互对应设置;
储料机构(30),设置于两条所述输送线(10)之间,并且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上料机构(4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料机构(40)与若干个所述储料机构(30)对应设置,在所述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与所述上料机构(40)相对应的所述叠台机构(20)上形成叠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0)包括取料结构(41),所述上料机构(4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叠台机构(20)的上方,所述取料结构(41)所在平面与所述叠台机构(20)所在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取料结构(41)能够在所述叠台机构(20)和所述储料机构(30)之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料机构(30)包括两个储料匣(31),两个所述储料匣(31)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取料结构(41)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取料结构(41)在相邻所述叠台机构(20)和所述储料匣(31)之间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匣(31)包括匣体(311)、托板(312)和升降驱动结构(313),所述匣体(311)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托板(312)设置于所述匣体(311)的内部且靠近所述匣体(311)的底部设置,所述升降驱动结构(313)适于驱动所述托板(312)沿竖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台机构(20)包括叠片台(21)和压刀组件(22),所述压刀组件(22)可移动设置,所述压刀组件(22)具有按压位置和释放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50),在所述叠台机构(20)流转过程中,位于所述输送线(10)尾端的所述叠台机构(20)处形成下料位置,所述下料机构(50)可移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刀组件(22)包括两个压刀体(221),两个所述压刀体(221)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压刀体(221)的第一端形成两个按压部,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开合驱动结构(60),所述开合驱动结构(60)与两个所述压刀体(221)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结构(60)固定设置,并且所述开合驱动结构(60)对应所述叠片位置和所述下料位置设置,两个所述压刀体(22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222)。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10)包括线体(11)和流转驱动部,所述线体(11)在竖直面内沿周向闭合设置,所述叠台机构(20)设置于所述线体(11)的外表面上,所述流转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线体(11)沿周向循环转动。
10.一种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机还包括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30)设置于所述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的下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元制片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制片机构(110)、隔膜放卷机构(120)、热复合机构(130)和复合料带裁切机构(140),所述隔膜放卷机构(120)至少设置有一个,以对极片单元的一侧或两侧设置隔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制片机构(110)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放卷结构(111)、制极耳结构(112)和极片裁切结构(11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叠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制片机构(11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极片制片机构(110)设置于两个所述隔膜放卷机构(120)之间,另一个所述极片制片机构(110)设置于所述隔膜放卷机构(120)的外侧。
CN202221690486.2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Active CN217768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0486.2U CN217768475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0486.2U CN217768475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8475U true CN217768475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0486.2U Active CN217768475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8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8373B (zh) 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制造装置
EP2696421B1 (en) Stacking device and stacking method
US888285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N102969538B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芯叠片机
EP2747186B1 (en) Electrode body fabr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101917310B1 (ko) 적층 장치 및 방법
CN104241700A (zh) 叠片电芯制备装置
KR20140003607A (ko) 적층 시스템
WO2023000702A1 (zh) 热复合叠片设备及热复合叠片方法
EP4091762A1 (en) Roll changing apparatus and tab welding equipment
CN112838260A (zh) 一种叠片装置
JP2015072834A (ja) 切断装置及び切断方法
CN111342107A (zh) 一种热复合高速叠片机
CN212542526U (zh) 叠片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7768475U (zh)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CN217788495U (zh) 叠片装置和叠片机
CN113517465A (zh) 叠片设备、电芯及电芯的制备方法
CN217881611U (zh) 一种叠片生产线
CN211700479U (zh) 一种热复合高速叠片机
CN103682463B (zh) 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CN103700885B (zh) 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CN214336771U (zh) 一种多工位模叠一体机
CN217768474U (zh)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CN217691263U (zh) 叠片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生产线
CN115000528A (zh) 一种叠片装置及叠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