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1555U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1555U
CN217731555U CN202220170273.0U CN202220170273U CN217731555U CN 217731555 U CN217731555 U CN 217731555U CN 202220170273 U CN202220170273 U CN 202220170273U CN 217731555 U CN217731555 U CN 217731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roof beam
power battery
handling tool
join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702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小雪
杨少波
刘卫国
喻成
彭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702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1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1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1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中,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梁的端部形成折弯部。本实用新型令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进入电池模组中,占用的体积较小,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摩擦力提取电池模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且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力电池模组大规模装配生产线上,通常是有夹爪、导轨等先进机械化夹具搬运模组,但造价昂贵,不易维护,且使用范围有限。但是在电池包的小批量拼装或者拆解过程中,通常是由人力手工搬运模组至电池包箱体内进行组装或者手动搬出电池包转移至其他指定点。现目前动力电池模组排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电池模组拆解过程,由于电池包内空间限制,较大的工具无法使用;并且模组下方存在导热胶的黏性影响,仅凭借夹具提拉杆处摩擦力来提取模组的夹具易造成模组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以解决现有的工具容易导致电池模组掉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中,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梁的端部形成折弯部。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由于第一梁的内部设置了能够沿着其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从第一梁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因此能够通过滑动滑块的方式,令卡接块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相对应,然后将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的端部插入连接孔中,由于卡接块的端部设有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对电池模组限位,避免电池模组从卡接块远离滑块的端部脱落。上述技术手段中卡接块是从电池模组的端部进入连接孔的,无需占用过大的空间,在提拉电池模组方面,依靠的是卡接块对于电池模组的支撑力,相比较于摩擦力,电池模组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梁设有多个凸起,所有所述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梁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卡接块设有凹槽,使得所述凸起能够嵌入所述凹槽中。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凸起能够对卡接块进行支撑,避免在提拉过程中卡接块产生晃动,影响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梁的下方间隔布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令支撑板压持在电池模组的底部,进一步提高了转运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连接套筒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带有能够转动的螺母,所述连杆能够穿过所述螺母并进入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至少所述连杆的侧面的部分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连杆螺纹连接,使得所述螺母转动时,所述连杆能够在其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能够调整支撑板与第一梁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旋转螺母的方式夹紧电池模组。
进一步,所述持握件为第二梁,所述第二梁位于第一梁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梁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能够相向或者背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卡接块的表面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底部构造为圆弧形。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避免凸起底部带有棱角,从而对卡接块产生冲击破坏。
进一步,所述提拉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提拉支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的两端,使得所述卡接块能够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连杆可拆卸式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若电池模组的底部导热胶的黏性过大,可将支撑板卸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令卡接块从电池模组端部的连接孔进入电池模组中,占用的体积较小,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摩擦力提取电池模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且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损伤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套筒、连杆、第一梁、第二梁以及卡接块配合方式示意图;
图3为滑块滑动方式示意图;
图4为提拉支架与电池模组配合方式示意图;
图5为提拉支架与电池模组配合方式示意图。
其中,1-第一梁;2-第二梁;3-卡接块;31-凹槽;32-折弯部;4-连杆;5-连接套筒;6-支撑板;7-螺母;8-凸起;9-滑块;10-电池模组;1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如图1-图4所示,包括提拉支架,提拉支架包括第一梁1和持握件,第一梁1用于与电池模组10的端部的连接孔11相配合,通过与连接孔插接的方式,实现与电池模组10的配合。当工作人员在持握件施力时,能够将电池模组10提起。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梁1由两个L型板拼接而成,使得第一梁1的中部中空,带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滑块9,滑块9能够在第一梁1的轴向方向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中的滑块9带有开口向下的导线,凹陷滑动设置在其中一个L型板上。
滑块9上设有卡接块3,卡接块3的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第一梁1,且卡接块3的端部朝上折弯,形成折弯部32,折弯部32朝向竖直方向延伸,当卡接块3插入电池模组10的端部的连接孔时,折弯部32能够对电池模组10进行限位,在搬运过程中,若电池模组10朝向远离提拉支架的方向产生跌落的趋势时,电池模组10可以抵靠在折弯部32上,避免电池模组10的跌落。
卡接块3的表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能够为滚花或条纹,提高了卡接块3与电池模组10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电池模组10与卡接块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第一梁1上设有多个凸起8,相邻凸起8的凸起之间为凹陷,沿着第一梁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使得所有凸起8组合形成锯齿状构造,卡接块3上设有凹槽31,当滑块9滑动至与某一个凸起8相对应的位置时,该凸起8能够嵌入到凹槽31中,从而对卡接块3提供支撑,同时也能够对卡接块3在垂直于第一梁1的方向实施限位。
凸起8的底部为圆弧形构造,避免凸起8压持在卡接块3上后,对卡接块3产生冲击破坏。
本实施例中,卡接块3及其对应的滑块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卡接块3分别与电池模组10端部的两个连接孔11相配合,因此,能够通过相向或者背向滑动两个卡接块3的方式调整两个卡接块3之间的间距,进而与两个连接孔11之间的间距相适配,进而提高了转运电池模组10的稳定性。
提拉支架还包括两个连接套筒5,第一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梁1的下方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杆4,连杆4与连接套筒5一一对应,连接套筒5的底端设有能够旋转的螺母7,连杆4能够穿过螺母7并进入连接套筒5的内部,连杆4的侧面带有外螺纹,连杆4的外螺纹与螺母7的内螺纹相适配,当不旋转螺母7时,螺母7能够固定连杆4,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能够为支撑板6提供支撑力,当旋转螺母7时,能够调节连杆4伸出连接套筒5的长度,进而调整支撑板6与第一梁1之间的间距。
其中,支撑板6与连杆4可拆卸式连接,若电池模组10底部的导热胶的黏性过大,可将支撑板6拆卸,只采用卡接块3与连接孔11相配合的方式提拉电池模组10。
第一梁1的上方设有第二梁2,第二梁2与第一梁1间隔布置,第二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套筒5固定连接,第二梁2构成持握件。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使用两个提拉支架,其中一个与电池模组10的一端相对应,另一个与电池模组10的另一端相对应。
滑动两个滑块9,调节两个卡接块3之间的间距,令卡接块3与连接孔11一一对应,将卡接块3插入连接孔11中,然后旋转螺母7,调整支撑板6与卡接块3之间的间距,令支撑板6的板面压持在电池模组10的底部,从而可令支撑板6与卡接块3夹紧电池模组10,然后工作人员的手握住第二梁2,进而将电池模组10提起。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支架,所述提拉支架设有持握件和中空的第一梁(1),所述第一梁(1)的内部设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梁(1)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块(9),所述滑块(9)上设有从所述第一梁(1)的侧面伸出的卡接块(3),使得所述卡接块(3)能够插入电池模组(10)端部的连接孔(11)中,所述卡接块(3)远离所述第一梁(1)的端部形成折弯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设有多个凸起(8),所有所述凸起(8)沿着所述第一梁(1)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卡接块(3)设有凹槽(31),使得所述凸起(8)能够嵌入所述凹槽(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套筒(5)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梁(1)的下方间隔布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套筒(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4)连接,所述连杆(4)与连接套筒(5)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套筒(5)的底部带有能够转动的螺母(7),所述连杆(4)能够穿过所述螺母(7)并进入所述连接套筒(5)的内部,至少所述连杆(4)的侧面的部分带有外螺纹,所述螺母(7)与连杆(4)螺纹连接,使得所述螺母(7)转动时,所述连杆(4)能够在其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件为第二梁(2),所述第二梁(2)位于第一梁(1)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梁(1)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套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块(3)能够相向或者背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3)的表面设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8)的底部构造为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提拉支架分别位于电池模组(10)的两端,使得所述卡接块(3)能够插入对应的连接孔(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与连杆(4)可拆卸式连接。
CN202220170273.0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Active CN217731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0273.0U CN217731555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0273.0U CN217731555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1555U true CN21773155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70273.0U Active CN217731555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1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7877U (zh) 文物古玩修复夹持装置
CN206414558U (zh) 挂持夹具
CN108480960A (zh) 一种液晶屏连接器对插机
CN217731555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手工搬运工具
CN106622888B (zh) 环形件夹持机构
CN207606870U (zh) 电芯夹持装置
CN20815798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剪切装置
CN204675357U (zh) 一种成形纸板的抓取机构
CN106862319B (zh) 电芯封边和极耳整平机械手
CN103594903A (zh) 一种导线压接作业平台
CN212169537U (zh) 一种用于拆卸发动机四孔齿轮的专用工具
CN213970831U (zh) 一种用于光电产品生产用固定装置
CN107008789B (zh) 电芯封边和极耳整平方法
CN209380764U (zh) 玻璃管搬运机械手
CN203579470U (zh) 测试夹具装卸机构
CN208117287U (zh) 一种启动机端盖侧面拉夹工具
CN208773123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机械制造用智能装备
CN207572840U (zh) 一种拆卸电缆终端护套的专用装置
CN219511969U (zh) 一种扳手扭力测试机的扳手夹持装置
CN105856149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拆装工装
CN209250586U (zh) 套片机吸垫片结构
CN219404068U (zh) 一种摄像头组装夹具
CN202150534U (zh) 连接器紧固半自动化工装
CN21288715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固定夹持装置
CN212191857U (zh) 一种电工焊接用零件夹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