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0495U -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0495U
CN217720495U CN202221716004.6U CN202221716004U CN217720495U CN 217720495 U CN217720495 U CN 217720495U CN 202221716004 U CN202221716004 U CN 202221716004U CN 217720495 U CN217720495 U CN 217720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shell
communication cable
fixedly connected
adjust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0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坤
张宏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160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0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0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0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壳,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把通信缆线罩住,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实现对通信缆线的临时支撑防护,使通信缆线不会裸露在外侧,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对掉落的重物支撑,保证掉落的重物不会砸到通信缆线,从而使通信缆线不会损坏,同时也可以根据裸露在外侧的通信缆线的长度对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之间的长度进行调整,保证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可以罩住通信缆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如图1所示的道路a的一侧开挖沟槽,便于后续把管道铺设在地面以下,由于地面以下有埋设的如图1所示的通信缆线b,在道路施工时把通信缆线b挖出来后,通信缆线b会裸露在沟槽的内侧,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有重物掉落砸在通信缆线b的上面,容易导致通信缆线b 损坏,导致通信中断,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内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内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内壳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固定螺钉,且固定螺钉与第二内壳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均滑动连接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另一个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一调节螺杆的外侧均螺旋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以及第二调节螺杆表面的螺纹呈相反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滑槽,且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通过滑槽与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内侧以及第二外壳的内侧均螺旋连接有锁死螺钉,且上下两个所述锁死螺钉分别与第一内壳以及第二内壳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锁死螺钉,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把通信缆线罩住,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实现对通信缆线的临时支撑防护,使通信缆线不会裸露在外侧,通过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对掉落的重物支撑,保证掉落的重物不会砸到通信缆线,从而使通信缆线不会损坏,同时在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悬挂在沟槽路面的两侧,保证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裸露在外侧的通信缆线的长度对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之间的长度进行调整,保证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可以罩住通信缆线。
2、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通过设置的套筒、调节杆、第一调节螺杆、限位柱、滑槽、插头和第二调节螺杆,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罩在通信缆线的外侧后,在套筒与第一调节螺杆以及第二调节螺杆的相对螺旋转动下可以使两侧限位柱以及插头插入两侧的土壤中,从而进一步对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沿着沟槽方向移动,导致第一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外壳、第二内壳对通信缆线造成挤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通信缆线裸露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通信线缆被支撑保护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第一内壳的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的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一内壳;3、第二外壳;4、第二内壳;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锁死螺钉;8、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 10、套筒;11、调节杆;12、第一调节螺杆;13、限位柱;14、滑槽;15、插头;16、第二调节螺杆;17、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一内壳2,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内壳2,所述第一外壳1 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壳3,所述第二外壳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壳4,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内壳2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外壳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二内壳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以及第二固定板9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内壳2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固定螺钉17,且固定螺钉17与第二内壳4螺旋连接,通过固定螺钉 17可以把第一内壳2与第二内壳4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实现对通信缆线b的临时支撑防护,使通信缆线b不会裸露在外侧,通过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对掉落的重物支撑,保证掉落的重物不会砸到通信缆线b,从而使通信缆线b不会损坏,同时在第一支撑杆5以及第二支撑杆6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悬挂在沟槽路面的两侧,保证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裸露在外侧的通信缆线b的长度对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 之间的长度进行调整,保证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 4可以罩住通信缆线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4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滑槽14,且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分别通过滑槽14与第一内壳 1和第二内壳4滑动连接,保证第一内壳1以及第二内壳4不会在竖直方向从第一外壳2以及第二外壳3的内侧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侧以及第二外壳3 的内侧均螺旋连接有锁死螺钉7,且上下两个所述锁死螺钉7分别与第一内壳 2以及第二内壳4贴合,通过锁死螺钉7可以对相应的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进行限位固定。
工作流程:在道路施工时开挖沟槽把埋在道路a内侧的通信缆线b挖出时,为了实现对通信缆线b的支护,工作人员首先把上下两侧的锁死螺钉7 与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分开,然后移动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然后通过铰链打开第一外壳1以及第二外壳3,接着使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以及第二内壳4罩在通信缆线b的外侧,然后通过固定螺钉17把第一内壳2与第二内壳4固定在一起,接着拉动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使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以及第二内壳4完全罩住通信缆线b,接着通过锁死螺钉7实现对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的限位固定,同时把第一支撑杆5以及第二支撑杆6分别放置在相邻的沟槽两侧的路面上,通过第一支撑杆5以及第二支撑杆6实现对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 以及第二内壳4的支撑固定,保证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以及第二内壳4可以实现对通信缆线b的临时支撑保护,通过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实现对通信缆线b的临时支撑防护,使通信缆线b不会裸露在外侧,通过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 4对掉落的重物支撑,保证掉落的重物不会砸到通信缆线b,从而使通信缆线 b不会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第一固定板8以及第二固定板9的内侧均滑动连接的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5,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16,另一个所述限位柱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12,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6和第一调节螺杆12的外侧均螺旋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1,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罩在通信缆线b的外侧后,在套筒10与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16的相对螺旋转动下可以使两侧限位柱13以及插头15插入两侧的土壤中,从而进一步对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沿着沟槽方向移动,导致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对通信缆线b造成挤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 16表面的螺纹呈相反方向设置,保证套筒10在转动时可以使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16往相反方向移动。
工作流程: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套在通信缆线b的外侧后,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杆11带着套筒10在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16的内侧螺旋转动,使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 16分别带着相应的限位柱13以及插头15插入两侧的土壤中,从而通过限位柱13以及插头15实现对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 限位固定,防止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沿着沟槽方向移动,导致第一外壳1、第一内壳2、第二外壳3、第二内壳4对通信缆线b造成挤压。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以及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一内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内壳(2),所述第一外壳(1)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外壳(3),所述第二外壳(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内壳(4),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内壳(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外壳(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二内壳(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以及第二固定板(9)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内壳(2)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固定螺钉(17),且固定螺钉(17)与第二内壳(4)螺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第一固定板(8)以及第二固定板(9)的内侧均滑动连接的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5),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螺杆(16),另一个所述限位柱(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杆(12),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6)和第一调节螺杆(12)的外侧均螺旋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2)以及第二调节螺杆(16)表面的螺纹呈相反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4)的两端内侧均开设有滑槽(14),且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3)分别通过滑槽(14)与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侧以及第二外壳(3)的内侧均螺旋连接有锁死螺钉(7),且上下两个所述锁死螺钉(7)分别与第一内壳(2)以及第二内壳(4)贴合。
CN202221716004.6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Active CN217720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004.6U CN217720495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6004.6U CN217720495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0495U true CN21772049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004.6U Active CN217720495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0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6282A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的防水装置
CN217720495U (zh) 一种基于道路施工的临时支护装置
CN211113739U (zh) 一种地铁施工高压线防护装置
CN213056759U (zh) 一种嵌入式控制系统充电桩插口保护装置
CN108797580B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建筑桩
CN108598881A (zh) 一种避雷装置
CN216664149U (zh) 一种基坑用稳定性好的支撑装置
CN2127737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10515424U (zh) 一种校园安全管理门禁装置
CN216590828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弱电工程用视频监控装置
CN212984857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基坑防护装置
CN210293758U (zh) 一种便于深度取土的土壤检测装置
CN108598880A (zh) 一种便携式避雷装置
CN213329048U (zh) 一种道路基坑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1173335U (zh) 一种钢管塔用伸缩横担
CN109066299A (zh) 一种军用避雷装置
CN215801852U (zh) 一种基坑监测装置
CN21595593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便于安装的临时线缆支架
CN214697255U (zh) 一种建筑施工护栏
CN21834619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20101066U (zh) 一种人防工程用观察窗
CN213836963U (zh) 一种井盖
CN214143462U (zh) 一种用于公路交通的防雪栅栏
CN213401488U (zh) 一种能防止折断的通讯用有源天线
CN114164863B (zh) 一种电缆隧道准入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