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7512U -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7512U
CN217767512U CN202221975206.2U CN202221975206U CN217767512U CN 217767512 U CN217767512 U CN 217767512U CN 202221975206 U CN202221975206 U CN 202221975206U CN 217767512 U CN217767512 U CN 217767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hell
vehicle
fac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52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迎
沈永根
徐海峰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52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7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7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7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车核检一体设备,该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第一壳体和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组件、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所述控制组件均与所述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电连接,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所述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和复检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检组件包括身份证刷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所述身份证刷卡器和所述人脸识别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所述摄像组件以及所述车牌识别装置均为模块化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整体美观,方便装配,并可提高身份和防疫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车核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为了便于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设置了特定的检查系统。传统模式是在检查站检验通道上独立施工安装有车辆抓拍摄像头和人脸抓拍摄像头等,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识别检测。如此,在检查通道上树立各种检测设备,施工的地方比较多,又影响环境美观;且随着疫情的发展,车辆内人员还需要专门的人进行防疫检测,影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车核检一体设备,旨在得到一种美观、同时方便进行防疫检测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第一壳体和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组件、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所述控制组件均与所述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电连接,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所述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和复检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检组件包括身份证刷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
所述身份证刷卡器和所述人脸识别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所述摄像组件以及所述车牌识别装置均为模块化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壳和设于所述底壳一端面的顶壳,所述顶壳形成具有摄像口的安装腔,所述摄像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于所述摄像口处显露;
所述底壳形成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腔壁开设有多个挂槽,所述二维码刷卡器、车牌识别装置、身份证刷卡器、人脸识别组件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之一设有卡钩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车牌识别装置、身份证刷卡器、人脸识别组件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各自的卡钩件挂设于所述挂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连接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围合形成有挡水区,所述挡水区的底部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引流孔。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包括前板、弯折连接于所述前板两侧的两围板以及两横板,每一个所述横板弯折连接于所述围板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所述摄像组件的一端部穿出于所述前板,并显露于所述摄像口,另一端位于两所述围板之间。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底壁开设有开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连接有支架,所述摄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开孔处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并位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摄像组件的一侧,所述穿线孔的周缘凸设有穿线筒,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摄像组件的一侧密封连接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罩盖所述穿线筒。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远离所述安装腔的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开孔处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沿所述摄像口至所述穿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水槽远离所述摄像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壳的上端面的边缘。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固定架和人脸识别主体,所述固定架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人脸识别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避让口,所述固定架通过密封垫与避让口的开口边沿连接。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包括显示屏模块,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显示屏本体、安装板以及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口的外边沿密封连接有透明板,所述显示屏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一表面,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第一过风通道,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所述显示屏本体的表面边缘连接于所述显示口的内边沿,所述显示屏本体与所述透明板之间形成有第二过风通道,所述散热风扇驱动风由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和第二过风通道穿过。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一侧安装有防尘件;
且/或,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连接的智能终端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风通道的过孔,所述智能终端设于第一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屏模块的一侧,所述智能终端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还包括副机,所述副机包括第二壳体和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摄像组件、所述车牌识别装置以及所述二维码刷卡器,所述副机与所述主机相对设置,以形成有检测通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包括主机,主机包括用于保护内部部件的第一壳体,该结构的主机设有控制组件和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此处,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和复检组件的至少一种,在车辆靠近主机时,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摄像组件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抓拍,从而通过系统内部处理,确认人员是否满足通过要求,或者是通过复检组件的身份证刷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进行人员身份的确认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车牌识别装置则可以对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并记录,从而通过系统内部处理,确认车牌是否满足通过要求;同时,二维码刷卡器可供人员进行二维码扫码,从而查验出是否为满足防疫要求的二维码结果,通过三者均满足要求,则完成检测并通行。
该结构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将多个检测部件均集中于一个设备,从而减少了装置的安装与排布,满足美观性,且多个部件均为模块化结构,并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壁面,如此在组装时简化工序,并能够预留第一壳体的中部空间,方便部件的组装。同时,通过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以及对人员所持二维码的自动检测,能够节省人力,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车核检一体设备一实施例处于检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人车核检一体设备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主机去除部分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主机去除另一部分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主机去除又一部分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主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2所示主机去除再一部分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所示主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主机去除防雨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主机中显示屏模块的爆炸图;
图12为图2所示主机中人脸识别组件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所示人车核检一体设备中副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65591890000041
Figure BDA000376559189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车核检一体设备,旨在将检测部件均集中于一个整体结构中,方便安装,且增加二维码刷卡器,从而提升防疫检测效率,节省人力。
请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包括主机10,所述主机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组件、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所述控制组件均与所述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电连接,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所述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13和复检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检组件包括身份证刷卡器16和人脸识别组件17;
所述身份证刷卡器16和所述人脸识别组件17、所述控制组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14、所述摄像组件13以及所述车牌识别装置15均为模块化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可以是塑料材质,也可是金属材质或者其他结构稳定性较好的材质,在此并不限定,能够提供安装和防护的空间即可。第一壳体1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圆形,或者是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均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当然,为了方便检测目前常规类型的车辆,该第一壳体11的高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在内部部件安装后,适于车辆的高度,方便检测车辆和其内的人员。
此处,人员识别装置是用于检测车内人员的信息。此处,人员识别装置可以仅包括摄像组件13,摄像组件13具有相机的功能,能够拍摄人脸,并能够远距离对人脸进行抓拍。故,此处的摄像组件13的类型并不限定,可以是各类摄像头,也可以是照相机等,实现了人员不下车就可以完成身份的识别。当然,为了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该人员识别装置还包括有人脸识别组件17和身份证刷卡器16。在摄像组件13不能抓拍到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或者是抓拍后的脸部信息不能实现人员信息的确认的,也或者是在摄像组件13获取脸部信息后,经过控制组件的处理发现有进一步需要身份确认的,可以要求人员下车后,通过人脸识别组件17对人员的脸部进行检测,该人脸识别组件17基于多级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适配图像采集处理技术和前端数据分析对比逻辑,能够快速精准的识别人脸特征,并能够显示人脸和人员身份信息等。同时,被检测人员将身份证放置在身份证刷卡器16处,通过读取身份证信息,从而结合人脸识别组件17的检测结果,实现人员身份的自动认证或复检,无需配备人员进行复检,进一步节约人力。当然,人员识别装置也可以单独设置人脸识别组件17和身份证刷卡器16。
同时,二维码刷卡器14是车内人员将二维码对准后,能够对其进行识别检测,从而将检测信息通过控制组件的处理显示出来,实现了远距离二维码识别功能,确保人员在不下车的情况下,能够对其身份、健康码以及核酸结果进行检测。车牌识别装置15可以是摄像头或者照相机等,例如为车牌筒机,即筒型网络摄像机,或者是能够实现对车辆牌照的检测的其他识别装置。
可以理解的,当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安装于第一壳体11时,第一壳体11对应各个部件处设置有显露区,从而不影响各自的识别或摄像功能,方便实现对人脸或者车牌以及二维码的检测。且该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可设于第一壳体11朝向同一侧的侧面,从而方便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信息的识别和检测。此外,摄像组件13还可以设置成可活动安装结构,也即能够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调节,和竖直方向上的俯仰角度调节,方便对人脸信息的准确识别和检测。
请参照图1,如此,在车辆靠近主机10时,可以通过摄像组件13自动抓拍车内人员的脸部信息,并同时通过车牌识别装置15实现对车牌信息的获取,同时,车内人员可以打开二维码对准二维码刷卡器14,从而实现健康码的信息的检测,当三者均符合要求时,从而完成对车辆和人员的检测。该结构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外观较为统一,方便安装,且无需被检测人员下车即可完成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同时能够实现防疫检测,无需检测人员,进一步节约人员成本。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某些收费处进行设置,二维码刷卡器14也可以用于费用支付,方便快捷,节省人力。
结合图5和图6,所述控制组件、二维码刷卡器14、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摄像组件13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均为模块化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为了方便户外组装,装设于第一壳体11内的各个部件均为模块化结构,也即,二维码刷卡器14、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均为组装好的模块结构,各自具有各自的安装基础,在进行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的组装时,只需将各自的安装基础与第一壳体11连接即可,方便快捷,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各个部件通过安装基础均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也即多个部件相邻或间隔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侧面,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的中部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方便各个部件的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包括主机10,主机10包括用于保护内部部件的第一壳体11,该结构的主机10设有控制组件和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车牌识别装置15,此处,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13和复检组件的至少一种,在车辆靠近主机10时,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摄像组件13可以对车内的人员进行抓拍,从而通过系统内部处理,确认人员是否满足通过要求;和/或,是通过复检组件的身份证刷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进行人员身份的确认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车牌识别装置15则可以对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并记录,从而通过系统内部处理,确认车牌是否满足通过要求;同时,二维码刷卡器14可供人员进行二维码扫码,从而查验出是否为满足防疫要求的二维码结果,通过三者均满足要求,则完成检测并通行。
该结构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将多个检测部件均集中于一个设备,从而减少了装置的安装与排布,满足美观性;且多个部件均为模块化结构,并分别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壁面,如此在组装时简化工序,并能够预留第一壳体的中部空间,方便部件的组装。同时,通过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以及对人员所持二维码的自动检测,能够节省人力,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组件13为常规人脸摄像机和测温人脸摄像机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摄像组件13可选择常规人脸摄像机,也即具有摄像或拍摄功能的摄像头,仅获取人脸的特征信息。当然,在特殊场所,为了进一步防疫要求,可以选择摄像组件13为测温人脸摄像机,即具有拍摄和体温检测的功能的摄像头,在获取人脸信息的同时,能够对车内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便捷性。该结构的第一壳体11为兼容性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配安装,提高了适用性。此处摄像组件13的类别是对该部件的选用,可以直接获取,并不是对两者内部构造的改进。
请再次参照图2、图4和图5,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10还包括雷达装置18,所述雷达装置18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感应车辆的驶入与否;
且/或,所述主机10还包括显示屏模块19和扬声器10a,所述显示屏模块19和所述扬声器10a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指引车辆进入检测区域进行检测。
为了能够判断何时需要进行检测,该主机10还包括雷达装置18,雷达装置18能够通过电磁波感应获取到一定范围内是否有车辆进入,从而能够及时向控制组件进行反馈,启动其他部件进入检测状态,提高该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可以理解的,该雷达装置18也具有测距功能,能够感应车辆所处的位置,因此可以对车辆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进行引导,从而方便车辆进入检测区域。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显示检测结果或者与车内人员进行交互,该主机10还包括显示屏模块19和扬声器10a,该显示屏模块19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并和控制组件电连接,从而在雷达检测到车辆的位置时,能够将控制组件发送的检测位置信息显示出来,并指引车辆进入预设的待检测区域,方便车内人员进行观看,提高便利性。同时在对车辆和人员的检测过程中,还可以显示出所检测的车辆和人员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可以通行的结果。
当然,在显示屏模块19的设置下,该设备还包括有扬声器10a,扬声器10a用于播放被检测人员所需进行操作指引,或者是与显示屏模块19配合传递检测结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便利性和效率,方便引导被检测人员快速方便地完成检测过程。可以理解的,在扬声器10a设于第一壳体11内时,第一壳体11对应扬声器10a的位置开设有声孔,从而方便声音的传播。当然,在此处还可以设置有防尘网等,减少灰尘和水汽的进入,提高第一壳体11的防护性。
请结合图2和图6,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底壳111和设于所述底壳111一端面的顶壳112,所述顶壳112形成具有摄像口1121的安装腔1122,所述摄像组件13设于所述安装腔1122内,并于所述摄像口1121处显露;
所述底壳111形成有密封腔1111,所述密封腔1111的腔壁开设有多个挂槽,所述二维码刷卡器14、车牌识别装置15、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之一设有卡钩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14、车牌识别装置15、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各自的卡钩件挂设于所述挂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底壳11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包括底壳111和设于底壳111上端的顶壳112,底壳111起到基座的作用,能够承载控制组件、车牌识别装置15、二维码刷卡器14、身份证刷卡器16以及人脸识别组件17,而顶壳112用于防护摄像组件13,此处将摄像组件13与其他部件单独开,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检测位置,方便对车内人员的脸部信息进行拍摄和识别。此处,由于常规人脸相机和测温人脸相机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不被遮挡,故而在顶壳112的位置开设有摄像口1121,从而保证摄像组件13的稳定拍摄功能,提高检测精度。同时,为了适应户外环境,将底壳111设计成封闭的腔体,即形成有密封腔1111,二维码刷卡器14、车牌识别装置15、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以及控制组件均安装于密封腔1111内,从而实现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具体地,为了方便组装,在底壳111的内壁,也即密封腔1111的腔壁上凹设有多个挂槽,并分别与多个部件一一对应,二维码刷卡器14、车牌识别装置15、身份证刷卡器16、人脸识别组件17以及控制组件均设有卡钩件,每个部件可通过卡钩件挂于每一个挂槽内,实现初步的定位,然后再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进行固定,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如此可以进一步简化装配工序,提高组装效率。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上述的部件中的一者、两者、三者或是四者设有卡钩件,以与底壳111的内壁进行挂装。
请结合图8至图10,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22的腔壁连接有挡水件113,所述挡水件113与所述安装腔1122的腔壁围合形成有挡水区113a,所述挡水区113a的底部与底壳111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引流孔1123。
由于顶壳112开设有摄像口1121,为了防止位于顶壳112的摄像组件13被水浸泡损坏,故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腔1122的腔壁设置有挡水件113,该挡水件113与安装腔1122的腔壁围合形成有挡水区113a,可以将摄像组件13除摄像端均围设到挡水区113a之外,从而防止从摄像口1121淋入的雨水或水汽等直接喷溅到摄像组件13的后端,防止出现装置故障等情况。同时,挡水区113a的底部,也即安装腔1122的部分底壁,与底壳111之间形成有间隙,也即不与底壳111直接抵接,并开设有引流孔1123,此处安装腔1122的底壁即朝向地面的腔壁,从而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将流入挡水区113a内的水通过引流孔1123流出外部,防止积存。于其他实施例中,在摄像组件13对应的安装腔1122的底壁也可开设有引流孔1123,从而在水意外溅到摄像组件13时能够流下,并通过引流孔1123流出。
可以理解的,引流孔1123设置有多个,多个引流孔1123呈阵列排布,从而保证每一处对水流引导的均匀性。
请参照9和图10,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113包括前板1131、弯折连接于所述前板1131两侧的两围板1132以及两横板1133,每一个所述横板1133弯折连接于所述围板1132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安装腔1122的腔壁,所述摄像组件13的一端部穿出于所述前板1131,并显露于所述摄像口1121,另一端位于两所述围板1132之间。
具体地,摄像组件13呈大致圆柱状设置,挡水件113包括平行于其一端面的前板1131,该前板1131开设有避让摄像组件13拍摄的端面的孔洞,还包括有弯折连接于前板1131两侧的围板1132,围板1132沿摄像组件13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摄像组件13的另一固定端,两横板1133则弯折连接在围板1132的另一端,可选的,横板1133与前板1131平行,并抵接安装腔1122的腔壁,从而实现对摄像组件13的防护,防止水流从摄像口1121流到摄像组件13,进而使得水通过前板1131和围板1132的引导,并在横板1133的阻挡下,从引流孔1123流出,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维护。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22的底壁开设有开孔,所述安装腔1122的腔壁连接有支架114,所述摄像组件13安装于所述支架114,所述底壳111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开孔处开设有穿线孔1124,所述穿线孔1124与所述密封腔1111连通,并位于所述支架114背离所述摄像组件13的一侧,所述穿线孔1124的周缘凸设有穿线筒115,所述支架114背离所述摄像组件13的一侧密封连接有防雨罩116,所述防雨罩116罩盖所述穿线筒115。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113远离所述安装腔1122的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穿孔1133a,所述底壳111的上端面对应开孔处形成有导水槽1125,所述导水槽1125沿所述摄像口1121至穿线孔1124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水槽1125远离所述摄像口112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壳111的上端面的边缘。
为了方便安装摄像组件13,在顶壳112内还设置有支架114,该支架114可以呈竖板状,或者呈L型状,其一端安装于安装腔1122的底壁,摄像组件13安装于支架114的另一端,并于安装腔1122的底壁有一定间隔,从而隔离流入的水,提升防水性能。
可选的,顶壳112的材质可以为钣金件,方便加工且结构稳定性好。同理的,底壳111也可为钣金件。顶壳112可以具有底部结构,即安装腔1122完全由顶壳112围合形成。或者顶壳112不具有底部结构,或者仅具有部分底部结构,也即顶壳112的底部开设有开孔,如此,可以节约材料,并减少整体重量。此处,以顶壳112包括侧部、顶部和部分底部为例,顶部与侧部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进行装配摄像组件13。部分底部可与侧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形成安装腔1122的底壁,引流孔1123则开设在顶壳112的部分底部处,该部分底部结构相对于底壳111的上端面呈倾斜状态,且由摄像口1121至摄像组件13的方向上,逐渐朝向底壳111方向倾斜,并与底壳111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使流入的水能够引至引流孔1123处,方便流出。支架114则可以安装在安装腔1122的底壁,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也可安装于底壳111的上端面。当然,用于控制摄像组件13的电路板也可以安装在支架114上。且为了实现摄像组件13与控制组件的电连接,在底壳111的上端面对应开孔处开设有穿线孔1124,同时在穿线孔1124处凸设有穿线筒115,将摄像组件13的连接线穿设于穿线筒115内,并通过穿线孔1124与控制组件实现电连接,如此,即使安装腔1122内存积有水,也不会影响到两者的电连接,有效提高防水性能。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防水,在支架114的一侧连接有防雨罩116,该防雨罩116采用防水材料,并罩盖在穿线筒115的上方,避免水流从穿线筒115内进入底壳111内,实现较好的防水效果。且将连接线在摄像组件13至穿线筒115之间的部分沿水平方向上设置呈S型,即使连接线上沾附有水珠,也可以沿S型的最低处低落,而不会流到穿线孔1124内。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防止安装腔1122内积存较多的水,在防水件的表面开设有穿孔1133a,且该穿孔1133a远离安装腔1122的底壁,在防水区内水较多时,可以通过穿孔1133a流向摄像组件13的后侧,不影响摄像组件13的摄像口,通过防雨罩116的防护,也不会影响连接线的性能。在底壳111的上端面开设有导水槽1125,该导水槽1125位于摄像组件13的后侧,即远离摄像端的一侧,并朝向底壳111的边缘延伸,且连通底壳111的边缘,使得流向后侧的水能够通过导水槽1125导出安装腔1122,并从底壳111的边缘流出外部,进一步防止水对安装腔1122内的部件产生影响。
可选的,导水槽112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分别设置在穿线筒115的相对两侧,从而能够对进一步提高对水流的引导速率。
此外,因摄像组件13的体积相对较小,而底壳111内的部件相对较多,故而为了节约空间和材料,顶壳112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底壳111的横截面尺寸,于外观上也更加符合检测机器人的形状,从而使得该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更具美观性和灵活性以及智能性。
可以理解的,该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通常用于户外环境,户外环境并不受人为控制,故而为了提升对内部部件的防护,底壳11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此处,可以将底壳111为各个部件开设的窗口处设置有玻璃板,并通过密封胶连接,从而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水效果。此处,底壳111也为分体结构,即底壳111的侧部和顶部以及底部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例如,螺纹或卡扣等,从而方便内部部件的组装与维护。此处,底壳111的横截面呈六边形设置,朝向车辆的一侧包括一平面和分布于该平面两侧的斜面,将车牌识别装置15设在其中一斜面上,从而方便对迎来的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且为了对车牌识别装置15进行防护,防止外部反光,在其上方还设置有遮挡件。而显示屏模块19、人脸识别组件17、身份证刷卡器16、二维码刷卡器14以及雷达装置18均设置在平面,从而方便对车辆内的人员进行检测,扬声器10a则设置在另一斜面上。
请参照图12,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组件17包括固定架171和人脸识别主体172,所述固定架171开设有安装口1711,所述人脸识别主体172安装于所述安装口1711,并与所述安装口1711的边缘之间夹设有密封圈173,所述第一壳体11开设有避让口1112,所述固定架171通过密封垫174与避让口1112的开口边沿连接。
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组件17具有触摸操作功能,故而需要将其进行单独密封组装。具体地,人脸识别组件17包括固定架171和人脸识别主体172,固定架171开设有安装口1711,人脸识别主体172安装于安装口1711处,且两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圈173,防止外部的水汽通过两者的连接缝隙进行内部的控制结构处,提高自身防水性能。同时,固定架171与底壳111进行连接时,将固定架171的边缘与避让口1112的边缘夹设有密封垫174,再通过螺纹锁固,使得固定架171与第一壳体11,也即底壳111之间没有缝隙,从而避免水汽由避让口1112处进入密封腔1111内,进一步提高底壳111的防水性能,防水等级可以达到IPX6。此处,密封圈173可以为O型圈或者是密封棉等,密封垫174的材质可以是密封棉或硅橡胶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人脸识别组件17和身份证刷卡器16均设置在底壳111的平面靠上的位置,从而方便人员下车后进行刷卡和刷脸。
请参照图7和图11,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包括显示屏模块19,所述显示屏模块19包括显示屏本体191、安装板192以及散热风扇193,所述第一壳体11开设有显示口1113,所述显示口1113的外边沿密封连接有透明板195,所述显示屏本体19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92的一表面,并与所述安装板192之间形成有第一过风通道19a,所述散热风扇193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92的一端,所述安装板192安装有所述显示屏本体191的表面边缘连接于所述显示口1113的内边沿,所述显示屏本体191与所述透明板195之间形成有第二过风通道19b,所述散热风扇193驱动风由所述第一过风通道19a和第二过风通道19b穿过。
本实施例中,设置显示屏模块19设于底壳111的平面靠中间的位置,从而方便为被检测人员提供引导。因显示屏模块19的表面积较大,且为大功率部件,因此其在工作时会发散较多的热量,故而在户外较热的环境下,为了保证整个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显示屏模块19包括显示屏本体191、安装板192和散热风扇193,将显示屏本体191安装在安装板192的一表面,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过风通道19a,并将散热风扇193设于安装板192的一端,例如下端,可以驱动风从下端向上通过第一过风通道19a吹出显示屏模块19,从而带走显示屏本体191的发热量,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在该显示屏模块19安装于底壳111内时,显示屏本体191与透明板195之间也形成有第二过风通道19b,散热风扇193同时对应第一过风通道19a和第二过风通道19b,如此,气流从两者均通过,能够将显示屏本体191两表面的热量均带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保证其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193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191的一侧安装有防尘件196;
且/或,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连接的智能终端121和驱动板122,所述驱动板122设于所述安装板192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191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92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风通道19a的过孔,所述智能终端121设于第一壳体11,也即底壳111靠近所述显示屏模块19的一侧,所述智能终端121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193。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散热风扇193的性能,在散热风扇193背离安装板192的表面设有防尘件196,例如,防尘网和/或防尘罩等,从而保证显示屏模块19的内部洁净,减少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可选的,散热风扇193设有多个,防尘件196也设有多个,多个散热风扇193在显示屏本体19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一防尘件196对应安装于一个散热风扇193处。
在此基础上,为了方便实现控制组件的控制功能,控制组件包括智能终端121、驱动板122、电气模块123以及多个电路板,每一个部件处可以连接有一个电路板或驱动板122,电路板和驱动板122再通过导线与电气模块123和智能终端121实现电连接,智能终端121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块,从而能够与检测中心的设备进行连接,在通过智能终端121对电气模块123以及电路板或驱动板122的联合控制下,实现整体逻辑上的控制,并能够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检测中心,以进行远程遥控或报警预警等,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在显示屏模块19内还设置有两个驱动板122,该驱动板122安装于安装板192背离显示屏本体191的一表面,并通过一盖板连接于安装板192,实现对驱动板122的盖合,以对其进行防护。在安装板192的表面开设有过孔,同时在盖板的一侧开设开口,从而能够将散热风扇193的气流通过孔洞流至驱动板122处,并通过开口流出,继而实现对驱动板122的散热。
同理的,智能终端121设于显示屏模块19的一侧,并与电气模块123分别位于显示屏模块19相对对两侧,从而方便进行电连接,为了实现对智能终端121的散热,将散热风扇193也设在智能终端121的底端,实现对其热量的驱散,提高散热效果。当然,电气模块123的下端也设有散热风扇193,其他发热量较多的部件处也可以设置散热风扇193,以保证底壳111内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保障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的正常运行。
请结合图1和图13,在本申请可能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还包括副机20,所述副机20包括第二壳体21和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的所述摄像组件13、所述车牌识别装置15以及所述二维码刷卡器14,所述副机20与所述主机10相对设置,以形成有检测通道100a。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还包括有副机20,该副机20与主机10相对设置,两者形成检测通道100a,当车辆驶入该检测通道100a时,可与主机10配合实现对车辆和人员的检测。副机20包括第二壳体21和摄像组件13、车牌识别装置15以及二维码刷卡器14,当然,还可设置有雷达装置18,各个部件在第二壳体21上的设置可参照上述主机10的结构布置,两者呈对称设置。如此,通过主机10和副机20的配合,两个雷达装置18能提高对车辆驶入时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开启对车辆和车内人员的检测。且摄像组件13和二维码刷卡器14能够实现同时对驾驶员和同乘人员的脸部信息和防疫信息的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两个车牌识别装置15能够提高对车辆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可均开设有多个扶手槽,从而方便人车核检一体设备100的搬运和组装,且不会对车辆造成障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第一壳体和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控制组件、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所述控制组件均与所述人员识别装置、二维码刷卡器以及车牌识别装置电连接,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自动检测;所述人员识别装置包括摄像组件和复检组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检组件包括身份证刷卡器和人脸识别组件;
所述身份证刷卡器和所述人脸识别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所述摄像组件以及所述车牌识别装置均为模块化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壳和设于所述底壳一端面的顶壳,所述顶壳形成具有摄像口的安装腔,所述摄像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于所述摄像口处显露;
所述底壳形成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腔壁开设有多个挂槽,所述二维码刷卡器、车牌识别装置、身份证刷卡器、人脸识别组件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之一设有卡钩件,所述二维码刷卡器、车牌识别装置、身份证刷卡器、人脸识别组件以及控制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均通过各自的卡钩件挂设于所述挂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连接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围合形成有挡水区,所述挡水区的底部与所述底壳之间形成有间隙,并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引流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包括前板、弯折连接于所述前板两侧的两围板以及两横板,每一个所述横板弯折连接于所述围板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所述摄像组件的一端部穿出于所述前板,并显露于所述摄像口,另一端位于两所述围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开设有开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连接有支架,所述摄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开孔处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并位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摄像组件的一侧,所述穿线孔的周缘凸设有穿线筒,所述支架背离所述摄像组件的一侧密封连接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罩盖所述穿线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远离所述安装腔的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底壳的上端面对应所述开孔处形成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沿所述摄像口至所述穿线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导水槽远离所述摄像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壳的上端面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包括固定架和人脸识别主体,所述固定架开设有安装口,所述人脸识别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避让口,所述固定架通过密封垫与所述避让口的开口边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显示屏模块,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显示屏本体、安装板以及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显示口,所述显示口的外边沿密封连接有透明板,所述显示屏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一表面,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第一过风通道,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所述显示屏本体的表面边缘连接于所述显示口的内边沿,所述显示屏本体与所述透明板之间形成有第二过风通道,所述散热风扇驱动风由所述第一过风通道和第二过风通道穿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一侧安装有防尘件;
且/或,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电连接的智能终端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过风通道的过孔,所述智能终端设于第一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屏模块的一侧,所述智能终端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车核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核检一体设备还包括副机,所述副机包括第二壳体和间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摄像组件、所述车牌识别装置以及所述二维码刷卡器,所述副机与所述主机相对设置,以形成检测通道。
CN202221975206.2U 2022-07-26 2022-07-26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Active CN217767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206.2U CN217767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206.2U CN217767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7512U true CN21776751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5206.2U Active CN217767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75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2199A (zh) * 2022-12-08 2023-03-28 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识别预留信息进入指定区域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2199A (zh) * 2022-12-08 2023-03-28 中图云创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识别预留信息进入指定区域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33745B2 (en) Fire detector
EP2506231A1 (en) Covert camera with a fixed lens
CN217767512U (zh) 人车核检一体设备
CN106352483A (zh) 基于空调的手势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5814248U (zh)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3637942U (zh) 一种户外用的打猎相机
CN215450279U (zh) 一种人脸识别测温门禁装置
CN110941288B (zh) 一种用于低空航空器的自动避障装置和方法
CN114169479A (zh) 一种智能读码器
CN215301150U (zh) 车道信息采集箱及车道一体机
CN213846821U (zh) 摄像装置
CN217985248U (zh) 一种综合数据采集终端
CN112504449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多光谱传感器
CN215379065U (zh) 一种智能警灯一体装置
CN217506664U (zh) 多功能室内安防报警系统
CN212181605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干扰功能的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CN211457703U (zh) 一种多源异构传感器特征深度融合的装置
CN217335680U (zh) 摄像装置及门禁设备
CN211018957U (zh) 挡光罩及身份验证设备
CN212621137U (zh) 设有镜筒的自助测温器
CN218526369U (zh) 一种融合声波和视觉的探测装置
CN218547692U (zh) 一种多车位视频车位探测器
CN216435136U (zh) 探测装置及灭火系统
CN219124545U (zh) 壳体结构和可视单元主机
CN207625669U (zh) 一种高层建筑中使用具有报警功能的广角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