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6525U -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6525U
CN217756525U CN202220974990.9U CN202220974990U CN217756525U CN 217756525 U CN217756525 U CN 217756525U CN 202220974990 U CN202220974990 U CN 202220974990U CN 217756525 U CN217756525 U CN 217756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pipe
connecting rod
buckle
f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49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紫洋
王明明
隋新
池慧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49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6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6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6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包括吊杆、连接杆、卡扣,所述吊杆沿所述无砂管内壁设置,所述吊杆与所述无砂管的中心轴平行,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吊杆一端连接,另外一端设有吊环,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吊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在吊装过程中与所述无砂管的管口端面接触,用于钩挂所述无砂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无砂管挂钩起吊、上下管节自动对正、卡扣自动解锁等功能,使无砂管依次完成起吊、定位及就位安装,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速度慢、易形成塌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井壁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高层建筑、地铁桥梁等不断涌现,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开挖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深基坑降水的重要性、复杂性、风险性不容忽视。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有着重要影响。井点降水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其能够运用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中,但随着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和普及,在安装降水井无砂管内衬时存在安装速度慢、易扰动井壁等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无砂管的安装通常从孔底部由下到上依次安装,每节管安装均需要对正,且吊装时没有固定的吊具,一般用麻绳等绑扎系牢,然后下放到合适位置,降水井钻孔完成后安装无砂管时速度慢且对孔壁造成扰动,加之作业时间长很容易造成塌孔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解决了无砂管安装速度慢、易形成塌孔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包括:
吊杆,沿所述无砂管内壁设置,所述吊杆与所述无砂管中心轴平行;
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吊杆一端连接,另外一端设有吊环;
卡扣,设置在所述吊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在吊装过程中与所述无砂管的管口端面接触,用于钩挂所述无砂管。
进一步,所述吊杆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沿所述无砂管内壁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吊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无砂管的长度。
进一步,还包括加固环,设置在所述吊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所述吊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沿所述加固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加固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无砂管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加固环连接,沿所述加固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扣垂直于所述吊杆,设置在所述吊杆围成的圆周外侧,且可沿所述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吊杆垂直设置,与所述吊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卡扣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滚轮半径大于所述卡扣长度,所述滚轮沿所述无砂管中心轴的方向在所述无砂管内壁上滚动,可带动所述卡扣沿所述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端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另外一端沿所述无砂管轴向远离所述吊杆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杆朝向所述无砂管中心轴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无砂管自动挂钩起吊、上下节井壁自动对正、挂钩自动解锁等功能,省时省力,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滚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滚轮切入无砂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卡扣锁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下降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滚轮触碰无砂管内壁定位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的卡扣脱离示意图。
图中:
1、吊环 2、连接杆 3、加固环
4、吊杆 5、卡扣 6、销轴
7、滚轮 8、定位杆 9、无砂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包括:吊杆4、连接杆2、卡扣5,吊杆4沿无砂管9内壁设置,吊杆4与无砂管9的中心轴平行,连接杆2一端与吊杆一端连接,另外一端焊接有吊环1,卡扣5焊接在吊杆4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在吊装过程中与无砂管9的管口端面接触,用于钩挂无砂管9。在本实施例中,吊杆4和连接杆2为直径10mm的圆钢,吊杆4与连接杆2焊接在一起组成了吊具装置的骨架。
优选的,吊杆4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沿无砂管9内壁周向均匀分布且吊杆4的长度大于无砂管9的长度。为了使吊装平稳,吊杆4的数量至少为三根。在本实施例中,吊杆4的数量为三根,三根吊杆4沿无砂管9内壁周向均匀分布。在吊装过程中,无砂管9垂直放置,三根吊杆4沿无砂管9内壁垂直设置,吊杆4底部设置卡扣5,卡扣5需能伸出无砂管9底部管口端面,与无砂管9底部管口端面接触,对无砂管9进行钩挂与固定,因此吊杆4的长度要大于无砂管9的长度。
优选的,还包括加固环3,设置在吊杆4与连接杆2的连接处,加固环3的直径小于无砂管9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骨架更加稳定,三根吊杆4靠近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加固环3,焊接点为加固环3的三等均分点。由于吊杆4沿无砂管9内壁设置,且需沿无砂管9轴向移动,所以加固环3的直径需小于无砂管9的内径。
优选的,连接杆2的数量至少为三根,连接杆2一端与加固环3连接,沿加固环3周向均匀分布,连接杆2的另外一端与吊环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数量为三根,三根连接杆2一端与加固环3焊接,焊接点为加固环3的三等均分点。连接杆2远离加固环3的一端与吊环1牢固焊接。
优选的,卡扣5垂直于吊杆4,设置在吊杆4围成的圆周外侧,且可沿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吊杆4底部焊接有卡扣5,卡扣5为水平卡扣,卡扣5垂直于吊杆4,伸向三根吊杆4围成的圆周外侧,卡扣5可沿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实现卡扣5的锁紧与解锁。
优选的,如图2所示,还包括滚轮7,滚轮7的中心轴与吊杆4垂直设置,中心轴与吊杆4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连接,滚轮7靠近卡扣5远离连接杆2的一侧,滚轮7半径大于卡扣5的长度,滚轮7沿无砂管9中心轴的方向在无砂管9内壁上滚动,可带动卡扣5沿无砂管9管口端面径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滚轮7为8mm钢板切割成的圆形滚轮,滚轮7的中心轴为销轴6,垂直焊接在吊杆4设置卡扣5的一端,焊接完成后,滚轮7可绕销轴6自由转动,滚轮7设置在卡扣5下方,滚轮7的半径大于卡扣5的长度。在吊杆4向无砂管9内伸入时,滚轮7起到输送吊杆4和定位的作用,同时滚轮7沿无砂管9中心轴的方向在无砂管9内壁上滚动,可带动卡扣5沿无砂管9管口端面径向移动,从而实现卡扣5的锁紧与解锁。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杆8,定位杆8一端与吊杆4连接滚轮7的一端连接,另外一端沿无砂管9轴向远离所述吊杆4的方向延伸,且定位杆8朝向无砂管9中心轴倾斜。降水井在安装内衬无砂管9时,为保证井点降水的质量,需保证每节管节安装时要对正。在本实施例中,每根吊杆4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焊接一根定位杆8,在无砂管9下放时,当定位杆8接触到下部无砂管时,定位杆8可起到粗定位功能,继续下放无砂管至滚轮7与下部管道口接触时,完成精确定位。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吊杆4、卡扣5、滚轮7、定位杆8,利用钢材冷弯性能及滚轮7输送,卡扣制动装置,实现了无砂管9挂钩起吊、上下节壁自动对正、卡扣自动解锁等功能,使无砂管9依次完成起吊、定位及就位安装,省时省力,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速度慢、易形成塌孔的问题。此装置也可应用于其他管道的搬运,并不仅限于无砂管的吊装。滚轮7带动吊杆4切入无砂管9管内壁,当滚轮7首次与无砂管9内壁接触时,由于力的相互作用,管内壁对滚轮7产生径向力作用,造成滚轮7向中心径向移动,直至全部切入无砂管9内壁。切入过程中,由于滚轮7的带动作用,吊杆4全部向中心偏移,卡扣5跟随吊杆4同时向中心偏移。滚轮7全部切入无砂管9后,继续施加外力,当滚轮7滑出管道时,吊杆4由于自身冷弯性能恢复原状,向外发生位移,卡扣5锁死。通过钢丝绳连接吊环1,将无砂管9吊起,无砂管9沿井孔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沉,下沉至下端管节处时,在重力作用下滚轮7继续切入下端无砂管9内壁,管内壁会对滚轮7产生径向力作用,造成滚轮7向中心径向移动,直至全部切入无砂管9内壁,带动卡扣5向中心偏移,卡扣5解锁,完成整个管节的对接。
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当无砂管9水平放置运至施工现场时,吊杆4水平插入无砂管9内,滚轮7切入无砂管内壁,由于滚轮7半径大于卡扣5长度,三个滚轮7与管内壁作用,使三根吊杆4带动卡扣5向内位移。
如图4所示,当滚轮7滚动至无砂管9管节另外一侧时,管内壁对滚轮7约束力消失,吊杆4带动卡扣5向外发生位移,卡扣5与无砂管9管口端面锁死,将吊环1与钢丝绳连接,完成吊装。
如图5所示,无砂管9顺井下放,定位杆8与下部无砂管接触时,整个装置及无砂管9的重力使三根定位杆8起到粗定位功能。
如图6所示,继续下放无砂管9至滚轮7与下部管道口接触时,滚轮7完成精确定位。
如图7所示,伴随无砂管9下降,由于其重力,三个滚轮7所受的压力逐步增大,根据力的分解作用,三根吊杆4向内位移,卡扣5跟随吊杆4脱离管口,无砂管9由于自身重力及滚轮7定位完成两节管口的对接安装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杆,沿所述无砂管内壁设置,所述吊杆与所述无砂管中心轴平行;
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吊杆一端连接,另外一端设有吊环;
卡扣,设置在所述吊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在吊装过程中与所述无砂管的管口端面接触,用于钩挂所述无砂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杆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沿所述无砂管内壁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吊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无砂管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环,设置在所述吊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所述吊杆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沿所述加固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加固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无砂管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加固环连接,沿所述加固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吊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垂直于所述吊杆,设置在所述吊杆围成的圆周外侧,且可沿所述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吊杆垂直设置,与所述吊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卡扣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滚轮半径大于所述卡扣长度,所述滚轮沿所述无砂管中心轴的方向在所述无砂管内壁上滚动,可带动所述卡扣沿所述无砂管管口端面径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端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另外一端沿所述无砂管轴向远离所述吊杆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杆朝向所述无砂管中心轴倾斜。
CN202220974990.9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Active CN217756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4990.9U CN217756525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4990.9U CN217756525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6525U true CN217756525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4990.9U Active CN217756525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6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7629B (zh) 超长钢筋笼一次性吊装施工方法
CN110409510B (zh) 一种咬合桩与地连墙接缝处止水结构
CN108978644A (zh) 节能环保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213834278U (zh) 旋挖桩大直径超长钢筋笼吊装辅助装置
CN111719568A (zh) 一种人挖桩护壁锚喷支护方法
CN217105096U (zh) 一种深井支护墙混凝土浇筑布料系统
CN217756525U (zh)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
CN111498678B (zh) 一种吊装灌注桩超长钢筋笼的专用吊具及其吊装方法
CN109056808A (zh) 一种地铁车站中桩及钢管柱施工方法
CN112252589A (zh) 一种钢筋笼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4803837A (zh) 一种降水井无砂管内衬吊具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610455B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破除方法
CN115949098A (zh) 一种软弱地质冲孔支护桩钢筋笼抗浮板结构及方法
CN207944455U (zh) 去泥皮装置
WO2023087982A1 (zh) 一种导杆装置及成槽机
CN113445497A (zh) 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成孔工艺
CN111827262A (zh) 一种折线形不规则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法
CN202785255U (zh) 钢筋混凝土管节的翻转吊装工具
CN215801595U (zh) 一种新型成孔灌注桩钢套管
CN108644471B (zh) 一种大面积水域上的管道滑移运输结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731988U (zh) 深孔下可周转吊筋调节装置
CN111424648A (zh) 逆作法施工中钢柱和灌注桩钢筋笼同时吊装的施工方法
CN211421111U (zh) 沉管灌注桩钢筋吊升装置
CN213085192U (zh) 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吊装装置
CN218371197U (zh) 一种防止咬合桩钢套管孔口变形的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