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818U -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818U
CN217691818U CN202221325639.3U CN202221325639U CN217691818U CN 217691818 U CN217691818 U CN 217691818U CN 202221325639 U CN202221325639 U CN 202221325639U CN 217691818 U CN217691818 U CN 217691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locking
button
sock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56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生曜
叶土城
蓝惠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a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a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a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a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56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第一插接通道,所述插座包括插接配合在第一插接通道内的第一插接部,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插头壳体同一侧的按钮和盖板,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用于置入所述按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和所述第一插接通道连通,所述按钮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插接部脱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的锁定部,所述盖板和插头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所述盖板分别实现对所述按钮的内端和外端的限位。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锁扣机构与插头壳体装配的零部件结构和数量,也使得按钮和盖板的装配更为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连接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连接器的小型化、操作便捷性及连接可靠性成了各个厂家的侧重点。现有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一般通过弹性锁扣机构来实现插头和插座对插时的快速锁定,但弹性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导致因外部振动等因素易脱落,进而影响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可靠性;再者,因现实中使用环境的复杂性,有些连接器因设计或者不够小型化之故,在狭窄空间下不能便捷使用;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虽也具有按钮,但因按钮受力面积过小、不防滑等因素,导致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且易滑等,给使用者造成了不舒服的用户体验;最后,弹性锁扣机构与插头壳体的装配零件较多,组装工艺比较复杂,制约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接触体,所述插座包括第二接触体,所述插头和插座对插配合以实现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的电连接,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第一插接通道,所述插座包括插接配合在第一插接通道内的第一插接部,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插头壳体同一侧的按钮和盖板,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用于置入所述按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和所述第一插接通道连通,所述按钮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插接部脱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的锁定部,所述盖板和插头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所述盖板分别实现对所述按钮的内端和外端的限位。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槽底,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按钮,所述锁定部伸入到所述第一插接通道中,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通道时,所述凸台将所述锁定部抵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并迫使所述弹性件蓄能,所述凸台越过所述锁定部之后,所述弹性件释能以使所述锁定部复位从而限制所述凸台脱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
其中,优选地,所述盖板和插头壳体压铆连接固定。
其中,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卡钩和过盈凸柱,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卡槽和凹孔,所述卡钩和卡槽卡扣配合,所述过盈凸柱和凹孔过盈地压铆连接。
其中,优选地,所述按钮的外端在径向上扩增,从而扩大所述按钮的受力面。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通道内设有对位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对位配合部,对位部和对位配合部相对接,以实现插座和插头对接时的防呆。
其中,优选地,对位部是在第一插接通道内凸起的筋条,对位配合部是匹配该筋条外形的插接凹槽。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体是对插套筒,所述第二接触体是插针,所述对插套筒内还固定设有冠簧,所述插针插接在所述冠簧中且由所述冠簧抱紧,所述插针通过所述冠簧实现与所述对插套筒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结构紧凑,利于实现体积的小型化,并且利用插头壳体的一内壁(即容纳槽的槽底)形成了对按钮的内端限位,简化了零部件结构和数量,也使得按钮和盖板的装配更为简单。盖板和插头壳体在采用压铆连接固定,以有效防止连接器在应用于振动环境下出现松脱的问题,增加装配后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快插自锁式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插头和插座插合);
图2是实施例中快插自锁式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插头和插座脱离);
图3是实施例中插头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中插头的锁扣机构的分解图;
图5是实施例中盖板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爆炸图;
图7是实施例中插座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8是实施例中快插自锁式连接器的俯视图(局部剖视);
图9是实施例中快插自锁式连接器插头和插座插合状态下的全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包括插座1和插头2,本实施例中,该快插自锁式连接器是弯头连接器,插头2呈90度弯折结构。参阅图3、4,插头2具体包括插头壳体21、电缆套管22、压线端子23和对插套筒24(作为第一接触体),电缆套管22、压线端子23和对插套筒24均设于插头壳体21内部,压线端子23压接外部线缆之后,套置在线缆外侧的电缆套管22和螺接于插头壳体21的旋紧螺帽25将线缆旋紧压缩密封,插头壳体21和旋紧螺帽25之间还设有第一O型圈26以提高二者连接的气密性。对插套筒24和压线端子23压铆固定从而电连接,压线端子23和对插套筒24包胶注塑在插头壳体内。对插套筒24用于与插座1中的插针13插接配合从而实现插座1和插头2的电连接。
参阅图6、7,插座1包括插座壳体11,密封垫12和插座壳体11固定连接,插针13(作为第二接触体)穿设在插座壳体11中央,插针13上设有卡槽1301,插座壳体11上设有弹性卡扣1101,卡扣1101卡接在卡槽1301内实现插针13和插座壳体11的固定装配,第二O型圈14设置在插针13和插座壳体11之间以提高二者连接的气密性。插针13端部固定连接有绝缘端头15,以提高插座1的安全性能。
参阅图3-10,在插头壳体21内设有第一插接通道27,在插座壳体11上凸伸出一筒状的第一插接部17,该第一插接部17插接配合在第一插接通道27内以实现插座1和插头2的对接。在插头2上还设有锁定机构以限制第一插接部17脱出第一插接通道27。具体的,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插头壳体21同一侧的按钮29和盖板210,插头壳体21上设有用于置入按钮29的容纳槽212,容纳槽212和第一插接通道27连通(图8),按钮29上设有锁定部291,盖板210和插头壳体21固定连接,容纳槽212的槽底2121和盖板210分别实现对按钮29的内端和外端的限位(本实施例中按钮29的外端即其朝向插头壳体21外侧的一端,与该外端相反的另一端为其内端)。通过如此设置,利用插头壳体21的一内壁(即容纳槽212槽底2121)形成了对按钮29的内端限位,简化了零部件结构和数量,也使得按钮29和盖板210的装配更为简单。而且插头2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连接器体积的小型化。
在第一插接部17外壁上设有凸台16,锁定机构还包括压弹簧211,压弹簧211安装在容纳槽212内,压弹簧211抵接于槽底2121,另一端抵接于按钮29,锁定部291伸入到第一插接通道27中,第一插接部17插入第一插接通道27时,凸台16和锁定部291相抵,并在第一插接部17插入力的作用下将锁定部291抵出第一插接通道27,同时迫使压弹簧211蓄能,凸台16越过锁定部291之后,压弹簧211释能以使锁定部291复位从而限制凸台16脱出第一插接通道27。本实施例通过自复位的锁定机构实现了插座1和插头2对插之后的自动锁扣功能。在需要拆开插座1和插头2时,只需按下按钮29就能实现插座1和插头2的解锁。
盖板210和插头壳体2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压铆连接固定,以有效防止连接器在应用于振动环境下出现松脱的问题,增加装配后的可靠性。具体如图5,盖板210上设有卡钩2101和过盈凸柱2102,对应地在插头壳体21上设有卡槽和凹孔(未标示),卡钩2101和卡槽卡扣配合,过盈凸柱和凹孔过盈地压铆连接。
如图3,本实施例中,按钮29的外端在径向上扩增,形成一矩形板状结构,从而扩大按钮29的受力面,更适宜用户对按钮进行按压施力,且本实施例中,按钮29的外端还是不平整的凹凸结构,以增大其表面的摩擦力。
为了实现插座1和插头2对插时的对位,本实施例还在第一插接通道27内设有凸起的筋条271,在第一插接部17上设有匹配该筋条外形的插接凹槽18。筋条271和插接凹槽18相对接以实现插座1和插头2时的防呆。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反过来在第一插接通道27上设置凹槽,在第一插接部17上设置凸起的筋条,只要第一插接通道27上设有一对位部,第一插接部上设有一对位配合部即可。
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对插套筒24内还固定设有冠簧28,插针13插接在冠簧28中且由冠簧28抱紧,插针13通过冠簧28实现与对插套筒24的电连接。在冠簧28的抱持力下能够进一步保证两个接触体电连接的可靠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接触体,所述插座包括第二接触体,所述插头和插座对插配合以实现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内设有第一插接通道,所述插座包括插接配合在第一插接通道内的第一插接部,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插头壳体同一侧的按钮和盖板,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用于置入所述按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和所述第一插接通道连通,所述按钮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插接部脱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的锁定部,所述盖板和插头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所述盖板分别实现对所述按钮的内端和外端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呈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插接部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槽底,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按钮,所述锁定部伸入到所述第一插接通道中,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接通道时,所述凸台将所述锁定部抵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并迫使所述弹性件蓄能,所述凸台越过所述锁定部之后,所述弹性件释能以使所述锁定部复位从而限制所述凸台脱出所述第一插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插头壳体压铆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卡钩和过盈凸柱,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卡槽和凹孔,所述卡钩和卡槽卡扣配合,所述过盈凸柱和凹孔过盈地压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外端在径向上扩增,从而扩大所述按钮的受力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通道内设有对位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对位配合部,对位部和对位配合部相对接,以实现插座和插头对接时的防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对位部是在第一插接通道内凸起的筋条,对位配合部是匹配该筋条外形的插接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自锁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体是对插套筒,所述第二接触体是插针,所述对插套筒内还固定设有冠簧,所述插针插接在所述冠簧中且由所述冠簧抱紧,所述插针通过所述冠簧实现与所述对插套筒的电连接。
CN202221325639.3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Active CN217691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5639.3U CN217691818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5639.3U CN217691818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818U true CN21769181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5639.3U Active CN217691818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33031A2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1061017B (zh)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CN213366933U (zh) 一种快锁式电连接器
CN219247035U (zh) 双口连接器
CN212342913U (zh) 一种密封性良好且易拔插的电连接装置
CN217691818U (zh) 一种快插自锁式连接器
CN218770386U (zh) 连接器
JPS5829900Y2 (ja) 電気コネクタ
WO2023197985A1 (zh) 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
CN208753595U (zh) 一种连接器
KR200491270Y1 (ko) 전구소켓 접속형 멀티 콘센트
CN116191129A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109586102A (zh) 推拉式锁紧连接器组件
CN217087011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5221086U (zh) 一种防松空中对接连接器
US5809135A (en) Press locking connector for antenna of a mobile-phone
CN112838442A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566495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worn electrical outlets
CN221041617U (zh) 电源插头
CN217656146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477083U (zh) 线缆插接连接器
CN218182589U (zh) 一种推拉式连接器
CN220628300U (zh) 一种单芯储能连接器
CN220291257U (zh) 直插型储能连接器
CN211508064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