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7438U -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7438U
CN217767438U CN202222133471.2U CN202222133471U CN217767438U CN 217767438 U CN217767438 U CN 217767438U CN 202222133471 U CN202222133471 U CN 202222133471U CN 217767438 U CN217767438 U CN 217767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hip
module
signal transmission
convers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34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冬峰
宛永琪
傅晓立
周逢
金晨晨
陈学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34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7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7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7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晶面板显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该电路包括:系统级芯片、第一排线组、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第二排线组、控制模块、第一排线模块和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系统级芯片通过第一排线组与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连接,信号发送转换芯片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在信号发送转换芯片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中以定制信号进行传输;信号接收转换芯片通过第二排线组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排线模块与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连接。本申请降低了点屏信号在线传输的损耗来提高点屏信号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及TV(television,电视机)整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分辨率、刷新率越来越高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同时也对点屏信号的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点屏信号传输方式是根据屏幕尺寸延长(Flexible Flat Cable,镀锡扁平铜线)线进行点屏信号传输。这种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会存在由于线过长造成点屏信号在传输路径上损耗较大的问题。即,这种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方式会由于点屏信号在线传输损耗造成点屏信号的准确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旨在解决如何降低点屏信号在线传输的损耗进而提高点屏信号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路,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系统级芯片、第一排线组、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第二排线组、控制模块、第一排线模块和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
所述系统级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排线组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用于将传输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定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传输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二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包括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线模块包括第三排线组和第四排线组,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四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中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电平控制单元和时序控制单元,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依次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和所述电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排线组连接,所述电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排线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包括时序控制芯片、输入线组和输出线组,所述输入线组与所述第二排线组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输入线组和所述输出线组连接,所述输出线组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级芯片中设置系统芯片和时序控制单元,所述系统芯片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排线组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设置在所述系统级芯片上。
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中设置有信号发送单元、信号连接线组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和所述信号连接线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发送单元为HDMI信号接口或USB信号接口或DP信号接口。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上述的所述信号传输电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该电路包括系统级芯片、第一排线组、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第二排线组、控制模块、第一排线模块和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所述系统级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排线组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用于将传输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定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传输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二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连接。通过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代替排线组对点屏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方案中线过长造成点屏信号在传输路径上损耗较大的现象发生,通过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代替排线组对点屏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进而降低了传输路径上的损耗,保证了点屏信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方案中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方案中源极驱动芯片和时序控制芯片对点屏信号的需求;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第三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的分体电视形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电路中信号传输模块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95404820000031
Figure BDA00037954048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参照图1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系统级芯片10、第一排线组20、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信号传输模块30、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第二排线组40、控制模块50、第一排线模块60和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70;
所述系统级芯片10通过所述第一排线组20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0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用于将传输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和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用于将所述定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传输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通过所述第二排线组40与所述控制模块50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0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60与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70连接。
随着电视屏幕不断做大,对信号传输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以大部分智能电视面板为例,现有的图像数据信号流向架构为图2所示,图2为已有技术方案中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不同的模块间采用(镀锡扁平铜线FFC,指排线组)线连接,完成信号的传输。图(a)为控制模块50中设置Tcon IC(时序控制单元,内部有时序控制芯片)时的图像数据信号流向架构图,输出VBO信号给到Tcon IC,Tcon IC将此VBO信号转化为DriverIC(源极驱动芯片)需要的P2P信号,传递给SPCBA(源极印刷电路板)上的Driver IC;图(b)为电视厂家的降本方案,去掉Tcon IC,直接将Driver IC需要的数据信号传给Driver IC的图像数据信号流向架构图,直接输出P2P信号给到SPCBA上的Driver IC。不同的Tcon IC或者Driver IC的接收能力可能不同,故Tcon IC或者Driver IC就会对前端输入的图像数据信号有要求(参照图3,图3为已有技术方案中源极驱动芯片和时序控制芯片对点屏信号的需求,其中左侧为测试标准模版,右侧为对应的数据幅度要求(注:不同的Tcon IC或者Driver IC对数据幅度的要求可能不同,即右侧所示的数据幅度要求可能不同,此图只作为示例),只有能满足此要求的信号才可以被正常接收,才能正常显示出来;不符合此要求的,则会出现信号的失锁,无法正常显示出来,即会表现为花屏、黑屏等。
故随着屏幕尺寸越来越大,线就可能越来越长,信号在上的衰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传递给Tcon IC的VBO图像信号或者Tcon IC传递给Driver IC的P2P图像信号、直接传递给Driver IC的P2P图像信号不满足Tcon IC、Driver IC的要求,则会出现信号的失锁,可能会出现显示花屏、黑屏等异常问题。为解决这种问题,现阶段只能通过选用材质更好(阻抗更好、抗干扰性更好)的,但这种情况下还是可能会存在线过长而出现衰减过大,最终导致图像信号无法满足Tcon IC、Driver IC的要求,则会出现信号的失锁,导致显示花屏、黑屏等问题。故针对已有技术方案(驱动架构),在搭配尤其是大尺寸、高刷新率、高分辨率的面板时,常常会出现因走线过长,导致VBO信号/P2P信号在线上衰减过大,导致传递给Tcon IC或者Dtiver IC的信号无法满足Tcon IC或者Driver IC的要求,而出现失锁的情况,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本方案旨在缩短VBO/P2P信号的在线上传输路径,使得线不再成为制约尺寸变大、刷新率变快、分辨率变高的瓶颈,通过在与SPCBA之间的通路上增加信号转换芯片(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将VBO/P2P信号转化为定制信号(抗干扰性强、衰减率低的HDMI信号、USB信号、DP信号等),并且采用定制电子线进行传输,这样就可以避免因VBO/P2P信号在上走太长而导致的信号质量变差,使得数据信号能满足Tcon IC/Dricer IC的要求(能够测得如图4所示的数据信号满足要求的波形),避免花屏、黑屏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4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其中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负责将VBO信号/P2P信号重新编码,转换为一种定制信号,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负责将定制信号解码后再编码为VBO信号/P2P信号;其中定制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信号衰减率低的特点,采用定制电子线传输定制信号,传输信号是指传输液晶显示屏的点屏信号。(a)图为通过线将VBO信号输出给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将VBO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通过定制线材(可以传输定制信号的线材)将定制信号输出给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将定制信号转换为VBO信号,通过线将此VBO信号传输给Tcon IC,Tcon IC再将此VBO信号转换为P2P信号通过线传输给SPCBA上的Driver IC。(b)图为通过线将P2P信号输出给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将P2P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通过定制线材将定制信号输出给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将定制信号转换为P2P信号直接传输给SPCBA上的Driver IC。进一步的可以参照图5,图5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和参照图6,图6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三方案结构示意图对线进一步缩短,将芯片设置在模块内部。参照图7,图7为信号传输电路的分体电视形态示意图,并给出了此分体电视的实现方式,采用图7的架构,将电源板01、主板02(+信号发送转换芯片10-20-2030)放置在主机盒子00中,通过信号传输模块30中的一条定制的电子线将定制信号输出给OPEN CELL80屏上的信号接收转换芯片+PMIC+Level shifter 3040-40-50,通过第三排线组61传输到S-PCBA1 71,第四排线组62传输到S-PCBA2 72,最终转换为Driver IC所需的P2P信号,完成图像信号的整个传输流程,并且得益于定制电子线抗干扰能力强、对定制信号衰减小的优势,此电子线可做得比较长,可满足不同用户对屏体挂墙高度的要求,实现私人定制。通过实施例的方案将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信号传输模块30-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置于电路之中,可以进行定制信号的传输,减少信号在排线组上传输的损耗,进而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准确率,使电视不会出现花屏、黑屏等现象,提高了电视的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信号传输电路又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4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70包括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71和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72,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71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60与所述控制模块50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72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60与所述控制模块50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排线模块60包括第三排线组61和第四排线组62,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71通过所述第三排线组61与所述控制模块50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72通过所述第四排线组62与所述控制模块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图4可知,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70包括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71和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72,即图4中的S-PCBA1和S-PCBA2,其中S-PCBA是指源极印刷电路板,故对应的第一排线模块60就包括了第三排线组61和第四排线组62,两个源极印刷电路板分别通过第三排线组61和第四排线组62与控制模块50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到不同的源极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信号传输电路又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的(a)图、图5的(a)图以及图6的(a)图,图5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图6为信号传输电路第三方案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模块50中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PMIC、电平控制单元Level shifter和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所述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依次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PMIC和所述电平控制单元Level shifter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与所述第二排线组40连接,所述电平控制单元Level shifter与所述第一排线模块60连接。
具体的,所述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包括时序控制芯片、输入线组和输出线组,所述输入线组与所述第二排线组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输入线组和所述输出线组连接,所述输出线组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连接。
具体的,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可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50中,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可设置在所述系统级芯片10中。
在本实施例中,当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设置在控制模块50中时,实际传输流向就会如图4的(a)图所示,如图4的(a)图所示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设置在控制模块50中时,输入线组和输出线组分别连接第二排线组和电源控制单元,系统级芯片(英文对应SOC)10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和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到控制模块50传输的是VBO信号,只有经过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之后才是传输P2P信号,VBO信号是指V-By-One(低压差分信号),P2P信号是指VBO信号经过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转换得到的信号,可以是一种特制信号,反之,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时,输入线组和输出线组分别连接系统级芯片和第一排线组。其中,TCON IC是包含时序控制芯片,PMIC是指电源控制,Levelshifter是指电平控制,实际就会将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信号传输模块30-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于系统级芯片10与控制模块50之间,可以保证信号不会在传输中损耗造成信号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缩小系统级芯片10与接受信号发送芯片2030之间第一排线组20的排线长度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与控制模块50之间第二排线组40的排线长度,故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参照图5的(a)图,10-20-2030是指系统级芯片-第一排线组-信号发送转换芯片,即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信号由系统级芯片到第一排线组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第一排线组20的排线长度达到最小,当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也设置在控制模块50中,参照图6的(a)图,3040-40-50是指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第二排线组-控制模块,即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设置在控制模块50中,信号由信号接收转换芯片到第二排线组到控制模块,第二排线组40的排线长度达到最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信号传输电路又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的(b)图、图5的(b)图以及图6的(b)图,所述系统级芯片10中设置系统芯片和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所述系统芯片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与所述第一排线组20连接。
具体的,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50中,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在所述系统级芯片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时,实际传输流向就会如图2的(b)图所示,如图2的(b)图所示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时,系统级芯片10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和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70传输的是P2P信号,只要经过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就是传输P2P信号,这里的系统级芯片在图中是指SOC,而SOC可以将自身带有的系统芯片设置在芯片上面,还可以将时序控制单元TCON IC或者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在芯片上,进而可以减少排线传输线长。其中,实际将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信号传输模块30-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于系统级芯片10与控制模块50之间,可以保证信号不会在传输中损耗造成信号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缩小系统级芯片10与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之间第一排线组20的排线长度和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与控制模块50之间第二排线组40的排线长度,故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设置在系统级芯片10中,参照图5的(b)图,第一排线组20的排线长度达到最小,当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也设置在控制模块50中,参照图6的(b)图,第二排线组40的排线长度达到最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信号传输电路又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8为信号传输电路中信号传输模块内部示意图,所述信号传输模块30中设置有信号发送单元31、信号连接线组32和信号接收单元33,所述信号发送单元31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和所述信号连接线组32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组32远离所述信号发送单元31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3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3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连接。
具体的,所述信号发送单元31为HDMI信号接口或USB信号接口或DP信号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模块30是指传输定制信号的传输模块,其中定制信号可以是HDMI信号、USB信号和DP信号,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可以是一个发送HDMI信号、USB信号和DP信号的芯片,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可以是一个接收HDMI信号、USB信号和DP信号的芯片。故信号传输模块30就可以包括靠近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的信号发送单元31和靠近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的信号接收单元33以及连接信号发送单元31和信号接收单元33的信号连接线组32。根据定制信号的类型可知,信号发送单元31可以为HDMI信号接口、USB信号接口和DP信号接口,故信号接收单元33也是可以为对应的HDMI信号接口、USB信号接口和DP信号接口,而信号连接线组32就是对应接口的接口连接线。还有一点就是,当定制信号可以进行无线传输时,信号传输模块30中就会设置有无线发送单元和无线接收单元,无线发送单元与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连接,无线接收单元与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连接,进而可以实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3040和信号发送转换芯片2030之间的无线传输,可以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信号传输模块30中的电子线的使用,进而减少整个电路的电子线支出成本以及电路的美观性。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所述信号传输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系统级芯片、第一排线组、信号发送转换芯片、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第二排线组、控制模块、第一排线模块和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
所述系统级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排线组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用于将传输信号转换为定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定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传输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通过所述第二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印刷电路板模块包括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排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模块包括第三排线组和第四排线组,所述第一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源极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第四排线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中设置有电源控制单元、电平控制单元和时序控制单元,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依次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和所述电平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排线组连接,所述电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排线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包括时序控制芯片、输入线组和输出线组,所述输入线组与所述第二排线组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输入线组和所述输出线组连接,所述输出线组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级芯片中设置系统芯片和时序控制单元,所述系统芯片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排线组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设置在所述系统级芯片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中设置有信号发送单元、信号连接线组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信号发送转换芯片和所述信号连接线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信号接收转换芯片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单元为HDMI信号接口或USB信号接口或DP信号接口。
10.一种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点屏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所述信号传输电路。
CN202222133471.2U 2022-08-12 2022-08-12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Active CN217767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471.2U CN21776743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471.2U CN21776743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7438U true CN21776743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3471.2U Active CN21776743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7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6796B (zh) 數據線、電子系統及傳輸mipi信號的方法
KR10086492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096810B (zh) 一种驱动部件及显示装置
CN107045861B (zh) 差分信号传输电路和显示装置
WO2019205236A1 (zh) 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显示系统
CN217767438U (zh) 信号传输电路及传输装置
US20140354606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s
CN106652892B (zh) Led灯板模组
US20180241161A1 (en) Transmission cable and display system
CN203193684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lvds电路以及pcb板
US8228280B2 (en) Timing control circuit
CN113539194B (zh) 显示装置
CN213715912U (zh) 电路板及车载设备
US20240029619A1 (en) Display device driving control circui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35179A (zh) 显示驱动装置、显示驱动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2855850A (zh) 电子装置和液晶显示模组
CN217386641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042020U (zh) 视频信号转换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KR20170006351A (ko) 소스 드라이버 집적회로, 컨트롤러 및 표시장치
CN220440782U (zh) 一种用于hud测试的gmsl信号发生器
CN209859595U (zh) 一种加固液晶显示器
CN216929118U (zh) 一种新型edp物理转接结构
US20050206595A1 (en) Driving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6449690U (zh) 芯片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13303612U (zh) 显示屏结构、液晶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