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2916U -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2916U
CN217732916U CN202221937619.1U CN202221937619U CN217732916U CN 217732916 U CN217732916 U CN 217732916U CN 202221937619 U CN202221937619 U CN 202221937619U CN 217732916 U CN217732916 U CN 217732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communicating pipe
tank
runoff
ecological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76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俊
徐连军
陈晨
吴耀
赵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76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2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2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2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了公开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沉淀池和与沉淀池连通的矿石滤池,所述矿石滤池布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下游,所述沉淀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且所述沉淀池上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通过在设置沉淀池,在水流流入沉淀池的过程中实现絮凝药剂和水流的混合扩散,有效提高了对沉淀池中的水流的固体不溶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通过在排水沟中填充卵石、在沉淀池中种植挺水植物、设置矿石滤池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对雨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生态效果和环境美观度。

Description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表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雨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污染正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接下来城镇径流污染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也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对径流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大大提高了雨水径流的污染程度。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来源广泛、复杂,形成的污染物主要为汽油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毒性污染物、致病类细菌病毒等,特别是初期雨水。若雨水径流直接进入水体,易对自然水体水环境质量造成冲击,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
国内外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滞留塘、人工湿地、城市绿地。虽然这些方法切实可行,但其偏重与城市景观的结合,且需要占据大量的城市面积,与城市内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前述处理措施和方法对地表雨污水径流的处理负荷较低,难以满足大流量雨污水径流的处理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在保留生态性的基础上,解决现有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雨污水处理负荷较低的问题。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沉淀池和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矿石滤池,所述矿石滤池布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下游,所述沉淀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且所述沉淀池上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加药装置。
可选地,所述连通管内配置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布设在加药装置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连通管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连通管上方形成有绿化覆盖。
可选地,还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上游,所述调节池通过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调节池的水位至少比所述沉淀池的水位高40cm。
可选地,所述矿石滤池下游连接有清水池。
可选地,所述矿石滤池中填充有多孔滤料。
可选地,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在调节池的上游并与所述调节池通过过水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排水沟的两侧设置有木桩围护。
可选地,所述排水沟中填充有卵石或砾石。
可选地,所述过水管上部形成有绿化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通过设置沉淀池,并在沉淀池的上游布置能实现絮凝药剂添加的药剂投放管和与药剂投放管连接的药剂储存容器,在水流流入沉淀池的过程中实现絮凝药剂和水流的混合扩散,有效提高了对沉淀池中的污水中的固体不溶物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中的沉淀池中种植挺水植物,排水沟中填充卵石,并将连通调节池和排水沟的过水管、连接沉淀池和调节池的连通管等管道设置在地下,在管道上方的地表形成绿化,通过这些措施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在生态性和环境美观度上具有很大提升,满足城市地区的雨污水处理系统的生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沟;2、过水管;3、调节池;4、连通管;5、沉淀池;6、药剂储存容器;7、药剂投放管;8、矿石滤池;9、清水池;10、管道混合器;11、防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用于收集地表的雨污水并对收集的雨污水进行处理,包括排水沟1和调节池3,排水沟1和调节池3连通。排水沟1和调节池3都依据环境地形设置在地势低洼处,其中排水沟1设置在调节池3的上游,因此地表形成的雨污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汇入到排水沟1中,并通过排水沟1流入到调节池3中。
排水沟1的末端可以直接连通到调节池3中,也可以在排水沟1和调节池3之间布设过水管2实现排水沟1和调节池3的连通。调节池3具有较大的容量,可用于临时性存储排水沟1汇集而来的地表径流雨污水,便于对收集到的雨污水作后续的处理。
具体地,调节池3的容量可以满足3mm~10mm的初期雨水降水量的雨污水的容纳需求。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沟1的两侧采用木桩围护,在保证排水沟1两侧土体的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排水沟1侧壁的透水性,对地表的雨污水具有更好的汇集作用。
在排水沟1中填充有卵石或砾石,可以截留水流中的枯枝落叶,并能对径流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另一方面,采用木桩围护并且填充有卵石的排水沟1相比与传统的水泥或混凝土的沟渠具有更佳的景观效果,在保证了排水沟1的排水作用的同时提高了排水沟1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径流雨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调节池3连通的沉淀池5,调节池3设置在沉淀池5的上游。调节池3和沉淀池5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调节池3中的雨污水通过连通管4进入到沉淀池5中。为了避免调节池3中的水流短时间内大量流入到沉淀池5中,导致沉淀池5的沉淀效果下降,连通管4进水口布置在调节池3的上部,连通管4的出水口设置在沉淀池5的上部,使调节池3和沉淀池5的水位具有高差,并使连通管4沿水流方向逐步向下倾斜,以使在调节池3中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时,其中的水流才能通过连通管4顺利流入到沉淀池5中,以均化雨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使进入沉淀池5的水量保持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避免由于连通管4布置在调节池3中的位置较低时,调节池3中汇集的大量雨污水在短时间内进入到沉淀池5中,造成沉淀效果不佳。
具体地,调节池3的水位至少比沉淀池5的水位高40cm以上,连通管4的坡度不小于2%。
调节池3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排放管,开启水泵后可以将调节池3中的水体排出到沉淀池5或者其他污水处理设施中以将调节池3清空,以对调节池3进行必要的清洁维护,或者在多雨的季节前将调节池3清空以在多雨季节容纳尽可能多的地表径流,减少雨污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
为了提高对雨污水的处理效果,除去雨污水中的不溶固体和有机污染物,在沉淀池5的池水中加入絮凝剂。在如图1所示,连通管4上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剂投放管7,通过药剂投放管7将絮凝药剂投放到连通管4中,絮凝剂进入到连通管4后便与管中水流迅速混合并被送入沉淀池中。为了保证向连通管4中持续添加药剂,在药剂投放管7上端连接有药剂储存容器6,在药剂储存容器6中的预先加入絮凝剂,在处理径流污水时,絮凝剂通过药剂投放管7进入到连通管4中。进入到沉淀池5中的絮凝剂在水中持续扩散使池中的水体中的固体不溶物等污染物形成絮凝沉淀最终沉淀在沉淀池5的底部,则沉淀池5上方即为澄清水体。
由于连通管4为倾斜管道,调节池3和沉淀池5的水位具有高差,由于有水位高差的存在,在连通管4中会产生持续的涡流,能确保絮凝剂和雨污水的有效混合。
为了避免连通管4被堵塞,连通管4朝向调节池3的那一端的管口上覆盖有拦污网,以避免体积较大的杂物如掉落的树枝、树叶等物体进入到连通管4中,导致连通管4的堵塞。
考虑到絮凝剂直接加入到连通管4中并跟随水流进入到沉淀池5中,在此过程中絮凝剂与管道中的水流混合程度不佳,进入到沉淀池5后,絮凝剂也难以保证充分扩散,因此在连通管4中配置管道混合器10。管道混合器10布置在连通管4中靠近沉淀池5的一侧,而药剂投放管7在连通管4中的位置靠近调剂池一侧,也即管道混合器10的上游位置,使进入到连通管4中的雨污水先和药剂投放管7放出的絮凝剂混合后再一起进入到管道混合器10中。絮凝剂和污水在管道混合器10中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到沉淀池5中,可以保证絮凝剂在沉淀池5的水体中的充分扩散,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沉淀效果。
具体的,絮凝剂为PAM或PAC中的一种或两种。
沉淀池5中还种植有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植根于沉淀池5的形成的污泥层中,通过挺水植物的根系的吸收分解作用,将污泥层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或加快沉淀池5中的微生物对污泥中污染物的分解,降低污泥层中的污染物比例,尤其是减少污泥层中的氮磷钾等有机污染物。
所述污泥层即为在沉淀池5中形成的絮凝沉淀累积在沉淀池5底部形成的。
为了能对沉淀池5中的澄清水体作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沉淀池5下游的矿石滤池8,矿石滤池8与沉淀池5连通。沉淀池5中水经过絮凝沉淀后流入到矿石滤池8中。矿石滤池8中填充有砾石、火山岩、钢渣、陶粒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的多孔滤料,滤料的表面都具有大量的孔隙,可以截留和吸附污染物,尤其是多孔滤料表面的孔隙可以很好地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另一方面这些多孔滤料在水中也可以电离出大量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物质。
矿石滤池8下游连接有清水池9,矿石滤池8流出的水流进入到清水池9中,并通过与清水池9连接的排水管直接外排到自然河流中或者用于水体回用,如用于园林绿化或者农田的绿化。当然清水池9中的水流还可以直接连通到药剂储存容器6中,用于溶解稀释絮凝剂,实现清水循环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5和矿石滤池8共壁、矿石滤池8和清水池9共壁,也就是沉淀池5和矿石滤池8通过在二者共有侧壁上的第一预留孔实现连通,矿石滤池8和清水池9通过二者共有的侧壁上的第二预留孔实现连通。其中,第一预留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第二预留孔的高度,以使从沉淀池5进入到矿石滤池8中水流能经过矿石滤池8中的矿石充分净化处理再进入到清水池9中。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沉淀池5与矿石滤池8可以通过管道实现连通,矿石滤池8和清水池9也通过管道实现连通。
进一步的,在调节池3、沉淀池5、矿石滤池8和清水池9结构的外部均形成有防渗层11,一方面是避免调节池3、沉淀池5中的污染水流进入到土层中,造成土壤或者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是要避免池中的水流渗入周边的土层中,造成土壤的流失,影响池体结构稳定。
相应的,排水沟1的底部也设置有防渗层11,避免排水沟1中的污水流入到周围的环境中。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渗层11可以由防水卷材、防渗混凝土、防水沥青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材料形成,以减少污染水的外渗。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的环境美观度,实现与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的协调,将过水管2、连通管4和清水池9上连接的排水管以及其它的管道均埋设在地下,过水管2、连通管4和排水管上方的地表覆土并种植绿植等绿化,形成绿化覆盖。
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内容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相关说明以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沉淀池和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矿石滤池,所述矿石滤池布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且所述沉淀池上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连接有加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内配置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布设在加药装置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沿水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连通管上方形成有绿化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设置在沉淀池的上游,所述调节池通过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沉淀池;所述调节池的水位至少比所述沉淀池的水位高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滤池下游连接有清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滤池中填充有多孔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在调节池的上游并与所述调节池通过过水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两侧设置有木桩围护。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中填充有卵石或砾石。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上部形成有绿化覆盖。
CN202221937619.1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Active CN217732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619.1U CN217732916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619.1U CN217732916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2916U true CN217732916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7619.1U Active CN217732916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2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1042B (zh) 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6830506A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20518909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小区的雨水花园
CN203269659U (zh) 一种高效脱氮三级复合人工湿地
CN207031191U (zh) 一种用于处理中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
CN204690903U (zh) 小区雨水回收系统
JP6974680B1 (ja) 初期雨水および農地戻り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農業灌漑および再利用生態システム
CN103304111A (zh) 一种水网丘陵地区村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5461075A (zh) 一种城市径流面源污染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
CN101948219A (zh) 一种低耗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CN106745761A (zh) 处理农田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改良表面流人工湿地
CN201722210U (zh) 多功能桥面径流串联处理装置
CN106186338A (zh) 一种模块化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处理装置
CN202968309U (zh) 农田径流排放口净化装置
CN202379844U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89052U (zh) 处理农田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改良表面流人工湿地
CN101585647A (zh) 一种毛细管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2605853B (zh) 用于中央商务区雨水生态处理及回用的设施及其方法
CN207760992U (zh) 一种海绵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01809225U (zh) 级配式快速渗滤系统
CN20873286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CN101624251A (zh) 桥面径流的组合式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217732916U (zh) 一种径流污染生态处理回用系统
CN101475289B (zh) 加强型生物反应槽与加强型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CN207313360U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排水的收集与再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