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9517U - 光纤接续子 - Google Patents

光纤接续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9517U
CN217689517U CN202221659526.7U CN202221659526U CN217689517U CN 217689517 U CN217689517 U CN 217689517U CN 202221659526 U CN202221659526 U CN 202221659526U CN 217689517 U CN217689517 U CN 217689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channel
ferrule
optical fibe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95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冬青
蒲维
孙建华
姚秋飞
丛春燕
刘月祥
刘晓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95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9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9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9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子。光纤接续子包括:接续主体,具有沿接续主体的轴向贯通的接续通道;两个固定组件,沿接续通道的轴线方向,接续主体的相对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结构和插芯,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并供光缆的光纤穿出,插芯具有能够穿设光纤的待接续端的轴向通道,固定结构与接续主体可拆卸地连接,至少部分插芯穿设在接续通道内,插芯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两个插芯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以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光纤接续子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光纤接续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接续子。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的大规模建设,网络正在深入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光纤网络的部署,光缆的布放和后期维护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光纤接续子是光通信的重要部件,使用量随着行业的增长大幅增加。
现有光纤接续子是在现场进行光纤切割,接续子接续质量是靠光纤匹配膏和光纤切割端面来保证的,但切割端面质量经常无法得到保证,且一些低质的匹配膏在使用一段时间有损失的风险,因而会导致线路错误引起的通信故障,造成线路通信质量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光纤接续子,来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接续子,通过该光纤接续子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子,包括:接续主体,具有沿接续主体的轴向贯通的接续通道;两个固定组件,沿接续通道的轴线方向,接续主体的相对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结构和插芯,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并供光缆的光纤穿出,插芯具有能够穿设光纤的待接续端的轴向通道,固定结构与接续主体可拆卸地连接,至少部分插芯穿设在接续通道内,插芯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两个插芯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以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
进一步地,固定结构包括:支持件,与接续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插芯安装结构,具有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容纳通道,容纳通道与轴向通道连通,插芯固定安装在插芯安装结构的一端,插芯安装结构的另一端与支持件活动配合,以使插芯相对于支持件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在插芯安装结构的外周,支持件上设有限位孔,弹性件的部分结构和插芯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均位于限位孔内;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孔的内壁面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插芯安装结构的外壁面抵接或连接,弹性件能够向插芯安装结构施加使插芯安装结构朝向接续主体移动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插芯安装结构的外壁面上设有轴向限位端面,轴向限位端面能够与弹性件抵接,以对弹性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插芯安装结构包括:插芯尾柄,插芯固定设置在插芯尾柄上,插芯尾柄上设有第一固定通道,第一固定通道与插芯的轴向通道连通,第一固定通道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卡件;锁套,套设在插芯尾柄的外周,锁套能够与第一弹性卡件抵接,以使第一弹性卡件向第一固定通道的径向内侧收缩,第一弹性卡件能够将光缆锁紧在第一固定通道内。
进一步地,插芯尾柄上还设有插芯固定孔,插芯固定安装在插芯固定孔内,插芯固定孔与第一固定通道连通形成容纳通道。
进一步地,接续主体包括:支撑结构,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通孔,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套管,固定安装在安装通孔内,套管的内腔形成接续通道。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壳体,具有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安装通道,壳体与固定结构卡接;安装件,固定设置在安装通道内,安装通孔设置在安装件上,安装通孔与安装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支持件具有第二固定通道,第二固定通道与插芯安装结构的第一固定通道连通;支持件的远离接续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绕第二固定通道的轴线间隔设置并形成用于夹持光缆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与第二固定通道连通;固定结构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与支持件可拆卸地连接,锁紧件能够与第二弹性卡件抵接,使第二弹性卡件向第二固定通道的径向内侧收缩,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共同作用能够将光缆锁紧在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卡件的朝向第二固定通道的一侧设有筋条,筋条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通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和/或,锁紧件为锁紧螺帽,支持件的外壁面上设有螺纹,锁紧螺帽与支持件螺纹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光缆,通过接续主体能够将两个固定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将两个光缆的光纤接续在一起的目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并供光缆的光纤穿出,穿出的光纤的待接续端穿设在插芯的轴向通道内,两个插芯穿设在接续通道内并能够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从而能够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插芯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可活动,这样,两个插芯之间柔性抵接,使两个光纤弹性内接,能够防止插芯和光纤的接续端受损,并能够保证实现有效的接续。通过该光纤接续子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接续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插芯、插芯安装结构和限位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插芯尾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插芯尾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接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接续主体的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1的光纤接续子的支持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9的支持件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接续主体;11、支撑结构;111、安装通孔;112、壳体;113、安装通道;114、安装件;115、卡孔;12、套管;20、固定组件;22、插芯;23、支持件;231、限位孔;232、第二固定通道;233、第二弹性卡件;234、筋条;235、凸台;24、插芯安装结构;241、插芯尾柄;242、第一固定通道;243、第一弹性卡件;244、锁套;245、限位端面;246、插芯固定孔;25、弹性件;26、锁紧件;30、限位帽;100、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随着光通信的大规模建设,网络正在深入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光纤网络的部署,光缆的布放和后期维护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光纤接续子是光通信的重要部件,使用量随着行业的增长大幅增加。
现有光纤接续子是在现场进行光纤切割,接续子接续质量是靠光纤匹配膏和光纤切割端面来保证的,但切割端面质量经常无法得到保证,且一些低质的匹配膏在使用一段时间有损失的风险,因而会导致线路错误引起的通信故障,造成线路通信质量下降。并且现有的光纤接续子通用性不强,对不同光缆结构的适应性较差,接续子的抗拉强度较低,安全性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子,该光纤接续子安装方便、安全性能好、适用性强,且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纤接续子包括接续主体10和两个固定组件20,接续主体10具有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贯通的接续通道;沿接续通道的轴线方向,接续主体10的相对两端均连接有固定组件20;其中,固定组件20包括固定结构和插芯22,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100并供光缆100的光纤穿出,插芯22具有能够穿设光纤的待接续端的轴向通道,固定结构与接续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至少部分插芯22穿设在接续通道内,插芯22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可活动地设置;两个插芯22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以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
上述设置中,固定组件20用于固定光缆100,通过接续主体10能够将两个固定组件20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将两个光缆100的光纤接续在一起的目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100并供光缆100的光纤穿出,穿出的光纤的待接续端穿设在插芯22的轴向通道内,两个插芯22穿设在接续通道内并能够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从而能够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固定结构与接续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固定结构,也就是能够便于安装光缆100。插芯22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可活动,这样,两个插芯22之间柔性抵接,使两个光纤弹性内接,能够防止插芯22和光纤的接续端受损,并能够保证实现有效的接续。通过该光纤接续子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支持件23和插芯安装结构24,支持件23与接续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插芯安装结构24具有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延伸的容纳通道,容纳通道与轴向通道连通,插芯22固定安装在插芯安装结构24的一端,插芯安装结构24的另一端与支持件23活动配合,以使插芯22相对于支持件23可活动地设置。
上述设置中,支持件23与接续主体10连接,将插芯安装结构24和插芯22安装在支持件23与接续主体10之间,容纳通道与轴向通道连通,光纤能够穿设在容纳通道与轴向通道内。插芯22固定安装在插芯安装结构24上,插芯安装结构24对插芯22具有安装和支撑的作用。插芯安装结构24与支持件23活动配合,插芯安装结构24带动插芯22能够相对于支持件23活动,从而实现插芯22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可活动的目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还包括弹性件25,弹性件25设在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周,支持件23上设有限位孔231,弹性件25的部分结构和插芯安装结构24的部分结构均位于限位孔231内;弹性件25的一端与限位孔231的内壁面抵接,弹性件25的另一端与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壁面抵接,弹性件25能够向插芯安装结构24施加使插芯安装结构24朝向接续主体10移动的作用力。
上述设置中,弹性件25的部分结构和插芯安装结构24的部分结构均位于限位孔231内,限位孔231不仅具有对弹性件25的限位作用,还具有对插芯安装结构24相对于支持件23活动的导向作用。弹性件25设在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周,弹性件25能够向插芯安装结构24施加使插芯安装结构24朝向接续主体10移动的作用力,在弹性件25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使插芯安装结构24与支持件23活动配合的目的。
优选地,弹性件25为套设在插芯安装结构24的插芯尾柄241外周的弹簧。
当然,在本申请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弹性件25的另一端与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壁面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壁面上设有轴向限位端面245,轴向限位端面245能够与弹性件25抵接,以对弹性件25进行限位。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芯安装结构24包括插芯尾柄241和锁套244,插芯22固定设置在插芯尾柄241上,插芯尾柄241上设有第一固定通道242,第一固定通道242与插芯22的轴向通道连通,第一固定通道242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卡件243;锁套244套设在插芯尾柄241的外周,锁套244能够与第一弹性卡件243抵接,以使第一弹性卡件243向第一固定通道242的径向内侧收缩,第一弹性卡件243能够将光缆100锁紧在第一固定通道242内。
上述设置中,第一固定通道242与插芯22的轴向通道连通,光缆100能够穿出第一固定通道242并最终使光纤的待接续端穿设在插芯22的轴向通道内。锁套244套设在插芯尾柄241的外周并与第一弹性卡件243抵接,使第一弹性卡件243向第一固定通道242的径向内侧收缩,第一弹性卡件243能够与光缆100抵接,并最终将光缆100锁紧在第一固定通道242内,从而实现插芯安装结构24固定光纤的作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端面245设置在插芯尾柄241上。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芯尾柄241上还设有插芯固定孔246,插芯22固定安装在插芯固定孔246内,插芯固定孔246与第一固定通道242连通形成容纳通道。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插芯尾柄241包括第一空心圆柱体和第二空心圆柱体,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外径,第一空心圆柱体和第二空心圆柱体相连接形成台阶式外表面,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通过轴向限位端面245与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连接,第一空心圆柱体的内腔形成第一固定通道242,第二空心圆柱体的内腔形成插芯固定孔246,插芯固定孔246用来对插芯22压入插芯尾柄241时进行限位,第一空心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带凸台的第一弹性卡件243,当光纤穿入插芯22后,锁套244沿着第一空心圆柱体向前推,使得第一弹性卡件243向内弹,从而锁紧光纤紧包护套。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接续主体10包括支撑结构11和套管12,支撑结构1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通孔111,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11可拆卸地连接;套管12固定安装在安装通孔111内,套管12的内腔形成接续通道。
上述设置中,支撑结构11用于安装和支撑套管12。两个插芯22在套管12的内腔中实现对接。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11可拆卸地连接,实现将固定组件20安装至接续主体10的目的。
优选地,套管12为陶瓷套管。
如图4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纤接续子的插芯22在工厂压入插芯尾柄241,套管12压入支撑结构11的安装通孔111内,限位帽30戴在插芯22上,以散装的方式发货,用户现场操作,实现光纤连接。当未组装时,插芯22的远离插芯尾柄241的一端外佩戴有限位帽30,光纤穿入插芯22内,光纤的待接续端与限位帽30的内壁接触,限位帽30能够对插芯22和光纤进行保护,防止插芯22和光纤受损,并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插芯22内,避免污染,同时,限位帽30的与光纤的待接续端接触的内壁向限位帽30的内腔中凸出,限位帽30佩戴在插芯22上时,限位帽30能够避免光纤的待接续端从插芯22内穿出,保证两个光纤的端面对接。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1包括壳体112和安装件114,壳体112具有沿接续主体10的轴向延伸的安装通道113,壳体112与固定结构卡接;安装件114固定设置在安装通道113内,安装通孔111设置在安装件114上,安装通孔111与安装通道113连通。
上述设置中,壳体112与固定结构卡接,实现固定结构与支撑结构11可拆卸连接的目的。固定结构的部分结构位于安装通道113内。套管12固定安装在安装件114上,安装通孔111与安装通道113连通,便于安装固定结构并使插芯22伸入套管12的内腔中。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件114为安装法兰,安装法兰设置在壳体112的内部中间,安装法兰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11,安装通孔111为圆柱孔,用来放置套管12,壳体112内部两端设置有安装通道113,安装通道113为方形孔,在壳体112两侧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卡孔115,卡孔115为长方形孔,用来与支持件23连接固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持件23具有第二固定通道232,第二固定通道232与插芯安装结构24的第一固定通道242连通;支持件23的远离接续主体10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绕第二固定通道232的轴线间隔设置并形成用于夹持光缆100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与第二固定通道232连通;固定结构还包括锁紧件26,锁紧件26与支持件23可拆卸地连接,锁紧件26能够与第二弹性卡件233抵接,使第二弹性卡件233向第二固定通道232的径向内侧收缩,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共同作用能够将光缆100锁紧在夹持空间内。
上述设置中,夹持空间、第二固定通道232与第一固定通道242依次连通,光缆100能够依次穿过夹持空间、第二固定通道232与第一固定通道242,并最终被固定在夹持空间、第二固定通道232和第一固定通道242内。锁紧件26与支持件23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锁紧件26。当将锁紧件26安装在支持件23上时,锁紧件26与第二弹性卡件233抵接,第二弹性卡件233向第二固定通道232的径向内侧收缩,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共同作用将光缆100锁紧在第二固定通道232内。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卡件233的朝向第二固定通道232的一侧设有筋条234,筋条23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通道232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当第二弹性卡件233锁紧光缆100时,筋条234镶入光缆100的护套中,能够增加抗拉性能。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紧件26为锁紧螺帽,支持件23的外壁面上设有螺纹,锁紧螺帽与支持件23螺纹连接。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持件23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围成夹持空间,并且第二弹性卡件233的朝向夹持空间的一侧设置有筋条234,第二弹性卡件233用来固定光缆100的护套。支持件23中部设置有外螺纹,与锁紧螺帽上的内螺纹相配,支持件23与锁紧螺帽配合可固定光缆100中的加强构件,锁紧螺帽与支持件23拧紧时,支持件23尾部开口变窄,从而压紧光缆100的护套,此时筋条234镶入光缆100的护套中,增加抗拉性能。支持件23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通道232和限位孔231,第二固定通道232和限位孔231是贯通的,限位孔231用来放置弹性件25,支持件23的前端外侧设置有对称的凸台235,与壳体112上的卡孔115相适配,用来固定壳体112和支持件2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纤接续子采取现场组装方式,可采用熔端机对光纤端面进行处理后进行组装对接,也可以采取固化研磨后进行组装。
具体地,采用熔端机对光纤端面进行处理后进行组装对接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螺紧螺帽、支持件穿入光缆;
2、按工艺模板开剥光缆单元,开剥时内单元紧包护套留取长度为20mm,芳纶留取长度约为12mm,光纤留取长度约为25mm;
3、将光缆放入定长导轨条,切割刀对光纤进行切割;
4、用熔端机对光纤切割端面进行处理,去除锐边,使光纤端面成圆弧状,同时去除灰尘;
5、将弹簧、锁套穿入光缆;
6、将光纤从插芯尾柄尾部的孔内穿入插芯内,光纤顶上限位帽内端的球形面上,使得光纤端面略低于插芯表面;
7、将锁套沿着插芯尾柄向前推,使得插芯尾柄上的第一弹性卡件锁紧光纤紧包护套;
8、将插芯插入支撑结构内的陶瓷套管内;
9、将支持件向前推进支撑结构内,支持件上对称的凸台落入支撑结构上对称的卡孔内,形成固定;
10、将芳纶理顺放在支持件的螺纹外侧,将锁紧螺帽向前推,旋拧固定在支持件上;
11、一端操作完成,另一端执行同样操作,即可完成光纤的接续。
具体地,采取固化研磨后进行组装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螺紧螺帽、支持件穿入光缆;
2、按工艺模板开剥光缆单元,开剥时内单元紧包护套留取长度为20mm,芳纶留取长度约为12mm,光纤留取长度约为15mm;
3、再用注胶针往插芯内注胶;
4、将弹簧、锁套穿入光缆;
5、将光纤从插芯尾柄尾部的孔内穿入插芯内;
6、用固化炉对插芯进行固化,使得光纤固定在插芯内;
7、用研磨机对光纤和插芯进行研磨,处理插芯和光纤端面;
8、将锁套沿着插芯尾柄向前推,使得插芯尾柄上的第一弹性卡件锁紧光纤紧包护套;
9、将插芯插入支撑结构内的陶瓷套管内;
10、将支持件向前推进支撑结构内,支持件上对称的凸台落入支撑结构上对称的卡孔内,形成固定;
11、将芳纶理顺放在支持件的螺纹外侧,将锁紧螺帽向前推,旋拧固定在支持件上;
12、一端操作完成,另一端执行同样操作,即可完成光纤的接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纤接续子具有以下优点:
1、内部无匹配膏,也就无匹配膏损失造成的通信质量降低的风险;
2、采用弹性内接,待接续的两根光缆,通过插芯和陶瓷套管实现连接。接续子施工时切割端面的处理方式灵活,可采用现场熔端方式安装,也可以采用现场研磨方式安装,光纤端面质量稳定。光纤的表面经过熔端机处理或研磨,对接的插入损耗小于0.1dB,回波损耗大于50dB;
3、光缆的加强构件通过螺纹或支持件尾端的设置,采用螺帽固定,使得接续子能承受60N的拉力;
4、插芯尾柄上设置有带凸台的第一弹性卡件,当光纤穿入插芯后,锁套沿着第一空心圆柱体向前推,使得第一弹性卡件向内弹,从而锁紧光纤紧包护套;
5、采取现场组装方式,可采用熔端机对光纤端面进行处理后进行组装对接,也可以采取固化研磨后进行组装,施工方工可根据需求确定,该产品适合2*3mm皮线光缆、2*1.6mm皮线光缆、
Figure BDA0003721223040000081
圆形缆、
Figure BDA0003721223040000082
圆缆的光纤的冷接续,可承受60N的拉力;同时也适用
Figure BDA0003721223040000083
光缆冷接续,可承受4N的拉力,通用性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光纤接续子适用于各种光纤传输设备,可用于各种场合的通信传输连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光纤,通过接续主体能够将两个固定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将两个光纤接续在一起的目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纤并供光纤穿出,穿出的光纤的待接续端穿设在插芯的轴向通道内,两个插芯穿设在接续通道内并能够在接续通道内抵接,从而能够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插芯相对于至少部分固定结构沿接续主体的轴向可活动,这样,两个插芯之间柔性抵接,使两个光纤弹性内接,能够防止插芯和光纤的接续端受损,并能够保证实现有效的接续。通过该光纤接续子能够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保证线路通信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续主体(10),具有沿所述接续主体(10)的轴向贯通的接续通道;
两个固定组件(20),沿所述接续通道的轴线方向,所述接续主体(10)的相对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组件(20);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固定结构和插芯(22),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光缆(100)并供所述光缆(100)的光纤穿出,所述插芯(22)具有能够穿设光纤的待接续端的轴向通道,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接续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插芯(22)穿设在所述接续通道内,所述插芯(22)相对于至少部分所述固定结构沿所述接续主体(10)的轴向可活动地设置;
两个所述插芯(22)在所述接续通道内抵接,以使对应的两个光纤实现接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支持件(23),与所述接续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
插芯安装结构(24),具有沿所述接续主体(10)的轴向延伸的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与所述轴向通道连通,所述插芯(22)固定安装在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一端,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件(23)活动配合,以使所述插芯(22)相对于所述支持件(23)可活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还包括弹性件(25),所述弹性件(25)设在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周,所述支持件(23)上设有限位孔(231),所述弹性件(25)的部分结构和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部分结构均位于所述限位孔(231)内;
所述弹性件(25)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231)的内壁面抵接,所述弹性件(25)的另一端与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壁面抵接或连接,所述弹性件(25)能够向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施加使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朝向所述接续主体(10)移动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外壁面上设有轴向限位端面(245),所述轴向限位端面(245)能够与所述弹性件(25)抵接,以对所述弹性件(25)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包括:
插芯尾柄(241),所述插芯(22)固定设置在所述插芯尾柄(241)上,所述插芯尾柄(241)上设有第一固定通道(242),所述第一固定通道(242)与所述插芯(22)的轴向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固定通道(242)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卡件(243);
锁套(244),套设在所述插芯尾柄(241)的外周,所述锁套(244)能够与所述第一弹性卡件(243)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卡件(243)向所述第一固定通道(242)的径向内侧收缩,所述第一弹性卡件(243)能够将光缆(100)锁紧在所述第一固定通道(24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尾柄(241)上还设有插芯固定孔(246),所述插芯(22)固定安装在所述插芯固定孔(246)内,所述插芯固定孔(246)与所述第一固定通道(242)连通形成所述容纳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主体(10)包括:
支撑结构(1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通孔(111),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11)可拆卸地连接;
套管(1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11)内,所述套管(12)的内腔形成所述接续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
壳体(112),具有沿所述接续主体(10)的轴向延伸的安装通道(113),所述壳体(112)与所述固定结构卡接;
安装件(114),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113)内,所述安装通孔(111)设置在所述安装件(114)上,所述安装通孔(111)与所述安装通道(11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件(23)具有第二固定通道(232),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与所述插芯安装结构(24)的第一固定通道(242)连通;所述支持件(23)的远离所述接续主体(10)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卡件(233),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件(233)绕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的轴线间隔设置并形成用于夹持光缆(100)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连通;
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锁紧件(26),所述锁紧件(26)与所述支持件(2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锁紧件(26)能够与所述第二弹性卡件(233)抵接,使所述第二弹性卡件(233)向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的径向内侧收缩,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件(233)共同作用能够将光缆(100)锁紧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接续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卡件(233)的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的一侧设有筋条(234),所述筋条(23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通道(232)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和/或,
所述锁紧件(26)为锁紧螺帽,所述支持件(23)的外壁面上设有螺纹,所述锁紧螺帽与所述支持件(23)螺纹连接。
CN202221659526.7U 2022-06-29 2022-06-29 光纤接续子 Active CN217689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9526.7U CN217689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光纤接续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9526.7U CN217689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光纤接续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9517U true CN21768951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9526.7U Active CN217689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光纤接续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9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0960B1 (en) Pre-connectorized optical fibre cable, and kit for the deployment thereof
US8944703B2 (en)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fiber connector
RU2577388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коннектор с элементом сплайса для оконцовки кабеля с защитной оболочкой на месте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US8118494B2 (en) Remote grip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JP4503648B2 (ja) 光コネクタ
US4127319A (en) Termination means for fiber optic bundle
US20150293310A1 (en) Optical connector
CN110208913B (zh) 一种现场施工的光纤连接器
WO2021018015A1 (zh) 一种光纤连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
CN114035279A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CN112083531B (zh) 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
WO2001061813B1 (en) Adapter retaining method and pull-protector for fiber optic cable
EP4134717A1 (en) Prefabricated connector, coupler, and prefabricate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7689517U (zh) 光纤接续子
CN110494782A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装置
EP2914994B1 (en) Terminus assembly for terminating an optical cable
KR101132835B1 (ko) 광 커넥터
CN214586141U (zh) 光缆连接装置
CN211528753U (zh) 光纤适配器及光缆终端盒
KR20090061930A (ko) 광 케이블 매칭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컨넥터
US20170160476A1 (en) Optical adaptor for mounting to a receptacle to optically couple connectorized optical cables
JP4255803B2 (ja) 光コネクタ
CN111880264A (zh) 免压接结构的光纤活动连接器
CN109143480B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KR101071592B1 (ko) 광섬유 접속용 기계식 접속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