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0566U -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0566U
CN217710566U CN202221029548.5U CN202221029548U CN217710566U CN 217710566 U CN217710566 U CN 217710566U CN 202221029548 U CN202221029548 U CN 202221029548U CN 217710566 U CN217710566 U CN 21771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llery
corridor
dock
water
water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95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峰
李太刚
郑力彬
张武
李健夫
袁颖雅
严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95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包括:位于廊道结构伸缩缝处的第一止水结构、位于新廊道和老廊道衔接处的第二止水结构;第一止水结构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第二止水结构包括:位于老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一、位于新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二;老廊道和新廊道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船坞接长工程中廊道止水体系进行研究,使廊道止水体系切实有效、运行正常,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坞止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背景技术
船坞接长改造施工需要对相应的坞壁廊道结构和底板结构进行顺接。为了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需要针对船坞接长工程中廊道止水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船坞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在伸缩缝和施工缝处均设置止水带,通过对廊道缝隙止水体系的研究和新老衔接处止水体系的优化,消除了干船坞在接长、改造过程中廊道的渗漏水的发生,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包括:位于廊道结构伸缩缝处的第一止水结构、位于新廊道和老廊道衔接处的第二止水结构;
所述第一止水结构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所述第二止水结构包括:位于老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一、位于新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二;
所述老廊道和所述新廊道采用榫卯结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两侧翼板分别埋入相应混凝土内;
所述翼板通过U型钢筋与混凝土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坞墙廊道结构伸缩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止水带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两翼各埋入相邻结构段混凝土内140mm,埋入翼板上下均采用U型钢筋进行固定,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橡胶止水带平顺、不变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止水结构包括环形止水带和下伸止水带,下伸止水带位于廊道结构的组合钢板桩轴线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伸止水带的下伸长度大于7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伸止水带伸入组合钢板桩的箱型结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截面为“T”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组合钢板桩和下伸止水带在垂直方式形成挡水体系,环形止水带埋入廊道结构的底板结构,环形止水带在水平方向形成挡水体系,地下水无法通过挡水体系向船坞的坞室渗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新廊道包括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第一段廊道的长度小于第二段廊道的长度;
止水带一设置于老廊道与第一段廊道之间,止水带二设置于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伸缩缝和施工缝处均设置止水带,通过对廊道缝隙止水体系的研究和新老衔接处止水体系的优化,消除了干船坞在接长、改造过程中廊道的渗漏水的发生,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船坞廊道止水体系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老廊道与新廊道拼接示意图;
图3为第二止水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第一止水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止水结构应用于组合钢板示意图;
图中,1-第一止水结构;11-环形止水带;12-下伸止水带;2-桩头焊接钢板;3-传力杆;4-坞墙钢板桩;5-第二止水结构;6-沥青木丝板;7-沥青油膏填充层;8-钢筋;100-老廊道;200-新廊道;300-榫卯结构;400-组合钢板;500-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包括:位于廊道结构伸缩缝处的第一止水结构1、位于新廊道200和老廊道100衔接处的第二止水结构5;第一止水结构1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第二止水结构5包括:位于老廊道100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一、位于新廊道200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二;老廊道100和新廊道200采用榫卯结构3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船坞接长工程中廊道止水体系进行研究,使廊道止水体系切实有效、运行正常,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并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基于上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第一止水结构1的两侧翼板分别埋入相应混凝土500内;翼板通过U型钢筋8与混凝土500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坞墙廊道结构伸缩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止水带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两翼各埋入相邻结构段混凝土500内140mm,埋入翼板上下均采用U型钢筋8进行固定,确保混凝土500浇筑过程中橡胶止水带平顺、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止水带11与组合钢板桩400存在约200mm的间隙,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地下水会通过此间隙形成一个渗流途径,导致廊道施工缝处漏水;为消除此空隙,本实用新型对环形止水带11进行优化:在组合钢板桩400轴线外侧约50mm—100mm位置将环形止水带11增加一个下伸止水带12,局部由原“一”字型变成“T”字型,止水带下伸长度不小于700mm,确保组合钢板桩400与下伸止水带12有足够的搭接长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止水带在工厂内整体加工成型,禁止现场搭接,确保搭接处止水效果良好。
基于上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第一止水结构1包括环形止水带11和下伸止水带12,下伸止水带12位于廊道结构的组合钢板桩400轴线外侧。
止水带为天然橡胶柔性结构,极限伸长率可以达到500%,而组合钢板桩400为刚性结构延伸率最大为26%。延伸率的不同导致两种结构材料在收到外力作用下必然产生不同的延伸量,同时两种不同特性的结构无法顺利密贴防水。廊道伸缩处缝止水带与组合钢板桩400搭接防水体系可以分为下面两种:(1)止水带可以下伸入组合钢板400箱型结构内;(2)止水带无法下伸入组合钢板400箱型结构内。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针对止水带可以下伸入组合钢板400箱型结构内,基于上述方案,下伸止水带12的下伸长度大于70mm。基于上述方案,下伸止水带12伸入组合钢板桩400的箱型结构内部。基于上述方案,第一止水结构1的截面为“T”型。
基于上述方案,组合钢板桩400和下伸止水带12在垂直方式形成挡水体系,环形止水带11埋入廊道结构的底板结构,环形止水带11在水平方向形成挡水体系,地下水无法通过挡水体系向船坞的坞室渗流。
针对止水带可以下伸入组合钢板400箱型结构内,当结构分缝处于钢板桩中间50~90cm范围内时,止水带下伸部分刚好可以伸入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形成一种较封闭的止水体系:在垂直向有组合钢板400与下伸止水带12形成的挡水体系,在水平向有埋入底板结构的环形止水带11,橡胶止水带“T”型结构在工厂加工成型,地下水无法通过结构分缝向坞室内渗流。止水带可以伸入组合钢板桩400箱型内部时,箱型结构内混凝土500使橡胶止水带和组合钢板桩400形成了一个整体,钢板桩作为橡胶止水带的延伸成为竖向止水体系的一部分,完美的避开了止水带与钢板桩延伸率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对内部的止水带、混凝土500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尽可能减少止水带的损伤。
针对止水带无法下伸入组合钢板400箱型结构内,即止水带位于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外,当结构分缝处于钢板桩两侧翼缘板40cm范围内时,止水带下伸部分无法伸入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因钢板桩与止水带延伸率不同、节点处混凝土500振捣困难不易密实、钢板桩与止水带因材质不同无法长久有效密贴等原因导致分缝处漏水概率大大加大,因此采取组合钢板桩400与止水带搭接部分的止水体系,优选箱型结构和焊接夹板两种处理方式。
当止水带能伸入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时可以形成一个较封闭的止水体系,止水效果较好;当止水带位于组合钢板桩箱型结构外部时,在组合钢板桩400翼缘板处技术构建一个箱型结构,然后将止水带放入人工构建的箱型结构内,其止水效果同样较好。
基于上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新廊道200包括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第一段廊道的长度小于第二段廊道的长度;止水带一设置于老廊道100与第一段廊道之间,止水带二设置于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伸缩缝和施工缝处均设置止水带,通过对廊道缝隙止水体系的研究和新老衔接处止水体系的优化,消除了干船坞在接长、改造过程中廊道的渗漏水的发生,确保船坞使用过程中廊道止水满足规范要求和造船使用要求。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橡胶止水带夹板为L型结构板+钢板组成。L型结构板呈横L字型满焊接于组合钢板400上,其中结构板开口向下,翼板上预留螺栓孔用于固定竖向下伸橡胶止水带。
由于老廊道100的保留段廊道已完成了沉降位移,而新廊道200的新接长段未完成沉降位移,沉降位移可能会导致廊道在衔接位置产生撕裂,进而使廊道出现渗漏水。本实用新型将两侧接长区域第一段廊道做分段施工处理,将原施工缝调整到距老廊道1006.4m处,即将接长区第一段廊道分为6.4m和13.6m两段进行施工,增加了一道橡胶止水带分缝,用橡胶止水带的延伸性抵消沉降位移可能产生的变形。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廊道结构伸缩缝处的第一止水结构、位于新廊道和老廊道衔接处的第二止水结构;
所述第一止水结构沿廊道结构呈环形布置,所述第二止水结构包括:位于老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一、位于新廊道施工缝处的止水带二;
所述老廊道和所述新廊道采用榫卯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两侧翼板分别埋入相应混凝土内;
所述翼板通过U型钢筋与混凝土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包括环形止水带和下伸止水带,下伸止水带位于廊道结构的组合钢板桩轴线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伸止水带的下伸长度大于7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伸止水带伸入组合钢板桩的箱型结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截面为“T”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组合钢板桩和下伸止水带在垂直方式形成挡水体系,环形止水带埋入廊道结构的底板结构,环形止水带在水平方向形成挡水体系,地下水无法通过挡水体系向船坞的坞室渗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廊道止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新廊道包括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第一段廊道的长度小于第二段廊道的长度;
止水带一设置于老廊道与第一段廊道之间,止水带二设置于第一段廊道和第二段廊道之间。
CN202221029548.5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Active CN21771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9548.5U CN21771056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9548.5U CN21771056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0566U true CN21771056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1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9548.5U Active CN21771056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0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2970A (zh) * 2022-12-26 2023-01-31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止水围堰结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2970A (zh) * 2022-12-26 2023-01-31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止水围堰结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10566U (zh) 一种船坞廊道止水体系
CN110761322B (zh) 一种现浇管廊侧墙水平施工缝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52335U (zh) 一种箱涵密封结构
CN205444167U (zh) 地下连续墙
KR101181230B1 (ko) 지하 구조물의 외방수 시공 방법
JP2006037527A (ja) 軽量盛土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7988913A (zh) 一种桥梁双层箱梁上层模板拆除方法
CN110747763A (zh) 一种箱涵沉降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100208B (zh) 一种地下建筑物的抗浮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973894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卫生间的一体化预制楼板
CN212223970U (zh) 预制盖板后浇带止水临时封闭结构
CN211286310U (zh) 屋面刚性保护层分格缝结构
CN211142966U (zh) 一种用于取排水岸墙的伸缩缝结构
JP3585221B2 (ja) 可撓ゴム継手とそれを用いた地下構造物の連結構造および地下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03795445U (zh) 一种沉箱护舷口止水模板
CN214363648U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施工的装置
CN209958393U (zh) 挤压套筒连接的叠合管廊
CN203546713U (zh) 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CN208122451U (zh) 膨胀加强带控裂大型现浇水池
CN207143996U (zh) 一种地下结构预留接口临时封堵结构
CN205530378U (zh) 一种与防震缝相结合的地下室伸缩缝结构
CN111155553A (zh) 一种背贴式橡胶止水结构及管廊变形缝的施工方法
CN206035048U (zh) 一种内外包塑料预制装配式地下粮仓
CN206189967U (zh) 一种内外均包钢板阶梯状预制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15562837U (zh) 地下室挡墙的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