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120U -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2120U
CN217682120U CN202221289508.4U CN202221289508U CN217682120U CN 217682120 U CN217682120 U CN 217682120U CN 202221289508 U CN202221289508 U CN 202221289508U CN 217682120 U CN217682120 U CN 217682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elastic
piece
movabl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95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895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2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2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2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包括:壳体;移动件,活动设置于壳体;温件,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活动件,设置于移动件,用于与控温件可解除式接触;第一弹性件,抵接于第一活动件和壳体一侧的内壁之间,且为形状记忆合金;其中,在第一弹性件未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移动件,使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活动件与控温件接触不变温;在第一弹性件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移动件,使得移动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一活动件脱离控温件,第一弹性件暂停受温度影响。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具有自保护自恢复功能,避免形状记忆合金损坏,致动器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体积小型化。

Description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致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背景技术
形状记忆合金(SMA)致动器通过高于或低于其转变温度呈现不一样的形状来做功。这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经受从马氏体到奥氏体状态的相变,其中,该材料收缩或伸长且在该过程中用于做功。通常,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借助于通过给形状记忆合金加热的方式来使其高于其转变温度。该方法的问题在于过热(即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已经发生预期转变后加热仍未停止)。过热引起较长的冷却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可损坏所述金属丝。因而,亟需防止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过热的有效稳固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以解决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过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包括:壳体;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温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第一活动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用于与所述控温件可解除式接触;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壳体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形状记忆合金;其中,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未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移动件,使所述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控温件接触不变温;在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控温件接触变温、所述第一弹性件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移动件,使得所述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所述第一活动件脱离所述控温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暂停受温度影响。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件,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第二弹性件,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块用于在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抵接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内壁。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所述第一活动件用于在所述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第三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壳体另一侧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控温件包括:第二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活动件用于在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可解除式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第四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和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内壁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件朝向第四弹性件一侧,所述移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件背离所述第四弹性件一侧,所述移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动件为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活动件为第二导电片。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致动器包括:第三导电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第四导电片,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活动件的一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弹性件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作用于移动件,使得移动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移动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活动件始终与控温件接触,第一弹性件持续受控温件影响变温发生变形。在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第一活动件、脱离控温件,第一弹性件随之暂停受温度影响。第一弹性件始终在合理的受温度影响范围内,避免第一弹性件受过度温度影响而损坏。移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可输出动作做功,可应用在开关等各种结构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2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3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一活动件与控温件脱离;
图4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中:100、致动器;110、壳体;111、第一限位件;112、第二限位件;120、移动件;121、第一固定块;122、第二固定块;123、第一端;124、第二端;130、控温件;131、第二活动件;132、第四弹性件;140、第一活动件;150、第一弹性件;160、第二弹性件;170、第三弹性件;180、第三导电片;190、第四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图2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图3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一活动件与控温件脱离。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100。致动器100包括壳体110、移动件120、控温件130、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一弹性件150。移动件120活动设置于壳体110。控温件130设置在壳体110内。第一活动件140设置于移动件120,用于与控温件130可解除式接触。第一弹性件150一端抵接于第一活动件140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壳体110内壁。第一弹性件150为形状记忆合金。在第一弹性件150未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作用于移动件120,使得移动件12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接触不变温,从而第一弹性件150未受温度影响。在第一弹性件150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作用于移动件120,使得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活动件140始终与控温件130接触,第一弹性件150持续受控温件130影响变温发生变形。在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第一活动件140脱离控温件130,第一弹性件150随之暂停受温度影响。第一弹性件150始终在合理的受温度影响范围内,避免第一弹性件150受过度温度影响而损坏。并且,移动件12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可输出动作做功,本申请的致动器100可应用在开关等各种结构上。
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100具有自保护自恢复功能,避免形状记忆合金损坏,且本申请的致动器100结构简单,元件数量少,不但节省成本,还使得致动器100更加小型化,增加可应用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50受温度影响是指受热,第一弹性件150受热发生变形,带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随即暂停受热,形成对第一弹性件150的过热保护,第一弹性件150在合理范围内受热,避免过度受热发生损坏。当然,第一弹性件150还可以是受冷发生变形,带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随即暂停受冷,形成对第一弹性件150的过冷保护,第一弹性件150在合理范围内受冷,避免过度受冷发生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弹性件150采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在受温度影响发生的变形主要为伸长变形,第一弹性件150受温度影响发生伸长变形可适用于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致动器100中。但当第一弹性件150采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为缩短变形时也可适用于本申请中部分实施例的致动器100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移动件120的长度具有多种设置形式,移动件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3和第二端124,第一端123靠近第一位置。移动件120至少一端可凸出于壳体110。例如,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端123伸出壳体110,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端123缩回壳体110内,从而第一端123向壳体110外输出动作做功。例如,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端124缩回壳体110内,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端124伸出壳体110,从而第二端124向壳体110外输出动作做功。当然,移动件120的两端可以均伸出壳体110外,在移动件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端123和第二端124伸出壳体110外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向壳体110外输出动作做功。移动件120的具体设置形式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当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移动件120沿两端也可均不伸出壳体110,以在壳体110内部做功输出。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140固定连接于移动件120。第一活动件140移动时,可带动移动件120移动。当第一弹性件150变温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作用于第一活动件140,进而带动移动件120移动,使得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150的一端与第一活动件140的抵接为固定连接。当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并且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后,第一弹性件150可逐渐恢复形变,带动第一活动件140再次与控温件130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150再次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并与控温件130脱离,移动件120保持在输出作用状态。由于第一活动件140固定于移动件120,在第一活动件140带动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第一活动件140会带动移动件120继续移动至脱离控温件130,第一弹性件150才随之暂停受温度影响,移动件120在第二位置可能有一定的往复移动,但仍能实现致动器100输出动作做功的功能。当需要移动件120回到第一位置时,只需解除控温件130的影响,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接触时,第一弹性件150不受温度影响,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150逐渐恢复到初始长度,在该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50带动移动件120移动到第一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140活动设置于移动件120。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121和第二弹性件160。第一固定块121固定设置于移动件120。第一固定块121位于第一活动件140远离第一弹性件150的一侧。第二弹性件160抵接设置于第一活动件140背离第一弹性件150一侧和第一固定块121之间。当第一弹性件150变温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作用于第一活动件140,第一活动件140压缩第二弹性件160,第二弹性件160推动第一固定块121,进而带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由于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第一活动件140会继续压缩第一弹簧至脱离控温件130,第一弹性件150才随之暂停受温度影响,第一弹性件150会带动移动件120在第二位置可能有一定的往复移动,但仍能实现致动器100输出动作做功的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移动件120运动至第二位置后保持固定,第一固定块用于在移动件120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接于壳体110另一侧的内壁。在移动件1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固定件抵接于壳体110另一侧的内壁。此时,第一活动件140继续压缩第一弹簧至脱离控温件130的过程中,移动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提升致动器100的功能。
当第一活动件140活动设置于移动件120时,为了在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将移动件120带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150的一端可与第一活动件140固定连接,同时第二弹性件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一固定块121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弹性件150不受温度影响后,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150逐渐恢复到初始长度。在该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50带动第一活动件140移动到第一位置,进而带动第二弹性件160与第一固定块121移动到第一位置,移动件120移动到第一位置。
当第一活动件140活动设置于移动件120时,为了在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将移动件120带动至第一位置,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二固定块122。第二固定块122固定设置于移动件120,且位于第一活动件140朝向第一弹性件150一侧。第一弹性件15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动件140。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活动件140在第一弹性件150和第二弹性件160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二固定块122。从而当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第一弹性件150拉动第一活动件140,第一活动件140作用于第二固定块122,带动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一位置。
或者,当第一活动件140活动设置于移动件120时,为了在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将移动件120带动至第一位置,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二固定块122和第三弹性件170。第二固定块122固定设置于移动件120,且位于第一活动件140朝向第一弹性件150一侧。第一活动件140用于在移动件12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抵接于第二固定块122。第三弹性件170一端抵接设置于第一活动件140背离第一弹性件150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壳体110内壁。第一弹性件150的一端无需固定连接第一活动件140。在移动件120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压缩第二弹性件160和第三弹性件170,第二弹性件160推动第一固定块121,使得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第三弹性件170推动第一活动件140,第一活动件140作用于第二固定块122,带动移动件120向第一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当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固定块122抵接于壳体110内壁,从而移动件120可在第一弹性件150恢复形变时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保持与控温件130的接触,以便于进行致动器100的下一次输出做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温件130包括第二活动件131。第二活动件131活动设置于壳体110内。第二活动件131用于在移动件1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可解除式抵接于第二活动件131朝向第一弹性件150的一侧。第四弹性件132抵接于第二活动件131和壳体110一侧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第四弹性件132驱动第二活动件131抵接于第一活动件140,第一弹性件150可受温度影响变形。在第一弹性件150变形且作用于移动件120,并带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活动件131始终与第一活动件140抵接,使得第一弹性件150持续受温度影响,直至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一活动件140与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
进一步地,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111。第一限位件111设置于壳体110内。第一限位件111位于第二活动件131朝向第四弹性件132的一侧。第二活动件131与第一限位件111抵接时,移动件120位于第一位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111,当第一弹性件150恢复至正常状态后,第一弹性件150压缩第四弹性件132,将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拉动至于第一弹性件150抵接。第二活动件131仍与第一活动件140接触,当控温件130工作后,第一弹性件150可继续受温度影响。当然,若致动器100包括第三弹性件170,第三弹性件170和第一弹性件150共同作用,将第二活动件131和第一弹性件150推动至与第一限位件111抵接。
进一步地,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112。第二限位件112设置于壳体110内。第二限位件112位于第二活动件131背离第四弹性件132一侧。第二活动件131与第二限位件112抵接时,移动件120位于第二位置。通过设置第二限位件112,当第一弹性件150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至带动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活动件140仍与第二活动件131接触,第一弹性件150仍处于继续受温度影响的持续变形状态,但由于第二活动件131与第二限位件112抵接无法继续移动,第一活动件140移动与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第一弹性件150可暂停受温度影响。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后,第一弹性件150可逐渐恢复形变,第一活动件140再次与第二活动件131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150再次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第一活动件140再次移动与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第二限位件112起到了对第一弹性件150的过热保护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温件130还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体110内。控温件130设置于第一活动件140在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的移动路径上,第一活动件140的端部与控温件130滑动连接。当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一弹性件150继续变形并带动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50为金属弹簧,第一弹性件150套设于移动件120上。第四弹性件132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第四弹性件132套设于移动件120上。第二弹性件160为金属弹簧,第一弹性件150套设于移动件120上。第三弹性件170为金属弹簧,第一弹性件150套设于移动件120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后即可避免第一弹性件150继续受温度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控温件130可以为第一弹性件150的变温来源,例如控温件130具有使得第一弹性件150变形的温度,或者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接触时通电而产生使得第一弹性件150变形的热量。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后,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脱离,第一弹性件150离开了受温区域,从而避免继续受温度影响。
以形状记忆合金受热发生变形,且第一活动件140与控温件130接触时通电而产生使得第一弹性件150变形的热量为例,致动器100可以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加热和暂停加热:
第一活动件140为第一导电片,第二活动件131为第二导电片。当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未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未受温度影响,使得移动件120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通电且接触后,第一弹性件150逐渐升温至转变温度,第一弹性件150逐渐变形,第一弹性件150作用于移动件120,使得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保持接触,第一弹性件150持续受热变形,直至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后,第一弹性件150可逐渐恢复形变,第一活动件140再次与第二活动件131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150再次升温发生变形,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移动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当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断开外接电路后,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150的温度逐渐下降,并逐渐恢复到初始长度,在该过程中,移动件120移动到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在壳体110内活动设置,为了简化线路,并避免线路移动发生磨损,致动器100还包括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第三导电片180连接于第一弹性件150远离第一活动件140的一端。第四导电片190连接于第四弹性件132远离第二活动件131的一端。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分别接入同一电路的两端,电流经过第三导电片180、第一活动件140、第二活动件131和第四导电片190。当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未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50未受温度影响,使得移动件120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通电后,第一弹性件150逐渐升温至转变温度,第一弹性件150变形作用于移动件120,使得移动件1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保持接触,直至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移动件120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电路断开,第一弹性件150暂停受温度影响后,第一弹性件150可逐渐恢复形变,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接触,此时电路连通,第一弹性件150再次升温发生变形,并且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脱离,移动件120保持在第二位置。当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断开外接电路后,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150的温度逐渐下降,也逐渐恢复到初始长度,在该过程中,移动件120移动到第一位置。
此时,第一活动件140和第二活动件131作为导电片仅起到导电作用,无需直接接通电源。而第三导电片180和第四导电片190分别位于第一弹性件150和第四弹性件132的端部,位置固定,电路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
控温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一活动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用于与所述控温件可解除式接触;
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壳体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形状记忆合金;
其中,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未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移动件,使所述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控温件接触不变温;在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控温件接触变温、所述第一弹性件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移动件,使得所述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后,所述第一活动件脱离所述控温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暂停受温度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件,所述致动器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
第二弹性件,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用于在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抵接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
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所述第一活动件用于在所述移动件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第三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壳体另一侧的所述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件包括:
第二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活动件用于在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可解除式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件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
第四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件和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件朝向第四弹性件一侧,所述移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
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件背离所述第四弹性件一侧,所述移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为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活动件为第二导电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
第三导电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
第四导电片,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活动件的一端。
CN202221289508.4U 2022-05-25 2022-05-25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Active CN217682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9508.4U CN21768212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9508.4U CN21768212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2120U true CN21768212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9508.4U Active CN21768212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2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24343A (en) Self-regulated actuator
US4544988A (en) Bistable shape memory effect thermal transducers
US4811564A (en) Double action spring actuator
US10563639B2 (en) Heat sensitive actuator device
US9046082B2 (en) Actuator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
EP2171183B1 (en) Actuator comprising elements made of shape memory alloy with broadened range of working temperatures
KR20050004841A (ko) 형상기억합금으로 작동되는 재사용가능한 래치
EP3111463B1 (en) Circuit interruption device employing shape memory alloy element
CN217682120U (zh)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US6124662A (en) Actuator using electrical contacts pressed in abutment
CN102884602B (zh) 一种合闸机构及使用该合闸机构的断路器
CN114320797A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JP6877579B2 (ja) リレー
US4990883A (en) Actuator which can be locked when exposed to a high temperature
EP3949766B1 (en) Aerosol generation system with thermal regulation mechanism
JPH0792047B2 (ja) 形状記憶合金装置
CN110911246B (zh) 一种远程控制小型断路器
WO2009006365A1 (en) Continuous folded actuator
US3003086A (en) Thermal relay
CN219626544U (zh) 一种具有自发热电流过载保护的温控开关保护器
CN110106668B (zh) 电动门锁通断电控制装置、门锁、洗衣机
CN220121743U (zh) 一种可自断电的温控器
RU23525U1 (ru) Терм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й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CN2378823Y (zh) 温控继电器
JPH09109320A (ja) 形状回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