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5515U -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5515U
CN217725515U CN202221170808.0U CN202221170808U CN217725515U CN 217725515 U CN217725515 U CN 217725515U CN 202221170808 U CN202221170808 U CN 202221170808U CN 217725515 U CN217725515 U CN 21772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vessel
waste plastic
heater
oiling system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0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本恩
叶宗君
李金城
熊晓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m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m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m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m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0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551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4136 priority patent/WO202322191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包括加热器、缓冲容器和第一反应容器,加热器、缓冲容器和第一反应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第一反应容器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与缓冲容器的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缓冲容器的缓冲容器出料口与加热器的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本文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利用导热流体的热量,可根据废塑料进料量大小灵活设计废塑料绿色油化装置的规模。在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容器的情况下,本文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连续处理废塑料,降低操作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及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随着塑料用量增大,产生的废塑料也日益增多,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对废塑料进行有效的处理甚至实现资源化利用。
申请人在公告号为“CN111750358B”、标题为“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技术嵌入垃圾焚烧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披露了一种通过绿色油化技术来回收废塑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垃圾干湿分离,得到含废塑料以及非塑料垃圾的干垃圾;对含干垃圾中的废塑料进行液化和催化裂解,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高温油气和废渣;以及,对非塑料垃圾和废渣作为燃料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对废塑料进行裂解时,固相残渣容易沉积在反应容器中,导致反应无法连续进行,与此同时,反应系统的热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循环流动的导热流体加热废塑料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废塑料裂解反应的焦炭与油气及时分离,互不影响,实现了废塑料的化学回收利用的连续化生产。利用本系统,废塑料化学回收的规模可大可小,即根据废塑料进料量的多少来设计废塑料的油化装置的规模,满足了各地废塑料资源量差异性的需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文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包括可交替操作的至少两个反应容器,当一个反应容器中由废塑料反应形成的固相残渣累积到预定高度时,可对其进行排渣操作。同时,在另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废塑料反应,待另一个反应容器中的固相残渣累积到预定高度时,对该反应容器进行排渣操作。与此同时,可在已经完成排渣操作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废塑料的反应。这样既实现了废塑料的连续处理,也增加了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能处理的废塑料的量,增加了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进料口和加热器出料口,用于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的第一导热流体;
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包括缓冲容器进料口和缓冲容器出料口,用于暂时储存所述第一导热流体;
第一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废塑料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后得到第一液相产物、第一气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一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固相残渣的第一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
其中,所述加热器进料口与第一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加热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所述缓冲容器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加热器之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液相产物的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口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一料位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固相残渣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固相残渣,所述固相残渣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排渣口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分馏器,所述分馏器包括分馏器进料口,所述分馏器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馏器还包括用于从所述分馏器排出渣油的渣油出料口,该渣油出料口与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反应容器,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和所述缓冲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二回路。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进料口和加热器出料口,用于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的第一导热流体;
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包括缓冲容器进料口和缓冲容器出料口,用于暂时储存所述第一导热流体;
第一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一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固相残渣的第一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
第二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反应,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二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固相残渣的第二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气相产物的第二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
其中,所述加热器进料口与第一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二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加热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和所述缓冲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所述缓冲容器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液相产物的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二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液相产物的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口相同,且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导热流体出口相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
分馏器,所述分馏器包括分馏器进料口,所述分馏器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气相产物出料口流体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一料位计,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二料位计。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固相残渣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固相残渣或者所述第二固相残渣,所述固相残渣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排渣口和所述第二排渣口流体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和所述第二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连通的共用管道上,用于切换废塑料的进料管道。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与第三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其中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底部,所述第三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侧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四进料口,第四进料口与第四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其中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底部,所述第三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侧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三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二废塑料来源和所述第四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一阀门为四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本申请使用循环流动的导热流体来加热废塑料,利用导热流体的热量,可根据废塑料进料量大小灵活设计废塑料绿色油化装置的规模;
2)、本申请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容器,可以交替地进行反应和排渣操作,实现废塑料的连续处理,可不限定待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原料规模,可操作性强,操作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图2显示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催化剂、废塑料、裂解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试剂和原材料都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循环流动的导热流体加热废塑料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接下来,将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加热器1、第一反应容器2、缓冲容器3和循环泵4。换句话说,加热器1、第一反应容器2、缓冲容器3和循环泵4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
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器1可包括加热器进料口和加热器出料口。加热器进料口可通过加热器进料管道30与第一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第一导热流体可通过加热器进料管道30引入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加热器1可用于加热流经该加热器1的第一导热流体。在该实施方式中,缓冲容器3可包括缓冲容器进料口和缓冲容器出料口,用于暂时储存第一导热流体。缓冲容器进料口可通过缓冲容器进料管道31、第一导热流体出料管道23与第一反应容器2的第一导热流体出口流体连通。缓冲容器出料口可通过缓冲容器出料管道32与循环泵4流体连通。循环泵4可通过循环泵出料管道41将第一导热流体输送至加热器1。在该实施方式中,循环泵4用于为第一回路提供动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在第一回路的其它位置设置循环泵或类似的动力装置,来实现第一导热流体在第一回路中的流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应容器2用于使废塑料进行裂解反应。废塑料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进行裂解反应,得到第一液相产物、第一气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第一反应容器2可包括用于向第一反应容器2引入废塑料的第一进料口,用于排出第一固相残渣的第一排渣口,用于排出第一气相产物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则可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1顶部。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可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部。第一进料口和第一排渣口可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1底部。来自废塑料来源的废塑料可通过废塑料进料管道10和第一进料管道21输送至第一反应容器2。可在第一进料管道21上可设置第一阀门7,用于切换废塑料的进料路径。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与第一反应容器2连接的进料装置将废塑料直接输送至第一反应容器2。在这种情况下,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不包括废塑料进料管道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进入第一反应容器2之前,废塑料可由被加热器1加热过的第一导热油加热,然后一起输送至第一反应容器2。但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废塑料和第一导热流体可独立地添加至第一反应容器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可包括例如蒸汽的第二导热流体作为备用热源,当第一导热流体的热量不足时,可使用该第二导热流体来加热废塑料。例如,可通过第二导热流体进料口20向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引入第二导热流体。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可包括分馏器5,分馏器5可包括分馏器进料口、渣油出料口和目标产物出料口。如本文所使用,结合分馏器所述的目标产物指除了渣油以外的其它分馏产物。第一反应容器2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可通过第一气相产物出料管道25和分馏器进料管道51与分馏器进料口流体连通。分馏器目标产物出料口则可通过目标产物出料管道53与储存设备或者下游装置连接。分馏器5的渣油出料口可通过渣油出料管道53和加热器进料管道30与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改进在于通过在加热器1、第一反应容器2和缓冲容器3之间循环流动的第一导热流体来加热废塑料,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第一导热流体被蒸发和输送至分馏器5,第一导热流体的沸点高于第一气相产物的沸点。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流体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热油、熔盐、第一液相产物以及分馏后形成的渣油。
当第一导热流体包括第一液相产物时,第一反应容器2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液相产物的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可通过第一液相产物出料管道25、缓冲容器进料管道31与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的位置可高于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位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可与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共用一个出口。在废塑料进行裂解反应初期,第一反应容器2内的第一液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量较少,第一导热流体主要为外部加入的导热油或者熔盐,将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位置设置得更低,例如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部,可减少需要额外添加的第一导热油的重量。
参考图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应容器2还可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可通过第三进料管道26与第三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废塑料来源和第三废塑料来源可为同一废塑料来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2底部,用于以上进方式向第一反应容器2中添加废塑料。第三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2侧面,通过侧面方式向第一反应容器2添加废塑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应容器2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一料位计。可基于该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确定注入消泡剂的时机和重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固相残渣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固相残渣或者所述第二固相残渣。固相残渣处理单元可通过第一排渣管道22与第一排渣口流体连通。
接下来,将简单描述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工作方法。
可将废塑料通过废塑料进料管10引入第一反应容器2,将第一导热流体通过第一导热流体进料管引入加热器1,然后将由加热器1加热之后的第一导热流体和废塑料一起进料至第一反应容器2。废塑料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形成第一液相产物、第一气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第一导热流体以及形成的第一液相产物可通过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或者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排出第一反应容器2,进入缓冲容器3,然后在循环泵4的作用下进入加热器1,完成第一导热流体的循环流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第一反应容器2中累积的第一固相残渣(例如炭渣)高度不同,第一导热流体和形成的第一液相产物可通过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或者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排出第一反应容器2。
第一反应容器2中裂解反应形成的第一气相产物可通过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25输送至分馏器5或者例如催化裂解装置的其它下游装置。形成的第一固相残渣则可通过第一固相残渣排料管22排出第一反应容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进行裂解反应以及排渣操作的具体操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分馏器5中形成的第一渣油也可回流至加热器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渣油也构成第一导热流体的一部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循环流动的导热流体加热废塑料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可包括两个反应容器,它们可交替工作,进而实现连续处理废塑料。
接下来,首先参考图1描述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加热器1、第一反应容器2、缓冲容器3、循环泵4、分馏器5及涉及的相关管道的特征也适用于本实施例,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可包括用于使废塑料进行裂解反应第二反应容器6,第二反应容器6的特征可与第一反应容器1相同。废塑料在备用的至少一个第二反应容器6中进行裂解反应,得到第二液相产物、第二气相产物和第二固相残渣,对第二液相产物进行分馏得到不想要的第二渣油和想要的第二目标产物。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应容器6包括用于向第二反应容器6引入废塑料的第二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固相残渣的第二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气相产物的第二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可通过第二进料管道61同时与加热器的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二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加热器1、第二反应容器6和缓冲容器3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二回路。第二反应容器6的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可通第二导热流体出料管道63和缓冲容器进料管道31与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第二反应容器6的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可通第二液相产物出料管道64和缓冲容器进料管道31与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第二反应容器6的第二气相产物出口可通过第二气相产物出料管道65和分馏器进料管道51与分馏器流体连通。类似地,第二反应容器6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反应容器6侧面的第四进料口,该第四进料口可通过第四进料管道66与第四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第二反应容器6的第二排渣口可通过第二排渣管道62与下游的固相残渣处理单元流体连通。第一排渣口和第二排渣口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1和第二反应容器6的底部。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第一排渣管道22和第二排渣管道62可先汇合,然后再与下游的固相残渣处理单元流体连通。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第一阀门7可为三通阀。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废塑料来源和第二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第一阀门7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废塑料来源连通的共用管道上,用于切换废塑料的进料管道。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门可为三通阀,需要向第一反应容器中输送废塑料时,使第一反应容器和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需要向第二反应容器中输送废塑料时,使第二反应容器和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废塑料来源、第三废塑料来源、第二废塑料来源和第四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第一阀门为四通阀。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进料管道26上可设置有第二阀门8,用于调节第三进料管道26内流体的流量。类似地,第四进料管道66上可设置有第三阀门9,用于调节第四进料管道66内流体的流量。
接下来,将简单描述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工作方法。
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的加热器1、第一反应容器2、缓冲容器3、循环泵4以及分馏器5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二反应容器6。第一反应容器2和第二反应容器6可交替的进行反应,从而实现连续处理废塑料。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首先使废塑料在第一反应容器2中进行裂解反应,但第一固相残渣累积到预定高度时,对第一反应容器2进行清渣操作,将第一固相残渣从第一反应容器2排出。在对第一反应容器2进行排渣的同时,可使废塑料在第二反应容器6中进行裂解反应。待第二反应容器6中的第二固相残渣累积到预定高度时,可使废塑料进料切换至第一反应容器2进行裂解反应。通过循环的交替反应,可连续地处理废塑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因为本实施例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容器,废塑料可通过两个不同的废塑料进料管道分别引入第一反应容器2和第二反应容器6,也可通过设置有第一阀门7的同一废塑料进料管道分别引入第一反应容器2和第二反应容器6。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进料口和加热器出料口,用于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的第一导热流体;
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包括缓冲容器进料口和缓冲容器出料口,用于暂时储存所述第一导热流体;
第一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裂解反应,废塑料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进行裂解反应后得到第一液相产物、第一气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一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固相残渣的第一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
其中,所述加热器进料口与第一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加热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所述缓冲容器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加热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液相产物的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口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一料位计。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
固相残渣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固相残渣,所述固相残渣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排渣口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
分馏器,所述分馏器包括分馏器进料口,所述分馏器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流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馏器还包括用于从所述分馏器排出渣油的渣油出料口,该渣油出料口与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反应容器,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和所述缓冲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二回路。
11.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进料口和加热器出料口,用于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的第一导热流体;
缓冲容器,所述缓冲容器包括缓冲容器进料口和缓冲容器出料口,用于暂时储存所述第一导热流体;
第一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反应,废塑料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进行裂解反应后得到第一液相产物、第一气相产物和第一固相残渣,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一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固相残渣的第一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气相产物的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
第二反应容器,用于使废塑料进行反应,废塑料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中进行裂解反应后得到第二液相产物、第二气相产物和第二固相残渣,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二进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固相残渣的第二排渣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气相产物的第二气相产物出料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导热流体的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
其中,所述加热器进料口与第一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一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同时与所述加热器出料口以及第二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加热器、所述缓冲容器和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一回路,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和所述缓冲容器形成适于第一导热流体流动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导热流体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所述缓冲容器出料口与所述加热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液相产物的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二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第二液相产物的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缓冲容器进料口流体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导热流体出口相同,且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导热流体出口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同时与第二导热流体来源流体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
分馏器,所述分馏器包括分馏器进料口,所述分馏器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气相产物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气相产物出料口流体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一料位计,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中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内部液位的第二料位计。
17.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
固相残渣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固相残渣或者所述第二固相残渣,所述固相残渣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排渣口和所述第二排渣口流体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和所述第二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所述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连通的共用管道上,用于切换废塑料的进料管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与第三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其中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底部,所述第三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容器侧面;
所述第二反应容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引入废塑料的第四进料口,第四进料口与第四废塑料来源流体连通,其中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底部,所述第三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容器侧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三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二废塑料来源和所述第四废塑料来源为同一废塑料来源,所述第一阀门为四通阀。
CN202221170808.0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Active CN21772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808.0U CN217725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PCT/CN2023/094136 WO2023221910A1 (zh) 2022-05-16 2023-05-15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808.0U CN217725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5515U true CN21772551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0808.0U Active CN217725515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5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910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910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25515U (zh)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
CN1957068B (zh) 含盐和/或微粒物质的烃原料的蒸汽裂化
US5543061A (en) Re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02249461B (zh) 高含盐高含氯有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
CN113582507B (zh) 一种能量综合利用的含油污泥热水解-超临界氧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254146A (zh) 印染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14907872A (zh)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方法
US11236000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wet oxidation of wastes
CN109851187B (zh) 一种以导热油为换热介质的污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及污泥处理方法
CA28346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pyrolysis oil
US117672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WO2023221910A1 (zh)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系统和方法
US6464861B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lora and fauna waste with hydrothermal reaction
CN220224087U (zh) 一种废塑料处理系统
CN206591081U (zh) 一种焦油处理装置
CN215440159U (zh) 一种物料处理设备
KR101866701B1 (ko) 고압 반응기의 배출 시스템, 슬러지로부터 고액 슬러리를 연속적으로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6687415A (zh) 生物质的水热碳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04290819A (ja) 高温高圧処理装置
CN106701144B (zh) 一种用于费托合成的在线净化方法及其费托合成系统
JP2004256636A (ja) Petを含有する廃プラスチックの油化処理装置
CN109022031A (zh) 减少污水排放的延迟焦化方法和重油加工方法
CN210065672U (zh) 蜡油加氢裂化系统
CN114540068A (zh) 渣浆处理设备
JP2004313936A (ja) 高温高圧処理装置用予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