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400U -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400U
CN217691400U CN202221504523.6U CN202221504523U CN217691400U CN 217691400 U CN217691400 U CN 217691400U CN 202221504523 U CN202221504523 U CN 202221504523U CN 217691400 U CN217691400 U CN 217691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plate body
battery module
clamp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45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邦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45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包括压紧面和夹持面,所述压紧面与夹持面相互平行,夹持面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端板本体沿防滑条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相互平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夹持面所在平面平行,两个凹槽同一端均与端板本体的表面相互连通。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端板将夹持用凹槽设置在端板本体的端面,因此不会终端防滑条,使防滑条结构更加完整,防滑效果好的同时,端板本体的结构强度更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无约束电池模组在结构上进行简化,直接省去了侧板和固定用扎带,因此,为了使其能够满足移载的要求,在端板表面会加工出对应的凹槽,用于与夹爪相互配合,夹爪嵌入在端板的凹槽内,然后夹爪夹紧,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进行夹持。该夹持方式使得端板表面沿水平方向加工形成的防滑条结构不再连续,对应的,防滑条的防滑效果变差,其次,凹槽结构沿宽度方向贯穿后有可能会直接使端板开槽位置的厚度变薄,直接影响端板的结构强度。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无约束电池模组,同时能够保留良好的端面摩擦力和整体结构强度的端板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端面摩擦力可以有效保留,同时具有良好结构强度的电池模组端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其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包括压紧面和夹持面,所述压紧面与夹持面相互平行,夹持面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端板本体沿防滑条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相互平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夹持面所在平面平行,两个凹槽同一端均与端板本体的表面相互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防滑条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滑条远离夹持面的一侧设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背向凹槽与端板本体表面连通的一端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楔形面与夹持面所成角度为105-150°。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滑条靠近凹槽与端板本体表面连通的一侧设置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与夹持面相互垂直。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滑条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防滑条的数量为四个。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多个防滑条在夹持面上沿垂直于防滑条长度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凹槽与端板本体表面连通的一端开口边缘经过倒角或圆角处理并形成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池模组端板基础上,将设置在表面的夹持用槽体结构设置在端板本体的端面,从而可以使防滑条的结构保持连续完整,相比现有技术中间断设置的防滑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条能够提供更大的摩擦力,同时防滑条与端板本体配合,可以提高端板沿防滑条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凹槽设置在端板本体的两端部,从而可以直接避免在端板本体的表面开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端板本体中间部分结构更加完整,因此中间部分的结构强度也更强,凹槽设置在两端,夹爪依然可以嵌入其中并对夹持在中间的电池进行夹紧操作,并不影响端板本体的正常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防滑条平行设置多条,一方面可以增强端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摩擦力,其次,为了是防滑条能够方便嵌入到电池组的安装工位中,还在防滑条的表面设置有楔形面,利用楔形面的斜面效应使其更容易嵌入到安装工位中,而抵持面则可以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端板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端板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端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端板的侧视图。
图中:1-端板本体、11-压紧面、12-夹持面、13-防滑条、14-凹槽、131-楔形面、132-抵持面、141-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4,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端板,其包括: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包括压紧面11和夹持面12,所述压紧面11与夹持面12相互平行,夹持面12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条13,端板本体1沿防滑条13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凹槽14相互平行,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夹持面12所在平面平行,两个凹槽14同一端均与端板本体1的表面相互连通。
以上实施方式中,凹槽14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口的一端朝上设置,端板本体1的压紧面11抵持在电池模组的端面上,在对模组进行运输时,夹爪结构自上而下嵌入端板本体1两端的凹槽14内,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夹爪相向施力,从而夹紧电池模组,位于同一端板本体1两侧的夹爪相向施力从而夹紧端板本体1,该夹持结构使夹爪与端板本体1的夹持面12相互不接触,因此其表面设置的防滑条13可以保持结构完整,防滑条13还可以对端板本体沿防滑条13的长度方向进行结构加强。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防滑条13的长度方向垂直。
以上实施方式中,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夹紧电池组的夹爪的嵌入方向、电池组的安装嵌入方向均相同,因此,防滑条13的长度方向与凹槽14的长度方向垂直时,防滑条13对电池组在安装到位后起到的防滑效果最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条13远离夹持面12的一侧设有楔形面131,所述楔形面131背向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端设置。
以上实施方式中,当电池组被嵌入安装至对应的工位内时,防滑条13需要先嵌入工位内,然后再与工位内对应的定位槽配合,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为了让防滑条13更容易嵌入至对应的工位,在其端部设置楔形面131,利用楔形面131的斜面效应,从而使防滑条13的嵌入更加顺畅,阻力更小,楔形面131与夹持面12成钝角。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形面131与夹持面12所成角度为105-150°。
以上实施方式中,楔形面131与夹持面12的角度为105-150°时,楔形面131容易进行导向,同时楔形面131部分的结构强度具有保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条13靠近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侧设置有抵持面132,所述抵持面132与夹持面12相互垂直。
以上实施方式中,防滑条13的防滑作用远离是,电池模组在嵌入至对应的安装工位后,防滑条13对应的嵌入至一个对应的安装槽内,从而可以使防滑条13可以沿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对应的安装槽之间相互抵持,达到增大阻力的作用,该安装槽可以是加工形成,也可以是自然形成,例如防滑条13直接压紧在安装工位的侧壁上,从而是对应的侧壁发生形变形成安装槽,而为了使防滑条13能够在沿凹槽14长度方向上提供更多的阻力,防滑条13靠近凹槽14开口的一面设置抵持面132,垂直于夹持面12设置的抵持面132可以与与防滑条13端部接触的结构之间更容易形成抵紧结构,从而增大摩擦力。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条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以上实施方式中,防滑条13数量不少于一个时,一方面可以对端板本体1提供个更好的结构强度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大的防滑阻力。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条13的数量为四个。
以上实施方式中,较优的实施方式中,防滑条13的数量为四个。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防滑条13在夹持面12上沿垂直于防滑条13长度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端开口边缘经过倒角或圆角处理并形成导向面141。
以上实施方式中,由于凹槽14设置在端板本体1的两端表面,因此该槽体相比在夹持面12上开槽而言,槽体结构更小,夹爪嵌入时准确度要求更高,为了使夹爪的嵌入更加顺畅,因此在凹槽14的开口处进行倒角或圆角处理,形成导向面141,方便夹爪的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包括压紧面(11)和夹持面(12),所述压紧面(11)与夹持面(12)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夹持面(12)的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条(13),端板本体(1)沿防滑条(13)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凹槽(14)相互平行,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夹持面(12)所在平面平行,两个凹槽(14)同一端均与端板本体(1)的表面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的长度方向与防滑条(13)的长度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13)远离夹持面(12)的一侧设有楔形面(131),所述楔形面(131)背向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端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面(131)与夹持面(12)所成角度为105-15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13)靠近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侧设置有抵持面(132),所述抵持面(132)与夹持面(12)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1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13)的数量为四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防滑条(13)在夹持面(12)上沿垂直于防滑条(13)长度方向平行等间距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与端板本体(1)表面连通的一端开口边缘经过倒角或圆角处理并形成导向面(141)。
CN202221504523.6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Active CN217691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4523.6U CN21769140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4523.6U CN21769140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400U true CN21769140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4523.6U Active CN21769140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87451A3 (en) Electrode plate unit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76914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EP0926764A3 (e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DE60000929D1 (de) Batterieseparator mit verstärktem schulterbereich
CN216034474U (zh) 一种组装式微型平台搬运装置
CN214137759U (zh) 一种适于导电泡棉粘合的治具
US4750006A (en) Platen for recording device
CN214227254U (zh) 一种连接器按钮结构
CN210297788U (zh) 手机无线通讯装置
EP3770990B1 (en) Buffer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CN210279179U (zh) 用于填料支架的夹具
CN108551016B (zh) 一种导电片
CN213387101U (zh) 一种易撕静音胶带
CN214080997U (zh) 一种飞机零件加工用工装
CN2260188Y (zh) 带软垫片夹具
CN210779815U (zh) 一种卡线器
CN213628615U (zh) 一种具有挡板限位的扁线弹簧
CN217508134U (zh) 组合型线卡
CN218056371U (zh) 一种存储架和存储仓
CN210634297U (zh) 一种会计用票夹
CN215623463U (zh) 一种具有倒扣结构的吸塑托盘
CN217711303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钢板裁剪后的连接密封件
CN211343820U (zh) 一种汽车制动器摩擦面片
CN214311793U (zh) 一种u盘用的芯片安装夹
CN216597131U (zh) 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