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6989U -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6989U
CN217766989U CN202221324112.9U CN202221324112U CN217766989U CN 217766989 U CN217766989 U CN 217766989U CN 202221324112 U CN202221324112 U CN 202221324112U CN 217766989 U CN217766989 U CN 217766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ide plate
hole
supporting sea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41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52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52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52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52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13241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6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6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6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应用于对准调节光学元件,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包括:Z轴调节机构,包括底座、转动板、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一螺钉,通过Z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调节螺钉、第一弹簧和第一转轴的相互配合,以及Y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二调节螺钉、第二弹簧和第二转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光学元件分别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调节,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再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三螺钉,以及第二螺钉和第四螺钉实现光学元件转动调节锁止。实现光学设备一次调节后在振动或者冲击环境下各个光学元件的光轴不偏离,进而提高光学元件对准调节的稳定性,无需多次调节,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多波段光学设备在军民领域的广泛应用,设备内部各个光学元件同轴性要求越来越高,光学设备通常在出厂前通过手动调节装置将内部各光学元件校调好。
现有的对准调节装置使光学元件实现水平位置或角度的调节,但调节后设备在运输、装卸后很容易出现光轴偏离的情况,对准调节装置的可靠性较低,抗振动或冲击性能较低,此时则需要人员到设备安装现场进行调节,增加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应用于对准调节光学元件,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包括:
Z轴调节机构,包括底座、转动板、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一螺钉,底座上垂直设置有固定块和第一转轴,转动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并设有凸台,凸台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调节螺钉穿设第一通孔与固定块螺纹连接,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螺钉的螺纹外径,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调节螺钉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固定块和凸台,第一螺钉与凸台螺纹连接,当调节第一调节螺钉时,转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绕第一转轴转动,并通过第一螺钉抵靠固定块进行锁止定位。
Y轴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用于安装光学元件的第二支撑座、第二转轴、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钉和第二螺钉,第一支撑座与转动板连接,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转动板垂直,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转轴穿设第三通孔与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转轴的外径,第四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调节螺钉穿设第二通孔与第二侧板螺纹连接,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调节螺钉的螺纹外径,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调节螺钉上,且两端分别抵靠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二螺钉与第四侧板螺纹连接,当调节第二调节螺钉时,第二支撑座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绕第二转轴转动,并通过第二螺钉抵靠第二侧板进行锁止定位。
优选地,转动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形孔,通过穿设第一腰形孔的第三螺钉实现转动板与底座的固定。
优选地,第二支撑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腰形孔,通过穿设第二腰形孔的第四螺钉实现第二支撑座和第一支撑座的固定。
优选地,第二侧板上设有锪孔,第二弹簧抵靠于锪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Z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调节螺钉、第一弹簧和第一转轴的相互配合,以及Y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二调节螺钉、第二弹簧和第二转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光学元件分别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调节,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再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三螺钉,以及第二螺钉和第四螺钉实现光学元件转动调节锁止。实现光学设备一次调节后在振动或者冲击环境下各个光学元件的光轴不偏离,进而提高光学元件对准调节的稳定性,无需多次调节,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板和第一支撑座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Z轴调节机构;101、底座;102、固定块;103、转动板;104、第一弹簧;105、第一调节螺钉;106、第一螺钉;107、第三螺钉;108、第一转轴;109、凸台;110、第一通孔;111、第一腰形孔;200、Y轴调节机构;201、第一支撑座;202、第二支撑座;203、第二弹簧;204、第二调节螺钉;205、第二螺钉;206、第一侧板;207、第二侧板;208、第二转轴;209、第三侧板;210、第四侧板;211、第二通孔;212、第二腰形孔;213、第四螺钉;214、锪孔;215、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5示,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应用于对准调节光学元件,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包括:
Z轴调节机构100,包括底座101、转动板103、第一弹簧104、第一调节螺钉105和第一螺钉106,底座101上垂直设置有固定块102和第一转轴108,转动板103与第一转轴108转动连接,并设有凸台109,凸台10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0,第一调节螺钉105穿设第一通孔110与固定块102螺纹连接,第一通孔110的直径大于第一调节螺钉105的螺纹外径,第一弹簧104套设于第一调节螺钉105上,且两端分别抵靠固定块102和凸台109,第一螺钉106与凸台109螺纹连接,当调节第一调节螺钉105时,转动板103在第一弹簧104的作用下绕第一转轴108转动,并通过第一螺钉106抵靠固定块102进行锁止定位。
Y轴调节机构200,包括第一支撑座201、用于安装光学元件的第二支撑座202、第二转轴208、第二弹簧203、第二调节螺钉204和第二螺钉205,第一支撑座201与转动板103连接,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206和第二侧板207,第一侧板206和第二侧板207均与转动板103垂直,第二支撑座202包括第三侧板209和第四侧板210,第三侧板209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15,第二转轴208穿设第三通孔215与第一侧板206垂直连接,第三通孔215的直径大于第二转轴208的外径,第四侧板2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1,第二调节螺钉204穿设第二通孔211与第二侧板207螺纹连接,第二通孔211的直径大于第二调节螺钉204的螺纹外径,第二弹簧203套设于第二调节螺钉204上,且两端分别抵靠第二侧板207和第四侧板210,第二螺钉205与第四侧板210螺纹连接,当调节第二调节螺钉204时,第二支撑座202在第二弹簧203的作用下绕第二转轴208转动,并通过第二螺钉205抵靠第二侧板207进行锁止定位。
具体为,本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用于对光学设备的其中一个光学元件的光轴调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多个这样的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安装其余的光学元件,实现对其余的光学元件的光轴调节,每个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相互配合调节,使各光学元件的光轴之间相互对准,进而实现对光学设备的对准调节。以图1为例,Z轴为垂直底座101的方向,即沿着第一转轴108长度的方向,Y轴为垂直第一侧板206的方向,即沿着第二转轴208长度的方向,底座101、转动板103、第一支撑座201和第二支撑座202由下到上依次设置,固定块102位于凸台109的左侧,第二侧板207位于第四侧板210的后侧,第一支撑座201与转动板103固定连接,固定块102和第一转轴108均位于底座101的上方,可与底座101一体成型或分体式设计,凸台109与转动板103一体成型。第一支撑座201和第二支撑座202可为任意形状,如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201为三棱柱状的框体,第二支撑座202为四棱柱状的框体,第一侧板206位于第一支撑座201的右侧,第二侧板207位于第一支撑座201的前侧,第二转轴208固定安装在第一侧板206上,第三侧板209位于第二支撑座202的右侧,第四侧板210位于第二支撑座202的前侧,光学元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202的上方,以上方位仅便于描述,不作具体方位限制。第一弹簧104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第一调节螺钉105的螺帽始终与凸台109的右侧相抵,转动第一调节螺钉105推动凸台109,进而带动转动板103绕第一转轴108顺时针转动(如图1),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转动调节,当光学元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时,转动第一螺钉106,使得第一螺钉106与固定块102进行抵靠,实现转动板103的调节锁止,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调节锁止,同理,可实现转动板103绕第一转轴108逆时针转动调节,不再赘述。第二弹簧20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调节螺钉204的螺帽始终与第四侧板210相抵,转动第二调节螺钉204推动第四侧板210,进而带动第二支撑座202整体绕第二转轴208顺时针转动(如图2),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转动调节,当光学元件的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时,转动第二螺钉205,使得第二螺钉205与第一支撑座201的第二侧板207进行抵靠,实现第二支撑座202的调节锁止,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调节锁止,同理,可以实现第二支撑座202整体绕第二转轴208逆时针转动调节,不再赘述。对光学元件绕第一转轴108和第二转轴208转动调节后,再利用第一螺钉106和第二螺钉205实现光学元件的调节锁止,使得光学元件的光轴不偏离,稳定性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板103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形孔111,通过穿设第一腰形孔111的第三螺钉107实现转动板103与底座101的固定。
具体为,第一腰形孔1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第一腰形孔111为四个,且光学元件水平调节的过程中,第三螺钉107处于半紧固状态,当光学元件调节至合适的水平位置时,通过转动第三螺钉107使得转动板103与底座101的调节锁止,进而进一步实现光学元件水平位置的调节锁止,提高光学元件水平位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20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腰形孔212,通过穿设第二腰形孔212的第四螺钉213实现第二支撑座202和第一支撑座201的固定。
具体为,第二腰形孔2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第二腰形孔212为四个,且该四个第二腰形孔212绕第二转轴208环向分布。光学元件角度调节的过程中,第四螺钉213处于半紧固状态,当光学元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时,通过转动第四螺钉213使得第二支撑座202与第一支撑座201的调节锁止,进而进一步实现光学元件角度的调节锁止,提高光学元件角度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07上设有锪孔214,第二弹簧203抵靠于锪孔214内。
本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光学元件进行绕Z轴转动调节时,首先第三螺钉107处于半紧固状态,转动第一调节螺钉105推动凸台109,进而带动转动板103绕第一转轴108顺时针转动(如图1),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转动调节,当光学元件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时,转动第一螺钉106,使得第一螺钉106与固定块102进行抵靠对转动板103调节锁止,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调节锁止,同理,可实现转动板103绕第一转轴108逆时针转动调节,不再赘述。对光学元件进行绕Y轴转动调节时,转动第二调节螺钉204推动第四侧板210,进而带动第二支撑座202整体绕第二转轴208顺时针转动(如图2),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转动调节,当光学元件的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时,转动第二螺钉205,使得第二螺钉205与第一支撑座201的第二侧板207进行抵靠,对第二支撑座202调节锁止,进而实现光学元件的调节锁止,同理,可以实现第二支撑座202整体绕第二转轴208逆时针转动调节,不再赘述。
通过Z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调节螺钉、第一弹簧和第一转轴的相互配合,以及Y轴调节机构中的第二调节螺钉、第二弹簧和第二转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光学元件分别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调节,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再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三螺钉,以及第二螺钉和第四螺钉实现光学元件转动调节锁止。实现光学设备一次调节后在振动或者冲击环境下各个光学元件的光轴不偏离,进而提高光学元件对准调节的稳定性,无需多次调节,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实施例,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应用于对准调节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包括:
Z轴调节机构(100),包括底座(101)、转动板(103)、第一弹簧(104)、第一调节螺钉(105)和第一螺钉(106),所述底座(101)上垂直设置有固定块(102)和第一转轴(108),所述转动板(103)与第一转轴(108)转动连接,并设有凸台(109),所述凸台(10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05)穿设所述第一通孔(110)与所述固定块(10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05)的螺纹外径,所述第一弹簧(104)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05)上,且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固定块(102)和凸台(109),所述第一螺钉(106)与凸台(109)螺纹连接,当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05)时,所述转动板(103)在第一弹簧(104)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转轴(108)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螺钉(106)抵靠所述固定块(102)进行锁止定位;
Y轴调节机构(200),包括第一支撑座(201)、用于安装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二支撑座(202)、第二转轴(208)、第二弹簧(203)、第二调节螺钉(204)和第二螺钉(205),所述第一支撑座(201)与转动板(103)连接,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206)和第二侧板(207),所述第一侧板(206)和第二侧板(207)均与所述转动板(103)垂直,所述第二支撑座(202)包括第三侧板(209)和第四侧板(210),所述第三侧板(209)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15),所述第二转轴(208)穿设所述第三通孔(215)与第一侧板(206)垂直连接,所述第三通孔(21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轴(208)的外径,所述第四侧板(2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调节螺钉(204)穿设所述第二通孔(211)与第二侧板(20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调节螺钉(204)的螺纹外径,所述第二弹簧(203)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螺钉(204)上,且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二侧板(207)和第四侧板(210),所述第二螺钉(205)与第四侧板(210)螺纹连接,当调节第二调节螺钉(204)时,所述第二支撑座(202)在第二弹簧(203)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转轴(208)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螺钉(205)抵靠所述第二侧板(207)进行锁止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103)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腰形孔(111),通过穿设所述第一腰形孔(111)的第三螺钉(107)实现所述转动板(103)与底座(101)的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0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腰形孔(212),通过穿设所述第二腰形孔(212)的第四螺钉(213)实现所述第二支撑座(202)和第一支撑座(201)的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07)上设有锪孔(214),所述第二弹簧(203)抵靠于所述锪孔(214)内。
CN202221324112.9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Active CN217766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4112.9U CN217766989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4112.9U CN217766989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6989U true CN217766989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9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4112.9U Active CN217766989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6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9059B (zh) 三维角度可调的天线安装装置
JP2014505853A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集光装置のための支持体
US20230013785A1 (en) Adjustable bearing supports for single-axis trackers
CN217766989U (zh) 一种高稳定性对准调节装置
CN113503447A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其电视安装支架
CN107575844A (zh) 灯具万向旋转装置
CN2901503Y (zh) 一种可旋转调节的安装结构
CN102373858A (zh) 一种用于调节冰箱门高度的铰链装置及包含其的冰箱
CN212412955U (zh) 一种新式土木工程用电机安装支架
CN209801048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监控指挥中心用显示装置
CN212034054U (zh) 一种带有旋转机构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底座
CN214140120U (zh) 一种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用可调上托辊架
CN110816239B (zh) 一种驱动电机布置结构
CN211125203U (zh) 一种用于固定绝缘子的门型架
CN220416927U (zh) 一种稳定型的电视支架
CN220760628U (zh) 钢结构矫正机构和钢结构生产装置
CN216556072U (zh) 调节装置及摄像机
CN220475672U (zh) 一种光伏电池及卫星
CN220205255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监控安装架
CN219954847U (zh) 一种可调节监控器
CN212924798U (zh) 一种玻璃切割一体机的自适应大臂推杆
CN218883549U (zh) 一种具有调节支架的环境监测仪
CN21917212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连接结构的传动平衡轴支座
CN209891398U (zh) 一种钢结构梁
CN217382342U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其电视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