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234U -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234U
CN217715234U CN202221037958.4U CN202221037958U CN217715234U CN 217715234 U CN217715234 U CN 217715234U CN 202221037958 U CN202221037958 U CN 202221037958U CN 217715234 U CN217715234 U CN 217715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drain pip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79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荣
曾锦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tao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tao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tao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tao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79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底部设置有冷却箱体,冷却箱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体,固定架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组件与散热风机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将冷却组件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以此放入在支撑组件开设的定位槽内,并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的一面与集水箱底部粘接,在对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使制冷的一面对集水箱底部制冷,以此对集水箱内部冷却后的热水降温,加快热水的冷却速度,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的一面通过导热板将热量排入在固定架体内部,通过这种冷却方式,解决了冷却塔冷却后的水降温缓慢,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多以水作为循环冷却剂,按照冷却方式分为闭式冷却塔和开式冷却塔,其中闭式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盘管接触,通过管壁热传递换热带走盘管内冷却工质的热量达到冷却目的,开式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废热的一种设备。
传统的冷却塔是通过大量的预备水循环使用,对中央空调的产生的废热冷却,但是由于已经冷却过的水接触废热后会保持高温,导致无法进行第二次冷却,只能通过时间缓慢降温后再重新使用,这种冷却方式需要备用大量的水资源,对水资源造成浪费。
因此,急需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用于解决冷却塔冷却后的水降温缓慢,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底部设置有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集水箱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定位槽和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组件顶部与集水箱底部交接,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支撑组件顶部,所述固定架体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螺纹杆下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螺纹杆和固定杆活动穿插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底座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固定套接有排水管,所述支撑架体顶部设置有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与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一端固定穿插有支撑环,所述支撑架体和支撑环底部与底座板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支撑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集水箱的底部粘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集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体内部设置有引水管、喷头、和填料,所述引水管的一端与排水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填料与冷却箱体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引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头位于谈料上端,所述冷却箱体内壁底部一端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固定架体内壁交接处喷涂有密封胶,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底座板内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组件与散热风机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在集水箱底部设置冷却组件,将冷却组件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以此放入在支撑组件开设的定位槽内,并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的一面与集水箱底部粘接,在对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使制冷的一面对集水箱底部制冷,以此对集水箱内部冷却后的热水降温,加快热水的冷却速度,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的一面通过导热板将热量排入在固定架体内部,启动散热风机和第一电机循环将固定架体内部的热量向外排出,通过这种冷却方式,解决了冷却塔冷却后的水降温缓慢,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压组件与支撑架体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在冷却箱体和集水箱外部固定排水管,依靠施压组件将冷却水循环使用,以此解决水资源利用,在排水管下端分别使用支撑架体和支撑环对排水管支撑,对排水管提供加深固定的保护,避免排水管长时间排水导致固定的螺栓产生松动,导致循环使用的冷却水外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组件;2、冷却箱体;3、集水箱;4、固定架体;5、排风孔;6、螺纹杆;7、固定杆;8、活动块;9、散热风机;10、第一电机;11、支撑组件;12、定位槽;13、冷却组件;14、排水口;15、排水管;16、施压组件;17、支撑架体;18、支撑环;19、底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驱动组件1底部设置有冷却箱体2,冷却箱体2底部设置有集水箱3,集水箱3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体4,固定架体4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集水箱3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
冷却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1、定位槽12和冷却组件13,冷却组件13设置有多个,多个冷却组件13顶部与集水箱3底部交接,定位槽12开设于支撑组件11顶部,固定架体4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螺纹杆6下端设置有固定杆7,螺纹杆6和固定杆7活动穿插有活动块8,活动块8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9,第一电机10位于底座板19内部,冷却组件13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板,导热板与支撑组件11的底部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与集水箱3的底部粘接,导热板与固定架体4内壁交接处喷涂有密封胶,第一电机10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底座板19内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11通过开设定位槽12对冷却组件13中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限位,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面通过液体硅胶与集水箱3底部粘接,集水箱3底部为导冷材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制冷依靠集水箱3底部传导,对集水箱3内部冷却后的水进行降温,通过加快冷却水的降温,使冷却水能够高效率循环对中央空调设备降温,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面产生的热量依靠第一电机10带动活动块8横线运动,使散热风机9均匀将固定架体4内部的热量通过固定架体4开设的排风孔5向外排出,以此提高冷却组件13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使用寿命,固定杆7对活动块8起到限位避免发生自转的问题。
具体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体17,支撑架体17固定套接有排水管15,支撑架体17顶部设置有施压组件16,施压组件16与排水管15固定连接,排水管15一端固定穿插有支撑环18,支撑架体17和支撑环18底部与底座板19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15通过施压组件16将集水箱3内部经过降温后的冷却水排入到冷却箱体2内部,排水的过程中排水管15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螺栓松动,通过支撑架体17和支撑环18与底座板19固定,并对排水管15套接固定,加强排水管15的固定,减轻排水管15晃动,施压组件16包括抽水泵。
具体的,排水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箱3固定连接,排水管15的另一端与冷却箱体2固定连接,冷却箱体2内部设置有引水管、喷头、和填料,引水管的一端与排水管15固定连接,填料与冷却箱体2内部活动连接,引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喷头设置有多个,喷头位于谈料上端,冷却箱体2内壁底部一端开设有排水口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15通过与引水管连接,将集水箱3内部的冷却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利用,同时冷却水经过引水管固定的喷头向下端的填料喷洒,使冷却水二次循环冷却,当冷却水达到可以重新使用的温度时,从外部接管,将集水箱3内部的冷却水重新引入到中央空调需要冷却的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通过在集水箱3底部设置冷却组件13,将冷却组件13中的半导体制冷片以此放入在支撑组件11开设的定位槽12内,并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的一面与集水箱3底部粘接,在对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使制冷的一面对集水箱3底部制冷,以此对集水箱3内部冷却后的热水降温,加快热水的冷却速度,半导体制冷片制热的一面通过导热板将热量排入在固定架体4内部,启动散热风机9和第一电机10循环将固定架体4内部的热量向外排出,通过这种冷却方式,解决了冷却塔冷却后的水降温缓慢,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通过在冷却箱体2和集水箱3外部固定排水管15,依靠施压组件16将冷却水循环使用,以此解决水资源利用,在排水管15下端分别使用支撑架体17和支撑环18对排水管15支撑,对排水管15提供加深固定的保护,避免排水管15长时间排水导致固定的螺栓产生松动,导致循环使用的冷却水外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底部设置有冷却箱体(2),所述冷却箱体(2)底部设置有集水箱(3),所述集水箱(3)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体(4),所述固定架体(4)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集水箱(3)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1)、定位槽(12)和冷却组件(13),所述冷却组件(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组件(13)顶部与集水箱(3)底部交接,所述定位槽(12)开设于支撑组件(11)顶部,所述固定架体(4)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螺纹杆(6)下端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螺纹杆(6)和固定杆(7)活动穿插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9),所述第一电机(10)位于底座板(1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体(17),所述支撑架体(17)固定套接有排水管(15),所述支撑架体(17)顶部设置有施压组件(16),所述施压组件(16)与排水管(15)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15)一端固定穿插有支撑环(18),所述支撑架体(17)和支撑环(18)底部与底座板(19)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3)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支撑组件(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集水箱(3)的底部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箱(3)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15)的另一端与冷却箱体(2)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体(2)内部设置有引水管、喷头、和填料,所述引水管的一端与排水管(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与冷却箱体(2)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引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头位于谈料上端,所述冷却箱体(2)内壁底部一端开设有排水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与固定架体(4)内壁交接处喷涂有密封胶,所述第一电机(10)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底座板(19)内部固定连接。
CN202221037958.4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Active CN217715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958.4U CN217715234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958.4U CN217715234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234U true CN217715234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7958.4U Active CN217715234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15234U (zh) 一种二次及多次冷却装置
CN219254528U (zh) 激光焊接头防过热水冷保护装置
CN201388744Y (zh) 家用酒柜
CN205202172U (zh) 一种中央空调接水盘上保温绝热层压合设备
CN209355724U (zh) 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
CN211026971U (zh) 一种用于彩涂板的高效烘干装置
CN2113509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结构
CN209960724U (zh) 一种冷凝水可回收利用的空调机组
CN206982290U (zh) 一种专为雕刻刀具降温洒水多头装置
CN220817882U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供热水制冷设备
CN217209630U (zh) 一种加湿器开式冷却水箱
CN220606342U (zh) 一种水泵控制设备散热系统
CN218160595U (zh) 一种基于循环降温的锂电池安装盒
CN215597881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水冷机组
CN214366572U (zh) 一种液压系统的泵站油泵驱动装置
CN220156356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外转子电动机
CN212566466U (zh) 一种节水型化工水冷却器
CN21327337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8601177U (zh) 一种高速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用散热装置
CN217722828U (zh) 一种制鞋用急速冷冻定型设备
CN2139915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组合仪表总成
CN221571171U (zh) 一种提高循环水系统冷却塔温降的装置
CN216011391U (zh) 一种泵站高效降温装置
CN217274540U (zh) 一种控水喷淋空调机组的压力调节结构
CN214214429U (zh) 塑胶模具水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