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5825U -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5825U
CN217735825U CN202221434533.7U CN202221434533U CN217735825U CN 217735825 U CN217735825 U CN 217735825U CN 202221434533 U CN202221434533 U CN 202221434533U CN 217735825 U CN217735825 U CN 217735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mpressor
volute
compressor machin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45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
张汉年
牛树潭
李玲玉
张玉松
周敏
谷勇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Kings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45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5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5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5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包括蜗壳主体和风冷流道,其中蜗壳主体上设有出气端口和安装端口,风冷流道位于蜗壳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并且连通出气端口与安装端口,用于引导冷却所述空压机的降温气体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通过设置风冷流道,取代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空压机外壳上的风冷出口,从而有效解决了外部异物易由风冷出口进入空压机内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透平空气压缩机,是指具有高速旋转叶轮的动力式压缩机。它依靠旋转叶轮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提高气体压力,同时使气流产生加速度而获得动能,然后气流在扩压器中减速,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进一步提高压力。在压缩过程中气体流动是连续的。它广泛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输送空气和各种气体,并提高其压力。
传统的透平空气压缩机将风冷出口设置在空压机壳体表面,由于受空压机工作环境的影响,外部异物如砂石、树叶等会更多的与空压机壳体表面接触,这就会造成外部异物容易通过风冷出口进入到空压机内部,从而影响空压机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蜗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出口容易进入外部异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压机蜗壳,包括:
蜗壳主体,所述蜗壳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端口和用于连接空压机轴侧一端的安装端口;
风冷流道,设于所述蜗壳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连通所述出气端口与所述安装端口,用于引导冷却所述空压机的降温气体自所述出气端口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蜗壳主体外壁上设有增厚结构,所述风冷流道设于所述增厚结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厚结构设置在所述蜗壳主体外壁上自蜗舌处起顺时针旋转180°的范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冷流道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出气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连通,所述安装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出气端口的出口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圆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冷流道的过流截面为长圆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冷流道与所述蜗壳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壁厚均不小于4.5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端口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气道,所述连接气道用于连通所述风冷流道与空压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空压机蜗壳,通过在蜗壳主体上开设风冷流道,使风冷流道位于蜗壳主体内壁和外壁之间并且连通安装端口和出气端口,从而使冷却空压机的降温气体,自空压机内部通过安装端口流入风冷流道,进而排出到出气端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上述的空压机蜗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空压机使用了上述空压机蜗壳,具有上述空压机蜗壳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通过在蜗壳上设置风冷通道,使降温气体由上述空压机蜗壳的出气端口排出,从而有效解决了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部异物易由风冷出口进入空压机内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蜗壳主体;101、出气端口;102、安装端口;103、进气端口;104、蜗壳流道;2、风冷流道;201、第一连接段;202、第二连接段;3、增厚结构;4、连接气道;5、空压机壳体;6、密封盘;7、风冷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空压机蜗壳包括蜗壳主体1和风冷流道2,其中,蜗壳主体1用于安装在空压机的轴侧一端,其上设有出气端口101和安装端口102;风冷流道2位于蜗壳主体1内壁与外壁之间,且连通出气端口101与安装端口102,用于引导冷却所述空压机的降温气体排出。
另外,蜗壳主体1还包括蜗壳流道104和进气端口103。蜗壳主体1与空压机壳体5之间设有密封盘6,安装端口102与密封盘6配合连接,风冷流道2与蜗壳流道104互不相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压机蜗壳,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蜗壳主体1上开设风冷流道2,使风冷流道2位于蜗壳主体1内壁和外壁之间并连通安装端口102和出气端口101,从而使冷却空压机的降温气体,自空压机内部通过安装端口102流入风冷流道2,进而排出到出气端口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蜗壳通过设置风冷流道2,取代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空压机外壳上的风冷出口,从而有效解决了外部异物易由风冷出口进入空压机内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在蜗壳主体1上设有增厚结构3,增厚结构3设置在蜗壳流道104的外壁上,风冷流道2设置在增厚结构3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增厚结构3为蜗壳流道104上局部外壁向外凸出形成,增厚结构3连接在出气端口101颈部外壁与安装端口102外壁之间,根据生产需求不同,可将增厚结构3设置在蜗壳主体1上自蜗舌处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范围内的任意一处外壁上。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说的顺时针方向是指由出气端口101这一侧正视蜗壳主体1时所理解的顺时针方向。
可选的,风冷流道2可以为多个,多个风冷流道2可以分别对应设于多个增厚结构3上,也可以多个风冷流道2设置在同一个增厚结构3上。
可选的,风冷流道2与增厚结构3均为一个,增厚结构3设于蜗壳主体1的蜗舌处,增厚结构3同时连接出气端口101颈部外壁、安装端口102外壁和进气端口103颈部外壁,如此设置,使增厚结构3起到加强蜗舌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风冷流道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01和第二连接段202,出气端口101与第一连接段201相连通,安装端口102与第二连接段202相连通。其中,第一连接段201与第二连接段202之间设有圆角,第一连接段201与出气端口101的出气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01位于出气端口101颈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第二连接段202位于蜗壳流道104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通过在第一连接段201与第二连接段202之间设置圆角,对降温气体起到引导作用,使降温气体在由第二连接段202进入第一连接段201时平缓过渡,减小降温气体的动能损失,从而可以提高空压机的风冷效率。另外,设置第一连接段201的出口方向与出气端口101的出口方向相同,使得降温气体由第一连接段201排出的方向与出气端口101的排气方向相同,这样可使排出的降温气体与出气端口101排出的气体形成合流,彼此互不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风冷流道2的过流截面为长圆形,风冷流道2与蜗壳主体1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壁厚均不小于4.5mm。
在本实施例中,将风冷流道2的过流截面设置为长圆形,其中两个长边分别靠近蜗壳主体1的内壁和外壁,这样设置,一方面是在保证壁厚的前提下,使风冷流道2过流截面的面积较大,风冷效果较好;另一方面,由于风冷流道2为铸造成型,过流截面设计成长圆形,无铸造死角,方便成型和清理。
其中,为了保证风冷流道2处蜗壳主体1的壁厚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风冷流道2与蜗壳主体1内、外壁之间的壁厚均不得小于4.5mm,当小于此数值时,风冷流道2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出现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安装端口102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气道4,用于连通所述风冷流道2与空压机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气道4为开设在安装端口102的端面上环形槽,环形槽的宽度大于风冷流道2过流截面的宽度。在蜗壳主体1安装到空压机轴侧一端后,安装端口102端面与空压壳体之间设有密封盘6,密封盘6上设有风冷气道7,该风冷气道7一端连接空压机内部,另一端与连接气道4相连,如此设置,使冷却空压机的降温气体由空压机内部通过密封盘6上的风冷气道7,流入连接气道4,进而再流经风冷流道2排出。
本实用新型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空压机使用了上述空压机蜗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空压机使用了上述空压机蜗壳,具有上述空压机蜗壳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压机通过在蜗壳上设置风冷流道2,使降温气体由上述空压机蜗壳的出气端口101排出,从而有效解决了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部异物易由风冷出口进入空压机内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主体(1),所述蜗壳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端口(101)和用于连接空压机轴侧一端的安装端口(102);
风冷流道(2),设于所述蜗壳主体(1)内壁与外壁之间,连通所述出气端口(101)与所述安装端口(102),用于引导冷却所述空压机的降温气体自所述出气端口(101)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主体(1)外壁上设有增厚结构(3),所述风冷流道(2)设于所述增厚结构(3)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结构(3)设置在所述蜗壳主体(1)外壁上自蜗舌处起顺时针旋转180°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流道(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01)与第二连接段(202),所述出气端口(101)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01)相连通,所述安装端口(102)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02)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01)与所述出气端口(101)的出口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0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02)之间设有圆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流道(2)的过流截面为长圆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流道(2)与所述蜗壳主体(1)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壁厚均不小于4.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口(102)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气道(4),所述连接气道(4)用于连通所述风冷流道(2)与空压机内部。
10.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压机蜗壳。
CN202221434533.7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Active CN217735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533.7U CN217735825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533.7U CN217735825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5825U true CN21773582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4533.7U Active CN217735825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5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4828B (zh) 用于扩大离心风机出口面积的降噪蜗壳
CN101598038A (zh) 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CN217735825U (zh) 一种空压机蜗壳及空压机
JP2004144029A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遠心圧縮機
CN102900685A (zh) 船用防爆混流风机
CN107387171A (zh) 一种双涡管涡轮增压器
CN211116811U (zh) 一种进气畸变约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离心压缩机
CN111022344A (zh) 一种带有增压中冷的燃料电池用空压机
CN216742188U (zh) 一种带有叶扩压器和气动导叶片结构的增压器
CN111075768A (zh) 一种具有辅助消音结构的离心压气机蜗壳
CN217814132U (zh) 一种带有叶扩压器和气动导流套结构的增压器
WO2011160602A1 (zh) 一种气流收集装置、风力发动机及机动车
CN109869330A (zh) 一种两级电动压气机
CN102337961B (zh) 可变流道的脉冲增压涡轮机装置
CN111734685B (zh) 一种通风换气装置
CN211599032U (zh) 一种带有增压中冷的燃料电池用空压机
CN209959571U (zh) Mvr离心式蒸汽压缩机进气防喘振管
CN211116803U (zh) 一种整体制造蜗壳及其蒸汽压缩机
CN206957981U (zh) 一种多翼离心风机叶片
CN106437880A (zh)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涡端结构
CN219795663U (zh) 具有对数线性的风机蜗壳
CN103644118B (zh) 并联环流泵、组合环流泵、复合环流泵及其抽气机组
CN110080999A (zh) 一种具有高效气动效率的离心鼓风机
CN113503263B (zh) 一种氧压高压风机
CN215860905U (zh) 新型增压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