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3736U -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 Google Patents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3736U
CN217693736U CN202221373612.1U CN202221373612U CN217693736U CN 217693736 U CN217693736 U CN 217693736U CN 202221373612 U CN202221373612 U CN 202221373612U CN 217693736 U CN217693736 U CN 21769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piece
heating tube
fixedly connected
protecti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36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成
程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n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36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夹片和下夹片共同夹持住接电片,对接电片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上夹片和下夹片配合对接电片进行夹持,上夹片和下夹片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为绝缘材质,上夹片和下夹片配合对接电片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处的结构强度;护套管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护套管整体呈“M”形,拐弯处的加热强度更大,M型发热管的加热面更大,效率更高,从而本发热管的效率高,对电能的利用率高,较为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技术领域,特别是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融化(铅、锌、锡、巴氏合金)。按用途可以分为干烧电热管和水烧电热管,干烧式发热管就是不放入水中进行加热的发热管。干烧式发热管常利用接线柱和接线片配合螺丝等连接电源,但现在接线片使用久后,容易老化,从而导致弯折、折断,需要一种接线片处结构稳固的节能发热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整体呈“M”形,所述接线柱与护套管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
所述护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发热体,所述接线柱与护套管内部的发热体固定连接;
所述护套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片,所述上夹片顶接在接电片的上方,所述下夹片顶接在接电片的下方,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共同夹持住接电片。
可选的,所述接线柱的材质为铜,所述接电片为铜材质。
可选的,所述接电片呈弯折状,所述封口层的内部设置有氧化镁粉层。隔绝发热体接触空气,并限制其位移,隔绝发热体接触护套管,有效阻止发热体吸收水分受潮,保证电加热管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
可选的,所述护套管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拐弯处的加热强度更大,M型发热管的加热面更大,效率更高。
所述护套管的外表面设有陶瓷镀层。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贯穿定位板,所述定位孔位于定位板的四角处。
可选的,所述上夹片为玻璃纤维材质,所述上夹片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可选的,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共同夹持住横向部分的接电片的中部,上夹片和下夹片配合对接电片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本发热管整体由接线柱、接电片、护套管、定位板和护套管内部的发热体组成,发热体也就是电热丝,通过接线柱和接电片连接电源,进行加热,本发热管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片,上夹片顶接在接电片的上方,下夹片顶接在接电片的下方,上夹片和下夹片共同夹持住接电片,对接电片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上夹片和下夹片配合对接电片进行夹持,上夹片和下夹片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为绝缘材质,上夹片和下夹片配合对接电片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处的结构强度。
2、该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护套管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护套管整体呈“M”形,拐弯处的加热强度更大,M型发热管的加热面更大,效率更高,从而本发热管的效率高,对电能的利用率高,较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柱,2-接电片,3-护套管,4-封口层,5-定位板,6-定位孔,7-上夹片,8-下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它包括接线柱1,接线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电片2,接电片2上开设有通孔;
接线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管3,护套管3整体呈“M”形,接线柱1与护套管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4;
护套管3的内部设置有发热体,接线柱1与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固定连接;
护套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定位板5上开设有定位孔6;
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7,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片8,上夹片7顶接在接电片2的上方,下夹片8顶接在接电片2的下方,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接电片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接线柱1的材质为铜,接电片2为铜材质,接电片2呈弯折状,封口层4的内部设置有氧化镁粉层,隔绝发热体接触空气,并限制其位移,隔绝发热体接触护套管,有效阻止发热体吸收水分受潮,保证电加热管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拐弯处的加热强度更大,M型发热管的加热面更大,效率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护套管3的外表面设有陶瓷镀层,定位孔6贯穿定位板5,定位孔6位于定位板5的四角处,定位孔6贯穿定位板5,定位孔6位于定位板5的四角处,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横向部分的接电片2的中部,上夹片7和下夹片8配合对接电片2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2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2处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1:护套管3的外表面设有陶瓷镀层,具有耐磨、耐蚀、防粘、高硬度、耐高温、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本发热管整体由接线柱1、接电片2、护套管3、定位板5和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组成,发热体也就是电热丝,通过接线柱1和接电片2连接电源,产生热量;
S2、定位板5配合定位孔6安装螺丝等结构对发热管整体进行安装;
S3、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接电片2,对接电片2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上夹片7和下夹片8配合对接电片2进行夹持,上夹片7和下夹片8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为绝缘材质,上夹片7和下夹片8配合对接电片2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2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2处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该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使用时,本发热管整体由接线柱1、接电片2、护套管3、定位板5和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组成,发热体也就是电热丝,通过接线柱1和接电片2连接电源,进行加热,本发热管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7,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片8,上夹片7顶接在接电片2的上方,下夹片8顶接在接电片2的下方,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接电片2,对接电片2处的结构进行改进,上夹片7和下夹片8配合对接电片2进行夹持,上夹片7和下夹片8的材质为玻璃纤维,为绝缘材质,上夹片7和下夹片8配合对接电片2进行撑托,防止接电片2弯折、断裂,提高接电片2处的结构强度;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护套管3整体呈“M”形,拐弯处的加热强度更大,M型发热管的加热面更大,效率更高,从而本发热管的效率高,对电能的利用率高,较为节能环保。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柱(1),所述接线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电片(2),所述接电片(2)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接线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管(3),所述护套管(3)整体呈“M”形,所述接线柱(1)与护套管(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4);
所述护套管(3)的内部设置有发热体,所述接线柱(1)与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固定连接;
所述护套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上开设有定位孔(6);
所述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7),所述定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片(8),所述上夹片(7)顶接在接电片(2)的上方,所述下夹片(8)顶接在接电片(2)的下方,所述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接电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1)的材质为铜,所述接电片(2)为铜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片(2)呈弯折状,所述封口层(4)的内部设置有氧化镁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管(3)内部的发热体整体呈“M”形,所述护套管(3)的外表面设有陶瓷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6)贯穿定位板(5),所述定位孔(6)位于定位板(5)的四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7)为玻璃纤维材质,所述上夹片(7)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7)和下夹片(8)共同夹持住横向部分的接电片(2)的中部。
CN202221373612.1U 2022-06-02 2022-06-02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Active CN21769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3612.1U CN21769373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3612.1U CN21769373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3736U true CN21769373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3612.1U Active CN21769373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3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93736U (zh) 空气干烧节能发热管
CN201682241U (zh) 低压管形母线连接金具的连接结构
CN211296976U (zh) 加热管
CN203462146U (zh) 湿法炼锌用阴极板复合导电头
CN201877390U (zh) 一种无氧铜和陶瓷的钎焊结构
CN2419781Y (zh) 水加热电热管
CN213880290U (zh) 一种欧式炉异型加热管
CN211831216U (zh) 非金属水电分离式多极电热膜管及采暖炉
CN208136352U (zh) 一种阳极板
CN208108835U (zh) 高温真空炉电极引出绝缘装置
CN212086516U (zh) 电发热板
CN217693741U (zh) 适于水环境的加热器
CN219145650U (zh) 一种组合式发热管
CN206449837U (zh) 储水式热水器
CN207802411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管
CN217363347U (zh) 一种发热管
CN21641336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带有防水密封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CN213305782U (zh) 一种干点式氮化硅电热元件
CN215601548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用双面导电pi铜箔
CN209845350U (zh) 一种接头防潮性好的加热管
CN218494444U (zh) 一种耐高温且耐候效果好的不锈钢弯头
CN213752016U (zh) 一种手机用聚酰亚胺漆包圆铜线
CN219919203U (zh) 一种陶瓷发热管
CN212486822U (zh) 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
CN210073510U (zh) 一种被釉线绕电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