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1955U -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1955U
CN217741955U CN202221547907.6U CN202221547907U CN217741955U CN 217741955 U CN217741955 U CN 217741955U CN 202221547907 U CN202221547907 U CN 202221547907U CN 217741955 U CN217741955 U CN 217741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ipe
power supply
water
collis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79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兴渊
李克
邹海连
林树发
杨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79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1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1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1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防撞壳和LED驱动电源本体、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连接安装底板的顶端,防撞壳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的顶端;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蛇形管、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安装板,安装板连接防撞壳的顶端,微型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回水管,微型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回水箱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的顶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显著,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及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164376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驱动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撞框,提高驱动电源本体的防撞效果,通过设置散热口提高驱动电源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防尘盖,避免灰尘直接进入散热口的内部,通过设置散热叶片加速散热口的散热效果。
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仅仅通过散热叶片加速LED驱动电源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散热,这种传统的散热方法散热力度小,无法对LED驱动电源内部的工作环境进行快速降温,大量热量堆积无法及时排出,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伤,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防撞壳和LED驱动电源本体、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连接安装底板的顶端,LED驱动电源本体安装在安装底板的顶端中部,防撞壳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的顶端;
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蛇形管、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安装板,安装板连接防撞壳的顶端,储水箱连接安装板的顶端,储水箱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微型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蛇形管连接防撞壳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回水管,进水管与回水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的顶端外部,微型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回水箱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相连接,回水箱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的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防撞壳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
优选的,第一散热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一连接座、马达、扇叶以及第二连接座,连接管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管分别位于防撞壳的左右两侧壁,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防撞壳左侧壁的连接管,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防撞壳右侧壁的连接管,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上均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上安装有过滤网,马达连接马达的内壁,扇叶传动连接马达的输出端。
优选的,防撞壳左侧壁连接管的安装高度低于防撞壳右侧壁连接管的安装高度。
优选的,防撞壳的内壁并且靠近LED驱动电源本体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防撞壳的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回水箱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凹陷侧壁连接处涂导热硅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加速防撞壳与LED驱动电源本体之间的空气流动;通过第二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进一步对LED驱动电源本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吸收并且排出,避免LED驱动电源本体中的电气元件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第一散热机构与第二散热机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蛇形管与防撞壳连接方式仰视图。
附图标记:1、安装底板;2、防撞壳;201、安装座;202、连接管;3、LED驱动电源本体;4、第一连接座;401、通风口;402、马达;403、扇叶;5、第二连接座;6、温度传感器;7、储水箱;701、微型循环泵;702、蛇形管;703、进水管;704、回水管;705、回水箱;706、散热片;70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1、防撞壳2和LED驱动电源本体3、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2连接安装底板1的顶端,防撞壳2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1,便于防撞壳2与安装底板1进行安装拆卸,LED驱动电源本体3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端中部,防撞壳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防撞壳2的内壁并且靠近LED驱动电源本体3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
如图1-4所示,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7、蛇形管702、进水管703、回水管704以及安装板707,安装板707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储水箱7连接安装板707的顶端,安装板707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707通过螺栓与防撞壳2的顶端相连接,便于将安装有第二散热机构的安装板707与防撞壳2相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储水箱7的顶端设置有进水阀,储水箱7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701,微型循环泵701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7,蛇形管702连接防撞壳2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7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03、回水管704,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2的顶端外部,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与防撞壳2的顶端相连接,微型循环泵70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703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7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705,回水箱70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7相连接,回水箱70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704的顶端相连接,回水箱705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散热片706,散热片706与凹陷侧壁连接处涂导热硅脂,多组凹陷的设置便于回水箱705内部回流的水与散热片706充分接触,热硅脂的设置便于吸收热量的水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706上,再经散热片706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加速回流水的降温。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加速防撞壳2与LED驱动电源本体3之间的空气流动;防撞壳2的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温度传感器6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LED驱动电源本体3工作环境温度超出设定值时,将监测信息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二散热机构,微型循环泵701启动将储水箱7中的水抽出并且通过进水管703输送到蛇形管702中,然后由回水管704回流到回水箱705中,蛇形管702的设置增加了防撞壳2内部的热量与散热水的接触面积,可以热量吸收加速散热,吸收热量的水进入到回水箱705中,热量在散热片706的作用下可以迅速散去,最终回流到储水箱7中,如此循环,直至温度传感器6监测温度恢复正常数值,通过第二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进一步对LED驱动电源本体3产生的热量快速散热,避免LED驱动电源本体3中的电气元件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相较于实施例一,第一散热机构包括连接管202、第一连接座4、马达402、扇叶403以及第二连接座5,连接管202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管202分别位于防撞壳2的左右两侧壁,防撞壳2左侧壁连接管202的安装高度低于防撞壳2右侧壁连接管202的安装高度,便于扇叶403将防撞壳2内部的热气流向上输送到第二连接座5时,可以快速与顶端的蛇形管702接触,热量被迅速吸收,第一连接座4螺纹连接防撞壳2左侧壁的连接管202,第二连接座5螺纹连接防撞壳2右侧壁的连接管202,第一连接座4和第二连接座5的上均设置有通风口401,通风口401上安装有过滤网,马达402连接马达402的内壁,扇叶403传动连接马达402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马达402启动带动扇叶403转动,加速防撞壳2与LED驱动电源本体3之间的空气流动,可以将一部分热气流吹向第二连接座5排出,另一部分热气流与第二散热机构接触,加速散热,并且第一连接座4与第二连接座5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防撞壳(2)和LED驱动电源本体(3)、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2)连接安装底板(1)的顶端,LED驱动电源本体(3)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端中部,防撞壳(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
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7)、蛇形管(702)、进水管(703)、回水管(704)以及安装板(707),安装板(707)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储水箱(7)连接安装板(707)的顶端,储水箱(7)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701),微型循环泵(701)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7),蛇形管(702)连接防撞壳(2)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7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03)、回水管(704),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2)的顶端外部,微型循环泵(70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703)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7)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705),回水箱(70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7)相连接,回水箱(70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704)的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防撞壳(2)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机构包括连接管(202)、第一连接座(4)、马达(402)、扇叶(403)以及第二连接座(5),连接管(202)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管(202)分别位于防撞壳(2)的左右两侧壁,第一连接座(4)螺纹连接防撞壳(2)左侧壁的连接管(202),第二连接座(5)螺纹连接防撞壳(2)右侧壁的连接管(202),第一连接座(4)和第二连接座(5)的上均设置有通风口(401),通风口(401)上安装有过滤网,马达(402)连接马达(402)的内壁,扇叶(403)传动连接马达(40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防撞壳(2)左侧壁连接管(202)的安装高度低于防撞壳(2)右侧壁连接管(202)的安装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防撞壳(2)的内壁并且靠近LED驱动电源本体(3)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安装板(707)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707)通过螺栓与防撞壳(2)的顶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回水箱(705)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散热片(706),散热片(706)与凹陷侧壁连接处涂导热硅脂。
CN202221547907.6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Active CN217741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7907.6U CN217741955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7907.6U CN217741955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1955U true CN21774195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7907.6U Active CN217741955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1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9064B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21000782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通信交换机
CN112311206B (zh) 换热系统及变频器
CN21774195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CN211321143U (zh) 一种石油钻井机高效冷却装置
CN209982235U (zh) 电机导风壳体结构
CN110213935B (zh) 一种风液混合制冷式电机控制器
CN210273757U (zh) 风冷型变频一体机
CN214221576U (zh) 风机控制器
CN212786430U (zh) 变频柜柜体结构
CN21969827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结构
CN218783711U (zh) 一种高效散热led驱动电源
CN217608166U (zh) 一种可防尘的变频器用散热器
CN216959579U (zh) 一种电气传动装置
CN211110480U (zh) 电梯控制器
CN218526638U (zh) 一种暖风机模块化控制电路板
CN216253729U (zh) 一种工业扇直流驱动控制器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18336994U (zh) 一种放电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的散热结构
CN219919551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器
CN216648429U (zh) 一种高散热电源模块
CN214257035U (zh) 一种石墨烯高效导热散热装置
CN2128764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机电控制式底盘散热稳定装置
CN218512484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电压暂降监测装置
CN215345631U (zh) 换热装置、变频器及电气设备
CN220243003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