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826U - 柜机背板、空调 - Google Patents
柜机背板、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5826U CN217685826U CN202221198049.9U CN202221198049U CN217685826U CN 217685826 U CN217685826 U CN 217685826U CN 202221198049 U CN202221198049 U CN 202221198049U CN 217685826 U CN217685826 U CN 2176858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backplate
- ribs
- cabinet
- sha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柜机背板,包括:主体和风机底座。主体为板状结构,且自上而下分为风道区间和蜗壳区间;风机底座贴附设置于蜗壳区间内;其中,风道区间上设有网格筋,蜗壳区间上位于风机底座两侧设有条形段筋。在本申请中,有助于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有效的减缓甚至抑制背板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背板全新的压型方案设计,无需增加背板的厚度和面积即可满足5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柜机背板、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柜机背板组由背板和风机底座组成,在风机底座装配风机,风机运行时,风机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传递到背板,使背板产生共振;风流动不均匀导致风压给背板的压力不均匀,影响客户的体验效果。
现有背板和风机底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防止背板产生震动,第一:增加料厚度,以加强度,减缓震动效果;第二:增加风机底座面积,增加传震区间距离,加大背板组加强面积,减缓震动效果;第三:通过背板及风机底座加压型增加强度来解决背板震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因为前两种方案都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的,所以第三种方案最有效,成本竞争力最高。但是不同压型,减震效果是不同的,目前大众普遍使用的压型筋背板,都难以实现在使用0.8mm热锌板的情况下满足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都是在方案三的情况下加方案二或方案一,两种加强方案并用来实现。但是无法在保持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减震效果。
可见,如何在保持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减震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柜机背板和空调,有助于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有效的减缓甚至抑制背板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背板全新的压型方案设计,无需增加背板的厚度和面积即可满足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机背板包括:主体和风机底座。主体为板状结构,且自上而下分为风道区间和蜗壳区间;风机底座贴附设置于蜗壳区间内;其中,风道区间上设有网格筋,蜗壳区间上位于风机底座两侧设有条形段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柜机背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柜机背板和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柜机风机运行时,风机将振动传递到背板,以及风流动不均匀导致风压给背板的压力不均匀,使背板产生振动,导致存在背板振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因此将主体分为风道区间和设置有风机底座的蜗壳区间,并在风道区间上设置网格筋,在蜗壳区间上的风机底座的两侧设置条形段筋,从而利用网格筋能够增强风道区间处的强度,使主体的风道区间处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有效阻断振动传播,而条形段筋可增强风机底座在蜗壳区间内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减缓蜗壳区间内的振动强度,可有效地抑制风机底座与主体之间的共振,进而利用柜机背板的全新结构设计,可使背板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有效的减缓甚至抑制背板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背板全新的压型方案设计,无需增加背板的厚度和面积即可满足5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柜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柜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网格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网格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段筋与风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段筋与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柜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主体;101、风道区间;102、蜗壳区间;200、风机底座;201、U型条形压槽;202、圆形压槽;300、网格筋;301、横向筋;302、纵向筋;303、连接加强筋;400、条形段筋;50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柜机背板,包括:主体100和风机底座200。主体100为板状结构,且自上而下分为风道区间101和蜗壳区间102;风机底座200贴附设置于蜗壳区间102内;其中,风道区间101上设有网格筋300,蜗壳区间102上位于风机底座200两侧设有条形段筋400。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柜机背板,由于柜机风机运行时,风机将振动传递到背板,以及风流动不均匀导致风压给背板的压力不均匀,使背板产生振动,导致存在背板振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因此将主体100分为风道区间101和设置有风机底座200的蜗壳区间102,并在风道区间101上设置网格筋300,在蜗壳区间102上的风机底座200的两侧设置条形段筋400,从而利用网格筋300能够增强风道区间101处的强度,使主体100的风道区间101处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有效阻断振动传播,而条形段筋400可增强风机底座200在蜗壳区间102内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减缓蜗壳区间102内的振动强度,可有效地抑制风机底座200与主体100之间的共振,进而利用柜机背板的全新结构设计,可使背板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有效的减缓甚至抑制背板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背板全新的压型方案设计,无需增加背板的厚度和面积即可满足5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图2所示,可选地,风道区间101的长度大于蜗壳区间102的长度。这样,对主体100的结构划分更加合理,可使主体100与空调的内部空间结构相适配,在将背板安装在空调上时,能够使其更加适应于空调的出风需求以及对电机的安装需求,从而通过对风道区间101以及蜗壳区间102做全新的结构设计,既可防止风机将震动传递到背板,又可避免因风流动不均匀导致风压给背板的压力不均匀,导致背板产生振动的情况。
如图2所示,可选地,风道区间101与蜗壳区间102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筋303,连接加强筋303竖直设置,且其部分位于风道区间101内,其余部分位于蜗壳区间102内。这样,连接加强筋303具有加强强度的作用,利用连接加强筋303可将风道区间101与蜗壳区间102的强度加强起来,使主体100的整体区域的强度提升,从而有助于减缓风道区间101与蜗壳区间102的振动强度,可有效地抑制风道区间101与蜗壳区间102之间的共振,增强减震性,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
如图2所示,可选地,网格筋300包括: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横向筋301设有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5个;纵向筋302设有大于或等于3个,且小于或等于6个。这样,将横向筋301的数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5个,纵向筋302的数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个,且小于或等于6个,可使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的设置数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多个横向筋301和多个纵向筋302相互对接易于形成网格筋300,而利用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构成的网格筋300有助于提高主体100的风道区间101的结构强度,使主体100的风道区间101处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有效阻断振动传播,达到减缓主体100振动的目的,提高了减震效果,且有助于控制背板的制造成本。
如图3-4所示,可选地,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依次首尾相连拼接成网格形状的强化筋,且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的连接处呈弧形压型结构。这样,横向筋301可使风道区间101的横向强度加强,纵向筋302可使风道区间101的纵向强度加强,而弧形压型结构可辅助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加强风道区间101其他方向上的强度如加强倾斜方向的强度,从而使风道区间101的整体区域的强度提升,可更有效阻断振动传播,增强减振性能,提高减振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如图3所示,可选地,多个横向筋301和多个纵向筋302相互拼接构成包括U形强化筋结构、矩形强化筋结构或凹凸形强化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压型结构。这样,通过将多个横向筋301和多个纵向筋302相互拼接构成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型结构,有助于提高风道区间10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风道区间101更加稳定,能够有效的减缓风道区间101的振动,提高减震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也可将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的部分做斜拉筋造型,即部分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在风道区间101中倾斜设置,且倾斜的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亦可相互交叉设置构成X形结构,可使风道区间101倾斜方向的强度加强,使其可承受倾斜方向上的受力,从而提高风道区间101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强风道区间101的减震性能,当然,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也可相互拼接形成任意形状,如多边形、圆形等,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对于横向筋301和纵向筋302的设置数量,由于空调的体积不同,因此安装的背板需要与空调的结构尺寸相适配,从而背板上的横向筋301也可设置大于五个,纵向筋302也可设置大于六个,根据背板的整体结构尺寸合理的规划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的设置数量,有助于更好的达到强化背板的目的,提高背板的减振性能,增强减震效果。
可选地,横向筋30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且小于主体100宽度的五分之一。这样,将横向筋30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且小于主体100宽度的五分之一,可使横向筋301的宽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在出风气流在经过风道区间101时,降低其对出风气流的影响,可使出风气流的流动更加均匀,从而使背板所承受的压力也较为均匀,能够避免因背板承受不均匀的风压而导致背板产生振动的情况,进而达到减缓主体100振动的目的,使主体100具备更好的减振性,增强主体100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纵向筋3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二十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这样,将纵向筋302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二十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可使纵向筋302的宽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在出风气流在经过风道区间101时,降低其对出风气流的影响,可使出风气流的流动更加均匀,从而使背板所承受的压力也较为均匀,能够避免因背板承受不均匀的风压而导致背板产生振动的情况,进而达到减缓主体100振动的目的,使主体100具备更好的减振性,增强主体100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多个横向筋301的长度相同或不同,多个纵向筋302的长度相同或不同。这样,多个横向筋301的长度相同以及多个纵向筋302的长度相同时,利用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可构成一个或多个形状较为规则的网格形状的强化筋,而多个横向筋301的长度不同以及多个纵向筋302的长度不同时,易于在风道区间101内制造出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型结构,从而有助于提高风道区间101整体的强度,可更有效阻断振动传播,增强风道区间101的减振性能,提高减振效果,且合理的规划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的长度,使其达到最佳减震性能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背板的制造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在设置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时,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的最小长度可根据网格筋300的网格的大小确定,而横向筋301的最大长度为风道区间101水平方向的长度,纵向筋302的最大长度为风道区间101竖直方向的长度,作为优选地,横向筋301的长度可设置为大于或等于风道区间101水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风道区间101水平方向的长度,而纵向筋302的长度可设置为大于或等于风道区间101竖直方向的长度的五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风道区间101竖直方向的长度,可使横向筋301与纵向筋302的长度均处于合理的范围,有助于提高背板的结构强度,达到减缓背板振动的目的。
如图5-6所示,可选地,条形段筋400设有多个,且竖直设置,相邻的条形段筋400之间设有加强筋500。这样,通过在蜗壳区间102内设置多个竖直排布的条形段筋400,并在相邻的两个条形段筋400之间设置加强筋500,利用条形段筋400与加强筋500可提高蜗壳区间102的整体结构强度,使蜗壳区间102的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降低外力如风机的振动对蜗壳区间102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减缓蜗壳区间102内的振动强度,提高背板的减振性能,增强减震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蜗壳区间102中的条形段筋400与蜗壳区间102中的风机底座200串联设置。这样,可在风机底座200的周围形成串联加强区域,串联加强区域具有加强蜗壳区间102整体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蜗壳区间102整体的结构强度,可避免因风机振动而导致背板振动过大的情况,达到减缓振动的目的,提高减震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条形段筋400与风机底座200串联设置是指,风机底座200设置在条形段筋400上,即位于条形段筋400上的风机底座200将条形段筋400分隔成两段,其中一段位于风机底座200的上侧,且该段条形段筋400的一端与风机底座200的上侧边相交,另一段位于风机底座200的下侧,且该段条形段筋400的一端与风机底座200的下侧边相交。
可选地,相邻的条形段筋400之间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水平排布的加强筋500,优选地,多个水平排布的加强筋500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这样,利用加强筋500可进一步增强蜗壳区间102的结构强度,使蜗壳区间102具备较高的减震性,提高减震效果,此外,在设置加强筋500时,如图6所示,为了合理地规划或调整蜗壳区间102的整体结构强度,位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段筋400之间的加强筋500的两端可连接于条形段筋400上,或不与条形段筋400相交连接,从而合理地设置加强筋500可使蜗壳区间102具备最佳的减振性能,提高蜗壳区间102的减振效果。
如图7所示,可选地,风机底座200上设有U型条形压槽201,且U型条形压槽201中间设有圆形压槽202。这样,利用U型条形压槽201可使风机底座200的长度方向强度加强,可提高风机底座200整体的强度,而将风机对应安装在圆形压槽202内,可使风机的安装更加稳固,且可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在启动风机时,风机所产生的振动可均匀地分摊至整个蜗壳区间102上,可避免因风机的振动而造成背板震动过大的情况,从而达到减缓背板振动的目的,提高背板的减振性能,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U型条形压槽201水平设置,或两两交叉设置于风机底座200上。这样,由于风机安装在圆形压槽202中,且风机底座200作为主要受力区域,通过在风机底座200上设置U型条形压槽201,可使风机底座200的长度方向强度加强,从而可提高风机底座200整体的强度,可避免因风机振动而导致背板振动过大的情况,达到减缓振动的目的,提高减震性能。
可选地,在U型条形压槽201水平设置的情况下,U型条形压槽201分布于圆形压槽202的两侧,且部分U型条形压槽201的一端抵接于圆形压槽202的侧边。这样,可在圆形压槽202的周圈形成串联加强区域,有助于提高蜗壳区间102整体的结构强度,可避免因风机振动而导致背板振动过大的情况,达到减缓振动的目的,提高减震性能。
可选地,两两交叉设置的U型条形压槽201成X形结构,且U型条形压槽201的两端抵接于风机底座200的内壁上。这样,利用X形结构的U型条形压槽201可加强风机底座200的强度的同时对风机底座200具有支撑作用,从而使风机底座2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避免因风机振动而导致背板振动过大的情况,增强减震效果。
可选地,风机底座200焊接在蜗壳区间102上。这样,使风机底座200在蜗壳区间102上的安装更加牢固,既可避免风机底座200因振动偏移的情况,保证风机工作的稳定性,又可使风机底座200与蜗壳区间102具备较好的整体性,有助于提高蜗壳区间102的整体结构强度,可防止蜗壳区间102出现回弹变形的情况,且可有效地将力分担到整个主体100上,达到减缓振动的目的,提高减震效果。
可选地,风机底座200在蜗壳区间102上具有多个焊接点,且多个焊接点围绕风机底座200的周圈设置。这样,利用风机底座200周圈的焊接点可达到同步卸力的目的,从而降低风机振动对蜗壳区间102的影响,减缓蜗壳区间102的振动,增强减震性能。
如图8所示,可选地,主体100为一体结构且厚度为0.8mm的热锌板。这样,通过将柜机背板的主体100做全新结构以及压型方案设计,可满足在使用0.8mm热锌板的情况下,使背板可具备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的减缓背板的振动,满足5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相对于通用1mm热锌板背板,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可选地,网格筋300和条形段筋400均与主体100一体成型,优选地,网格筋300与条形段筋400均在主体100压铸成型。这样,使网格筋300和条形段筋400与主体10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主体100具备较好的整体性,不仅有助于提高主体100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其具备较佳的减震性能,而且可降低造价,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柜机背板。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由于柜机风机运行时,风机将振动传递到背板,以及风流动不均匀导致风压给背板的压力不均匀,使背板产生振动,导致存在背板振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因此将主体100分为风道区间101和设置有风机底座200的蜗壳区间102,并在风道区间101上设置网格筋300,在蜗壳区间102上的风机底座200的两侧设置条形段筋400,从而利用网格筋300能够增强风道区间101处的强度,使主体100的风道区间101处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有效阻断振动传播,而条形段筋400可增强风机底座200在蜗壳区间102内的结构强度,有助于减缓蜗壳区间102内的振动强度,可有效地抑制风机底座200与主体100之间的共振,进而利用柜机背板的全新结构设计,可使背板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背板的减震效果,有效的减缓甚至抑制背板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背板全新的压型方案设计,无需增加背板的厚度和面积即可满足5p柜机风机负载、额定功率、转速下达到振幅要求,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0),为板状结构,且自上而下分为风道区间(101)和蜗壳区间(102);
风机底座(200),贴附设置于所述蜗壳区间(102)内;
其中,所述风道区间(101)上设有网格筋(300),所述蜗壳区间(102)上位于所述风机底座(200)两侧设有条形段筋(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区间(101)的长度大于所述蜗壳区间(10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筋(300)包括:
横向筋(301),设有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5个;
纵向筋(302),设有大于或等于3个,且小于或等于6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30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且小于所述主体(100)宽度的五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筋(3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主体(100)宽度的二十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100)宽度的十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段筋(400)设有多个,且竖直设置,相邻的所述条形段筋(400)之间设有加强筋(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座(200)上设有U型条形压槽(201),且U型条形压槽(201)中间设有圆形压槽(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座(200)焊接在所述蜗壳区间(1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柜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为一体结构且厚度为0.8mm的热锌板。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柜机背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8049.9U CN217685826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柜机背板、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8049.9U CN217685826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柜机背板、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5826U true CN217685826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3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98049.9U Active CN217685826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柜机背板、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5826U (zh) |
-
2022
- 2022-05-18 CN CN202221198049.9U patent/CN2176858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61063U (zh) | 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 |
CN217685826U (zh) | 柜机背板、空调 | |
CN108361863A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7229656U (zh) | 一种减振支架及采用该减振支架的电动机 | |
WO2019196787A1 (zh) | 一种底壳结构及包括该底壳结构的空调器 | |
CN203718979U (zh) |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2954575B (zh)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6545983A (zh) | 一种格栅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2584713U (zh) | 一种隔音板及室外机 | |
CN102891559A (zh) | 电机支架和具有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器 | |
CN205225805U (zh) | 一种制冷器及其蜗壳风机 | |
CN202182550U (zh) |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686433U (zh) | 一种蜗壳进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 |
CN200989331Y (zh) | 防震风扇的框架结构 | |
CN206247581U (zh) | 一种格栅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6131407U (zh) | 过滤网固定装置、换热器和空调装置 | |
CN110986292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空调内机 | |
CN213331700U (zh) | 抗震效果优良的通风机 | |
CN204478330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2204792U (zh) | 出风网罩和空调外机 | |
CN217055488U (zh) | 一种支撑框架及海上漂浮式风电设备 | |
CN205453047U (zh) | 一种带弯曲形钢绞线的防振锤 | |
CN215723577U (zh) | 一种改进的新型反射罩 | |
CN211018509U (zh) | 一种电机减震固定结构 | |
CN205421053U (zh) | 一种尖劈式声屏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