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6196U -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6196U
CN217686196U CN202221403818.4U CN202221403818U CN217686196U CN 217686196 U CN217686196 U CN 217686196U CN 202221403818 U CN202221403818 U CN 202221403818U CN 217686196 U CN217686196 U CN 217686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cooling
reation kettle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38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沸潮
袁峰
阮利苹
沈国校
阮海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we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w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we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w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38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6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6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6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涉及立式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两个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与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所述冷却辅助结构包括连接侧块,所述连接侧块的内部与冷却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
现有技术中,立式反应釜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需要使用水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水循环冷却装置对于冷却液的冷却的功率会逐步上升,从而使得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立式反应釜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需要使用水循环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水循环冷却装置对于冷却液的冷却的功率会逐步上升,从而使得现有的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两个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与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所述冷却辅助结构包括连接侧块,所述连接侧块的内部与冷却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所述卡接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所述反应釜底桶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所述反应釜端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杆,所述反应釜底桶与反应釜端桶的外环面均缠绕固定连接有水冷管。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冷却水箱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流出连接管,所述流出连接管与两个所述反应釜端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侧块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流入连接管,所述流入连接管与两个反应釜端桶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上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充口,所述补充口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封装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传递连接管的设置,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上的温度传递至传递连接管,从而增加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使得制冷较为均匀,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固定端杆的设置,用于将安装支架的上端进行加固,且配合安装底板的设置,能够将安装支架的下端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却辅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中连接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水循环冷却结构;11、反应釜底桶;12、反应釜端桶;13、水冷管;14、安装支架;15、固定端杆;16、传动电机;17、流入连接管;18、流出连接管;19、安装底板;110、水泵;111、补充口;112、封装盖;113、冷却水箱;
2、冷却辅助结构;21、连接侧块;22、半导体制冷片;23、传递连接管;24、卡接侧槽;25、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1,水循环冷却结构1包括安装支架14,安装支架14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9,两个安装底板1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110与冷却水箱113,冷却水箱113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2,冷却辅助结构2包括连接侧块21,连接侧块21的内部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出端连通,连接侧块2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24,卡接侧槽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冷却辅助结构2的具体设置和作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2的设置,用于在冷却液经过连接侧块21时,能沟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2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降温,从而增加冷却效果,且该方式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制冷时长,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升高速度较慢,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如图1-3所示,两个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23,安装支架14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11,反应釜底桶11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12,反应釜端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6,安装支架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杆15,反应釜底桶11与反应釜端桶12的外环面均缠绕固定连接有水冷管13,水泵110的输出端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连通,水泵1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流出连接管18,流出连接管18与两个反应釜端桶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侧块21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端口25,连接端口25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流入连接管17,流入连接管17与两个反应釜端桶1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冷却水箱113上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充口111,补充口111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封装盖112。
其整个水循环冷却结构1与冷却辅助结构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传递连接管23的设置,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22上的温度传递至传递连接管23,从而增加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使得制冷较为均匀,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通过固定端杆15的设置,用于将安装支架14的上端进行加固,且配合安装底板19的设置,能够将安装支架14的下端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水泵110带动两个反应釜端桶12内冷却液的流动,使得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经过水泵110进入冷却水箱113,通过冷却水箱113进行冷却,再经过连接侧块21,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2将冷却液进行进一步制冷,随后从连接端口25进入流入连接管17,从而进入反应釜端桶12内,进行循环制冷,在冷却液消耗时,将封装盖112打开,从补充口111注入冷却液,进行补充。
本技术方案中,传动电机16、水泵110、冷却水箱113以及半导体制冷片22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循环冷却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冷却结构(1)包括安装支架(14),所述安装支架(14)相邻两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19),两个所述安装底板(1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110)与冷却水箱(113),所述冷却水箱(113)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辅助结构(2),所述冷却辅助结构(2)包括连接侧块(21),所述连接侧块(21)的内部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侧块(2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侧槽(24),所述卡接侧槽(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递连接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4)内部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有反应釜底桶(11),所述反应釜底桶(11)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端桶(12),所述反应釜端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杆(15),所述反应釜底桶(11)与反应釜端桶(12)的外环面均缠绕固定连接有水冷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10)的输出端与冷却水箱(11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的管道固定连通,所述水泵(11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流出连接管(18),所述流出连接管(18)与两个所述反应釜端桶(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侧块(21)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端口(25),所述连接端口(25)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流入连接管(17),所述流入连接管(17)与两个反应釜端桶(1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113)上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补充口(111),所述补充口(111)的上端固定卡接有封装盖(112)。
CN202221403818.4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Active CN217686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3818.4U CN217686196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3818.4U CN217686196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6196U true CN21768619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3818.4U Active CN217686196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6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6196U (zh) 一种立式反应釜水循环冷却装置
CN204874762U (zh) 电解液加液循环冷却系统
CN210190216U (zh) 聚乙烯蜡热熔搅拌装置
CN109928099A (zh) 相变材料灌装设备
CN207698466U (zh) 一种可更换筛板的相变材料灌装设备
CN215087091U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制备用低温反应装置
CN214438935U (zh) 用于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热水自动供应装置
CN2171291Y (zh) 一种真空低温油炸装置
CN109611668A (zh) 一种带散热减震的反应装置
CN109928098A (zh) 可更换筛板的相变材料灌装设备
CN212640580U (zh) 一种水冷式高纯铝提纯装置
CN208694954U (zh) 一种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反应釜
CN213501091U (zh) 一种汽车驱动盘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N208183105U (zh) 电镀清洗槽加热装置
CN212548373U (zh) 硫酸锰高温高压结晶器
CN111850319A (zh) 一种水冷式高纯铝提纯装置
CN204125460U (zh) 一种提取硫酸软骨素用恒温反应装置
CN214588967U (zh) 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高效节能和膏机
CN205627901U (zh) 一种整体油浴式管道反应器
CN220634281U (zh) 一种低温合成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反应罐体
CN216458787U (zh) 一种硅油加工用恒温装置
CN214361397U (zh) 一种废物发酵恒温装置
CN217697949U (zh) 一种碳酸乙烯酯生产用纯化装置
CN209790926U (zh) 一种提纯用快速结晶釜
CN211725752U (zh) 一种新型玻璃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