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408U -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408U
CN217685408U CN202221298286.2U CN202221298286U CN217685408U CN 217685408 U CN217685408 U CN 217685408U CN 202221298286 U CN202221298286 U CN 202221298286U CN 217685408 U CN217685408 U CN 217685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pipe
heat transfer
transfer pipe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82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富
李绪超
张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82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其中,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引管,其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壳体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壳体内,新风引管包括管体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包括传热管和电加热丝。传热管套固在管体上,电加热丝缠绕在传热管上,以便在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管体。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引管能够避免凝露和吹冷风。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背景技术
当前的空调已经不仅仅具有制冷制热等基本功能。为了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空气处理需要,一些空调具有更多附加处理功能,以对室内空气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部分空调具有新风功能,能够从室外环境引入新风,以使室内环境保持清新。
但是,现在的新风空调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冬季新风功能开启,室内温度较高,室外温度较低,容易在空调室内机上凝露滴水。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衬垫包裹易凝露区域的方式防止凝露,操作较困难,衬垫长期使用,容易发霉,而且管路无法被衬垫包围,仍然存在不小的凝露隐患。此外,在寒冷的冬季,假如空调室内机所吹送的新风气流为冷风,也会导致用户不适,容易引起用户的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凝露和吹冷风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引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新风引管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新风引管的加热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引管,其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壳体内,
所述新风引管包括管体和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传热管和电加热丝;
所述传热管套固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所述传热管上,以便在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热量通过所述传热管传递给所述管体。
可选地,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新风引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端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传热管为金属管。
可选地,所述传热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固于所述管体。
可选地,所述传热管的套入端至另一端的内孔直径逐渐变小,使其内孔构成截锥形。
可选地,所述传热管的壁厚与其内径之比在0.15至0.2之间。
可选地,所述传热管的内径与长度之比在0.15至0.16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上,越靠近新风气流上游端的区域,所述电加热丝缠绕的致密度越高。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
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引管,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开设有新风送风口;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其连通所述新风引管的出口端,用于将所述新风气流经所述新风送风口吹向室内环境;且
所述新风送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新风出风温度,以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根据所述新风出风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及其新风引管中,新风引管包括管体和加热部件,特别利用加热部件对管体内的新风气流进行加热,避免冬季开启新风功能时,使温度过低的新风气流进入室内引发凝露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提升了用户的舒适体验。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及其新风引管中,加热部件包括传热管和电加热丝,通过设计传热管,使得电加热丝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高效地传递给管体,进而传递给新风气流,这使得加热部件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对传热管壁厚与内径的关系,内径与长度的关系以及电加热丝的致密度的分布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均提升了加热部件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引管与新风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新风引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传热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引管20。空调室内机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包括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引入新风等等。空调室内机可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以通过风机输出冷风/热风,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为家用空调的室内机或者为中央空调的室内机。具体可为壁挂式、立式、天井式等各种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空调的具体形式不进行任何的限定。图1和图2仅仅示意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风引管20与新风风机3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新风引管20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引管20用于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0。新风引管20的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未图示)连通,出口端连接于壳体10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壳体10内,用于对室内环境输送新风。如图3所示,新风引管20的进口端可设置有过滤网212,以用于过滤灰尘和杂质。新风引管20进口端与新风管的出口端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新风引管20与新风管设计为两条独立的管路,而非整合为一个管,是为了方便对新风引管20进行更独特的设计,例如可将其设计为硬管。而将新风管设计为软管,以便于引入室外环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引管20包括管体21和加热部件22,加热部件22包括传热管221和电加热丝223。其中,传热管221套固在管体21上,电加热丝223缠绕在传热管221上,以便在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热量通过传热管221传递给管体21。
现有的一些新风空调直接将新风气流引入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0内。冬季开启新风功能时,新风气流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较低的新风气流从壳体10吹出后,在出风口处出现冷热空气的交汇,极容易在出风口附近产生凝露。此外,整个新风引管20的外壁因温度较低,其表面也容易产生凝露。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引管20包括管体21和加热部件22,利用加热部件22对管体21内的新风气流进行加热。如此一来,可避免冬季开启新风功能时,使温度过低的新风气流进入室内引发凝露问题。同时,通过预先加热,也减少了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避免冬季吹出冷风,提升了用户的舒适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引管20中,加热部件22包括传热管221和电加热丝223,通过增设一个传热管221,使得电加热丝223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高效地传递给管体21,进而传递给新风气流,这使得加热部件22的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使加热部件22设置在新风引管20的靠近进口端的位置。如此,使得新风气流在进入新风引管20的一刻起,便开始受热升温,如此可避免新风引管20的后续管路出现低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热管221可为金属管。金属管的传热效率更高,使得加热部件22的效率更高。具体地,传热管221可为钢管、铜管、铝合金管等。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传热管221也可为传热效率较高的非金属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使传热管22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固于管体21。也就是说,使传热管221的内径小于管体21的外径,施加外力以迫使其套在管体21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传热管221与管体21通过上述过盈方式配合,一方面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另一方面也使两者的结构更加简单,无需另外配置其他紧固件。
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螺钉、铆钉等紧固件,或者通过卡接、粘接等其他方式将传热管221固定于管体21。这些方式都是空调领域惯常采用的,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可使传热管221的套入端A至另一端B的内孔直径逐渐变小,也就是使其内孔构成截锥形。如此,在套入传热管221时,先使开口较大的A端套入,以便于更顺畅地套入,然后再逐渐推入传热管221,使其越来越紧地箍在管体21之上。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也可使传热管221的内孔的长度方向各处内径一直的直筒状。
图5是传热管221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对传热管221壁厚与内径的关系,内径与长度的关系以及电加热丝223的致密度的分布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均提升了加热部件22的效率,减少了电能消耗。
具体地,参考图5,可使传热管221的壁厚c与其内径d之比在0.15至0.2之间,优选在0.16至0.19之间,例如0.18。通过这种优化设计,使得传热管221的壁厚更加合理,使其传热效率更高。
此外,也可使传热管221的内径d与长度L之比在0.15至0.16之间,优选在0.155至0.158之间,以避免将传热管221设计地过长,导致其向环境散热而影响其加热效率。
此外,也可如此设计:在管体21的长度方向上,越靠近新风气流上游端的区域,电加热丝223缠绕的致密度越高,以便在新风气流刚进入管体21后,即被重点加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两根加热丝,第一加热丝缠绕在传热管221的靠近新风气流上游段的区域,使其缠绕的致密度较高。第二加热丝的位置处于第一加热丝的气流下游侧,其缠绕的致密度稍低。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可为家用空调的室内机或者为中央空调的室内机。具体形式可为壁挂式、立式、天井式等各种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空调的具体形式没有限定。图1和图2示意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且省略了前面板。
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新风引管20。其中,壳体10限定出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主体,其限定有容纳空间,以容纳空调室内机的主体部件,例如换热器、风机、控制器等等。新风引管20安装于壳体10,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壳体10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壳体10内。
空调室内机内可设置有换热器、风机和风道(均未图示)。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内部,与换热器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热交换风。热交换风在风道的引导下,经出风口12吹向室内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开设有新风送风口13。并且,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30,其连通新风引管20的出口端,用于将新风气流经新风送风口13吹向室内环境。具体地,新风风机30的出口31与新风送风口13相对。新风送风口13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0,以用于检测新风出风温度,以便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未图示)根据新风出风温度来控制加热部件22的运行状态。
例如,当新风出风温度小于预设的温度T时,控制器即控制加热部件22开启加热。加热过程中仍继续检测新风出风温度,若新风出风温度大于等于T,则使新风风机30和加热部件22持续工作。若加热过程中新风出风温度仍小于T,则关闭新风风机30,减少新风的流量,直至温度大于等于T后再开启。其中,T为设定值,例如可为5℃。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引管,其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引管包括管体和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传热管和电加热丝;
所述传热管套固在所述管体上,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所述传热管上,以便在通电后产生热量,使热量通过所述传热管传递给所述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新风引管的靠近所述进口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管为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固于所述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管的套入端至另一端的内孔直径逐渐变小,使其内孔构成截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管的壁厚与其内径之比在0.15至0.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管的内径与长度之比在0.15至0.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引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上,越靠近新风气流上游端的区域,所述电加热丝缠绕的致密度越高。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引管,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其进口端与连通室外的新风管连通,出口端连接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开设有新风送风口;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其连通所述新风引管的出口端,用于将所述新风气流经所述新风送风口吹向室内环境;且
所述新风送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用于检测新风出风温度,以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根据所述新风出风温度来控制所述加热部件的运行状态。
CN202221298286.2U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Active CN217685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8286.2U CN21768540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8286.2U CN21768540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408U true CN21768540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8286.2U Active CN21768540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995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安装位置的选择方法
CN106288246A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07688320U (zh) 辐射空调室内机、空调系统
CN11237800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23029596A1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22093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2176854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引管
CN105928063A (zh)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10966671A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1080139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129603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897624U (zh) 空调式油烟机及其空调模块
CN21723577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3395603U (zh) 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52634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냉매 충진장치 및 냉매 충진방법
CN21327285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JP2004169946A (ja) 住宅用冷暖房装置
CN105928067A (zh) 一种挂式空调室内机
JP3359107B2 (ja) ボルテックスチューブ型の空調装置
WO2020042372A1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765532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870023U (zh) 空调室外机
JP2006317113A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217817066U (zh) 空调
CN104748222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