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4526U -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4526U
CN217764526U CN202221101101.4U CN202221101101U CN217764526U CN 217764526 U CN217764526 U CN 217764526U CN 202221101101 U CN202221101101 U CN 202221101101U CN 217764526 U CN217764526 U CN 217764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pray
cavity
locate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1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于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ree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ree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ree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ree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1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4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4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4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和设于本体内部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本体中下部的进气口、设于本体中部的集液器、设于本体内部且位于集液器下方的第一固定架、设于本体内部且位于集液器上方的第二固定架、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的喷淋部件及设于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除雾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和喷淋装置,在不增加额外热能情况下,将较高温度的湿烟气喷淋洗涤,回收下来的两种热水,能使用的场所更多,可以加热锅炉进风、锅炉补给水、采暖回水等,提升利用价值,解决了现有的喷淋塔没有设置温度梯度,能够进行余热利用的场所较少,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最多的脱硫技术为石灰石-石膏法,其脱硫后的净烟气温度为50-60℃,含饱和水蒸汽。利用净烟气降温释放的潜热来加热供暖热水就是余热回收的一个基本原理,余热深度吸收工艺路线中,一般设置有烟气喷淋塔,将50-60℃饱和的湿烟气喷淋洗涤到30℃左右,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用于供暖热网水的加热或其它用途。这一工艺路线中喷淋塔是必有的设备。
常规的喷淋塔通过循环水泵34将冷凝水打循环来吸收烟气中的热能,均是一次循环,将烟气从50-60℃降到30℃,吸收下来的热能以30℃左右的热水形式对外做功。喷淋塔与脱硫使用的喷淋塔类似,烟气有20-30℃的温降,没有什么温度梯度,回收下来的热水也只有30℃左右,能够进行余热利用的场所较少,利用价值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具备在不增加额外热能情况下,将较高温度的湿烟气喷淋洗涤,回收下来的两种热水能使用的场所更多,可以加热锅炉进风、锅炉补给水、采暖回水等,提升利用价值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喷淋塔没有设置温度梯度,回收下来的热水能够进行余热利用的场所较少,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和设于本体内部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本体中下部的进气口、设于本体中部的集液器、设于本体内部且位于集液器下方的第一固定架、设于本体内部且位于集液器上方的第二固定架、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的喷淋部件及设于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除雾器,所述本体内部被集液器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集液器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喷淋部件包括设于本体内部的喷淋管、设于喷淋管上的喷头、与喷淋管相连的导水管及与导水管相连的水泵,所述喷淋管分别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中上部,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喷淋管位于集液器的下方,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导水管进水端与第一腔体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喷淋管位于除雾器的下方,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导水管进水端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集液器包括倾斜设置的板体、设于板体顶部外围的环形排水槽、设于排水槽内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气罩、设于气罩一侧壁顶部的出气口、设于气罩中部倾斜设置的隔板、设于隔板上的多个导气口、设于隔板顶部最低端的排水通道及设于板体底部的多个导气板,所述导气板的形状为“S”形,所述导气板的底端与进气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的导水管进水端位于排水槽的最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排水通道包括设于隔板顶部最低端的蓄水部、与蓄水部相连的第一导水段、与第一导水段相连的第二导水段及与第二导水段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导水段,所述第二导水段为倒“U”形,所述第三导水段与第一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气罩的一侧且位于出气口的上方设有导板,所述导板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板体顶部的外侧设有倾斜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本体和喷淋装置,在不增加额外热能情况下,将较高温度的湿烟气喷淋洗涤,回收下来的40℃和30℃两种热水,有了温度为40℃的热水,温度比常规喷淋下来的热水高10℃,能使用的场所更多,可以加热锅炉进风、锅炉补给水、采暖回水等,提升利用价值,解决了现有的喷淋塔没有设置温度梯度,回收下来的热水也只有30℃左右,能够进行余热利用的场所较少,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部件,喷淋管为两层,一层位于第一腔体的顶部,另一层位于第二腔体的顶部,两个喷淋管能够分别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烟气进行吸热,喷头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得,喷头均匀排布在喷淋管上,导水管一端与本体内部相连,另一端与喷淋管相连,水泵能够为喷淋管内部供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液器,板体倾斜设置,排水槽位于板体顶部的外侧,气罩为n形,由于板体倾斜设置,气罩与板体垂直,气罩也会跟着倾斜,出气口位于气罩侧壁的顶部,隔板位于气罩的底部,导气口均匀排布在隔板上,排水通道能够将隔板上积聚的液体进行导出,S形的导气板能够对水汽进行液化,降低进入第二腔体内的水分。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水通道,蓄水部能够对隔板上的水进行聚集,第一导水段与蓄水部连通,第二导水段的最高点低于蓄水部,第三导水段与第一腔体连通,能够方便将隔板上堆积的水排放到第一腔体中。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板,从出气口排出的气流会被导板导向,避免第二腔体内喷淋下的水进入到气罩内部,降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水热量变化。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部,能够方便将本体内壁上的水导入到板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1和设于本体1内部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本体1中下部的进气口21、设于本体1中部的集液器22、设于本体1内部且位于集液器22下方的第一固定架23、设于本体1内部且位于集液器22上方的第二固定架24、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23和第二固定架24上的喷淋部件及设于第二固定架24上方的除雾器26,所述本体1内部被集液器22分割成第一腔体27和第二腔体28,所述集液器22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塔本体1和喷淋装置,能够让湿烟气分段放热,加热后的水温可分为40℃和30℃两种,喷淋塔的内部结构具体方案如下:第一、在喷淋塔底部设置一层喷淋层,喷淋50-60℃的湿烟气,控制喷淋水量,能将喷淋后的烟气控制在40℃左右,喷淋水及冷凝水汇集到塔底部,从而得到40℃左右的热水,配套的设备有循环泵1及喷淋层1和相应的喷嘴、管道等,循环泵变频控制;第二、在喷淋层1上方设置2层喷淋层,用于吸收喷淋层1后温度为40℃的烟气,同时在喷淋层1与喷淋层2间设置集液器22,其目的为:1) 收集喷淋层2的喷淋水和冷凝水,再排出喷淋塔;2)喷淋层1后的烟气能从集液器22中穿过,与喷淋层2进行热交换。集液器22将喷淋层2的喷淋水和冷凝水收集后,用管道外排到塔外,形成30℃的热水,再用后续的工艺设备回收其热能;通过塔内上层布置的喷淋层2后,烟气温度已降到30℃,温度达到了设计值,可利用的经济性热能已通过热水形式外排,烟气再通过塔上方的除雾器26(材质一般为聚丙烯),除去大直径的雾滴后进入烟囱外排到大气中;喷淋塔内集液器22材质为玻璃钢FRP,能让烟气从下向上穿过,上层的水不能流入塔底部,在化工行业的反应塔中常用到。喷淋层的材质为玻璃钢,喷嘴材质为碳化硅。喷淋塔的材质为碳钢+鳞片防腐或者用不锈钢316L。循环泵的材质为不锈钢316L,塔外管道材质为碳钢衬橡胶。塔内烟气流速控制在2~3m/s;通过将系统内的喷淋塔重新设计,较高温度的湿烟气热能被吸收下来,形成了40℃和30℃两个温度的热水,40℃的热水可用于加热锅炉进风,提高锅炉效率,30℃的热水用于加热采暖回水。
参考图3,所述喷淋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内部的喷淋管31、设于喷淋管31 上的喷头32、与喷淋管31相连的导水管33及与导水管33相连的水泵34,所述喷淋管31分别位于第一腔体27和第二腔体28的中上部,所述第一腔体27 内部的喷淋管31位于集液器22的下方,所述第一腔体27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与第一腔体27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喷淋管31位于除雾器 26的下方,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与第二腔体28的底部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喷淋部件,喷淋管31为两层,一层位于第一腔体27的顶部,另一层位于第二腔体28的顶部,两个喷淋管31能够分别对第一腔体27和第二腔体28内的烟气进行吸热,喷头32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得,喷头 32均匀排布在喷淋管31上,导水管33一端与本体1内部相连,另一端与喷淋管31相连,水泵34能够为喷淋管31内部供水。
参考图3和图4,所述集液器22包括倾斜设置的板体41、设于板体41顶部外围的环形排水槽42、设于排水槽42内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气罩43、设于气罩43一侧壁顶部的出气口44、设于气罩43中部倾斜设置的隔板45、设于隔板45上的多个导气口46、设于隔板45顶部最低端的排水通道47及设于板体41底部的多个导气板48,所述导气板48的形状为“S”形,所述导气板48 的底端与进气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位于排水槽 42的最底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集液器22,板体41倾斜设置,排水槽42位于板体41顶部的外侧,气罩43为n形,由于板体41倾斜设置,气罩43与板体41 垂直,气罩43也会跟着倾斜,出气口44位于气罩43侧壁的顶部,隔板45位于气罩43的底部,导气口46均匀排布在隔板45上,排水通道47能够将隔板 45上积聚的液体进行导出,S形的导气板48能够对水汽进行液化,降低进入第二腔体28内的水分。
参考图5,所述排水通道47包括设于隔板45顶部最低端的蓄水部51、与蓄水部51相连的第一导水段52、与第一导水段52相连的第二导水段53及与第二导水段53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导水段54,所述第二导水段53为倒“U”形,所述第三导水段54与第一腔体27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排水通道47,蓄水部51能够对隔板45上的水进行聚集,第一导水段52与蓄水部51连通,第二导水段53的最高点低于蓄水部51,第三导水段54与第一腔体27连通,能够方便将隔板45上堆积的水排放到第一腔体27中。
参考图4,所述气罩43的一侧且位于出气口44的上方设有导板6,所述导板6倾斜向下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板6,从出气口44排出的气流会被导板6导向,避免第二腔体28内喷淋下的水进入到气罩43内部,降低第一腔体27与第二腔体28之间的水热量变化。
参考图3,所述板体41顶部的外侧设有倾斜部7。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倾斜部7,能够方便将本体1内壁上的水导入到板体4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烟气从进气口21进入到第一腔体27中,与此同时,第一腔体 27内的喷淋管31喷出低温水,低温水会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吸热后的水会留到第一腔体27底部,水泵34能够将第一腔体27内的水不断回流到喷淋管31内,当第一腔体27内部水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将热水排出并通入新的冷水,经过吸热后的烟气会穿过多个导气板48,并通过隔板45上的导气口46流到隔板45上方,并通过出气口44排出进入到第二腔体28中,第二腔体28内的喷淋管31喷出的水会对烟气进行再次吸热,水泵34能够将第二腔体28内部的水不断回流到喷淋管31内,当第二腔体28内部水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将热水排出并通入新的冷水,最后经过除雾器26排出。
综上所述:该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通过设置本体1和喷淋装置,在不增加额外热能情况下,将较高温度的湿烟气喷淋洗涤,回收下来的40℃和30℃两种热水,有了温度为40℃的热水,温度比常规喷淋下来的热水高10℃,能使用的场所更多,可以加热锅炉进风、锅炉补给水、采暖回水等,提升利用价值,解决了现有的喷淋塔没有设置温度梯度,回收下来的热水也只有30℃左右,能够进行余热利用的场所较少,利用价值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包括喷淋塔本体(1)和设于本体(1)内部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本体(1)中下部的进气口(21)、设于本体(1)中部的集液器(22)、设于本体(1)内部且位于集液器(22)下方的第一固定架(23)、设于本体(1)内部且位于集液器(22)上方的第二固定架(24)、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23)和第二固定架(24)上的喷淋部件及设于第二固定架(24)上方的除雾器(26),所述本体(1)内部被集液器(22)分割成第一腔体(27)和第二腔体(28),所述集液器(22)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内部的喷淋管(31)、设于喷淋管(31)上的喷头(32)、与喷淋管(31)相连的导水管(33)及与导水管(33)相连的水泵(34),所述喷淋管(31)分别位于第一腔体(27)和第二腔体(28)的中上部,所述第一腔体(27)内部的喷淋管(31)位于集液器(22)的下方,所述第一腔体(27)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与第一腔体(27)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喷淋管(31)位于除雾器(26)的下方,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与第二腔体(28)的底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器(22)包括倾斜设置的板体(41)、设于板体(41)顶部外围的环形排水槽(42)、设于排水槽(42)内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形气罩(43)、设于气罩(43)一侧壁顶部的出气口(44)、设于气罩(43)中部倾斜设置的隔板(45)、设于隔板(45)上的多个导气口(46)、设于隔板(45)顶部最低端的排水通道(47)及设于板体(41)底部的多个导气板(48),所述导气板(48)的形状为“S”形,所述导气板(48)的底端与进气方向平行,所述第二腔体(28)内部的导水管(33)进水端位于排水槽(42)的最底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47)包括设于隔板(45)顶部最低端的蓄水部(51)、与蓄水部(51)相连的第一导水段(52)、与第一导水段(52)相连的第二导水段(53)及与第二导水段(53)另一端相连的第三导水段(54),所述第二导水段(53)为倒“U”形,所述第三导水段(54)与第一腔体(27)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罩(43)的一侧且位于出气口(44)的上方设有导板(6),所述导板(6)倾斜向下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1)顶部的外侧设有倾斜部(7)。
CN202221101101.4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Active CN217764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1101.4U CN21776452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1101.4U CN21776452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4526U true CN217764526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1101.4U Active CN217764526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4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0855A (zh) 一种实现含尘、含油湿热气体温度调节的除臭塔装置
CN106338057A (zh) 蒸汽锅炉排污热回收装置
CN205999329U (zh) 一种湿法熄焦系统
CN202012904U (zh) 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17764526U (zh) 一种双级深度余热回收喷淋塔
CN212757299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消白装置
CN206121396U (zh) 一种新型油水自动分离餐饮油烟净化装置
CN211358289U (zh) 一种钢渣冲刷烟气消白系统
CN201175637Y (zh) 水幕喷淋净化器
CN201343524Y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的装置
CN109502868B (zh) 一种三位一体结构污水处理的控制方法
CN201053672Y (zh) 蒸汽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
KR100505186B1 (ko) 폐수열 회수장치
CN212818877U (zh) 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CN203443406U (zh) 具有去垢功能的污水换热器
CN105925322A (zh) 一种直立折线型高温热解气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05957137U (zh) 蒸汽锅炉排污热回收装置
CN205710631U (zh) 直立折线型高温热解气冷却及余热回收设备
CN212082092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湿式除尘器
CN213300064U (zh) 一种无头内置式除氧器排汽收能器
CN111578560B (zh) 直通式热泵
CN203256226U (zh) 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
CN211261906U (zh) 一种用于熄焦蒸汽回收及余热利用的系统
CN214501283U (zh) 一种工业锅炉节能用烟雾余热回收装置
CN210948814U (zh) 一种汽轮机疏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