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2861U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2861U
CN208732861U CN201821140665.2U CN201821140665U CN208732861U CN 208732861 U CN208732861 U CN 208732861U CN 201821140665 U CN201821140665 U CN 201821140665U CN 208732861 U CN208732861 U CN 208732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level
wetland
water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06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n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n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n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06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2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2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2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及氧化塘,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和氧化塘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厌氧池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结构简单,无动力损耗,维护管理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且通过在人工湿地的周边设置生态排水沟,并通过其连接稳定塘,能够使满溢的污水通过生态排水沟和稳定塘吸收氮磷,通过分解降低有机物含量,使人工湿地的周边减少污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中有部分管网,大部分排水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附近氧化塘,经过沉淀处理后,再通过附近水体统一汇入到水库。
但农村内大部分明渠长期缺乏维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污水直排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造成村中水体发黑发臭,富营养化等现象,淤积渠道滋养蚊蝇,卫生条件差,排水现状严重影响村内居民的生存环境,留下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采用合适的环境整治方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饮用水源,针对污水特性,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设施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并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及氧化塘,所述格栅沉砂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和氧化塘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结构,所述格栅沉砂池与厌氧池通过管道连接,该格栅沉砂池的高水位处设置有污水总水管,该污水总水管连接有污水支渠若干条,所述格栅沉砂池的内部根据污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且该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分别可拆卸连接格栅沉砂池,所述厌氧池内连接有填料支架和铺设有组合填料,所述厌氧池与人工湿地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池,该厌氧池与第一中转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人工湿地包括有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并通过水体流向依次设置,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一侧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第一中转池,另一侧与二级湿地处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池,该第二中转池与一级湿地处理区和第二中转池与二级湿地处理区分别采用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稳定塘,该稳定塘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连接第三中转池,所述第三中转池连接氧化塘,该氧化塘连接有水渠若干条,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湿地植物,外侧分别围绕设置有生态排水沟,该生态排水沟连接氧化塘。
进一步,所述粗格栅、细格栅和隔油网分别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5°至75°,且粗格栅与细格栅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折流板,并通过折流板使厌氧池分离有隔室若干个,所述隔室内均设置有填料支架和铺设有组合填料。
所述组合填料为生物填料,其包括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
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为垂直流人工湿地。
所述水位调节布水管均呈L型结构,可根据进出水情况调节水位。
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均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使污水呈水平潜流或表流方式运行,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和二级湿地处理区的进水采用上部进水、水平出水,出水采用水平进水、上部出水,均采用可调水位管控制液位。
所述湿地植物的下方设置有湿地填料,该湿地填料为不同粒径碎石料粒和粗砂粒。
所述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8至10株。
所述湿地植物的上方设置有操作走道,外侧四周围绕设置有护栏,该护栏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厌氧池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结构简单,无动力损耗,维护管理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且通过在人工湿地的周边设置生态排水沟,并通过其连接氧化塘,能够使满溢的污水通过生态排水沟和氧化塘吸收氮磷,通过分解降低有机物含量,使人工湿地的周边减少污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势施工平面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包括: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人工湿地12、氧化塘13、管道14、污水总水管15、污水支渠16、粗格栅17、细格栅18、隔油网19、填料支架20、组合填料21、第一中转池22、一级湿地处理区23、二级湿地处理区24、第二中转池25、第三中转池26、水位调节布水管27、水渠28、湿地植物29、生态排水沟30、稳定塘31、湿地填料32、操作走道33、护栏34、折流板35、隔室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详细如下:
结合图1与图2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人工湿地12及氧化塘13,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人工湿地12和氧化塘13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混凝土结构,格栅沉砂池10与厌氧池11通过管道14连接,该格栅沉砂池10的高水位处设置有污水总水管15,该污水总水管15连接有污水支渠16若干条,格栅沉砂池10的内部根据污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且该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分别可拆卸连接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内连接有填料支架20和铺设有组合填料21,厌氧池11与人工湿地12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池22,该厌氧池11与第一中转池22之间通过管道14连接,人工湿地12包括有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并通过水体流向依次设置,一级湿地处理区23一侧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第一中转池22,另一侧与二级湿地处理区24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池25,该第二中转池25与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第二中转池25与二级湿地处理区24分别采用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二级湿地处理区24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稳定塘31,该稳定塘31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第三中转池26,第三中转池26连接氧化塘13,该氧化塘13连接有水渠28若干条,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湿地植物29,外侧分别围绕设置有生态排水沟30,该生态排水沟30连接氧化塘31。
在本实用新型中,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分别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70°,且粗格栅17与细格栅1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格栅是间隔为 8-30mm 不锈钢人工格栅,主要是用于清除污水中的大件悬浮物;沉砂池是一个自然沉降的沉淀池,主要用于沉降生活污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厌氧池11内设置有折流板35,并通过折流板35使厌氧池11分离有隔室36两个,隔室36内均设置有填料支架20和铺设有组合填料21,该组合填料21为生物填料,其包括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
在本实用新型中,水位调节布水管27均呈L型结构,可根据进出水情况调节水位,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均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使污水呈水平潜流方式运行,该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的进水采用上部进水、水平出水,出水采用水平进水、上部出水,且均采用可调水位管控制液位,通过污水在人工湿地12的地表下潜流,因而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的生物膜及其他各种作用处理污水,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同时由于水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件较好。
进一步,湿地植物29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9株,湿地植物29的下方设置有湿地填料32,该湿地填料32为不同粒径碎石料粒和粗砂粒,污水通过碎石上的生物膜、微生物和上部植物的吸收、降解,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
进一步,湿地植物29的上方设置有操作走道33,外侧四周围绕设置有护栏34,该护栏34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通过设置操作走道33,能够防止直接踩踏人工湿地12,便于湿地维护管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水量取为100L/人/日,生活污水排放量取用水量的80%,主要包括洗涤、洗浴和厨用废水及少量畜牧废水等,污水处理设施设在接纳污水的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出水就近排入水体,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通过采用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12”等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分散且具有地势高度差,并利用其无动力、结合生态和维护方便的效果,使农村生活污水达到出水水质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 B 标准。
以工作原理结合上述基本结构为例,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支渠16流向污水总水管15,并通过污水总水管15流到格栅沉砂池10,通过粗格栅17和细格栅18隔除污水中的树枝,塑料袋,和其它块状物、较大的固体,隔油网19隔除油脂,起到防止渠道和管道14堵塞及改善污水处理效果,通过格栅后的废水在沉砂池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管道14免受磨损及堵塞,格栅池采用人工清渣;通过分离后的污水流向厌氧池11,污水在厌氧池11中截留大部分有机物,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分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化合物和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污水进入人工湿地12后,利用植物和填料的不同功能,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小分子有机物和部分富营养物质在人工湿地12内土壤、微生物和生物组成的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得以去除,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人工湿地12的周边设置生态排水沟30,生态排水沟30连接氧化塘13,能够使满溢的污水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吸收氮磷,降低有机物含量,处理后的污水流向第三中转池26再流向氧化塘13,氧化塘13连接有多条水渠28,水渠28能够将氧化塘13中的水流向村内农田,方便农民取水浇灌农作物和养殖,不仅达到减少污水处理,还能够环保节约资源。
本污水处理设施由格栅沉砂池10和水解厌氧池11作为预处理,能够调节人工湿地12的进水水质,使水质更加适应湿地净化功能,防止由于水中固体颗粒、悬浮物、油类物质等含量过高造成填料堵塞、湿地维护费用高、出水水质差等问题。
水位调节布水管27调节进水流量及水位的波动,保证水能连续均匀地流入,防止对人工湿地12处理系统造成冲击负荷。
人工湿地12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生态排水沟30、稳定塘31和氧化塘13采用生物、生态结合技术,可根据村庄自身情况,因势而建,无动力消耗,生态排水沟30可利用沟渠改建,氧化塘13利用河塘改建,该设施适用于拥有自然河塘和闲置沟渠且规模适中的村庄。
本实用新型利用厌氧池11与人工湿地12处理污水,结构简单,无动力损耗,维护管理方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且通过在人工湿地12的周边设置生态排水沟30,并通过其连接氧化塘31,能够使满溢的污水通过生态排水沟30和氧化塘31吸收氮磷,通过分解降低有机物含量,使人工湿地12的周边减少污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包括有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人工湿地(12)及氧化塘(13),所述格栅沉砂池(10)、厌氧池(11)、人工湿地(12)和氧化塘(13)采用地势高度差依次分散分布设置,且其均设置在地下,并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结构,所述格栅沉砂池(10)与厌氧池(11)通过管道(14)连接,该格栅沉砂池(10)的高水位处设置有污水总水管(15),该污水总水管(15)连接有污水支渠(16)若干条,所述格栅沉砂池(10)的内部根据污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且该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分别可拆卸连接格栅沉砂池(10),所述厌氧池(11)内连接有填料支架(20)和铺设有组合填料(21),所述厌氧池(11)与人工湿地(12)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池(22),该厌氧池(11)与第一中转池(22)之间通过管道(14)连接,所述人工湿地(12)包括有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并通过水体流向依次设置,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23)一侧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第一中转池(22),另一侧与二级湿地处理区(24)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池(25),该第二中转池(25)与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第二中转池(25)与二级湿地处理区(24)分别采用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24)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稳定塘(31),该稳定塘(31)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连接第三中转池(26),所述第三中转池(26)连接氧化塘(13),该氧化塘(13)连接有水渠(28)若干条,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湿地植物(29),外侧分别围绕设置有生态排水沟(30),该生态排水沟(30)连接氧化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17)、细格栅(18)和隔油网(19)分别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5°至75°,且粗格栅(17)与细格栅(1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1)内设置有折流板(35),并通过折流板(35)使厌氧池(11)分离有隔室(36)若干个,所述隔室(36)内均设置有填料支架(20)和铺设有组合填料(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料(21)为生物填料,其包括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23)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所述二级湿地处理区(24)为垂直流人工湿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布水管(27)均呈L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湿地处理区(23)和二级湿地处理区(24)均通过水位调节布水管(27)使污水呈水平潜流或表流方式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29)的下方设置有湿地填料(32),该湿地填料(32)为粒径不同碎石料粒和粗砂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29)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8至10株。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29)的上方设置有操作走道(33),外侧四周围绕设置有护栏(34),该护栏(34)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
CN201821140665.2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Active CN208732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665.2U CN208732861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665.2U CN208732861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2861U true CN20873286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7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0665.2U Active CN208732861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28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4496A (zh) * 2020-12-01 2021-04-09 苏州润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型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13603313A (zh) * 2021-09-13 2021-11-05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农村雨污水生态化利用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4496A (zh) * 2020-12-01 2021-04-09 苏州润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景观型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13603313A (zh) * 2021-09-13 2021-11-05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农村雨污水生态化利用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257B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73637B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CN203451288U (zh) 一种处理村落面源污水的复合生态沟渠
CN104773929B (zh) 灌区生活污水零价铁/微生物复合渗滤墙净化系统
CN102101736B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2225823B (zh) 氮磷循环利用及有效削减的农村地表水源地生态防护方法
CN201372233Y (zh) 无动力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95930A (zh) 一种生态护坡式污水土地渗滤系统及其渗滤方法
CN106830506A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3304111A (zh) 一种水网丘陵地区村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0974793Y (zh)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
CN101781061A (zh) 应用于垂直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的植物配置方法
CN105461075A (zh) 一种城市径流面源污染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
CN104481017B (zh) 利用生态沟塘系统防治山区/半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2020399B (zh) 生活污水u型溢流式土壤渗滤处理装置
CN204752475U (zh) 一种无动力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CN110642481B (zh) 适用于村庄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6692417U (zh) 一种立体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20873286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CN205076891U (zh) 一种多级自由组合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水处理单元
CN110183037A (zh) 一种农田灌溉排水净化处理循环系统
CN100491275C (zh) 一种循环回灌与人工湿地联用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其设施
CN210825835U (zh) 一种无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CN101891348B (zh) 缺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雨水的贮存及深度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