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702U - 一种双向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702U
CN217691702U CN202220729430.7U CN202220729430U CN217691702U CN 217691702 U CN217691702 U CN 217691702U CN 202220729430 U CN202220729430 U CN 202220729430U CN 217691702 U CN217691702 U CN 217691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utt joint
joint end
directional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94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雪娜
金海兵
吴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igital Ligh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igital Ligh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igital Ligh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igital Ligh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94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一端设置第一对接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对接端;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第三对接端、另一端接有导线;第三对接端与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分别对接、让第一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让两第二连接器的导线导通;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爪和卡框,弹性爪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自由端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弹性爪穿过所述卡框、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框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锁紧。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连接多段导线的接续;并且该双向连接器采用对头插接,并通过固定结构锁紧,连接紧密可靠,防水性能好,检修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电线需要按照图纸的排布来布置,在墙上挖槽,然后下电线,在电线和电线之间连接时直接将电线与电线连接然后用胶布缠绕防水以及防止漏电,但是此种连接方式具有安全隐患,长时间使用胶布容易老化,并且在装修之后不容易维修;或者在电线连接处使用接线端子,但是接线端子操作复杂,连接缓慢,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连接器,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设置第一对接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对接端;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端设置第三对接端、另一端接有导线;
所述第三对接端与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分别对接、让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让两第二连接器的导线导通;
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弹性爪和卡框,弹性爪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自由端上设置有凸起,弹性爪与卡框分置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所述弹性爪发生弹性形变穿过所述卡框、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框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至少设置两个,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周向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T”形凸起,以及对应的“T”形凹槽,分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端为圆形、方形、扁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线外套有铠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外包裹有金属壳。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为一芯、两芯、三芯、四芯、五芯、六芯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三对接端互为公头和母头,所述第二对接端和所述第三对接端互为公头和母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接端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金属针,所述金属针固定在本体上,从本体向上延伸在所述金属针四周形成壳体;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对接端包括第三本体,在所述第三本体上设置金属针孔,导线末端位于金属针孔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向连接器,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连接多段导线的接续;并且该双向连接器采用对头插接,并通过固定结构锁紧,连接紧密可靠,同时防水性能好,后期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图7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11是图1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第一连接器100、第一对接端101、第一金属针1011、第二对接端102;
第二连接器200、第三对接端201、金属针孔2011、导线202、铠管203;
固定结构300、弹性爪301、卡框302、凸起303;
防呆结构400、“T”形凸起401、“T”形凹槽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一端设置第一对接端101、另一端设置第二对接端102。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一端设置第三对接端201、另一端接有导线202;所述第三对接端 201与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和所述第二对接端102分别对接、让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200,让两第二连接器200的导线202导通。
还包括固定结构300,所述固定结构300包括弹性爪301和卡框302,弹性爪301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自由端上设置有凸起303。
弹性爪301与卡框302分置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在这里不限定弹性爪在其中一个连接器上(第一连接器或是第二连接器),卡框设置在另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或是第一连接器)上的对应位置。
在同一连接器上的不同位置弹性抓和卡框可以同时设置,不做限定。但是通常来说在同一连接器上设置同一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所述弹性爪301发生弹性形变穿过所述卡框302、所述凸起303与所述卡框302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器设置有两个对接端(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优选是两个对接端相同,这样可以分别连接带有导线的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起到中间过渡连接的效果让两根导线连接到一起,第二连接器在制造的时候按照长短调节,就可以实现不同长度导线的布局;现场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如图1—图1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至少设置两个,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周向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固定结构的两个分部件(弹性爪和卡框)分置于第一连接器上和第二连接器上,相互对应设置。
如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呆结构400,所述防呆结构包括“T”形凸起401,以及对应的“T”形凹槽402,分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端面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端为圆形(如图1—图3所示)、方形(如图4—图6所示)、扁椭圆形(如图7—图9所示)中的任意一种。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线202外套有铠管203。铠管203优选地采用可弯曲金属素材管,材质采用镀锌钢带或SUS不锈钢,同时也包含基于金属素材管并在最外层包裹阻燃PVC 的复合型可弯曲金属管,也可以是阻燃塑胶或其他材质的可弯曲柔性管。铠管可有效的保护导线不受损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外包裹有金属壳。增加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为一芯、两芯、三芯、四芯、五芯、六芯中任意一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三对接端互为公头和母头,所述第二对接端和所述第三对接端互为公头和母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金属针1011,所述金属针固定在本体上,从本体向上延伸在所述金属针四周形成壳体;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和所述第二对接端102结构相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对接端201包括第三本体,在所述第三本体上设置金属针孔 2011,导线末端位于金属针孔底端。
本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金属针在本体内部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其中第二连接器中的导线同样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一端设置第一对接端(101)、另一端设置第二对接端(102);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一端设置第三对接端(201)、另一端接有导线(202);
所述第三对接端(201)与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和所述第二对接端(102)分别对接、让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器(200),让两第二连接器(200)的导线(202)导通;
还包括固定结构(300),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弹性爪(301)和卡框(302),
弹性爪(301)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自由端上设置有凸起(303),弹性爪(301)与卡框(302)分置于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上,所述弹性爪(301)发生弹性形变穿过所述卡框(302)、所述凸起(303)与所述卡框(302)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00)至少设置两个,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周向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呆结构(400),所述防呆结构包括“T”形凸起(401),以及对应的“T”形凹槽(402),分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对接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01)为圆形、方形、扁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线(202)外套有铠管(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之外包裹有金属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02)为一芯、两芯、三芯、四芯、五芯、六芯中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和所述第三对接端(201)互为公头和母头,所述第二对接端(102)和所述第三对接端(201)互为公头和母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101)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金属针(1011),所述金属针固定在本体上,从本体向上延伸在所述金属针四周形成壳体;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接端(201)包括第三本体,在所述第三本体上设置金属针孔(2011),导线末端位于金属针孔底端。
CN202220729430.7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双向连接器 Active CN217691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9430.7U CN217691702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双向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9430.7U CN217691702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双向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702U true CN217691702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2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9430.7U Active CN217691702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双向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91702U (zh) 一种双向连接器
CN217010262U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快装电气管线
CN110534937A (zh) 一种防水型接线端子
CN213460375U (zh) 预制装配式电缆线管插头结构
CN213459133U (zh) 一种扁平线束定制结构
CN105703089B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缆与高温电线连接方式及其加工工艺
CN211655261U (zh) 一种车载通讯线
US4462655A (en) Cable preconnectorization apparatus
CN211508552U (zh) 安装有加强肋结构的mpp管
CN201011533Y (zh) 一种用于引入光缆的连接头装置
CN105305112B (zh) 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光电混合线缆的连接装置
CN212343300U (zh) 一种方便快速连接的防水接头
CN216981461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快装电气管线
CN217468940U (zh) 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
KR100795507B1 (ko) 콘넥터가 슬라이드식으로 결합되는 단자함
CN213845761U (zh) 一种便于连接外部电源的通信线
CN110768077A (zh) 一种高压线束改制的制作方法
CN21706275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气快装转接装置
CN219833247U (zh) 一种显示屏线束
CN217034344U (zh) 一种八芯多分支长度的光纤光缆组件
CN21778920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气快装管线、连接装置和系统
CN220291233U (zh) 一种带夹头的连接线
CN216389782U (zh) 一种网线接插件
CN211126382U (zh) 一种多头通信线缆
CN217387816U (zh) 一种高可靠性模拟信号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