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8203U -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8203U
CN217678203U CN202221328639.9U CN202221328639U CN217678203U CN 217678203 U CN217678203 U CN 217678203U CN 202221328639 U CN202221328639 U CN 202221328639U CN 217678203 U CN217678203 U CN 217678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drying unit
side plates
uni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86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威威
孙铭超
吴越
谢宏岗
罗照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86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8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8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8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包括:洗衣单元,所述洗衣单元具有顶部敞开口;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在所述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干衣单元,所述干衣单元支撑在所述连接架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干衣单元的风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与相关技术中在干衣单元的机壳上设置进风口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需要在机壳上单独开孔,这样不会破坏干衣单元的外观,可以保证干衣单元的机壳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干衣单元的机壳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连接架的尺寸相较于干衣单元的机壳的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开孔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干衣单元和洗衣单元,干衣单元和洗衣单元在上下方向叠放设置,其中干衣单元的正面设有与其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由于进风口设置在干衣单元上,因此,干衣单元的机壳在加工时需要单独开孔以形成进风口,这样不仅增加了加工难度,而且开孔破坏了干衣单元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可以降低加工难度,保证干衣单元的外观完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洗衣单元,所述洗衣单元具有顶部敞开口;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在所述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干衣单元,所述干衣单元支撑在所述连接架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干衣单元的风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与相关技术中在干衣单元的机壳上设置进风口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需要在机壳上单独开孔,这样不会破坏干衣单元的外观,可以保证干衣单元的机壳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干衣单元的机壳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连接架的尺寸相较于干衣单元的机壳的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开孔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架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架包括:用于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其中,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一外观面,多个所述进风口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进风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干衣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干衣单元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还设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洗衣单元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装饰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装饰件包括:横向装饰段,所述横向装饰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两个纵向装饰段,所述纵向装饰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纵向装饰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向装饰段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纵向装饰段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装饰件的位置设有穿孔,用于穿设所述洗衣单元和所述干衣单元的接线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形成方形板件,所述底板具有四个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干衣单元的四个支撑脚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干衣单元的一侧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适于设在洗衣单元的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所述连接架适于将所述洗衣单元和干衣单元连接一起,所述连接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适于与所述干衣单元的风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用于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其中,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一外观面,多个所述进风口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洗衣单元与连接架的装配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C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所示的连接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6中所示的连接架的仰视图;
图11是图6中所示的连接架的主视图;
图12是图6中所示的连接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衣物处理设备100,
洗衣单元10,干衣单元20,
连接架30,
底板31,上连接部311,第二连接孔3111,下连接部312,定位柱3121,定位孔313,加强筋314,横向筋3141,纵向筋3142,穿孔315,
侧板32,第一连接孔321,第三连接孔322,第一凹部323,第二凹部324,进风口325,连接筋326,
装饰件33,横向装饰段331,纵向装饰段332,第三配合孔3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洗衣单元10、连接架30和干衣单元20。
洗衣单元10具有顶部敞开口,连接架30设在顶部敞开口处,连接架30可以覆盖顶部敞开口,即连接架30形成洗衣单元10的顶盖,例如,连接架30可以覆盖顶部敞开口的一部分,再如,连接架30可以覆盖顶部敞开口的全部。
干衣单元20支撑在连接架30的上方,并且干衣单元20与连接架30连接,即干衣单元20位于洗衣单元10的上方。
通过在洗衣单元10的顶部敞开口处设置连接架30,替换原顶盖,不仅可以提高洗衣单元10的机壳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作为中间连接结构将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额外的连接支架,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整机高度,而且减少了部件数量,减少了装配间隙的数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整体外观品质。
其中,连接架30设有进风口325,进风口325与干衣单元20的风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与相关技术中在干衣单元20的机壳上设置进风口325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需要在机壳上单独开孔,这样不会破坏干衣单元20的外观,可以保证干衣单元20的机壳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干衣单元20的机壳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连接架30的尺寸相较于干衣单元20的机壳的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开孔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进风口325。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连接架30可以形成方形结构,连接架30的至少一侧(例如前侧、后侧、左侧或者右侧)设有多个进风口325,每一侧上的多个进风口325可以呈一字型排列,也可以呈多排多列布置,具体可以根据连接架30以及进风口325的尺寸等进行合理设计。
如图4-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包括底板31,底板31用于覆盖顶部敞开口,底板31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架30还包括两个侧板32,侧板32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侧板32连接在底板3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两个侧板32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一外观面,即侧板32的外侧表面形成外观面,多个进风口325分别设于两个侧板32上,并且每个侧板32上的多个进风口325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在两个侧板32上分别设置多个进风口325,从而可以形成两侧进风形式,有利于提高干衣单元20在单位时间内的进风量,并且,多个进风口325设置在不同方位,有利于提高空气的循环流动能力。
如图4、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板32彼此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筋326,连接筋326连接底板31和侧板32。
也就是说,每个侧板32的内侧设有多个连接筋326。通过设置多个连接筋326,可以进一步提高底板31和侧板32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连接架3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连接筋326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进风口325位于相邻两个连接筋326之间,即每个进风口325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筋326。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侧板32上开孔以形成进风口325,势必会降低侧板32的结构强度,通过在进风口325的两侧设置连接筋326,可以保证连接架30在进风口325处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连接架30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板32分别与干衣单元2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具体地,如图4-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底板31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底板31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侧板32在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位于左侧的侧板32与底板31的左侧边沿连接,位于右侧的侧板32与底板31的右侧边沿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侧板32的前端与干衣单元20的左侧壁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位于右侧的侧板32的前端与干衣单元20的右侧壁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其中,这里的第一连接件可以为紧固件、定位件或者卡接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32具有第一连接孔321,干衣单元20的侧壁具有第一配合孔,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21和第一配合孔,从而将侧板32和干衣单元20的侧壁连接一起。
其中,侧板32设置在干衣单元20的侧壁的外侧,第一连接孔321可以形成通孔,第一配合孔可以形成螺纹孔,第一连接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321、第一配合孔且与第一配合孔螺纹配合,从而将侧板32和干衣单元20的侧壁连接一起,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如图4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板31设有上连接部311,上连接部311位于底板3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连接部311与干衣单元20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由此,通过在底板31上设置上连接部311,从而可以利用上连接部311将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连接一起,再配合第一连接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部311凸出于底板31的上表面,上连接部311具有第二连接孔3111,干衣单元20在第一方向上的侧壁(例如后侧壁)具有第二配合孔,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连接孔3111和第二配合孔,从而将上连接部311和干衣单元20连接一起。
其中,上连接部311设置在干衣单元20的侧壁的外侧,第二连接孔3111可以形成通孔,第二配合孔可以形成螺纹孔,第二连接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111、第二配合孔且与第二配合孔螺纹配合,从而将上连接部311和干衣单元20的侧壁连接一起,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具体地,上连接部311包括第一上连接部311和第二上连接部311,第一上连接部311和第二上连接部311在底板31的宽度方向(如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第一上连接部311的下端与底板31连接且第一上连接部311的上端凸出于底板31的上表面,第二上连接部311的下端与底板31连接且第二上连接部311的上端凸出于底板31的上表面。
在连接架30为方形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上连接部311和第二上连接部311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架30的左后部和右后部上。
其中,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左右方向,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再如,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
通过采用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从不同方向将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连接一起,从而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组装体在不同方向的抗压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其中,连接架30可以形成方形结构,上述第一方向可以为连接架30的长度方向(如图4和图6所示的前后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可以为连接架30的宽度方向(如图4和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将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连接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第二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将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连接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第二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将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连接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3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还设有下连接部312,下连接部312与洗衣单元10连接。由此,通过在底板31上设置下连接部312和上连接部311,从而可以利用下连接部312、上连接部311将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叠装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在一些示例中,下连接部312凸出于底板31的下表面,从而方便下连接部312与洗衣单元10之间的装拆。
具体地,下连接部312包括第一下连接部312和第二下连接部312,第一下连接部312和第二下连接部312在底板31的宽度方向(如图6和图1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第一下连接部312的上端与底板31连接且第一下连接部312的下端凸出于底板31的下表面,第二下连接部312的上端与底板31连接且第二下连接部312的下端凸出于底板31的下表面。
在连接架30为方形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下连接部312和第二下连接部312可以分别设置在连接架30的左后部和右后部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下连接部312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柱3121,定位柱3121可以与洗衣单元10上的定位孔313配合,实现定位安装,有利于提高衣物处理设备100的组装效率。
在另一些示例中,下连接部312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孔,下连接部312与洗衣单元10的侧壁可以通过穿设于安装孔的紧固件连接一起。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板31形成方形板件,底板31具有四个定位孔313,用于与干衣单元20的四个支撑脚配合。
如果用户单独采买了洗衣单元10、连接架30和干衣单元20,安装时,可以先将连接架30固定在洗衣单元10的顶部敞开口处,然后将干衣单元20的四个支撑脚一一对应地插入四个定位孔313内,实现干衣单元20在连接架30上的定位,最后将上连接部311与干衣单元20连接一起,完成了洗衣单元10与干衣单元20的组装。
由此,通过在连接架30上设置定位孔313,在连接架30上安装干衣单元20时,可以通过定位孔313与支撑脚的配合,实现对干衣单元20的预定位,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以及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4、图6、图9-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还包括装饰件33,装饰件33设于底板31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装饰件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2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装饰件33可拆卸地设于底板31的前侧,在装饰件33安装在底板31的前侧的状态下,装饰件33的前侧表面形成外观面。
举例而言,若洗衣单元10的前侧表面与干衣单元20的前侧表面为平面,则可以选择前侧表面为平面的装饰件33,若洗衣单元10的前侧表面与干衣单元20的前侧表面为曲面,则可以选择前侧表面为曲面的装饰件33,若洗衣单元10的前侧表面与干衣单元20的前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为平面且两侧位置为曲面,则可以选择前侧表面为中间是平面且两侧为曲面的装饰件33。当然,若洗衣单元10的前侧表面与干衣单元20的前侧表面的结构形式不一样,也可以通过装饰件33的前侧表面进行过渡。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饰件33以与洗衣单元10的前侧表面、干衣单元20的前侧表面相匹配,从而提升产品的外型美观性。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衣物处理单元,采用连接架30进行自由组装,利用装饰件33使组装后的产品的外观看起来更加协调、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在第一方向上排布,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在连接架30上的合理布局,在不影响连接架30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提高洗衣单元10与干衣单元20的组装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件33包括横向装饰段331和两个纵向装饰段332,横向装饰段331沿第二方向延伸,纵向装饰段332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纵向装饰段332的一端分别与横向装饰段331的两端连接,两个纵向装饰段3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2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也就是说,装饰件33形成U形结构,可以使装饰件33与侧板32的连接位置位于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侧部,不仅不会影响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外观,而且方便装饰件33与侧板32之间的装拆。
在一些实例中,侧板32设于纵向装饰段332的外侧,侧板32具有第三连接孔322,纵向装饰段332具有第三配合孔3321,第三连接件穿设于第三连接孔322和第三配合孔3321,从而将侧板32和装饰件33连接一起。
其中,侧板32设置在纵向装饰段332的外侧,第三连接孔322可以形成通孔,第三配合孔3321可以形成螺纹孔,第三连接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第三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322、第三配合孔3321且与第三配合孔3321螺纹配合,从而将侧板32和装饰件33连接一起,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如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底板31的靠近装饰件33的位置设有穿孔315,用于穿设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的接线端子,从而可以将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的电路连接,从而实现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的联动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板31的背向干衣单元20的一侧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314,即多个加强筋314分别为多个横向筋3141和多个纵向筋3142,多个横向筋3141和多个纵向筋3142交叉布置,这样可以提高底板3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洗衣单元10与干衣单元20的连接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洗衣单元10、干衣单元20和连接架30,干衣单元20位于洗衣单元10的上方,连接架30设于洗衣单元10、干衣单元20之间,并且连接架30与洗衣单元10、干衣单元20连接。
连接架30包括方形底板31、两个侧板32和装饰件33。
底板31的上表面的后部设有两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上连接部311,上连接部31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111,底板31的下表面的后部设有两个在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下连接部312,下连接部312的前侧表面设有定位柱3121,底板31的上表面的靠近其四个角部的位置还设有定位孔313313,定位孔313313可以为沉孔,底板31的上表面还设有台阶结构,底板3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横向筋3141和多个纵向筋3142,多个横向筋3141和多个纵向筋3142交叉布置。
如图5-图7所示,两个侧板32分别与底板31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连接,每个侧板32的内侧设有多个连接筋326,多个连接筋326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连接筋326连接底板31和侧板32。
如图5所示,侧板32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一凹部323和第二凹部324,第一凹部323和第二凹部324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第一凹部323位于第二凹部324的前侧,第一凹部323和第二凹部324分别形成长条形。侧板32的前端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321和第三连接孔322,第一连接孔321和第三连接孔322位于第一凹部323的底壁,侧板32上还设有多个进风口325,多个进风口325位于第二凹部324的底壁,其中,进风口325位于相邻两个连接筋326之间,即多个进风口325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进风口325可以形成长形孔。
如图6、图9-图10所示,装饰件33包括横向装饰段331和两个纵向装饰段332,横向装饰段331设于底板31的前侧,两个纵向装饰段332设于底板31的左右两侧,每个纵向装饰段332的前端与横向装饰段331圆弧过渡连接,每个纵向装饰段332的后端设有第三配合孔3321,纵向装饰段332和对应位置的侧板32通过穿设于第三连接孔322、第三配合孔3321的第三连接件实现连接。
洗衣单元10设于连接架30的下方,洗衣单元10的机壳的后侧壁与下连接部312上的定位柱3121配合。
干衣单元20设于连接架30的上方,干衣单元20的四个支撑脚一一对应地插入四个定位孔313内,实现干衣单元20在连接架30上的定位。干衣单元20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前上部分别设有第一配合孔,干衣单元20的机壳的后侧壁上部设有第二配合孔,干衣单元20的左侧壁、右侧壁与两个侧板32分别通过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21、第一配合孔的第一连接件实现连接,干衣单元20的后侧壁与上连接部311通过穿设于第二连接孔3111、第二配合孔的第二连接件实现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3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30,连接架30适于设在洗衣单元10的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顶部敞开口,连接架30适于将洗衣单元10和干衣单元20连接一起,连接架30设有进风口325,进风口325适于与干衣单元20的风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30,与相关技术中在干衣单元20的机壳上设置进风口325的技术方案相比,不需要在机壳上单独开孔,这样不会破坏干衣单元20的外观,可以保证干衣单元20的机壳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干衣单元20的机壳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连接架30的尺寸相较于干衣单元20的机壳的尺寸较小,可以降低开孔的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4-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架30包括底板31,底板31用于覆盖顶部敞开口,底板31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架30还包括两个侧板32,侧板32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侧板32连接在底板31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两个侧板32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一外观面,即侧板32的外侧表面形成外观面,多个进风口325分别设于两个侧板32上,并且每个侧板32上的多个进风口325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由此,通过在两个侧板32上分别设置多个进风口325,从而可以形成两侧进风形式,有利于提高干衣单元20在单位时间内的进风量,并且,多个进风口325设置在不同方位,有利于提高空气的循环流动能力。
如图4、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板32彼此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筋326,连接筋326连接底板31和侧板32。
也就是说,每个侧板32的内侧设有多个连接筋326。通过设置多个连接筋326,可以进一步提高底板31和侧板32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连接架3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连接筋326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进风口325位于相邻两个连接筋326之间,即每个进风口325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筋326。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侧板32上开孔以形成进风口325,势必会降低侧板32的结构强度,通过在进风口325的两侧设置连接筋326,可以保证连接架30在进风口325处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连接架30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衣单元,所述洗衣单元具有顶部敞开口;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在所述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
干衣单元,所述干衣单元支撑在所述连接架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接架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干衣单元的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一外观面,多个所述进风口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筋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进风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干衣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干衣单元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还设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洗衣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包括:
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装饰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包括:
横向装饰段,所述横向装饰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两个纵向装饰段,所述纵向装饰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纵向装饰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向装饰段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纵向装饰段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装饰件的位置设有穿孔,用于穿设所述洗衣单元和所述干衣单元的接线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3-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干衣单元的一侧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15.根据权利要求3-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形成方形板件,所述底板具有四个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干衣单元的四个支撑脚配合。
16.一种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适于设在洗衣单元的顶部敞开口处以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所述连接架适于将所述洗衣单元和干衣单元连接一起,所述连接架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适于与所述干衣单元的风道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将洗衣单元和干衣单元连接组成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顶部敞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侧板彼此相背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一外观面,多个所述进风口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CN202221328639.9U 2022-05-30 2022-05-30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Active CN217678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8639.9U CN217678203U (zh) 2022-05-30 2022-05-30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8639.9U CN217678203U (zh) 2022-05-30 2022-05-30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8203U true CN21767820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8639.9U Active CN217678203U (zh) 2022-05-30 2022-05-30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8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1706U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框架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7678203U (zh)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CN114875637A (zh) 衣物处理设备以及连接架
CN21745993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7842539B (zh) 一种晾衣机主机面板的扣合结构
CN216074418U (zh) 连接架、衣物处理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08064805U (zh) 一种铝柜柜板结构
CN107809066B (zh) 预制舱用集中走线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预制舱
CN11079191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0158284A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壳体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086136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350758U (zh)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和衬板的装配结构
CN111455609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02252409B (zh) 壁挂空调器骨架及具有该骨架的壁挂空调器
CN210262391U (zh) 晾衣机
CN219470483U (zh) 一种横梁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5897169A (zh) 连接架、衣物处理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0656465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1451184U (zh) 空调外机的右侧板
CN213300325U (zh) 除湿机
CN205330929U (zh) 驱动器盒及家用电器
CN210727689U (zh) 一种顶板组件及具有该顶板组件的洗碗机
KR100595182B1 (ko) 가전제품의 캐비닛 조립방법
CN219862029U (zh) 一种用于夹克生产的夹紧式熨烫机
EP3176314A1 (en) Washing-dry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