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0132U -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0132U
CN217730132U CN202220936143.3U CN202220936143U CN217730132U CN 217730132 U CN217730132 U CN 217730132U CN 202220936143 U CN202220936143 U CN 202220936143U CN 217730132 U CN217730132 U CN 217730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buffer
rear axle
bellying
connec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6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彬
赵亭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c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c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c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c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6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0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0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01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包括差速器,差速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桥杆体,后桥杆体上设置有防撞壳体,防撞壳体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所述后桥杆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该电动车防撞后桥,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连接紧固件,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从而便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拆卸,便于后桥的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国内目前电动三轮车是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具有使用安全且成本低的优点,它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为了防止后桥在使用时遭受撞击,人们往往在后桥上调节防撞装置,现有的防撞装置一般都是与车架直接固定连接,拆卸和组装麻烦,不便于后桥的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以解决拆卸麻烦,不便于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桥杆体,所述后桥杆体上设置有防撞壳体,且所述差速器位于所述防撞壳体内部,所述防撞壳体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件,且所述连接部件位于所述差速器两侧位置,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连接支架,且所述连接支架套接在所述后桥杆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后桥杆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底部,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下壳体上与第一凸起部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缓冲柱,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柱套接所述缓冲槽内,且所述缓冲柱与所述缓冲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缓冲槽的底壁与所述缓冲柱之间位置,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壁相抵,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柱相抵。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为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缓冲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架四周边缘位置,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与所述缓冲柱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为方形结构,四个所述缓冲柱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四周侧面位置,且所述缓冲柱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支架四周侧面的中间位置,容纳槽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支架的形状相同,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侧壁上与所述缓冲柱对应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顶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孔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具有以下优点:
1、该电动车防撞后桥,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连接紧固件,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从而便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拆卸,便于后桥的维修。
2、该电动车防撞后桥,通过在上壳体的顶面开始散热孔,上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位于散热孔位置,通过散热风扇将防撞壳体内部的热量排出至外界,从而加快差速器的散热,避免差速器由于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效果,提高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3、该电动车防撞后桥,通过设置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为方形板状结构,连接支架与防撞壳体垂直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缓冲柱,容容纳槽内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柱滑动连接在缓冲槽内,缓冲槽内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位于缓冲槽和缓冲柱之间位置,从而使连接支架能够缓冲来自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外力,从而保护差速器,提高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的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的连接部件位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差速器;2、后桥杆体;3、防撞壳体;31、上壳体;32、第一凸起部;33、下壳体;34、第二凸起部;4、连接部件;41、容纳槽;42、缓冲槽;5、连接支架;51、缓冲柱;52、弹性元件;6、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撞后桥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都包括差速器1和后桥杆体2,后桥杆体2固定连接在差速器1两侧对应位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后桥杆体2上设置有防撞壳体3,差速器1容纳在防撞壳体3的内部,通过防撞壳体3减少由于撞击对差速器1的损害,提高使用寿命。
防撞壳体3为内部中空的方形结构,内部中空结构用于容纳差速器1,防撞壳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部件4,连接部件4用于和后桥杆体2连接,连接部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件4分别位于差速器1两侧的防撞壳体3外表面,防撞壳体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3,下壳体33固定连接在上壳体31的底部位置,上壳体31的顶面开设有散热孔,上壳体31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位于散热孔位置,散热风扇6将防撞壳体3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防撞壳体3,从而对防撞壳体3内部进行降温,散热风扇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便与防撞壳体3内部空气流通。
上壳体31的侧面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部32,第一凸起部3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下壳体33上第二凸起部34,且第二凸起部34与第一凸起部32相对应,第二凸起部34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螺纹孔用于连接紧固件,上壳体31与下壳体3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便于上壳体31和下壳体33的组装和拆卸。
连接部件4为方形结构,且连接部件4的中间设置有凹陷结构的容纳槽41,容纳槽41远离防撞壳体3一侧设有开口,容纳槽41具有底壁和围绕底壁向外延伸的侧壁,侧壁上设置有缓冲槽42,缓冲槽42内设置有弹性元件52,弹性元件52为螺旋弹簧,容纳槽41内设置有连接支架5,连接支架5为板状结构,连接支架5与防撞壳体3垂直的侧面上设置有缓冲柱51,缓冲柱51沿连接支架5向外延伸,且缓冲柱51位于缓冲槽42对应位置,缓冲柱51的外径与缓冲槽42的内径相匹配,缓冲柱51套接在缓冲槽42内,且缓冲柱51与缓冲槽42滑动连接,弹性元件52位于缓冲柱51与缓冲槽42底壁之间,且弹性元件52的一端与缓冲槽42的底壁相抵,弹性元件52的另一端与缓冲柱51相抵,弹性元件52用于支撑缓冲柱51,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减缓冲击,提高防撞壳体3的稳定性。
连接支架5为方形板状结构,连接支架5四周与防撞壳体3垂直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缓冲柱51,缓冲柱51为圆形柱状结构,且四个缓冲柱51分别位于连接支架5侧面的中间位置,以便缓冲来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外力,保护差速器1,提高差速器1使用寿命,缓冲柱51与连接支架5为一体成型,以便增加连接支架5强度。
当后桥需要检修时,首先将下壳体33上螺纹孔内的紧固件取下,然后能够将上壳体31与下壳体33进行分离,取出防撞壳体3两侧连接部件4的容纳槽41内的连接支架5以及设置在缓冲槽42内的弹性元件52,当防撞壳体3受到外力时,外壳带动连接部件4移动,连接部件4的缓冲槽42内的弹性元件52在缓冲柱51与缓冲槽42内进行压缩,然后弹性元件52自身产生恢复压缩状态的力,具有缓冲外力作用。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1),所述差速器(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桥杆体(2),所述后桥杆体(2)上设置有防撞壳体(3),且所述差速器(1)位于所述防撞壳体(3)内部,所述防撞壳体(3)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部件(4),且所述连接部件(4)位于所述差速器(1)两侧位置,所述连接部件(4)上设置有容纳槽(41),所述容纳槽(41)内设置有连接支架(5),且所述连接支架(5)套接在所述后桥杆体(2)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支架(5)与所述后桥杆体(2)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壳体(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3),所述下壳体(3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33)底部,所述上壳体(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部(32),所述第一凸起部(3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下壳体(33)上与第一凸起部(32)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部(34),所述第二凸起部(34)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壳体(31)与所述下壳体(3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上设置有缓冲柱(51),所述容纳槽(4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缓冲槽(42),所述缓冲柱(51)套接所述缓冲槽(42)内,且所述缓冲柱(51)与所述缓冲槽(4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2)内设置有弹性元件(52),所述弹性元件(52)位于所述缓冲槽(42)的底壁与所述缓冲柱(51)之间位置,且所述弹性元件(52)的一端与所述底壁相抵,所述弹性元件(52)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柱(5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为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所述缓冲柱(5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柱(5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架(5)四周边缘位置,所述缓冲槽(42)的数量与所述缓冲柱(51)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5)为方形结构,四个所述缓冲柱(5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5)四周侧面位置,且所述缓冲柱(5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支架(5)四周侧面的中间位置,容纳槽(41)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支架(5)的形状相同,所述缓冲槽(42)设置在所述容纳槽(41)内侧壁上与所述缓冲柱(51)对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撞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1)顶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所述散热孔位置。
CN202220936143.3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30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6143.3U CN21773013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6143.3U CN21773013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0132U true CN217730132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7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61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3013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0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73793U (zh) 蓄电池保护装置
CN201326683Y (zh) 一种用于吊顶式空调机组风机的减震器
CN217730132U (zh)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CN112549933B (zh)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CN218041298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的光伏板
CN217713492U (zh) 新能源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CN215495823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结构的led显示屏
CN21415523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
CN210592209U (zh) 一种扭簧式双叉臂机器人底盘
CN215171869U (zh) 一种减震块
CN214565632U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21049453U (zh) 一种便于电池拆装的汽车电池固定装置
CN215621274U (zh) 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汽车冷却器
CN214565631U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11093663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保险杠用成型装置
CN214647421U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装置及机器人
CN215301101U (zh) 一种具有抗振动性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2875613U (zh) 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
CN21989229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防爆壳体
CN218160575U (zh)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铅酸电池
CN219473106U (zh) 一种用于降低空气处理机组震动的减震装置
CN213056603U (zh) 一种易于快速拆装的高强度扭杆
CN215471268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抗震底板
CN213750921U (zh) 一种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
CN220368557U (zh) 一种安全防护性好的节能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