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6088U -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6088U
CN217686088U CN202220422242.XU CN202220422242U CN217686088U CN 217686088 U CN217686088 U CN 217686088U CN 202220422242 U CN202220422242 U CN 202220422242U CN 217686088 U CN217686088 U CN 21768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ructural member
fastener
self
limi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22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静
马明明
马廷
艾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22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6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自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件,其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二结构件,用于与第一结构件抵靠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二孔,并且第二孔与第一孔相对;和紧固件,包括基座和自基座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卡扣部配置成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后,与第二结构件旋扣,以将第一结构件组装到第二结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工艺简单、可拆卸,避免了无法重复拆卸、难以进行返修等售后操作等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背景技术
为了固定与冰箱内胆装配的部件,例如将冷藏抽屉的滑轨座安装到冰箱内胆上,一般的装配方式是:采用机械固定即螺钉、销钉、铆钉等、或者非机械固定即超声焊接、胶水粘结等,来实现待装配部件的安装。然而,采用上述机械固定中的螺钉固定方式,存在多次拆卸导致滑牙或涉及到预先攻丝或嵌入螺母等复杂工艺;采用销钉、铆钉等机械固定方式或者非机械固定方式,存在无法重复拆卸,难以进行返修等售后操作等问题;采用上述装配方式都无法防水,容易收到冷藏室内的湿冷气体侵蚀,从而造成连接失效、冷气泄漏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拆卸的自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自限位的自锁连接结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件,其上开设有第一孔;
第二结构件,用于与第一结构件抵靠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二孔,并且第二孔与第一孔相对;和
紧固件,包括基座和自基座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卡扣部配置成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后,与第二结构件旋扣,以将第一结构件组装到第二结构件上。
进一步地,卡扣部包括与基座连接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末端的卡钩,卡钩自连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
进一步地,第二孔远离第一结构件一侧的外缘凸设有至少一个止挡结构,止挡结构呈前低后高的台阶状,包括前端设置有斜削面的第一台阶321和凸设在第一台阶后端的第二台阶;
其中第二台阶的前侧形成有自第二台阶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台阶的顶面的直立止挡面,在卡扣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时,止挡面抵住卡钩的侧面。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筋,并且第二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并且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与至少一个限位筋一一对应设置的;其中
限位筋配置成在卡扣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后,至少部分限位于第一限位槽内,以使紧固件与第二结构件相互锁定。
进一步地,第一孔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与至少一个限位筋一一对应设置;其中
限位筋还配置成在卡扣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后,至少部分限位于第二限位槽内,以使紧固件与第一结构件相互锁定。
进一步地,第一孔的内壁与第二孔的内壁至少部分地共面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第二孔和第一孔共面设置的部分内壁上并且正对设置;
连接部自基座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并具有与第二孔和第一孔共面设置的部分内壁相配合的侧壁,限位筋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于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孔的上表面与卡钩的下表面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卡扣部插入第一孔;
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限位筋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限位筋进入第一限位槽和/或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地,紧固件包括至少两个卡扣部,至少两个卡扣部沿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基座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紧固件包括两个卡扣部,两个卡扣部的连接部为自基座竖直向下凸出形成的形状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并且
第二孔为方形孔,其径向截面为第二条形;其中
第二条形的宽度不小于长方体的宽度,且不大于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条形的长度不小于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自锁连接结构还包括:
防水垫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于在将第一结构件组装到第二结构件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基座和第一结构件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结构件的远离第二结构件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其中
第一孔开设在凹槽的槽底,并且凹槽的槽深不小于基座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和
前述的自锁连接结构,自锁连接结构位于储物间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成包括其上开设有第一孔的第一结构件,其上开设有第二孔的第二结构件以及具有基座和自基座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紧固件,在需要将第一结构件组装到第二结构件上时,只需要先将第二结构件与第一结构件抵靠,并使第二孔与第一孔相对,再将紧固件的卡扣部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后,与第二结构件旋扣即可完成两个部件的装配,不需要预先攻丝或嵌入螺母等复杂工艺;利用旋扣紧固件的安装方式可以自由拆卸,方便后续的维护或送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通过设计成卡扣部包括与基座连接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末端的卡钩,卡钩自连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实现了利用紧固件的自身结构将两个部件连接到一起;通过在第二孔远离第一结构件一侧的外缘凸设有至少一个止挡结构,止挡结构呈前低后高的台阶状,包括前端设置有斜削面的第一台阶,实现了引导卡钩顺应斜削面的上坡方向旋转,并在旋转的同时压紧两个部件;止挡结构还包括凸设在第一台阶后端的第二台阶,其中第二台阶的前侧形成有自第二台阶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台阶的顶面的直立止挡面,在卡扣部穿过第一孔、第二孔并相对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时,止挡面抵住卡钩的侧面,阻止紧固件继续旋转,在预设角度α下紧固件可以紧紧地将两个部件安装在一起,实现了自定位式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避免了过度旋转造成的连接失效问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紧固件的第一姿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紧固件的第二姿态。
图4是图3所示的自锁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冰箱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可拆卸的自锁连接结构。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 的爆炸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锁连接结构 100,包括:第一结构件200、第二结构件300和紧固件400。
第一结构件200上开设有第一孔210,第二结构件300用于与第一结构件 200抵靠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二孔310,并且第二孔310与第一孔210相对。也就是说,在装配时,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300抵靠设置,并且第一孔 210与第二孔310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第一孔210设置成贯穿第一结构件200,第二孔310设置成贯穿第二结构件300。如图1所示,第一孔210沿第一装配方向①贯穿第一结构件200,第二孔310沿第一装配方向①贯穿第二结构件300。
紧固件400包括基座410和自基座410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420,卡扣部420配置成在穿过第一孔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后,与第二结构件300旋扣,以将第一结构件200组装到第二结构件300上。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均配置成允许紧固件400的卡扣部420以预设姿态穿过。预设姿态是指以卡扣部420正对第一孔210并摆放成可以无阻挡地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的姿态。
为了更好地说明,再参见图2和图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紧固件400的第一姿态,图 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紧固件400的第二姿态。图4是图3所示的自锁连接结构100的剖视示意图。图2中紧固件400所摆放的第一姿态展示了紧固件400以前文所述的预设姿态,将卡扣部420依次穿过摆放好位置的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之后的姿态。图3中紧固件400所摆放的第二姿态展示了紧固件400在达到第一姿态后旋转到预设角度α时的姿态。
在装配时,先将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300尽可能地贴紧设置,并且另第一孔210与第二孔310相对。然后根据第二孔310的姿态将紧固件400 摆正,再按照第一装配方向①将卡扣部420依次穿过相对设置好的第一孔210 和第二孔310,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在紧固件400达到图2中的第一姿态后,按照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400,以使卡扣部420的末端卡扣在第二结构件300的位于第二孔310外周的表面上,达到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此时,即可实现将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锁定在紧固件400的基座410 和卡扣部420的末端之间。也就是说,在紧固件400达到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之后,紧固件400的轴向移动被限制,不能直接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从第一孔 210和第二孔310中抽出;第一结构件200相对第二结构件300的轴向移动也被限制,即完成将第一结构件200组装到第二结构件300上的装配过程。
在拆卸时,或需要将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拆开时,先逆着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400,直到使得卡扣部420全部从第二结构件300的位于第二孔310外周的表面上脱离,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在紧固件400 达到图2中的第一姿态后,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抽出紧固件400,此时,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之间解除锁定,可以自由分离,从而实现了快捷地将第一结构件200从第二结构件300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通过设置成包括其上开设有第一孔210的第一结构件200,其上开设有第二孔310的第二结构件300以及具有基座410 和自基座410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420紧固件400,在需要将第一结构件 200组装到第二结构件300上时,只需要先将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结构件200 抵靠,并使第二孔310与第一孔210相对,再将紧固件400的卡扣部420穿过第一孔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使卡扣部420与第二结构件300旋扣,即可完成两个部件的装配,不需要预先攻丝或嵌入螺母等复杂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利用旋扣紧固件400的安装方式可以实现自由快捷地安装与拆卸,方便后续的维护或送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旋转紧固件400,在基座410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411。在装配时,可以借助具有与第一凹槽411形状匹配的凸块的安装工具,旋转紧固件400。具体地,第一凹槽411可以为十字花形、条形或其他现有工具中的常见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便捷地转动紧固件400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的第一孔210的上表面与卡扣部420的下表面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卡扣部420插入第一孔 210。具体地,如图1到图3所示,在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时,紧固件 400还具有位于卡扣部420下表面的第一倒角430,第一孔210的上部孔口处形成第二倒角211。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卡扣部420下表面的第一倒角430可以设计成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从下至上向外倾斜的倒斜角、斜切面或两者的组合。在卡扣部420的下表面和第一孔210的上部孔口处形成倒角结构可以防止当紧固件400摆放不到位,位置出现一点偏差时,可以利用倒角的导向作用自动摆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紧固件400的卡扣部 420包括与基座410连接的连接部421,连接部421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孔210 的孔深和第二孔310的孔深之和。卡扣部420还包括位于连接部421末端的卡钩422,卡钩422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实现了利用紧固件400 的自身结构将两个部件连接到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第二孔310远离第一结构件200一侧的外缘处第二结构件300的表面上凸设有至少一个止挡结构320,止挡结构320呈前低后高的台阶状。止挡结构320 包括前端设置有斜削面323的第一台阶321和凸设在第一台阶321后端的第二台阶。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台阶321与第二台阶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在第二结构件300上,从而减少了组装部件数量,并提高第二结构件300自身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前是指第二装配方向②的上游,后是指第二装配方向②的下游。
如图2和图3所示,斜削面323自第二结构件300的表面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延伸至第一台阶321的顶面,实现了引导紧固件400在从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向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转变时,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并且在卡钩422 攀爬斜削面323时,实现边旋转,边压紧两个部件,使第一结构件200逐渐向第二结构件300贴近。当紧固件400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继续旋转,当卡钩422 在攀爬完斜削面323后到达第一台阶321的顶面时,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紧密贴合。第二台阶凸出于第一台阶321的顶面,并在前侧形成有自第一台阶321的顶面竖直延伸至第二台阶的顶面的直立止挡面324。如图3所示,当紧固件400达到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时,止挡面324抵住卡钩422的侧面,阻止紧固件400继续旋转,实现了将紧固件400自动定位在最佳连接位置,实现了自定位式安装,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避免了过度旋转造成的连接失效问题。
在装配时,将卡扣部420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穿过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 后,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此时,卡钩422突出于第二孔310的下部孔口。在紧固件400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后,再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 400,即连接部421在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内旋转,卡钩422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在第二孔310的下部孔口的外周侧旋转,紧固件400从图2中的第一姿态逐渐变成图3中的第二姿态。在这过程中,卡钩422从未钩住第二结构件300 的下表面,逐渐增加所钩住的第二结构件300上位于第二孔310下方孔口的周侧表面的面积,直到变成图3中的第二姿态,完全钩住第二结构件300的下表面,从而以实现自锁。
在拆卸时,先逆着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400。在这过程中,卡钩422 所钩住的第二结构件300的下表面的面积逐渐减少。直至紧固件400达到图2 所示的第一姿态,卡钩422彻底从第二结构件300的下表面处移开。此时,紧固件400可以自由地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移动。在紧固件400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后,直接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将卡扣部420从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 中拔出,之后就可以直接将第一结构件200从第二结构件300拆卸下来,操作十分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到图3所示,卡扣部420下表面的第一倒角430 位于卡钩422的远离基座410一侧的表面上,并且第一倒角430可以设计成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从下至上向外倾斜的倒斜角或斜切面。在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时,第一倒角430可以引导紧固件400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在紧固件400摆放的位置出现一点偏差时,可以利用倒角的导向作用自动摆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紧固件400包括基座410和自基座410延伸出的至少两个卡扣部420,至少两个卡扣部420沿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基座410的下表面。此时,紧固件400从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所需要旋转的预设角度α取决于卡扣部420的数量m。具体地,预设角度α为360° /卡扣部420的数量m。每个卡扣部420包括与基座410连接的一个连接部421 和位于连接部421末端的卡钩422,卡钩422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需要注意的是,连接部421的外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卡钩422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是指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另外,通过将至少两个卡扣部420设计成沿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基座410的下表面,至少两个卡扣部420的卡钩422的凸出方向就会是至少两个中心对称的方向,有助于卡扣部420从至少两个中心对称的方向上牢固地卡扣在第二孔310的外表面,从而增大抓力,提高连接效果。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至少两个卡扣部420相对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空心区域423,以便于卡扣部420发生形变插入第一孔210,其中卡扣部420相对的内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靠近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也就是说,紧固件400的全部卡扣部420中间设置有一个允许每个卡扣部420向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贴近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卡扣部420相对的内表面还可以描述成各个卡扣部420朝向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当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后并受到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且大小超过预设值的旋转力时,每个卡扣部420发生弹性形变,向空心区域423内压紧,从而有助于紧固件400顺利地从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逐渐向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如图1到图3所示,紧固件400可以包括两个卡扣部420,两个卡扣部420 的连接部421为自基座410竖直向下凸出形成的形状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并且第二孔310为方形孔,将其径向截面记为第二条形。第二条形的宽度不小于长方体的宽度,且不大于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条形的长度不小于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孔210设计成至少不小于第二孔310的方形孔,优选地,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在装配时,在紧固件400已经达到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时,旋转90°既可以达到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就可以将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紧固件400处于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或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时的形变量远小于处于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任一姿态时的形变量,从而有助于将紧固件400稳定在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意外受到的或非人为施加的旋转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自锁连接结构100的连接稳定性。
当然,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紧固件400还可以设计成全部连接部421的外表面与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最大距离不大于共第一孔210的内壁表面与第一孔21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或第二孔310的内壁表面与第二孔31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从而有助于紧固件400在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顺利进行旋转动作。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紧固件400还可以包括基座410和自基座410延伸出的一个卡扣部420,且卡扣部420包括与基座410连接的一个连接部421和位于连接部421末端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的至少两个卡钩422。此时,紧固件400从图2所示的第一姿态旋转到如图3 所示的第二姿态所需要旋转的预设角度α取决于卡钩422的数量n。具体地,预设角度α为360°/卡钩422的数量n。需要注意的是,连接部421的外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卡钩422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是指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凸出形成。至少两个卡钩422沿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连接部421末端,也就是说,至少两个卡扣部420的卡钩422 的凸出方向是至少两个中心对称的方向,有助于卡扣部420从至少两个中心对称的方向上牢固地卡扣在第二孔310的外表面,从而增大抓力,提高了紧固件 400的连接效果。
此时,连接部421可以设计成弹性件,例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内部挖空,以在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后并受到超过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且大小超过预设值的旋转力时发生形变向内压紧,从而使连接部421 在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顺利进行旋转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或者,连接部421还可以设计成其外表面与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最大距离不大于共第一孔210的内壁表面与第一孔21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或第二孔310 的内壁表面与第二孔310的轴线的最小距离,从而有助于连接部421在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顺利进行旋转动作。例如,当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设计成圆孔时,连接部421设计成直径不大于第一孔210的直径或第二孔310的直径的圆柱,以便在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顺利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筋440。需要注意的是,连接部421 的外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例如,将紧固件400在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后朝向第一孔210的内壁和第二孔310的内壁的表面记为第一装配面,限位筋440即凸设于第一装配面上。第二孔310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311,并且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311 与至少一个限位筋440一一对应设置的。在卡扣部420穿过第一孔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预设角度α后,如图4所示,每个限位筋440 至少部分限位于一个第一限位槽311中,阻止紧固件400相对第二结构件300 发生周向移动,以使紧固件400与第二结构件300相互锁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第一孔210 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212,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212与至少一个限位筋440一一对应设置。在卡扣部420穿过第一孔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预设角度α后,每个限位筋440至少部分限位于一个第二限位槽212中,阻止紧固件400相对第一结构件200发生周向移动,以使紧固件400与第一结构件200相互锁定,从而经由紧固件400的锁定作用实现将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300相互锁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扣部420穿过第一孔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预设角度α,每个限位筋440的至少部分限位于一个第一限位槽311中,同时,每个限位筋440的至少部分限位于一个第二限位槽212 中。此时,若第一结构件200预相对于第二结构件300旋转,紧固件400会受到来自于第二结构件300的阻力,第一结构件200会受到来自于紧固件400的阻力,以使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300相互锁定,从而限制了第一结构件200相对于第二结构件300的旋转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孔210的内壁与第二孔310的内壁至少部分地共面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分别位于第二孔310和第一孔210共面设置的部分内壁上并且正对设置。在装配时,将第一结构件200抵靠在第二结构件300上,并根据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调整第一结构件200的姿态,使每个第一限位槽311和一个第二限位槽212正对,连接组成一整个凹槽。并且连接部421自基座410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并具有与第二孔310和第一孔210共面设置的部分内壁相配合的侧壁,限位筋440 沿连接部421的延伸方向形成于侧壁上。在装配时,在卡扣部420穿过第一孔 210、第二孔310并相对第二结构件300旋转预设角度α后,每个限位筋440 限位于由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相连而成的凹槽内,从而利用紧固件400使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结构件300相互锁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限位筋440、第一限位槽311、第二限位槽212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限位筋440顺利地进入第一限位槽311和/或第二限位槽212,并减轻反复拆卸紧固件400造成的磨损。另外,为了进一步便于限位筋440顺利地进入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连接部421还可以设计成上部和下部分别与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的形状相匹配的弹性件,例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内部挖空。在装配时,在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 和第二孔310后并受到顺应第二装配方向②且大小超过预设值的旋转力时,连接部421发生形变向内压紧,并在旋转到预设角度α时,每个限位筋440限位于由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相连而成的凹槽内,使得连接部421可以向外扩开,减小形变量。在拆卸时,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 后并受到逆着第二装配方向②且大小超过预设值的旋转力时,连接部421发生形变向内压紧,并在旋转到预设角度α时,每个限位筋440限位于由第一限位槽311和第二限位槽212相连而成的凹槽内,使得连接部421可以向外扩开,减小形变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紧固件400包括基座410 和自基座410延伸出的至少两个卡扣部420,至少两个卡扣部420沿紧固件400 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基座410的下表面。每个卡扣部420包括与基座410连接的一个连接部421和位于连接部421末端的卡钩422,卡钩422 自连接部421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其中连接部421的外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远离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的表面。此时,至少两个卡扣部420相对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空心区域423,以便于卡扣部420发生形变插入第一孔210,其中卡扣部420相对的内表面是指每个连接部421上最靠近紧固件400 的旋转轴线的表面。也就是说,紧固件400的全部卡扣部420中间设置有一个允许每个卡扣部420向紧固件400的旋转轴线贴近的空间。当将紧固件400插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后并受到超过指定大小的旋转力时,每个卡扣部420 发生弹性形变,向空心区域423内压紧,从而减小全部卡扣部420外边缘有助于紧固件400顺利发生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还包括防水垫圈500。防水垫圈5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防水垫圈500的中间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孔210的面积和第二孔310的面积,并小于基座410底面的面积。用于在将第一结构件200组装到第二结构件300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基座410和第一结构件200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在基座410和第一结构件 200之间设置防水垫圈500,可有效地避免水分从第一结构件200外侧空间进入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甚至经由第一孔210和第二孔310进入第二结构件 300外侧空间,起到防水效果。
如图1到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中的第一结构件200的远离第二结构件300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220。也就是说,第一结构件200在预期装配完成后的使用侧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220。第一孔210开设在第二凹槽220的槽底。如图4所示,第二凹槽220 的槽深不小于基座410的厚度。通过上述设计,在紧固件400达到图3所示的第二姿态时,基座410可以完全陷入第二凹槽220内,即在装配完成后,紧固件400不会突出于第一结构件200,外观美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紧固件400中,基座410、连接部421与卡钩422一体成型。通过将基座410、连接部421与卡钩422一体成型,可以减少组装部件数量,并提高紧固件400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冰箱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600,包括箱体610和前述的自锁连接结构100。
箱体610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611。储物间室611可以配置为冷藏间室、冷冻间室、熟成间室或变温间室中的任一。在储物间室611内,设置有储物抽屉620。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结构件300为冰箱600的箱体 610内胆,第一结构件200为储物抽屉620的抽屉滑轨,通过紧固件400将储物抽屉620的抽屉滑轨安装到冰箱600的箱体610内胆上。
以需要在冷藏间室的内胆上安装和拆卸抽屉滑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锁连接结构100的应用过程进行简述。先将抽屉滑轨与内胆的内壁尽可能地贴紧设置,并且调整姿态使抽屉滑轨上的每一个第一孔210正对一个第二孔310。在抽屉滑轨上的每个第二凹槽220的槽底内放入一个防水垫圈500。然后在每一个第一孔210中按照第一装配方向①插入一个紧固件400。在每个紧固件400的装配过程中,当基座410抵到防水垫圈500时按照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400,直至达到不能继续旋转的角度时,即完成连接。当抽屉滑轨的全部第二凹槽220均安装有紧固件400之后,即完成该抽屉滑轨装配过程。在需要将抽屉滑轨从冷藏间室的内胆上拆下来时,先逆着第二装配方向②旋转紧固件400,直到使得卡扣部420全部从第二结构件300的位于第二孔310外周的表面上脱离,再逆着第一装配方向①抽出紧固件400。当抽出全部紧固件 400之后,即可实现将抽屉滑轨从冷藏间室的内胆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通过采用自锁连接结构100来装配箱体内的部件,不需要预先攻丝或嵌入螺母等复杂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利用旋扣紧固件 400的安装方式可以实现自由快捷地安装与拆卸,方便后续的维护或送修。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除非特定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附图中示出的摆放姿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2)

1.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件,其上开设有第一孔;
第二结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结构件抵靠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相对;和
紧固件,包括基座和自所述基座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配置成在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旋转后,与所述第二结构件旋扣,以将所述第一结构件组装到所述第二结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部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连接部和位于所述连接部末端的卡钩,所述卡钩自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远离所述第一结构件一侧的外缘凸设有至少一个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呈前低后高的台阶状,包括前端设置有斜削面的第一台阶321和凸设在所述第一台阶后端的第二台阶;
其中所述第二台阶的前侧形成有自第二台阶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台阶的顶面的直立止挡面,在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时,所述止挡面抵住所述卡钩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筋,并且所述第二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与所述至少一个限位筋一一对应设置的;其中
所述限位筋配置成在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后,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相互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与所述至少一个限位筋一一对应设置;其中
所述限位筋还配置成在所述卡扣部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并相对所述第二结构件旋转预设角度α后,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结构件相互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孔的内壁至少部分地共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共面设置的部分内壁上并且正对设置;
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基座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并具有与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共面设置的所述部分内壁相配合的侧壁,所述限位筋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于所述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的上表面与所述卡钩的下表面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所述卡扣部插入所述第一孔;
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限位筋均具有倒角或过渡曲面,以便于所述限位筋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卡扣部,至少两个所述卡扣部沿所述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地间隔分布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包括两个所述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的连接部为自所述基座竖直向下凸出形成的形状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并且
所述第二孔为方形孔,其径向截面为第二条形;其中
所述第二条形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长方体的宽度,且不大于所述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条形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两个长方体上相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锁连接结构还包括:
防水垫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用于在将所述第一结构件组装到所述第二结构件时,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结构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结构件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其中
所述第一孔开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并且所述凹槽的槽深不小于所述基座的厚度。
12.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和
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自锁连接结构,所述自锁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储物间室内。
CN202220422242.X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Active CN21768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2242.XU CN21768608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2242.XU CN21768608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6088U true CN21768608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1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2242.XU Active CN21768608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6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17438A (en) Deformable polymeric fastening device
US10113577B2 (en) Locking pin and grommet fastener assembly
US4938645A (en) Tee tree fastener
US5246322A (en) Fastening element comprising a dowel-shaped sleeve
US7306419B2 (en) Fastener
US20080284005A1 (en) Fastener for heat sinks
US20140064876A1 (en) Floating fastener allowing a high pre-positioning tolerance
JPH07269535A (ja) 留め具
JP2002213417A (ja) 留め具
US5100273A (en) Expansion fastening system with quick lock and release
EP2773875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asteners
TWI755464B (zh) 中空牆錨以及安裝中空牆錨至牆的方法
US20030044259A1 (en) Tree fastener with flexible tab control
CA2684209C (en) Plastic hinged trim clip
US3478801A (en) Fastening device
CN217686088U (zh)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EP3438580A1 (en) Door bin with dual material and locking system
WO2017201769A1 (zh) 组合式家具
EP2075477A1 (en) Internal thread hole closing plug
US20120234993A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Handle To An Appliance Door
CN116697666A (zh) 一种自锁连接结构及冰箱
WO2013112165A2 (en) Expanding fastener
CN217633277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连接系统
US20130192038A1 (en) Sprung latch fastener
US5494392A (en) Encapsulating gromm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