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6920U -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36920U CN217736920U CN202221355796.9U CN202221355796U CN217736920U CN 217736920 U CN217736920 U CN 217736920U CN 202221355796 U CN202221355796 U CN 202221355796U CN 217736920 U CN217736920 U CN 2177369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hydrogen
- hydrogen
- pipeline
- liquid
- storage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中包括液氢储罐,所述液氢储罐内装有液氢,所述液氢储罐内位于液氢的上方为氢气,所述液氢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氢气增压泵连接,所述液氢储罐通过第二管道与液氢泵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与液氢储罐内的氢气、液氢连通,所述氢气增压泵、液氢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液氢缓冲罐连通,所述液氢缓冲罐通过第三管道及第一液氢汽化机构与气态氢储罐内的中压瓶组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储氢密度,提高氢储运效率和加氢能力,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降低了氢气排放风险,充分利用了液氢的冷能,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氢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背景技术
氢气是清洁无污染的二次能源,可以由一次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制得,也可以由二次能源电能转换得到,还可以由清洁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转换为电能后再制成氢气,氢气可以作为燃料使用,也可以直接发电转换为电能。氢气可以很方便的在其他能源之间转换,是连接各种能源载体的媒介。
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全国各地加氢站建设速度如雨后春笋的增长。已经建成的加氢站有95%以上是气态氢气储运的加氢站,其他方式储运氢气的加氢站不到5%。气态氢气储运加氢站的气态氢气采用20MPa的氢气长管拖车运输到加氢站内,通过氢气压缩机卸载到氢气高压储罐内,然后再使用加氢机把高压气态的氢气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的储罐内,实现氢气的加注。对于液氢储运加氢站在我国刚刚起步。
目前,气态储氢加氢站存在以下问题:
(1)气态氢气储运效率低下:一辆氢气长管拖车一次只能储运约300kg的氢气,氢气卸载时5MPa的氢气不能有效卸载;装载和卸载氢气均需要约4个小时;氢气经济运输半径为 200km。一个1000kg/d的加氢站需要配置4~8辆氢气长管拖车才能保证正常运营。
2、高压气态氢气运输危险:氢气长管运输压力为20MPa,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运输。未来为了增加运输效率,有可能采用更高压力的长管拖车运输氢气,危险系数就更高。
3、氢气储运密度低、场站占地面积大、投资大:45MPa的高压气态氢气在常压下的密度为31.6kg/m3,这么高压力的氢气只能采用长管钢瓶组储存,储存一次投资大,占地面积、储存效率不高。1000kg/d的加氢能力,需要4500m2的占地面积。
4、气态氢气加氢工艺耗能大、投资大:根据经验计算,35MPa的加氢过程,压缩每公斤氢气需要消耗电能2.5kw.h,一台500m3/h的隔膜压缩机采购价格大约200万元。
以上问题已经影响了加气站整体行业的发展,而液态储氢加氢站可以弥补气态储氢加氢站的不足,促进加氢站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可以增加储氢密度,提高氢储运效率和加氢能力,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降低了氢气排放风险,充分利用了液氢的冷能,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中包括液氢储罐,所述液氢储罐内装有液氢,所述液氢储罐内位于液氢的上方为氢气,所述液氢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氢气增压泵连接,所述液氢储罐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液氢泵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与液氢储罐内的氢气、液氢连通,所述氢气增压泵、第一液氢泵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液氢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一液氢缓冲罐通过第三管道及第一液氢汽化机构与气态氢储罐内的中压瓶组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氢储罐包括外罐和位于所述外罐中的内罐,所述液氢放置于所述内罐中,所述外罐与内罐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主换热器和液氢主汽化器,所述第三管道穿过所述液氢主换热器和液氢主汽化器与所述中压瓶组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压瓶组通过第四管道及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与第一加氢机连通,所述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与所述第一液氢汽化机构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氢缓冲罐通过第五管道及第二液氢汽化机构与所述气态氢储罐内的低压瓶组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态氢储罐包括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所述中压瓶组和至少一个所述低压瓶组,所述罐主体与所述中压瓶组和低压瓶组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副汽化器和液氢副换热器,所述第五管道穿过液氢副汽化器和液氢副换热器与所述低压瓶组连通,所述液氢副换热器与办公区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液氢储罐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液氢泵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液氢储罐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液氢泵通过管道与第二液氢缓冲罐连通,所述第二液氢缓冲罐通过第七管道及第三液氢汽化机构与高压气态氢储罐内的高压瓶组连通。
优选地,所述高压气态氢储罐包括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所述高压瓶组,所述罐主体与所述高压瓶组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三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换热器和液氢汽化器,所述第七管道穿过所述液氢换热器和液氢汽化器与所述高压瓶组连通。
优选地,所述高压瓶组通过第八管道及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与第二加氢机连通,所述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与所述第三液氢汽化机构进行热交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加氢站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的难题;
2、解决了加氢站耗能高、储氢能力低的难题;
3、解决了加氢站氢气运输效率低和运输危险的问题;
4、解决了液氢加氢站冷能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氢汽化加氢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液氢汽化加氢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液氢储罐1,本实施例液氢储罐1呈长方体。该液氢储罐1包括外罐和位于外罐中的内罐3,外罐与内罐3之间抽真空后填充有隔热材料2,以降低外罐与内罐3之间的导热系数。内罐3中装有液氢和氢气,氢气位于液氢的上方。在内罐3满罐时,液氢大约占总容积的90%,氢气大约占总容积的10%。内罐3内的压力在0.2MPa~1.0MPa之间,压力超过1.0MPa时,内罐3内超压的气态氢气通过放散管道8排放到大气中,保障内罐3的安全。
液氢储罐1的内罐3通过第一管道7、控制阀门9与50MPa的氢气增压泵11连接,内罐3通过第二管道6、控制阀门10与50MPa的第一液氢泵12连接。第一管道7与内罐3内的氢气连通,第二管道6与内罐3内的液氢连通。氢气增压泵11、第一液氢泵12分别通过管道与50MPa的第一液氢缓冲罐13连通,第一液氢缓冲罐13通过第三管道及第一液氢汽化机构与气态氢储罐24内的中压瓶组19连通。
气态氢储罐24包括罐主体,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中压瓶组19和至少一个低压瓶组17,本实施例中压瓶组19设置为两个,低压瓶组17设置为一个。罐主体与中压瓶组19和低压瓶组17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第一液氢汽化机构包括50MPa的液氢主换热器15和50MPa的液氢主汽化器16,第三管道穿过液氢主换热器15和液氢主汽化器16后与中压瓶组19连通,其中该第三管道与放散管道14连通。中压瓶组19通过第四管道及45MPa的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与35MPa的第一加氢机22连通,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与第一液氢汽化机构的液氢主换热器15进行热交换,其中第四管道与放散管道20连通。具体地,液氢主换热器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的输入端连通,液氢主换热器1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的输出端连通。
第一液氢缓冲罐13通过第五管道及第二液氢汽化机构与气态氢储罐24内的低压瓶组17 连通。第二液氢汽化机构包括50MPa的液氢副汽化器42和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第五管道穿过液氢副汽化器42和液氢副换热器43后与低压瓶组17连通,其中第五管道上设置有调压阀41,另外第五管道与放散管道44连通。液氢副换热器43与办公区47进行热交换,具体地,液氢副换热器4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办公区47的输入端连通,液氢副换热器4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办公区47的输出端连通。
液氢储罐1的内罐3通过第六管道61、控制阀门62与99MPa的第二液氢泵63连接,第六管道61与内罐3的内腔底部连通,且第六管道61与第二管道6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第二液氢泵63通过管道与99MPa的第二液氢缓冲罐64连通,第二液氢缓冲罐64通过第七管道及第三液氢汽化机构与90MPa的高压气态氢储罐68内的高压瓶组70连通,其中第七管道与放散管道65连通。
高压气态氢储罐68包括罐主体,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高压瓶组70,本实施例放置有三个高压瓶组70。罐主体与三个高压瓶组7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第三液氢汽化机构包括99MPa的液氢换热器66和99MPa的液氢汽化器67,第七管道穿过液氢换热器66和液氢汽化器67与高压瓶组70连通。高压瓶组70通过第八管道及90MPa的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与70MPa的第二加氢机73连通,其中第八管道与放散管道71连通。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与第三液氢汽化机构的液氢换热器66进行热交换,具体地,液氢换热器6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的输入端连通,液氢换热器6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的输出端连通。
使用时,当35MPa加氢作业时,将35MPa的燃料电池汽车23通过管道与第一加氢机22 连通。按照加氢工艺要求先从低压瓶组17内取低压氢气,后从中压瓶组19取压力稍高的氢气。具体地,内罐3内的氢气通过第一管道7、控制阀门9、氢气增压泵11把氢气增压到50MPa 后泵送到第一液氢缓冲罐13内。内罐3内的液氢通过第二管道6、控制阀门10、第一液氢泵 12把液氢增压到50MPa后泵送到第一液氢缓冲罐13内,第一液氢缓冲罐13内是50MPa的氢气和液氢混合气。第一液氢缓冲罐13通过第三管道出来的氢气和液氢混合气通过液氢主换热器15升温后进入液氢主汽化器16内,汽化为45MPa气态氢气,汽化后氢气温度控制到-10℃,储存到气态氢储罐24内的中压瓶组19内。第一液氢缓冲罐13出来的另一路氢气和液氢混合气通过第五管道、阀压阀41进入液氢副汽化器42,汽化后氢气温度控制至-40℃,然后再通过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换热,把汽化后氢气温度控制到0℃,储存到气态氢储罐24内的低压瓶组17内。
然后氢气通过45MPa的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35MPa进入第一加氢机22,最终加入 35MPa燃料电池汽车23的氢气储罐内实现加氢作业。
在35MPa加氢作业时若检测到氢气温度过高,可以开启45MPa的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 的旁通阀门,高温氢气从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经过管道进入50MPa的液氢主换热器15的换热管内,再和液氢换热降温后通过管道回到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内,然后再通过35MPa 的第一加氢机22加入到35MPa的燃料电池汽车23的氢气储罐内实现加氢作业。
在液氢汽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冷能会浪费掉。为了充分回收液氢的冷能,增设第五管道,并使其通过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通过制冷剂把液氢储存的冷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办公区47内,然后把升温制冷剂通过管道回到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内,实现冷能的利用。
通过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上各设置放散管道14、放散管道20,在50MPa的第一液氢缓冲罐13和气态氢储罐24超压时,可放散掉超压的氢气,确保35MPa加氢系统的安全。
而为了避免氢气在中压瓶组19、低压瓶组17和外界环境热交换吸热升温,在气态氢储罐24的罐主体与中压瓶组19、低压瓶组17之间填充隔热材料,隔绝中压瓶组19、低压瓶组 17内的氢气和外界环境的换热通道,保障35MPa加氢作业的安全。
当进行70MPa加氢作业时,将70MPa的燃料电池汽车74通过管道与第二加氢机73连通。内罐3内的液氢通过第六管道61、控制阀门62、第二液氢泵63把液氢增压到99MPa后泵送到第二液氢缓冲罐64内,第二液氢缓冲罐64内是99MPa的液氢。第二液氢缓冲罐64出来的99MPa压力的液氢通过液氢换热器66升温后进入液氢汽化器67内,汽化为90MPa的气态氢气,汽化后氢气温度控制到-40℃,储存到90MPa的高压气态氢储罐68内的高压瓶组70内。按照加氢工艺要求从高压瓶组70出来的高压氢气通过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第二加氢机73后,加入到70MPa的燃料电池汽车74的氢气储罐内实现加氢作业。
在70MPa加氢作业时若检测到氢气温度过高,可以开启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的旁通阀门,高温氢气从90MPa的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经过管道进入液氢换热器66内,再和液氢换热降温后通过管道回到90MPa的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内,然后再通过70MPa的第二加氢机73加入到70MPa的燃料电池汽车74的氢气储罐内实现加氢作业。
为了避免氢气在高压瓶组70和外界环境热交换吸热升温,在高压气态氢储罐68的罐主体和高压瓶组70之间填充隔热材料,隔绝高压瓶组70内的氢气和外界环境的换热通道,保障90MPa加氢作业的安全。
通过在第七管道、第八管道上各设置有放散管道65、放散管道71,在99MPa的第二液氢缓冲罐64和90MPa的高压气态氢储罐68超压时,放散掉超压的氢气,确保70MPa加氢系统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避免采用氢气隔膜压缩机,采用氢气增压泵11即可满足加氢工艺要求。
液氢汽化后体积增大840倍,只需要采用非常小容量的氢气增压泵11如活塞增压泵就可以实现大型隔膜氢气压缩机的增压工艺。例如,3000kg/d的气态储氢加氢站,需要配置5台 500m3/d的隔膜压缩机组(3用2备)和隔膜压缩机的水冷机组,投资大约需要1000万元(含配套设备),占地面积约为65m2(5套),功耗550kw(5套);而3000kg/d的液态储氢加氢站,仅需要采购5台10LPM液氢活塞增压泵就可以了(3用2备),投资大约200万元,占地面积约为25m2(5套),功耗50kw(5套)。
2、充分利用了液氢的冷能。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液氢的冷能,控制液氢的汽化后氢气的温度,并对气态氢储罐24、高压气态氢储罐68进行保温,防止氢气和环境换热而升温。在加氢机前取消了气态储氢加氢站的水冷机冷却进入燃料电池汽车氢气的设计,设置了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在第一加氢机22、第二加氢机73前把氢气和汽化前的液氢进行换热,达到降低氢气温度目的,节约了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
本实用新型还根据办公区47夏天需要制冷空调的需求,将第五管道通过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通过制冷剂把液氢储存的冷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办公区47内,然后把升温制冷剂通过管道回到50MPa的液氢副换热器43内,实现冷能的利用。
3、液氢放散氢气回收利用,降低了氢气排放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气态氢储罐24、高压气态氢储罐68的体积为60m3,气态氢储罐24、高压气态氢储罐68进行了必要的保温措施,预计每天产生的放散氢气约为液氢储氢体积的0.5%,大约是21公斤的氢气,体积大约2460标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增加一台50MPa的氢气增压活塞式氢气增压泵,回收放散的氢气,增压到50MPa进入到液氢汽化系统,每年可以回收氢气7665公斤,节约氢气采购成本30.66万元。
4、液氢加氢工艺增加了储氢密度,提高了氢储运效率和加氢能力,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
常温下,20MPa压力氢气储氢密度为15.3kg/m3,45MPa压力氢气储氢密度为30.7kg/m3,液氢储氢密度为70.8kg/m3,在同样的面积内,液氢储氢可以实现气态氢气储氢的3倍以上的储氢能力和加氢能力,可以减低加氢站的投资成本、占地面积和提高加氢站的运营经济性。一辆气态氢运输长管多车,运输压力为20MPa,仅能运输300kg的气态氢气,一个3000kg/d 的气态氢储运加氢站,需要10~15长管拖车运输才能满足加氢需求;一辆液氢槽车可以运输大约50m3的液氢,可以运输大约3吨的液氢,可以足够一个3000kg/d的液态储氢加氢站氢气需求,液氢的运输压力为1MPa,提高了运输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氢储罐(1),所述液氢储罐(1)内装有液氢,所述液氢储罐(1)内位于液氢的上方为氢气,所述液氢储罐(1)通过第一管道(7)与氢气增压泵(11)连接,所述液氢储罐(1)通过第二管道(6)与第一液氢泵(12)连接,所述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6)分别与液氢储罐(1)内的氢气、液氢连通,所述氢气增压泵(11)、第一液氢泵(12)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液氢缓冲罐(13)连通,所述第一液氢缓冲罐(13)通过第三管道及第一液氢汽化机构与气态氢储罐(24)内的中压瓶组(19)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储罐(1)包括外罐和位于所述外罐中的内罐(3),所述液氢放置于所述内罐(3)中,所述外罐与内罐(3)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主换热器(15)和液氢主汽化器(16),所述第三管道穿过所述液氢主换热器(15)和液氢主汽化器(16)与所述中压瓶组(19)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瓶组(19)通过第四管道及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与第一加氢机(22)连通,所述第一气态氢换热歧管(21)与所述第一液氢汽化机构进行热交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氢缓冲罐(13)通过第五管道及第二液氢汽化机构与所述气态氢储罐(24)内的低压瓶组(17)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氢储罐(24)包括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所述中压瓶组(19)和至少一个所述低压瓶组(17),所述罐主体与所述中压瓶组(19)和低压瓶组(17)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副汽化器(42)和液氢副换热器(43),所述第五管道穿过液氢副汽化器(42)和液氢副换热器(43)与所述低压瓶组(17)连通,所述液氢副换热器(43)与办公区(47)进行热交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储罐(1)通过第六管道(61)与第二液氢泵(63)连接,所述第六管道(61)与所述液氢储罐(1)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液氢泵(63)通过管道与第二液氢缓冲罐(64)连通,所述第二液氢缓冲罐(64)通过第七管道及第三液氢汽化机构与高压气态氢储罐(68)内的高压瓶组(70)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态氢储罐(68)包括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内腔放有至少一个所述高压瓶组(70),所述罐主体与所述高压瓶组(70)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氢汽化机构包括液氢换热器(66)和液氢汽化器(67),所述第七管道穿过所述液氢换热器(66)和液氢汽化器(67)与所述高压瓶组(70)连通。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氢汽化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瓶组(70)通过第八管道及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与第二加氢机(73)连通,所述第二气态氢换热歧管(72)与所述第三液氢汽化机构进行热交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55796.9U CN217736920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55796.9U CN217736920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36920U true CN217736920U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3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55796.9U Active CN217736920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3692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92674A (zh) * | 2023-08-16 | 2023-09-22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
CN117570361A (zh) * | 2023-12-13 | 2024-02-20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热能利用率的液氢站加氢系统 |
CN117588684A (zh) * | 2023-12-13 | 2024-02-23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泵送装置交替使用的液氢加氢系统 |
US12085232B1 (en) | 2023-06-29 | 2024-09-10 | Zhejiang University |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based on low-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graded hydrogen storage and gaseous hydrogen refueling methods thereof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21355796.9U patent/CN2177369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85232B1 (en) | 2023-06-29 | 2024-09-10 | Zhejiang University |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based on low-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graded hydrogen storage and gaseous hydrogen refueling methods thereof |
CN116792674A (zh) * | 2023-08-16 | 2023-09-22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
CN116792674B (zh) * | 2023-08-16 | 2023-12-15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
CN117570361A (zh) * | 2023-12-13 | 2024-02-20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热能利用率的液氢站加氢系统 |
CN117588684A (zh) * | 2023-12-13 | 2024-02-23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泵送装置交替使用的液氢加氢系统 |
CN117570361B (zh) * | 2023-12-13 | 2024-06-07 |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热能利用率的液氢站加氢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736920U (zh) | 液氢汽化加氢系统 | |
CN112483886A (zh) | 一种采用液氢预冷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WO2022135110A1 (zh) | 一种混合增压多级加注加氢装置 | |
CN101418907B (zh) | 外供氢型加氢站的高压供氢系统 | |
CN103185196B (zh) | 一种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4249133U (zh) | 采用液氢预冷的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CN202158352U (zh) | L-cng双气源供气装置 | |
CN111928109A (zh) | 一种加氢站的蒸发气回收系统 | |
CN112483887A (zh) | 一种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CN109027660A (zh) | 一种超临界氢的存储方法及超临界氢的应用 | |
CN114576548A (zh) | 一种高效的液氢燃料系统 | |
CN102104162A (zh) | 车用氢燃料的冷却加注方法 | |
CN216307425U (zh) | 一种现场制氢与外购氢互补的加氢站系统 | |
CN214249132U (zh) | 埋地式液氢储氢型加氢装置 | |
CN108278482B (zh) | 一种低温液化气体充装系统、充装方法 | |
CN212298527U (zh) | 一种加氢站的蒸发气回收系统 | |
Jiang | Expediting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lid hydrogen storage technology | |
US20230416086A1 (en) |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drogen purification, storage and pressurization | |
CN115013720B (zh) | 甲醇制氢加氢站 | |
CN218599448U (zh) | 一种加氢站用混合加注系统 | |
CN209458662U (zh) | 压力容器气密性实验过程中压缩空气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 |
CN114142061B (zh) | 船上氢燃料制备系统及其制氢方法 | |
CN215981979U (zh) | 一种采用液压活塞式氢气压缩机的固定式加氢站系统 | |
CN115419822A (zh) | 利用仲正氢转化冷量的液氢储运型加氢站氢气加注系统 | |
CN219222073U (zh) | 一种加氢系统、氢气运输设备及加氢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