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5390U -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5390U
CN217705390U CN202220945578.4U CN202220945578U CN217705390U CN 217705390 U CN217705390 U CN 217705390U CN 202220945578 U CN202220945578 U CN 202220945578U CN 217705390 U CN217705390 U CN 217705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ucture
tire
array
sidewal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55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衍磊
轩召民
颜栋
王成君
陈士勇
李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yu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yu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yu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yu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55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5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5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5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包括:所述轮胎具有胎冠1、胎侧2、胎趾3,所述胎侧2中具有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底衬6。活块体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微结构阵列。其特征是: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或平面部分,底衬6为与胎侧纹5相反的平面部分或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所述阵列微结构形状和排列具有尺寸要求。微结构阵列的陷光特性,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的视觉效果以及胎侧纹5和底衬6视觉对比效果,提高轮胎侧壁上的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可见度,使得轮胎更具吸引力,更具豪华的整体设计美感,极大提升轮胎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直接涉及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有:支撑车辆的全部重量,承载车辆的负荷,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轮胎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体现轮胎的外观美观性和凸显轮胎关键信息要素,成为轮胎设计的又一全新课题。
一般而言,轮胎胎侧都布有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等装饰图纹,但所采用的的填充处理技术较为简单,即便有所改善,也仅限于单一纹路的微小距离缩进,导致胎体的美观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条轮胎的质感。
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产生比传统色调更深的黑色阴影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细、排列规律、凸显微结构陷光特性、增加胎面纹色度和质感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属于力车胎领域,主要提高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可见度和对比度,增加轮胎整体的设计美感。
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对已有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不作任何变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包括: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和底衬(6),活块体(4)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微结构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位于胎侧纹(5)部分,或位于底衬(6)部分,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或平面部分,胎侧纹(5)与底衬(6)互为相反的平面部分或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椎、楔形体或正六面体,所述微结构在胎侧纹(5)部分沿着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微结构的深度d为0.5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的底面宽度b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至0.1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0°至90°之间。
所述微结构为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锥。
所述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底衬(6)为平面部分。
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深度d为0.6mm。
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底面宽度b为0.5mm。
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
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5mm。
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90°。
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冠(1)、胎侧(2)、胎趾(3),所述胎侧(2)中具有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底衬(6),所述轮胎包括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活块体(4)通过两侧激光加工,立体外形通过激光切割而成,通过热压微复制到轮胎胎侧(2),相对于现在轮胎的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加工形状、纹路更深、更精细、更均匀,借助微结构阵列的陷光特性,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的视觉效果以及胎侧纹(5)和底衬(6)视觉对比效果,提高轮胎胎侧(2)上的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可见度,提升轮胎整体设计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胎侧纹(5)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胎侧纹(5)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胎冠;(2)胎侧;(3)胎趾;(4)活块体;(5)胎侧纹;(6)底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胎侧纹(5)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胎侧纹(5)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包括活块体(4)、胎侧纹(5)和底衬(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活块体(4)外表面开设有胎侧纹(5),胎侧纹(5)用于标示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采用活块体(4)便于流线型生产加工。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胎侧纹(5)表面均匀分布微结构阵列,胎侧纹(5)是通过微结构的开设而显现出来,所述微结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椎、楔形体或正六面体,所述微结构在胎侧纹(5)部分沿着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微结构的深度d为0.5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的底面宽度b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至0.1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0°至90°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活块体(4)通过两侧激光加工,立体外形通过激光切割而成,通过热压微复制到轮胎胎侧(2)上,相对于现在轮胎的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加工形状、纹路更深、更精细、更均匀,借助微结构阵列的陷光特性,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的视觉效果以及胎侧纹(5)和底衬(6)视觉对比效果,提高轮胎胎侧(2)上的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的可见度,提升轮胎整体设计美感。
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冠(1)、胎侧(2)、胎趾(3),所述胎侧(2)中具有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底衬(6),所述轮胎包括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包括: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和底衬(6),活块体(4)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微结构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位于胎侧纹(5)部分,或位于底衬(6)部分,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或平面部分,胎侧纹(5)与底衬(6)互为相反的平面部分或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椎、楔形体或正六面体,所述微结构在胎侧纹(5)部分沿着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微结构的深度d为0.5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的底面宽度b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至0.1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0°至9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底衬(6)为平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深度d为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底面宽度b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纹(5)上的四棱锥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90°。
9.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具有胎冠(1)、胎侧(2)、胎趾(3),所述胎侧(2)中具有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底衬(6),所述轮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
CN202220945578.4U 2022-04-23 2022-04-23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Active CN217705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5578.4U CN217705390U (zh) 2022-04-23 2022-04-23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5578.4U CN217705390U (zh) 2022-04-23 2022-04-23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5390U true CN21770539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5578.4U Active CN217705390U (zh) 2022-04-23 2022-04-23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5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261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reating a visual effect on a rubber article
JP4317286B2 (ja) タイヤ側壁
CN105730152B (zh) 充气轮胎及其成型模
USD604692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534485S1 (en) Automobile tire
PL1533141T3 (pl) Trójwymiarowe lamelki do bieżników opon
JP200820138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A122123S (en) Automobile tire
EP2777952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2427956A (zh) 在其上构件上具有波动部的前进式轮胎模具元件及由该模具元件形成的轮胎
CA122122S (en) Automobile tire
CA127926S (en) Automobile tire
CA134867S (en) Automobile tire
CA2994340C (en) Pneumatic vehicle tire
CA127927S (en) Automobile tire
CA134868S (en) Automobile tire
USD610961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948417S1 (en) Tire tread
JP200825451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7705390U (zh)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CA126346S (en) Automobile tire
CN204526667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载重汽车全轮位雪地轮胎
CN203888090U (zh) 冬季卡客车轮胎花纹块模具刀槽钢片
CN116968479A (zh)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JPH0613904U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